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变式练习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变式练习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变式练习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变式练习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变式练习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变式练习之文言

文阅读

原题

i.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强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像礼义废,纲

纪败,上下乱剪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土不得战也。故以旧

陟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

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口]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

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平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

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

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躅者,居位治职,功虽

不立,此礼义为业才也。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民无礼义,倾国危主。今儒者之操,重礼

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人民乃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闻伯夷风者,贪夫廉,

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攀,鄙夫宽。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使魏无干木,

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

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悬,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口狂谪、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齐,?

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夫狂调、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

孰大者?狂谪、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

公之诛非也。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

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注释:【1】须: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2】段干木:战国时魏国隐士。【3】魏文:魏文

候,战国初魏国君主。【4】解沮:瓦解、涣散。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下无建的一项是()

A.贵耕战而蟆儒生贱:轻视

B.便礼义废,纲纪败使:假如

C.故以旧陇为无益而去之防:防备

D.薄夫敦,鄙夫宽敦:敦厚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下乱内阴阳谬故事或无益,加益者须之

B.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此二子解沮齐众

C.此礼义为业有也国之所以存营

D.人民为善开不为上用之路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无砸的一项是()

A.以儒名而俗行名义上是儒生,行动却跟一般人一样

B.不徇爵禄不为了爵位和俸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C.此上化也,非人所见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常人能看到的

D.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指责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扶轼致敬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无卿的一项是()

A.韩非认为儒生没有用处只有害处,本文认为儒生很有用处,不应抛弃。

B.本文赞赏魏文侯向段干木扶轼致敬的做法,认为功劳很大,无法超越。

C.韩非认为留着狂濡、华士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因而赞赏太公杀了他们。

D.本文认为狂谪、华士与段干木是同一类人,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

【小题5】本文第一段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

促成的一面。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

【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①本文第一段通过几个例子来体现相反相成的思想。人走路时,脚踩着的路要靠

没有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足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足要靠不动的身躯才

能活动。

②由此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却要依靠它;礼义表

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防:防备”错误。本句意为:原以为旧堤防是没用的而把它拆掉,肯定要遭水灾。防:名

词,堤防。

故选Co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文言虚词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B.两个“以”均为动词,认为。

C.代词,……的人;助词,表句中停顿。

D.动词,变得;副词,被。

故选B。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B.“不为了爵位和俸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错误。本句意为:不追求爵位、俸禄。徇:追求。

故选Bo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推断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错误,根据“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齐众,开不为上用之

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可见,认为他们对保全国家没用处的是

韩非子,而作者认为“夫狂遹、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

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魏文侯能够通过尊重段干木而保全国家,显然他们对国家是有

功的,而且批评韩非子“不赏功、尊有益”。

故选D。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的“相反相成”思想,主要通过举例论证来体现。如“旧防”看似平时无益,去掉却不能

防范谁在;“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就像脚踩

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

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看似相反的事物实则相互补充、依赖。从而得出结论“故事

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即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

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礼

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礼义而成”,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

礼义才能完成。

参考译文:

儒生讲的是礼义,耕战讲的是饮食。重视耕战而轻视儒生,是抛弃礼义找饭吃。假使礼

义被废掉,维持统治秩序的礼法就会被破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阴阳二气也会错乱,天晴

下雨违背时节,五谷没有收成,于是老百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也无法打仗。原以为

旧堤防是没用的而把它拆掉,肯定要遭水灾;认为原有的礼义没帮助而把它取消,肯定要有

灾祸。儒者活在世上,就是维护礼义的原有堤防,有他们看来没有好处,但要没有他们就会

带来损害。礼义对于人不产生直接的具体效果,但有具体效果的事情都要依靠礼义来完成。

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

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所以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

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儒生,耕战必须依靠他们,

要是抛弃而使他们不存在,那怎么行呢?

