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修辞立其诚》测试题(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4.1《修辞立其诚》(原卷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曲解(qū)阿世(ē)顺风转舵(tuó)
B.尊崇(chóng)摒弃(bìn)精辟(pì)
C.打扰(rǎo)即使(jí)混为一谈(hùn)
D.弥补(ní)囚禁(jìn)嗜血(sh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证法辩解分辨滥用职权
B.摒弃撕开赋予明目张胆
C.禀性依附汲汲名实一致
D.邪恶撕拼丛生一往无前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格言式或语录体的随笔小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它多数不设标题,没有叙事和起承转合,篇幅短小精致,风格清雅俊秀,少到十余字,多也仅数十字,结合了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气势,骈散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是作者即时闪现的心灵火花和深思熟虑的片段感悟以及对人生省察的忠实记录。
①生活化和艺术性兼具②言简意赅但意蕴绵长③清新流畅如行云流水
④韵律既和谐又变化灵活⑤平淡浅显而优美雅致⑥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和比喻、对比
A.④③①⑤②⑥B.⑥④②⑤①③C.③①⑥④②⑤D.⑥②①⑤④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_________。
②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_________加以评比的。
③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
④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王室更是日渐式微,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_________罢了。
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C.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
D.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
B.“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小明鼓励他说:“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是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很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述,它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不能不说,再个体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已足够。那些源自心灵的文字,其实已在日积月累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生活发生关联,并参与良性生活的构建。
生活承载的时代感严峻地摆在每个作者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这一问题涉及文字的担当性。
纳博科夫在《文学艺术和常识》中这样说道:有时,在事物的进程中,当时间的溪水变成一股混沌之流,历史的洪荒漫过我们的地窖,认真的人们总要在作家、国家和宇宙之间寻找内在关系,而作家自己也开始为他们的职责忧心忡忡。他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不是私人的。每一个作家拿起笔时,都会出于本能地进行有关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和挣扎。真正的作家会为文字只停止于表象描摹而不安,从而在对命运处境作深邃思考上不断努力并清晰地将其呈现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讲,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充分表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我们处在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可以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形势相当严峻。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摘编自朱朝敏《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讲的是真心话就合乎道德?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季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自然主义的宣泄和展示。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中贪婪、淫秽的肮脏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
(摘编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6.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承的一个原则。
B.当创作者用文字与外界交流时,文字就与生活发生了关联,尽管这可能并非出于创作者的自觉。
C.纳博科夫明确指出,芜杂虚妄的现实世界既是作家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痛苦困惑的来源。
D.文字不能仅仅描摹表象,还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7.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虽非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要提示事物现象本质,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B.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C.写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取舍,这就要求作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8.结合材料内容,下面表述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是()
A.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正是因为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在男权世界里玩偶般的非“人”存在,首演即给欧洲社会带来震撼。
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运用对联,以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竹笋为喻,对党内那些夸夸其谈并无真才实学的人进行讽刺和批评。
C.《荷花淀》中水生嫂用吮手指的动作来掩饰得知丈夫第二天就要去大部队时内心的震动,“表里不一"的表现,突显其对丈夫的体贴。
D.“小说、戏剧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9.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10.参加援助2020年武汉抗疫的杨医生,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节选自张岱年的《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①苏格拉底把演讲术归结为“马屁术",这也许是愤激之言,因为说理和说服不一定是拍马屁,而拍马屁也不一定总是有说服力的。亚里士多德本着务实的精神肯定了演讲术的公共用途与伦理价值。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开头,他指出,城邦政治和文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拥有公民美德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足以区分是非,区分公正与不公正。这种信念是民主政体的根本基础;如果把人类当作没有头脑的一伙,公民政治就没有必要,和平秩序也就没有前途。
