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交会法的气水界面预测方法_第1页
基于压力交会法的气水界面预测方法_第2页
基于压力交会法的气水界面预测方法_第3页
基于压力交会法的气水界面预测方法_第4页
基于压力交会法的气水界面预测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压力交会法的气水界面预测方法

结构气藏通常有统一的气水边境。天然气被水包围在结构圈子里。气藏边界就是气水边界。因此,对这种类型的气藏来讲,确定气水边界是圈定含气面积的关键。G=0.01·A·h·Φ·Sg·1/Bg(1)式中:G为天然气地质储量,108m3;A为含气投影面积,km2;h为有效厚度,m;Φ为有效孔隙度,%;Sg为含气饱和度,%;1/Bg为天然气体积换算因子。ZG气田石炭系气藏是一受构造控制的层状气藏。其东南与乌龙池潜伏构造相邻,西北与高峰场气田隔长江相望,西南为大池干井气田,东北端倾没于万县向斜。根据地震处理解释成果,ZG阳新统底界构造是一夹于⑥号、⑦号两条倾轴断层之间而形成的断垒背斜圈闭,轴向北东,高点位于01FDS020测线1680CDP点,高点海拔-3140m,最低闭合线海拔-3700m,闭合度560m,闭合面积11.2km2,长轴8.3km,短轴1.5km。气藏发现井Z1井于1999年12月18日开钻,2000年6月1日进入志留系15m完钻,未酸化用APR工具完井测试,在井底流压35.80MPa下日产气46.89×104m3,一点法无阻流量91.22×104m3/d。为了评价ZG构造石炭系气藏,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03年在ZG构造东北端部署了Z2井,该井于2003年7月3日开钻。2004年3月2日钻穿石炭系目的层进入志留系16m完钻。MDT测试Z2井石炭系产水,未对其进行试油。2000年ZG构造石炭系气藏上报预测储量43.0×108m3,2001年升级控制储量33.78×108m3。一、压力交会法求气水界面当事人的压力在正常的地质条件下,当气藏的渗透性和连通性好时,流体的原始压力大小与构造部位和流体比重有关,它的分布是遵循连通器的原理;在同类、均质的流体分布范围内,原始流体压力随气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呈线形关系(此关系称为压力梯度曲线),其关系表达式为:Pt=A+BH式中:Pt为原始流体压力,MPa;A为直线截距,MPa;B为直线斜率,MPa/m;H为流体中部海拔高度(取绝对值),m。这样在忽略天然气和地层水在井下密度变化的条件下,设同一压力系统内有气井(A井)、水井(B井)各一口(图1),则根据气层压力及气分析成果,建立气藏的压力随海拔深度的变化规律:pg=Ag+dpgdΗ×Ηpg=Ag+dpgdH×H(2)同理建立水层压力随海拔深度变化的规律为:pw=Aw+dpwdΗ×Ηpw=Aw+dpwdH×H(3)式中:pg、pw分别为任意海拔处气层、水层压力,MPa;H为海拔,m;dpgdΗdpgdH、dpwdΗdpwdH分别为气层、水层的压力梯度,MPa/m;Ag、Aw分别为气层、水层海平面处的压力(已知数),MPa。式(2)、(3)得到在任意海拔处两口井的压力差为:显然上式表明:Δp主要是由于气、水的密度差所造成的剩余压力(或过剩压力);Δp与H呈正相关,H越大,Δp就越大;Δp越小(正值),H值就越接近气水界面的海拔。当Δp=0时,由式(4)可得:Ηw=(Ag-Aw)/(dpgdΗ-dpwdΗ)Hw=(Ag−Aw)/(dpgdH−dpwdH)(5)由于同一压力系统内,气水界面处原始气层和水层压力相等,即是说上式为气、水井压力交会法求气水界面海拔的公式。上述论述说明,在已有气层、水层求得准确的地层压力及气、水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可用压力交会法求得准确的气水界面。其原理是基于在气层与水层区域内,其压力梯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气水界面处气层和水层的压力相等。在建立气柱方程和水柱方程的基础上,联解方程即可求得气水界面。