韩非指责儒生,认为他们有害无益。大^是说一般儒生操行不好,举止不重礼义,名义

上是儒,行动却和一般人一样,用真才实学作幌子,而提出些有害的主张,一心想做官发达,

所以值不得尊重。至于志向纯洁,行为光明,不追求爵位、俸禄,抛弃卿相官位就像脱鞋一

样的人,才会居于官位处理政事,即使他们没有建立功绩,但却是以推行礼义为事业的人。

国家能存在的原因,是有礼义。老百姓不懂礼义,国家就要灭亡,君主就要遭殃。今天儒者

的操行,是重礼爱义的,他们引导不懂礼的人,激励没有义的人,使人民变得善良,喜爱自

己的国君,这也是很有好处的。听说伯夷的作风,会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软弱的人树立志

向;听说柳下惠的作风,会使轻薄的人变得敦厚,心胸狭隘的人变得宽宏大量。这是最高的

教化,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

段干木闭门隐居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很敬重他,坐车经过他居住的里巷时也要扶轼俯

身表示敬意,秦军听到这事,终于不敢攻打魏国。假使魏国没有段干木,秦兵一进入国境,

国家就有被灭亡的危险。秦是强国,打仗没有不胜的。把战争强加给魏国,魏国必败,三军

即使苦战,也要血流千里。如今魏文侯向闭门隐居的人表示敬意,就使强大的秦国军队退却,

保全了魏国的领土,拯救了三军士兵的生命,论功没有比他更大的,论赏没有能超过他的。

齐国有节操高尚的人,叫狂谪和华士。二人是兄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屈从别人的意

志,不在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那里做官。姜太公吕尚被封在齐,认为这两个人使齐国人士

气瓦解人心涣散,开了不为君主效劳的先例,就同时把他俩杀了。韩非赞赏这种做法,认为

他俩留着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其实,狂遍、华士、段干木这类人,姜太公杀了他们,并没有排除和得到什么;魏文侯

扶轼俯身向段干木表示敬意,退了强大的秦军而保全了魏国,功劳谁的大呢?假使韩非赞赏

段干木闭门隐居的高尚节操,那么魏文侯尊敬段干木,就是对的;狂谪、华士的节操与段干

木的节操一样,韩非称赞姜太公杀了他们,那就错了。即使韩非指责段干木的操行,贬低魏

文侯对他的尊敬,但段干木正以这样的操行而使国家得到好处,魏文侯正以尊敬段干木的办

法而收到了功效,这可见韩非不奖赏功劳,不尊敬有益的人。

变式题1基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

身,落①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少々反是,

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肯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

谀者亲,单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目谗,害良日贼。是谓是、非谓非日直。趣舍

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

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莺马士写则亦及之矣。

故硅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③成;厌④其源,开其渎,孑可可竭;一进

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⑤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骤足哉?然而跛鳖致

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①笛:同“灾”,灾害。②折阅:折本,亏损。③崇:同“终”。④厌:同“压”,堵塞。

⑤县:同“悬”。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B.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C.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D.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诸葛亮《出师表》“亲贤

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B.江河,现在一般是大河的泛称。但在古代主要是指长江和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

河南,臣战河北”和《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河”皆指黄河。

C.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荀子•劝学》“弩马十驾,功在不舍”和本文“夫骥一日而

千里,驾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中的“驾”含义相同。

D.“谏争”同“谏净”。在古代,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

告,尽谏净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

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

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

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腐腿的鳖一直走,不停下,也能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拉车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

做''的不同。修身也应向痛腿的鳖一样,贵在行动。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2)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所以指责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

(2)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痛腿的鳖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从句式对称的角度来看,“身劳而心安”和“利少而义多”结构一致,“为之”和后面的“为之”结

构一致,所以应该分别断开,这就可以排除CD两项;

从句意角度来看,两个“为之"中的"之''分别指代”身劳而心安”“利少而义多”,即“身体劳累而

心安理得的事”“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如果与“为之”放在一个句中,那么就成为“为之”的

主语,这显然不合于常理,因为“为”意思是"做”,主语应该是“人”,所以中间要断开,排除

A项。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错误,结合“致乱而恶

人之非己也,致不肯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可知,文中

的“小人”指品德低下、卑鄙无耻的人。

故选Ao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三

段这句话“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中“修”是“美好”的意思,而

不是“修身”之义。整句话的意思是“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

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

故选C。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中,“非”,批评,指责;“当”,恰当;“是”,肯定,赞同;“……者,……也”是判断句

式。

(2)中,“县”同“悬”,悬殊;“岂”,哪里,怎么;“若”,像;"足”,大。

参考译文:

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

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

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似地厌恶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

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所

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贼人。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

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

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

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

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

想不灭亡,可能吗?