②这样看待说理技艺有其重要的公共生活意义,而且也关乎当公民和做人的道理。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人们用话语,而不是武力影响别人,解决争端。这时候,用语言说服别人就成为公民责任。只有用话语来维持和维护和平的社会人际关系,非暴力的社会秩序才能长久存在。在雅典,公民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离不开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使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这才成为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学习说话的修辞技巧不仅仅是要变得能说会道,而且还要遵守话语的公共规则。学习说话是一种相对高等的教育,它使人们变得有能力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所以,人们对修辞总是既感到需要,又有所提防。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就是质朴,文就是文饰,史就是虚浮不实。孔子是说,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懂得说些漂亮的门面话,甚至引经据典装饰,因而缺乏一份真诚的心意。孔子还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说话不能不借助修辞,但是,过于借助修辞,却会令人生疑,怀疑说话者是否由于说话不能动人以诚,才特别需要依靠技巧;是否因为说话的其他因素(动机、用意、目的)有所欠缺,才特别需要用修辞来掩饰。久而久之,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
④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修辞造成情绪的激动,诉诸情感多于理智。听话的人因被打动而被说服,这种赞同往往与接受真实信息,并认真思考有所不同。这也是柏拉图讨厌修辞的原因,他和苏格拉底称善辩的智者是强词夺理、制造假象的魔术师,他们自己要运用的是论辩术,要把论辩纳入真正符合逻辑思维的轨道。柏拉图认为,那些冒充“智者”的诡辩家或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牵住他们的鼻子,使他们盲目服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比柏拉图来得现实,但他仍然非常强调修辞伦理的一面。不劝人做坏事,这便是修辞术和说服行为的伦理底线。亚里士多德写道:“如果目的是好的,那么能言善道便是值得称赞的技艺;如果目的是坏的,那就成为一种伎俩。"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四十讲》)
11.从内容来看,材料二中第③段的内容主要是在分析材料一中“立其诚”的三层含义中的__这一层含义。
1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③段观点的一项是()
A.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B.著名学者韩儒林曾将范文澜为学的态度概括为: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这是对范文澜治学精神极好的写照。
C.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假大空”,“代之以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影响十分深远。
D.《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钱穆先生解释说,巧言与令色是因为非“真情善意",所以才少仁。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是材料二中所言“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原因的一项是()
A.说话者的心态、目的难以确证。
B.学习说话的修辞技巧会变得虚浮。
C.修辞易造成情绪的激动,使人们失去思考的能力。
D.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使他们盲目服从。
14.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15.材料二的第③段中“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试分析以下《红楼梦》选段中王熙凤说这段话时的心态和说话技巧。
附文:在“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一回中,为了解决李衙内和张家小姐的纠纷,老尼求王熙凤让贾府出面让守备家退婚,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在老尼答应有报酬之后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王熙凤又加上一句:“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
三、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①,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②,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③;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里所想的是一套,口说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不诚是最明显的
B.如果心里所想的是一套,口说的却是另一套,是最明显的不诚,是谓说假话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不诚是最明显的,是谓说假话
D.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
17.下列短语,最适合作为文段标题的一项是()
A.“修辞立其诚”刍议B.“修辞立其诚"释义
C.“修辞立其诚”新解D.修辞与立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①,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希望获得启示,()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②。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对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梁萧纲《答张绩谢示集书》),也就是以记叙真实的经历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为目的。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当然,抒发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③,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既又从而即使但也
B.不仅也从而即使但也
C.不仅也因而虽然但由于
D.既又因而虽然但由于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作者和读者对于此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B.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C.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作者和读者对于此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D.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四、微写作
