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1.gif)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2.gif)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3.gif)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4.gif)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26ef6165eb0ba2b478aafcd35c7ac5b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五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1.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身高约B.在学校食堂吃一顿饭的时间约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D.人步行的速度约
2.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B.手在小提琴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高速公路两侧的隔音墙可以完全消除噪声
D.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B.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C.雨后彩虹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D.光照到粗糙墙面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比棉花的质量大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质量不变
5.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刹车时,用力踩制动踏板B.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有滚动轴承
C.车辆的轮胎上制有明显的花纹D.自行车的脚蹬表面凹凸不平
6.北京冬奥会已圆满闭幕。下列对比赛中涉及到的力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滑行的冰壶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冰壶滑行中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攻方射出的冰球被守门员用手套抓住后惯性消失
D.短道速滑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立即停止运动
7.如图所示,块相同的砖,处有一块,处有两块,砖的长:宽:高::。下列摆放方式中,能使处、处的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的是()
A.处平放,处叠起平放B.处平放,处两块砖并排侧放
C.处侧放,处两块砖并排竖放D.处平放,处两块砖并排平放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8.下图所示实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是根据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B.飞机是利用机翼上下方空气流速不同获得升力的
C.船闸是利用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来修建的
D.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9.关于功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B.功率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C.动能为零的物体,机械能也为零
D.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A.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B.阿基米德受澡盆的水溢出启发,解开了王冠并非由纯金制成之谜
C.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并制作投石机
D.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内两物体都做______运动;在内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2.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弹奏古筝,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超声波眼镜清洁器通电后,利用超声波使眼镜的污物层被剥离达到清洗目的,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_。
13.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以使物体产生______;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______。
15.是我国自行设计和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完全进入海水中工作时,排开海水的质量是,取,则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____;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随着不断下潜,蛟龙号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如图所示,完成光路,画出反射光线。
17.如图所示是一个用细绳系于地面飘飞的氢气球。请画出此时氢气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
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______。
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测量发现蜡烛和蜡烛像距玻璃板的距离______,蜡烛和蜡烛像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将蜡烛向镜面靠近,所成像的大小______。
将蜡烛拿走,然后在蜡烛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实”或“虚”像。
19.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读数准确,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需要先在竖直方向进行______;
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其中序号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
分析以、、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分析______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分析、、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物体的密度是______。
2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小刚和小乐用两个塑料挂钩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
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大气压的表达式______;
如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一条即可
2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杠杆安装到支架上保持静止,此时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如图乙所示,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若在位置挂个钩码,在处挂______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丙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保持所挂钩码位置不变,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拉力的大小,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图象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丁中阴影部分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22.一辆质量为的小货车,载有质量为的货物,如果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所用的时间为,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小货车受到的摩擦力为车重的倍。那么在此过程中:
该货车牵引力是多少?
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3.如图,边长为的实心正方体木块,现用一根细线使木块与长方体容器的底部相连,并使木块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水的深度为,绳子的拉力为,已知该容器底面积为。求:
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木块密度的大小;
若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4.阅读火星探测,回答问题。
火星探测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即将登陆,在这之前,米国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的着陆,过程主要分成如下几段:装载火星车的探测器在的高度以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层。经后在距火星表面处速度降为,并打开直径为的降落伞,又经过后分离隔热罩,此时高度为,速度为。这时雷达开始收集并发回各种探测数据和图像资料。在距火星表面处分离降落伞和壳体,速度为,离地面处时缓冲发动机点火,探测器用绳索放下火星车,后着陆,着陆前瞬时速度仅为。
回答下列问题:
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的速度为,合______;
着陆前缓冲发动机喷气的方向是______;
A.向火星侧面
B.向火星地面
C.向空中
D.无法确定
“好奇号”的质量约,有个均能驱动的轮子,运动灵活,可原地转弯。“好奇号”在地球表面重约______;
制造隔热罩的材料应选用密度小,而导热性能______选填“好”或“差”的材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中学生的身高约为,合,故A不正确;
B.在学校食堂吃一顿饭的时间约,合,故B不正确;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故C不正确;
D.人步行时,每秒约走两步,每步约,所以人步行的速度约,故D正确。
故选:。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
【解析】解:、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A正确;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通过改变弦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故B错误;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完全消除噪声,故C错误;
D、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错误。
故选:。
根据超声波的应用判断。
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大小影响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真空不能传声。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以及超声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
【解析】解:、光线是利用模型法建立起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故C正确;
D、光照射到粗糙的墙面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
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实际不存在;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此题考查了光线、光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色散现象,属基础题目。
4.【答案】
【解析】解:铁和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A错误;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中,故B错误;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质量不变,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故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故D正确。
故选:。
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中;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此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及质量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5.【答案】
【解析】解:汽车刹车时,用力踩制动踏板,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通过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滑动摩擦力,故A不正确;
B.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有滚动轴承是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
C.车辆的轮胎上制有明显的花纹,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C不正确;
D.自行车的脚蹬表面凸凹不平,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不正确。
故选:。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增大、减小摩擦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6.【答案】