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

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肯定正确的(言行)、

否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明智,否定正确的(言行),肯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愚蠢。中伤

贤良叫做谗毁,陷害贤良叫做残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做正直。取舍没有个定规叫

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的叫做大贼。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

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身体劳

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

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

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那骏马一天能跑

千里,劣马走十天也就能达到了。所以一步半步地走个不停,病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

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终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开通那沟渠,那么长江黄河也会枯竭;

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各

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痛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然而,痛了腿的甲鱼能够到

达,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

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变式题2基础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赞学

[东汉]王符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

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

彭,帝学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

孔子师老鹤。”若此言之而信,则人不可以不就师矣。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犹待手?,

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

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心也。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

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则以贿玷精,贫者则以多易计,

或以丧乱期其年岁,此其所以逮初丧功而及其童蒙者也。是故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问不已者,

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

是故,造父疾趋,百步而废,可托乘舆,坐致千里;水师泛轴,解维则溺,自托舟楫,

坐济江河。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万

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

帝王顾定百世。此则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

夫是故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

此则火之濯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

圣典,心思道术,则皆来睹矣。此则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则为己知矣。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英良,火;索道于当世者,英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

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傕之

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选自《潜夫论》,内容有删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待学㈣,其智乃博问学求教

B.犹物之有渔也修治

C.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美好的

D.贫者则以乏易计困乏、疲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此言之而信,则人不可以不就师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加托乘舆,坐致千里籍吏民,封府库,地待将军

C.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D.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符在《赞学》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似无新意,非王符所创的新观点,但真理的认

识,有古今中外和先后之分,绝无优劣等级之别。

B.王符的“德智日学”的观点十分突出,认为圣人虽然生来就有智慧和才能,但仍需要老师

的教导;广博的知识、硕大的品德,是凭借“学问”的努力而促成的

C.在文中,“普其事”“宣其义”是“知”,“利其器”“读其书”是“行”。先“知”后“行”是符合辩证

唯物论的基本要求的,因此,王符的知行观是有积极意义的。

D.在王符看来,道对于人,好比火光对于人的眼睛。走进地窖深屋,一片漆黑,等到点起

明亮的灯烛,就都看得清清楚楚了。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

(2)此则火之濯也,非自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

【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小题5](1)如今,学者经常要用万来计算,可是能穷尽学问之途的却没有数十人。

(2)这是因为火的光明,而不是眼睛的明亮,眼睛是依靠它而变得明亮。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D项,“贫者则以乏易计”意思是:贫穷者因为缺吃少穿而改变了求学之路。乏,缺乏,这里

指贫穷。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A项,副词,那么;副词,表转折,去队

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目的.

C项,目的连词,来.

D项,副词,表比较,比;介词,向。

故选C。

【小题3】

本题考查概括和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项,“认为圣人虽然生来就有智慧和才能,但仍需要老师的教导”错误,由“虽有至圣,不

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可知,作者认为虽然世上有极其聪明的圣哲,他们也不是生

来就有智慧的:虽然有非常能干的人,他们亦非生而有才能的。

故选B«

【小题4】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子的天性,未必能洞察一切,但一经学习则耳聪目明无所遮蔽,心智开阔无所凝滞,

往前能够综理帝王的是非得失,往后能够确立百世之则。

“君子之性''是句子的主语,较长,单独成句;“未必尽照'’做前句的谓语,应与后文断开;”及

学也''做状语,应在语气词"也'’后断开;"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句式对称,应分别单独成句;

"前纪帝王'‘中,"前"为状语,“纪帝王''为谓语,应与后文断开;“顾定百世”中,“顾定”为谓

语,“百世”为宾语。故本句断句为: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

王/顾定百世。

【小题5】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恒,经常,常常;究,穷尽;涂,通“途”,路途。

(2)“此则火之濯也”是判断句;濯,光明;假,依靠;明,形容词做动词,变得明亮。

【点睛】

文言虚词要“三抓”,“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

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

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

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

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

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

参考译文:

大地之间人为贵,圣人所崇尚的是义,德义所成就的是智慧,明智所追求的是学问。虽

然世上有极其聪明的圣哲,他们也不是生来就有智慧的;虽然有非常能干的人,他们亦非生

而有才能的。所以《志》上说:“黄帝以风后为师,颛顼以老彭为师,帝学以祝融为师,尧

以务成为师,舜以纪后为师,禹以墨如为师,商汤以伊尹为师,文王、武王以姜尚为师,周

公旦以庶秀为师,孔子以老聃为师。”若这些记载是可靠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不能不从师问

学了。上述十一位君子,都是上等的圣哲,况且要等到问学求教之后,方能知识渊博,德行

广大,更何况是普通的人呢?

因而,工匠若要做好他的事情,就应当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士人要宣扬他的道义,就应

当先读他的书。《周易》上说:“君子应当通过多记住前人的言论和行事来培育自己的美德。”

因此,人需要学习,就如同事物需要修治一样。因而,君子整日自强不息,提高德行、勤修

事业,不单单是为了使自己知识渊博,而且是要继承先人的令誉,使父母的声名得到显扬。

道是因学习而成,并且蕴涵于书籍之中;学习因勤奋而长进,因停止而荒废。如今,学者以

万计,可是能穷尽学问之途的却无数十人,这是什么缘故呢?富裕者因为财物而玷污了自己

的精神,不再从事于学问,贫穷者因为缺吃少穿而改变了求学之路,或者是因为丧乱而终结

了他们的生命,这便是人们小时学习、而后来则前功尽弃,最后只能幼稚愚昧的原因吧!因

此,他们成就了功名、建立了业绩以后,其美德声誉流传四方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们能潜

心钻研先圣的经典,醉心于孔子的教导罢了。

因此,造父飞速奔跑,如行百步而止,则所行不远,若凭借车马,坐着就能到千里之外;

水兵在成排的船上是安全的,解开系船的大绳,就会被淹死,但若是各人都依靠船桨,坐着

也能渡过江河。因而,君子的天性在世上并非独一无二的,只不过是善于依靠外物罢了。人

的天性不会有百倍的差别,但是他们的才智却会有万倍的差异。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天性,

而是由于他们所凭借的东西造成的。君子的天性,未必能洞察一切,但一经学习则耳聪目明

无所遮蔽,心智开阔无所凝滞,往前能够综理帝王的是非得失,往后能够确立百世之则。这

是道的明察,而君子则能依靠它而使自己聪明起来。

因而,道对于心灵的意义,就如同火对于人眼一样。在深深的洞穴或者深宅幽室里,漆

黑一片,若点燃了蜡烛,那么所有的东西都显露无遗。这是因为火的照耀,而不是眼睛的明

亮,眼睛是依靠它而变得明亮。自然的法则,神祇的作为,是无法看得见的;而学习圣人的

经典,用心于道术,则两者都呈现于眼前了。这是道的功能,并不是心灵本身明白,而人依

靠它就使自己聪明起来。

因而,在深夜的房间里找东西,没有比灯火更好的;在当今之世求道,没有比典籍更好

的。典籍,就是经书,是从前的圣人撰写的。从前的圣人悟到道的精华,将它用来立身处世;

同时想要让贤人能自我勉励以入于道。因此圣人撰写经典传给后世的贤人,如同技艺灵巧的

健为后世工匠留下了规矩准绳等工具一样。

变式题3巩固

4.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志斋说

【元】虞集

亦尝观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

而临之。挽必之,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

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栽?况乎弛焉乌嬉,慢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取于必中

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

也。不以圣贤为准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

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道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多理,皆求至

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

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涉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目:“有志者,事竟成。”又口:“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此多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

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日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

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冒。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

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

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木思颐的一项是()

A.亦不期于必中者期:盼望,期待。

B.读书方理穷:探究,推究。

C.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渝:超过,超越。

D.严而不离离:疏远,隔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况乎弛焉以嬉醉则更相枕以卧

B.则求所以至之道南积土成山,风雨兴厚

C.此之谓也纵一苇之所如

D.援笔书所欲言而为秦人积威之物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思州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射箭为喻,形象地指出读书时立志的重要性。对于那些不尚立志的人,作者