22.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与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段议论性文字,300字左右。4.1《修辞立其诚》(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曲解(qū)阿世(ē)顺风转舵(tuó)
B.尊崇(chóng)摒弃(bìn)精辟(pì)
C.打扰(rǎo)即使(jí)混为一谈(hùn)
D.弥补(ní)囚禁(jìn)嗜血(shì)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的能力。
A项,“顺风转舵"的“舵”应读duò;
B项,“摒弃"的“摒”应读“bìng";
D项,“弥补”的“弥"应读“mí”。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证法辩解分辨滥用职权
B.摒弃撕开赋予明目张胆
C.禀性依附汲汲名实一致
D.邪恶撕拼丛生一往无前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
D项,“撕拼"中的“撕”应为“厮",“厮拼”意思是“厮杀拼打"。
故选D。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格言式或语录体的随笔小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它多数不设标题,没有叙事和起承转合,篇幅短小精致,风格清雅俊秀,少到十余字,多也仅数十字,结合了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气势,骈散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是作者即时闪现的心灵火花和深思熟虑的片段感悟以及对人生省察的忠实记录。
①生活化和艺术性兼具②言简意赅但意蕴绵长③清新流畅如行云流水
④韵律既和谐又变化灵活⑤平淡浅显而优美雅致⑥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和比喻、对比
A.④③①⑤②⑥B.⑥④②⑤①③C.③①⑥④②⑤D.⑥②①⑤④③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句子衔接能力。解答这类排序题,可先根据横线前后句子,确定第一处或最后一处横线上的句子。第一处横线前面讲“骈散相间”,“骈"即“对偶的”,所以第一处横线上填⑥,据此排除A、C两项。再确定第二处横线上的句子,因为文章骈散相间,常用对偶句、排比句等,所以“韵律既和谐又变化灵活",故④紧跟⑥之后,据此可排除D项。
故选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_________。
②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_________加以评比的。
③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
④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王室更是日渐式微,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_________罢了。
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C.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
D.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和辨析成语的能力。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同日而语”,指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的比较。常用于否定式:不可同日而语;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①句语境有“早期”与“现在"的对比,且有否定词“不能”,故选“同日而语"。
②句语境指把不同的两个人放在同等地位来看,选“相提并论”。
③句语境指把两者混在一起,选“混为一谈"。
④语境指把大国君主和小国君主不加区别地对待,选“等量齐观”。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
B.“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小明鼓励他说:“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项,“曾说”后应该有冒号,属于直接引语。
B项,“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一句为陈述句,无疑问语气,所以应将其后的问号改为逗号;插入语“小明鼓励他说”后的冒号应改成逗号,因为前后都有所说的话,某某说用在句中,“说"后用逗号。
D项,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表示“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上文的总结。
故选C。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是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很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述,它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不能不说,再个体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已足够。那些源自心灵的文字,其实已在日积月累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生活发生关联,并参与良性生活的构建。
生活承载的时代感严峻地摆在每个作者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这一问题涉及文字的担当性。
纳博科夫在《文学艺术和常识》中这样说道:有时,在事物的进程中,当时间的溪水变成一股混沌之流,历史的洪荒漫过我们的地窖,认真的人们总要在作家、国家和宇宙之间寻找内在关系,而作家自己也开始为他们的职责忧心忡忡。他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不是私人的。每一个作家拿起笔时,都会出于本能地进行有关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和挣扎。真正的作家会为文字只停止于表象描摹而不安,从而在对命运处境作深邃思考上不断努力并清晰地将其呈现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讲,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充分表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我们处在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可以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形势相当严峻。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摘编自朱朝敏《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讲的是真心话就合乎道德?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季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自然主义的宣泄和展示。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中贪婪、淫秽的肮脏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
(摘编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6.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承的一个原则。
B.当创作者用文字与外界交流时,文字就与生活发生了关联,尽管这可能并非出于创作者的自觉。
C.纳博科夫明确指出,芜杂虚妄的现实世界既是作家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痛苦困惑的来源。