二、地层压力系统同川东地区其它石炭系气藏一样,ZG气田石炭系气藏属层状裂缝—孔隙型气藏,前人研究及石炭系储层预测表明ZG气田石炭系厚度在横向上分布均较稳定,不存在石炭系缺失,储层横向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且Z1井和Z2井之间在石炭系层内无断层相隔,显然ZG气田石炭系气藏具有统一压力系统的地质基础。Z1井石炭系产层中部井深3638m(垂深3604.81m),地层压力为46.678MPa,压力系数为1.29;Z2井石炭系产层中部井深3842m(垂深3816.34m),地层压力为47.78MPa,压力系数为1.25;将这两口井石炭系的原始地层压力折算到海拔-3500m处,折算压力仅相差0.04MPa,二者非常接近(表1)。综上所述,ZG气田石炭系气藏是一个具有统一压力系统的气藏,从而证明Z1井、Z2井石炭系处于同一压力系统内。三、气柱方程的建立1.储层地层电阻率特性(1)从测井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图2)看,两者具单边双曲线特征,表明为气层。(2)对于以孔隙为主的渗透层,由于钻进过程中泥浆的侵入,造成井周径向地层电阻率变化,在泥浆滤液电阻率大于地层水电阻率的情况下,水层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呈“负差异”,而气层则呈“正差异”。从Z1井石炭系测井曲线图(彩插图版4)上可见,主要储层段3634~3649m深浅双侧向呈正差异,为气层。(3)测试产纯气46.89×104m3/d。综上所述,Z1井石炭系储层为气层。2.规律和资料作说明Z1井无实测地温资料,借用气藏西北部高峰场气田峰3井的实测地温公式描述气藏温度变化规律:T=273+29.837-0.01909H(6)相关系数R=0.9963,资料点数N=11。式中:T为地层温度,K;H为海拔高程,m。将Z1井石炭系中部海拔-3270.46m代入峰3井回归出的海拔—地温公式即求得平均地层温度为365.42K。3.地层压力和压力Z1井石炭系中部海拔-3270.46m处地层温度为365.42K,地层压力为46.678MPa;同时天然气分析表明其临界温度为191K,临界压力为4.646MPa,由上述参数可求得Z1井石炭系气层的天然气偏差系数为1.1432。4.然气地下密度天然气地下密度计算公式为:ρg=3.484·rg·p/(Z·T)(7)式中:ρg为天然气地下密度,g/cm3;rg为天然气相对密度;p为地层压力,MPa;T为地层温度,K;Z为对应于p、T处的偏差系数,无因次。Z1井rg为0.572,从而ρg为0.22268g/cm3。折算成压力梯度为:dpgdΗ=0.0021837ΜΡa/mdpgdH=0.0021837MPa/m。5.以ag计算提取将Z1井在气藏中部海拔处的地层压力及气藏压力梯度代入式(2)即可得到Ag=39.5363MPa;进而将Ag、气藏压力梯度代入式(2)即可得到Z1井石炭系气柱方程:pg=39.5363-0.0021837H(8)四、柱方程的建立1.水层特征(1)从Z2井测井曲线图上(彩插图版5)可见,其石炭系主要储层段4446.5~4463.6m,深侧向为45~200Ω·m,浅侧向为50~300Ω·m,呈明显的“负差异”,为水层特征。(2)MDT测试Z2石炭系产水。综上所述,本井石炭系产水,故未对石炭系进行试油。2.近地层密度川东地区石炭系勘探成果表明,石炭系储层内的地层水由于其含盐量较大,溶解气极少,使得地层水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的体积相差极少,因而地层水的体积系数近似为1。因此,这里用Z2井石炭系地层水地面测得的密度1.05833g/cm3作为其在地层条件下的近视密度。折算为压力梯度dpwdΗ=0.01038ΜΡa/m,将该压力剃度值代入式(2)得:pw=Aw-0.01038H。Z2井MDT测试测得4点正常压力,外推至石炭系产层中部井深3842m(海拔-3562.88m)处地层流体压力为47.78MPa,将其代入式(3)求得Aw为10.7973MPa,从而得到Z2井石炭系水柱方程为:pw=10.7973-0.01038H(9)五、气藏气水界面海拔根据上面所建立Z1井石炭系气柱方程p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