认为要坚决地和他们断绝来往。

B.在作者看来,一个普通人能有自己的确定目标,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去追求达到目标,就

算是想做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

C.作者认为圣贤是天纵之才,始学亦需立志,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从而指出要把立志

作为最重要、紧迫的事来对待。

D.文章写得简洁畅达,引譬喻类,从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途径到立志的作用与紧迫性,

显得层次分明,论证十分有力。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

【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靶心就可以了。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的人啊。"渝”,改变。解释错误。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

B.“焉",句末语气词,了。兼词,于此。

C.“之”,结构助词,它的作用就是帮助组成这个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

D.“所”,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助词,与“为”呼应,构成“为……所……”

句式,表示被动。

故选Ao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一个普通人能有自己的确定目标……就算是想做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错误,文中说学

习必须有坚定明确的方向,否则的话“虽有善器、强力”也不会取得高深的成就,再结合第二

段“不以圣贤为准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可知,学习的人想要成为圣贤,应该以圣贤

为目标学习,所以“有自己的确定目标”错误.

故选B«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挽”,拉弓;“视”,瞄靶;“审”,看清;“发”,射箭;"决”,果决;"中”,射中;“鹄”,靶

心。

参考译文:

你们见过射箭吗?箭靶的中心,是射箭的人的目标。于是要选择好的弓,直的箭,蓄养

体气,积攒力量,站好姿势,遵守射箭的方法,走到箭靶之前。拉弓一定要拉圆,眼睛一定

要集中,射出箭一定要果断,就会射中箭靶的中心了。如果不设置靶心,就没有专一的趣味

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要怎么施展呢?至于那些松弛地拉开弓来游戏,

随意地把箭发射出去,开始没有固定的目标,也不期望会射中,这种事君子不会做,这种人

君子不会和他结交,因为它没有目标。

善于治学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稍微有所警戒了吗?学者的理想就是能

做到圣人那样,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心一样。不以圣贤为标准而学习的人,就和不设置

靶心而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在海洋里前行,没有固定的去处,最终不沦为

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有了方向以后,就追求如何到达目标的方法,只有有志向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拜师、交

友,读书、研究事理,都是达到目的的途径。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对待理想也不要怠慢;

待人接物的时候,对待理想也不要乱了方寸;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要丧失;患难忧虑的

时候,志向也不妥协,一定要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才行。这就要立下志向始终不变。

所以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圣人也可以实现。古人说过:“有志向的人,做事一

定会成功。”又说:“立志不变,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

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做学问这么大的事呢?从前孔子以天才的资质,开始求学的时候,

还一定要立志,更何况我们愚昧至极的人呢?一定要把立志作为紧迫的事情来对待,确实是

这样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客开封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但有限制,严格但没隔阂。曾经让

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求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给他写了“尚志”

两个字送给他。有一天他暂时回到家乡,又来我这里请求教会,我挥笔写出我想说的话,不

感到黄济的行为很烦琐。黄济还处在立志的阶段!

变式题3巩固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

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

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日竖刁、易牙、开方,而日管仲。何则?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

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

其言乃不过目: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

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

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黎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

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

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

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英盛于桓、文【1]。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

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

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日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

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其短,不足信也。吾观史蛛【2】,

以不能进蓬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

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

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取材于苏洵《管仲论》

注释:【1】五伯:春秋时的五位霸主;文:晋文公。【2】史纵:春秋时卫国大夫。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尊桓公相:辅佐

B.可以蒙桓公之手足耶紫:束缚

C.仲能悉数而去之耶数:多次

D.且各项其短疏:列出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顾其用之春夫天下未尝无贤省

B.徒以有仲焉耳举曹参以自代

c.可以弹冠则.相庆矣盖有有臣则无君者矣

D.仲以为将死之言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

B.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管仲生病的时候,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

C.尚有老成人焉

尚且有阅历多办事稳重的人在

D.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所以一定要反复向贤者学习,然后才死去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死于内乱之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王位而争斗不休。

B.桓公后来重用了“三子”,因为他们能满足桓公的各种欲望。

C.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

D.作者认为推荐贤者对保证国家长期安定强盛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题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因桓公之间,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小题6】文中第二段写到“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意思是"齐