D.文字不能仅仅描摹表象,还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7.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虽非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要提示事物现象本质,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B.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C.写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取舍,这就要求作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8.结合材料内容,下面表述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是()
A.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正是因为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在男权世界里玩偶般的非“人"存在,首演即给欧洲社会带来震撼。
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运用对联,以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竹笋为喻,对党内那些夸夸其谈并无真才实学的人进行讽刺和批评。
C.《荷花淀》中水生嫂用吮手指的动作来掩饰得知丈夫第二天就要去大部队时内心的震动,“表里不一”的表现,突显其对丈夫的体贴。
D.“小说、戏剧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9.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10.参加援助2020年武汉抗疫的杨医生,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
【答案】6.C7.A8.A9.①首段从“修辞立其诚”说起,借用季羡林的名言,引出本文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的基本论点;②然后论述写作不能只讲真话的原因以及只讲真话的危害;③最后立足于写作目的,提出写作者讲真话时应持有的原则。10.①要坚持真实性,做到所写内容与自己抗疫的亲身经历一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要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用文字展现自己及大众的抗疫精神,激发国民的抗疫斗志。
③真诚面对读者的同时,对抗疫时的复杂情绪慎重地辨别、选择和取舍。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芜杂虚妄的现实世界……也是他们痛苦困惑的来源"错误,强加因果,根据“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和挣扎”可知,给作家内心带来有困惑、痛苦和挣扎的是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而非“芜杂虚妄的现实世界”。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只要……就能……"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强调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只是必要条件。
C.“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表达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不能把内心所有的东西统统宣泄出来,而不是说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
D.颠倒了前后两者的关系,材料三“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写作时……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三个一致"指的是“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A.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显示事物现象的本质,才能够感动人心,符合“名实一致",符合题意。
B.强调毛泽东对党内那些夸夸其谈并无真才实学的人的讽刺和批评,与材料一中“三个一致”论述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C.“表里不一"的表现突显其对丈夫的体贴,不符合“表里一致”,不符合题意。
D.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要做到虚构与说真话的统一,与材料一中“三个一致"论述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三共有三段。
第一段,“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从“修辞立其诚"说起,借用季羡林的名言,引出本文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的基本论点;
第二段,分为两层,前一层“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由于……”先分析写作不能只讲真话的原因,后一层“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文坛就会乱象丛生"论述只讲真话的危害;
第三段,“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立足于写作目的,提出写作者讲真话时应持有的原则。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材料二“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可知,要坚持真实性,做到所写内容与自己抗疫的亲身经历一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结合材料二“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可知,要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用文字展现自己及大众的抗疫精神,激发国民的抗疫斗志。
结合材料三“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可知,要真诚面对读者的同时,对抗疫时的复杂情绪慎重地辨别、选择和取舍。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节选自张岱年的《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①苏格拉底把演讲术归结为“马屁术”,这也许是愤激之言,因为说理和说服不一定是拍马屁,而拍马屁也不一定总是有说服力的。亚里士多德本着务实的精神肯定了演讲术的公共用途与伦理价值。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开头,他指出,城邦政治和文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拥有公民美德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足以区分是非,区分公正与不公正。这种信念是民主政体的根本基础;如果把人类当作没有头脑的一伙,公民政治就没有必要,和平秩序也就没有前途。