【解析】解:、滑行的冰壶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冰壶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与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攻方射出的冰球被守门员用手套抓住后,冰球仍然具有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
D、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是一道力学基础知识的综合。
7.【答案】
【解析】解:已知砖的长:宽:高::,根据固体压强公式可知要使处、处的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需要保持高度相等,故D正确,不正确。
故选:。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和得出长方体砖对水平地面压强的表达式,然后分析选项中摆放方式砖的高度和砖的密度得出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利用好规则、均匀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强公式是关键。
8.【答案】
【解析】解:
A、水面以下的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故A错误;
B、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故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
C、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拿着这个气压计从一楼爬到十楼的过程中,气压减小,液柱会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高,故D正确。
故选:。
在水面以下的潜水艇所受浮力不会改变,因为排开水的体积一定;
飞机前进的动力是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本题考查知识面比较广,关键知道潜水艇靠的是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飞机前进的动力是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不是压强差,连通器的原理等。
9.【答案】
【解析】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则力做了功;若力的方向跟物体移动的方向垂直,物体通过的距离不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的,则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错误;
B.功率越大,做功的时间未知,则做功的多少不能确定,故B错误;
C.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但静止的物体可以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也可以因具有一定高度而具有重力势能,故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不为零,故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滚摆在下降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上升的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
故选:。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此题考查了机械能的转化、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等知识点,难度中等。
10.【答案】
【解析】解:、奥托格里克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不正确;
B、阿基米德受澡盆的水溢出启发,解开了“王冠之谜”,得出了浮力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故B正确;
C、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提出了杠杆原理,故C不正确;
D、年,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11.【答案】匀速直线
【解析】解: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在内,两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正比,则两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内乙的路程为,则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
在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图象信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内,乙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图象的认识,是一道常考题,难度不大。
12.【答案】振动能量
【解析】解: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利用超声波使眼镜的污物层被剥离达到清洗目的,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掌握声音产生和利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倒立缩小实像
【解析】解: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白纸上出现清晰的像一定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均是倒立的,白纸上得到清晰的像,白纸一定小于大树,像小于物,故成像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14.【答案】形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解: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形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特点。
15.【答案】不变
【解析】解: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
蛟龙号在下潜的过程中,潜水器排开的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由可知,蛟龙号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算出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蛟龙号下潜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判断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
16.【答案】解:首先过入射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即法线,要用虚线画;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标上箭头,如图所示。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
17.【答案】解:重力作用点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如图:
【解析】重力作用点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8.【答案】较暗像的位置大小相等相等垂直不变不能虚
【解析】解: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也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会发现:蜡烛和蜡烛像距玻璃板的距离相等,蜡烛和蜡烛像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将蜡烛向镜面靠近,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将蜡烛拿走,然后在蜡烛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相当于光屏,因为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所以在白纸上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较暗;像的位置;大小相等;相等;垂直;不变;不能;虚。
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性质分析在哪侧观察;当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确定镜前蜡烛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同时为了比较物像大小。
根据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时,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实像能用光屏接到,用光屏承接来辨别是实像还是虚像。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19.【答案】调零无关、、越大越大
【解析】解:根据弹簧测力计使用规则,为了读数准确,实验前应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由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则物体的重力为;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在实验步骤中物体所受的浮力:;
分析、、三次实验,实验、中,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都相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因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分析、、三次实验,实验、中,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断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减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因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分析、、三次实验,实验、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实验中液体的密度较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因此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分析比较、两图,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根据浮力公式得,,
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调零;;;无关;、、;越大;越大;。
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前,应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得出在实验步骤中物体所受浮力;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结合图示步骤,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称量法计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根据求出物体的密度。
本题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20.【答案】拉力吸盘的直径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
【解析】解:测量大气压的原理是,故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吸盘的直径;
大气压的表达式;
测量值偏小,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多种可能,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或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或吸盘与玻璃板接触不紧密;或存在漏气现象;或吸盘本身有一定的质量不可忽略等。
故答案为:拉力;吸盘的直径;;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
本实验的原理是:,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压力,用刻度尺测量出直径、进而算出受力面积;
根据表示出大气压;
测出的大气压强一般都会小于标准大气压,而主要的问题是漏气或空气没有排尽。
利用吸盘来测量大气压是一种较常见的方法,把握住几个关键环节才能使测量更准确有效。即:排净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之间的空气。
21.【答案】是相等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解析】解: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的点处挂个钩码,若每个钩码重,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产业投资合伙经营合同
- 2025年BC415B割草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婚纱摄影行业品牌策划与推广承包协议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护坡施工与工程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度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方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股权转让退股协议正本规范版(附环境保护条款)
- 2025年度数据中心机房安全防护与运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荧光增白剂KB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医药研发项目临床试验监测合同
- 2025年纸浆模热压成型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GB/T 44412-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液化天然气燃料船舶加注规范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加换算)
- 机械制造HSE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国家保密法知识竞赛经典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
- 抑郁症病例分享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中职版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云计算安全部门KPI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