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请结合第二、三段简要概

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趁着齐桓公的询问,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

【小题6】①管仲病重时,没有推荐贤能的人,只说竖刁等三人不能重用;②齐桓公是个好

声色的人,管仲没能从根本上杜绝齐桓公声色误国的行为(管仲没有考虑到问题的根本:奸

猾小人数量众多,只有贤相在位,才能杜绝小人乱政)。

【分析】

【小题I】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本句意为:管仲能全部点出来把他们都除掉吗?数:列举。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代词,……的人。

B.介词,因为;连词,来。

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助词,的;代词,这。

故选Ao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含义的能力。

D.“复有”的意思是找到拥有,而不是“反复向贤者学习“。翻译:所以他们一定要在生前找到

贤能的人,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

故选D。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错误,根据原文“何者?其

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可见,并非诸侯国国君不贤明,而是因为晋国国君手下还有贤

明的大臣。

故选C。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因:趁着。举:推荐。自代:代替自己。

【小题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齐国的祸乱……是由于管仲”,找到作者指出管仲做法错误的地方。第二段

有“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日:竖

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管仲生病时,桓公问他谁可以代替,作者认

为他应该举荐天下贤能之人代替自己,然而他却只说竖刁等三人不能重用;

第三段有“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

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可见,管仲以为不任用这

三个人就可以,却没有想到根本原因在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彼其初之所以

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旦没有管仲这样的贤臣辅佐,那么桓公便不再受束缚,纵情于

声色娱乐了。故而管仲是没有考虑到根本原因,以为排斥小人即可,却没想过需要杜绝的是

齐桓公的声色误国的行为。

参考译文:

管仲辅佐桓公,使他能够称霸诸侯,抵御夷、狄的侵扰,一直到他死齐国都很富强,诸

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在内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为王位互

相争斗,这场灾祸蔓延不断,齐国没有一年安宁过。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而是一定有它成功的缘由;祸乱的发生,不是发生

在发生之日,也一定有它发生的征兆。所以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

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

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但重用他们的,却是齐桓公。那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使桓公重

用这三个人的,却是管仲。管仲生病的时候,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想管仲

将推荐天下贤能的人来作答,可是他在谈话中只是说: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的所作所

为不合人情,不可以亲近他们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真能不用这三个人吗?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

人,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这三个人当初不被重用,只是由于有管仲在。

一旦没有管仲了,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他临死说的话,就可束缚住

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

To如果不是这样,像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天下难道还少吗?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

了这三个人,但是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点出来把他们都除掉吗?唉!管仲真可以说是

一个不知道根本的人。假如他趁着齐桓公问他的机会,推荐天下贤能的人来代替自己,那么

管仲即使死,齐国也不算是没有管仲。这三个人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是可以的。

五霸中没有哪一个能胜过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的才干,不如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

不如管仲。晋灵公暴虐,当然就更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

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还仍然做诸侯的盟主达百余年之久。为什么呢?因为晋国的君主虽然

不贤明,却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他只

依靠了一个管仲,而管仲却死了。

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往往是有贤能的大臣而没有圣明的君主。桓公在世时,说天下

再没有像管仲那样的人才,我不相信这句话。在管仲的书里,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

宾胥无为人的话,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

而且预料自己快要死了,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纵,因为不能在生前荐用

蓬伯玉而斥退弥子瑕,所以才有死后用尸体进谏的事情。萧何临死的时候,推荐曹参代替自

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这样。国家往往由于一个人而兴盛,由于一个人而衰亡。贤能的

人不对自己的死亡感到悲伤,而忧虑国家的衰败,所以他们一定要在生前找到贤能的人,然

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做了什么才死的呢?