②这样看待说理技艺有其重要的公共生活意义,而且也关乎当公民和做人的道理。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人们用话语,而不是武力影响别人,解决争端。这时候,用语言说服别人就成为公民责任。只有用话语来维持和维护和平的社会人际关系,非暴力的社会秩序才能长久存在。在雅典,公民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离不开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使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这才成为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学习说话的修辞技巧不仅仅是要变得能说会道,而且还要遵守话语的公共规则。学习说话是一种相对高等的教育,它使人们变得有能力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所以,人们对修辞总是既感到需要,又有所提防。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就是质朴,文就是文饰,史就是虚浮不实。孔子是说,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懂得说些漂亮的门面话,甚至引经据典装饰,因而缺乏一份真诚的心意。孔子还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说话不能不借助修辞,但是,过于借助修辞,却会令人生疑,怀疑说话者是否由于说话不能动人以诚,才特别需要依靠技巧;是否因为说话的其他因素(动机、用意、目的)有所欠缺,才特别需要用修辞来掩饰。久而久之,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
④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修辞造成情绪的激动,诉诸情感多于理智。听话的人因被打动而被说服,这种赞同往往与接受真实信息,并认真思考有所不同。这也是柏拉图讨厌修辞的原因,他和苏格拉底称善辩的智者是强词夺理、制造假象的魔术师,他们自己要运用的是论辩术,要把论辩纳入真正符合逻辑思维的轨道。柏拉图认为,那些冒充“智者"的诡辩家或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牵住他们的鼻子,使他们盲目服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比柏拉图来得现实,但他仍然非常强调修辞伦理的一面。不劝人做坏事,这便是修辞术和说服行为的伦理底线。亚里士多德写道:“如果目的是好的,那么能言善道便是值得称赞的技艺;如果目的是坏的,那就成为一种伎俩。”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四十讲》)
11.从内容来看,材料二中第③段的内容主要是在分析材料一中“立其诚"的三层含义中的__这一层含义。
1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③段观点的一项是()
A.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B.著名学者韩儒林曾将范文澜为学的态度概括为: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这是对范文澜治学精神极好的写照。
C.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假大空",“代之以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影响十分深远。
D.《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钱穆先生解释说,巧言与令色是因为非“真情善意”,所以才少仁。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是材料二中所言“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原因的一项是()
A.说话者的心态、目的难以确证。
B.学习说话的修辞技巧会变得虚浮。
C.修辞易造成情绪的激动,使人们失去思考的能力。
D.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使他们盲目服从。
14.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15.材料二的第③段中“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试分析以下《红楼梦》选段中王熙凤说这段话时的心态和说话技巧。
附文:在“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一回中,为了解决李衙内和张家小姐的纠纷,老尼求王熙凤让贾府出面让守备家退婚,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在老尼答应有报酬之后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王熙凤又加上一句:“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
【答案】11.表里一致12.D13.C14.第一段先从西方的角度分析演讲术和修辞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第二段从西方古代雅典文明对说理技艺的重视,表明修辞是文明的行为,作用重大。
第三段阐述了修辞的反面,即言不由衷和表里不一。
第四段阐述了人们对修辞的戒备情绪,因为诡辩家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15.心态:
①表达了在贾府也有“我"才能帮你把事情办理了的自鸣得意。
②在假意推脱时,王熙凤并没有完全拒绝帮忙,暗含的意思是还没有达到王熙凤要求的条件。
③言语之间王熙凤虽是拿人钱财替人服务的事情,又想把自己撇清关系,还想讲究排场和架势。
说话技巧:
王熙凤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话语不仅真的赚到了这门来钱的差事,还维持了自己高尚的外表,显示出她并不是贪财之人,更是在对话中炫耀了自己的能力与在贾府的权力,得到了她贪婪的虚荣心上无限的满足。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第三段“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所以,人们对修辞总是既感到需要,又有所提防”“孔子是说,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懂得说些漂亮的门面话,甚至引经据典装饰,因而缺乏一份真诚的心意"“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可知,这段阐述的是材料一第五段论述的“立其诚"的“表里一致”的含义。
故填写“表里一致"。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③段观点是: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
A.选项论述了作文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作文要有生活的依据,否则不切实际。符合题干中的观点。
B.选项的意思是范文澜写文章的态度是没有一字是没有客观依据的,强调了研究的客观实际性。符合题干中的观点。
C.选项的意思是毛泽东要求作文章要与实际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相符合,也是强调了要有客观依据。符合题干中的观点。
D.选项的意思是花言巧语未必是出自真心实意,与“立其诚”中的第三层含义“表里一致"相符合,故不能作为论证题干观点的选项。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使人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强加因果。原文“修辞造成情绪的激动,诉诸情感多于理智。听话的人因被打动而被说服,这种赞同往往与接受真实信息,并认真思考有所不同"可知,选项是修辞导致的结果,并非题干中的对修辞戒备的原因。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苏格拉底把演讲术归结为‘马屁术’,这也许是愤激之言,因为说理和说服不一定是拍马屁,而拍马屁也不一定总是有说服力的”“亚里士多德……"“这种信念是民主政体的根本基础;如果把人类当作没有头脑的一伙,公民政治就没有必要,和平秩序也就没有前途”可知,第一段先从西方的角度分析演讲术和修辞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由原文“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人们用话语,而不是武力影响别人,解决争端"“在雅典,公民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离不开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使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这才成为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学习说话是一种相对高等的教育,它使人们变得有能力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知,第二段从西方古代雅典文明对说理技艺的重视,表明修辞是文明的行为,作用重大。
由原文“人们对修辞总是既感到需要,又有所提防”“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可知,第三段阐述了修辞的反面,即言不由衷和表里不一。
由原文“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修辞造成情绪的激动,诉诸情感多于理智。听话的人因被打动而被说服,这种赞同往往与接受真实信息,并认真思考有所不同”“如果目的是好的,那么能言善道便是值得称赞的技艺;如果目的是坏的,那就成为一种伎俩"可知,第四段阐述了人们对修辞的戒备情绪,因为诡辩家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题目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王熙凤的“心态”,另一个是她的“说话技巧"。
由给定的材料中“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暗含之意是,在贾府也有“我"才能帮你把事情办理了的自鸣得意。
“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在假意推脱时,王熙凤并没有完全拒绝帮忙,暗含的意思是还没有达到王熙凤要求的条件。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言语之间虽是拿人钱财替人服务的事情,又想把自己撇清关系,还想讲究排场和架势。
总体分析王熙凤的心态:王熙凤明明是想快点办成这件事请好拿报酬,却说是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处理,倒反而叫老尼觉得不好意思,占用了凤姐宝贵的时间而只能给凤姐她“并不稀罕"的报酬。
由材料二的“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那些冒充‘智者’的诡辩家或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牵住他们的鼻子,使他们盲目服从”可知,王熙凤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话语不仅真的赚到了这门来钱的差事,还维持了自己高尚的外表,显示出她并不是贪财之人,更是在对话中炫耀了自己的能力与在贾府的权力,得到了她贪婪的虚荣心上无限的满足。
三、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①,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②,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③;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里所想的是一套,口说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不诚是最明显的
B.如果心里所想的是一套,口说的却是另一套,是最明显的不诚,是谓说假话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不诚是最明显的,是谓说假话
D.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
17.下列短语,最适合作为文段标题的一项是()
A.“修辞立其诚"刍议B.“修辞立其诚”释义
C.“修辞立其诚"新解D.修辞与立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答案】16.D17.B18.①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二者都是理论命题);
②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然而也必须与客观实际一致);
③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前文“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根据统一对应原则“口里说的"要放在前面“心中所想”的前面。据此排除AB两项;
“最明显的不诚"是对“说假话”进一步阐释,要放在“说假话"之后。排除C项。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段内容、为文段拟写标题的能力。
文段首先指出“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然后指出今天“修辞立其诚"仍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然后解释具体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个方面解释什么是“立其诚"。文段内容是解释什么是“修辞立其诚”。
A.“‘修辞立其诚’刍议"太宽泛,文段只是解释什么是“修辞立其诚”;
C.“‘修辞立其诚’新解",文段的内容并不“新”;
D.“修辞与立诚"是讲修辞和立诚的关系,文段并非论述二者关系。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横线前讲“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横线后说“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横线填写内容具体阐释“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与“理论命题"的关系。根据“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而“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由此可以得出“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理论命题”;
第二处,前文说“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后面说“才能够感动人心”,横线填写内容应该为“文学如何才能够感动人心",文学要感动人心,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结合结合前文“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所以此处填写“然而也必须与客观实际一致"意思的句子;
第三处,前文说“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后文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那么“浅而言之”就是“思想与行动一致",所以横线填写的句子是“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教师备课制度 范文
-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 团队沟通与合作制度
- 企业品牌管理与形象塑造制度
- 紧急抢救医疗流程管理制度
- 镇卫生院检验科工作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
- 教师个人研修方案和计划
- 2025年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计划范文
- 教师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的心得体会
- 物业管理工作计划
- 教师企业实践总结汇报
- 抖音快手区别分析报告
-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优化
- 质量损失培训课件
- 《维修车间管理》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3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高处作业吊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房地产开发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人教福建版)
-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教案)Unit-2-Travelling-Around-Discovering-U
- 陈赫贾玲小品《欢喜密探》台词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