变式题5提升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官助赏罚论

苏辙

域中有三权:目夭,日君,曰史官。圣人以此三权者制天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

夫惟天之权而后能寿天祸福天下之人,而使贤者无天横穷困之灾,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

寿孝之福。然而李次、原宪,古所谓贤人者也,伏于穷阎之下,布衣熊粥之不给。盗跖、庄

蹒,横行于天下,食人之野名为根,而老死于牖下,丕见兵革之栖。如此,啰是天之权有时

而有所不及也。故人君用其赏罚之权于天道所不及之间,以助天为治。然而赏罚者,又岂能

尽天下之是非!而赏罚之于一时,犹惧其不能明著暴见于万世之下,故君举而蜀之于其臣,

而名之日“史官”。

盖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大抵三者更相助,以无遗天下之是非。故荀悦目:“每

于岁尽,举之尚书,以助赏罚。”夫史官之兴,其来卓矣。其最著者,在周口佚,在鲁日克,

在齐日南氏,在晋日董狐,在楚日倚相。观其为人,以度其当时之所书,必有以助赏罚者。

然而不获见其笔墨之所存,以不能尽其助治之意。独仲尼因鲁之史官左丘明而得其载籍,以

作为《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虽其名为经,而其实史之尤大章明者也。故齐桓、晋文

有功于王室,王赏之以侯伯之爵,征伐四国之权,而《春秋》又从而屡进之,此所以助乎赏

之当于其功也。吴、楚、徐、越之隼,皆得罪于其君者也,而《春秋》又从而加之以斥绝挨

弃不齿之辞,此?睁助乎罚之当于其罪也。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

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

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学。是故古者圣

人重史官。当汉之时,号日太史令,而其权在丞相之上。郡国计吏,上计于太史,而后以其

副上于丞相、御史。夫惟知其权之可以助赏罚也,故尊显之。然则后之史官.若可以忽哉!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思硼的一项是()

A.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考之福长寿

B.故君举而展之于其臣隶属

C.夫史官之兴,其来幽矣悠久

D.吴、楚、徐、越之僧僭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是天之权有时而有所不及也/今之君子则不然

B.此所以助乎罚之当于其罪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

C.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覆/而神明自得,圣心备厚

D.基可以忽哉/某国家可几而理欤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碰的一项是()

A.食人之肝以为粮,而老死于牖下,不见兵革之祸

用人肝作为粮食,却能老死在家中,从来没有见到过战争祸乱

B.而赏罚之于一时,犹惧其不能明著暴见于万世之下

何况赏罚只是一时的事情,还惧怕它不能够清楚明白的显露于万世之后

C.然而不获见其笔墨之所存,以不能尽其助治之意

然而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记载了,以至不能了解他们是如何帮助君主治世的

D.虽其名为经,而其实史之尤大章明者也

虽然《春秋》列为“经”书,而它实际上是尤为明显昭著的史书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得令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天下有三种权力可以互为辅助来裁定是非,这就是天权、君权和史官之权。

B.当天权不能对季次等贤者及盗跖等不贤者进行合理适度赏罚时,可以用君权来补充。

C.《春秋》记载了齐越等诸侯受到周王室的及时奖惩,因而使后世之人对王室嗟叹痛惜。

D.郡国统计官员先把统计结果报给太史令再把副本报给丞相和御史,说明对史官的重视。

【小题5】下列对相关史书的解释,不亚球的一项是()

A.《春秋》是国别体史书,是儒家经典之一,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记述当时的历史。

B.《左氏春秋》是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这本书。

C.《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辑,主要记述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D.《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纪传体,鲁迅曾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小题6】将文中划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惟知其权之可以助赏罚也,故尊显之。

【小题7】苏辙认为“史官”有哪些作用,请根据文本进行概括。

【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A

【小题6】只因为知道史官的权力,可以用来帮助君主的赏罚,所以使他处于尊贵显耀的地

位。

【小题7】(1)与天、君主互相交替补充来裁断天下的是非;(2)帮助君主赏罚功过之人;

(3)传播贤人的丰功伟绩和记载贼子的罪恶行径,使后世知晓。

【分析】

【小题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属:隶属”错误。“故君举而属之于其臣”的意思是“所以君主就把这个事情托付给他的臣

子”,所以“属”的意思是“托付”,通“嘱”。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则”,表承接,那么,于是,就;第二个“则”,表转折,去就。

B.第一个“所以”,用来,表凭借;第二个“所以”,……道理,表原因。

C.两个“焉”,都是句末语气词,了。

D.第一个“其",怎么;第二个“其”,表推测,大概。

故选C。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