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第3章 第1节水循环(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第3章 第1节水循环(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第3章 第1节水循环(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第3章 第1节水循环(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第3章 第1节水循环(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第3章第1节水循环(解析版)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25日和26日两次登陆浙江,为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浙江省内两次登陆的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长达95小时,为1949年以来最长;累计雨量大,单点最大累计雨量超1000毫米;影响范围广,先后影响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10省(市)。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烟花”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A.只有②B.只有③

C.①和③D.②和③

2.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台风“烟花”直接造成的影响是()

A.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C.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促进地区之间能量交换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3~4题。

3.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4.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①降水量减少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径流

B.植物然腾蒸发降水径流

C.降水植物蒸腾蒸发径流

D.蒸发降水植物蒸腾径流

6.在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7~8题。

7.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

A.水分下渗减少B.降水量急剧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D.地下径流增加

8.该地修建梯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植物蒸腾B.减缓地表径流

C.增加地下径流D.减少水汽输送

二、综合题

9.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A___、B__、C___、E___、F___、G___。

(2)水循环分为___循环、___循环和___循环,辽河主要参与的是___循环。夏季风属于水循环的___(填字母)环节,图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___(填字母)。

(3)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___。

[等级考过关练]

一、单项选择题

“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构建了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等,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下图为“月宫一号”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植物蒸腾②水汽输送③蒸发④地表径流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2.图中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

A.水处理B.低压蒸馏

C.饮用水储存D.营养液配制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实验设计中,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降水②下渗③植物蒸腾④地表径流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4.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以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

①收缩下沉②膨胀上升③向右流动④向左流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列两图分别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

C.地下径流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④解决城市洪灾⑤增加下渗量

A.①④B.③④

C.②⑤D.②③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二、综合题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形成于距今20~200万年前,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它是一个外泄湖。13万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等诸多原因,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目前,与初期的湖区相比,青海湖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1)判断青海湖形成初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25日和26日两次登陆浙江,为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浙江省内两次登陆的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长达95小时,为1949年以来最长;累计雨量大,单点最大累计雨量超1000毫米;影响范围广,先后影响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10省(市)。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烟花”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D)

A.只有②B.只有③

C.①和③D.②和③

2.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台风“烟花”直接造成的影响是(C)

A.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C.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促进地区之间能量交换

[解析]第1题,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陆地内循环,②为海陆间循环,③为海上内循环,台风由海洋向陆地登陆,参与了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故选D。第2题,台风“烟花”带来的降水使当地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加快了水循环的速度、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能量交换,台风“烟花”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需要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间接塑造地表形态。故选C。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3~4题。

3.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4.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C)

①降水量减少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3题,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荒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摩擦力小,流速快,水流量大,蒸发量小,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摩擦力大,流速慢,水流量小,蒸发量大,盆底存水较少。故选A。第4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故选C。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

A.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径流

B.植物然腾蒸发降水径流

C.降水植物蒸腾蒸发径流

D.蒸发降水植物蒸腾径流

6.在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D)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5题,①来自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为蒸发;②来自生物圈,为植物蒸腾;③来自大气圈,为降水;④由岩石圈到水圈,为径流。第6题,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图中④为径流。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7~8题。

7.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C)

A.水分下渗减少B.降水量急剧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D.地下径流增加

8.该地修建梯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B)

A.增加植物蒸腾B.减缓地表径流

C.增加地下径流D.减少水汽输送

[解析]第7题,森林覆盖率增加,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多;该地为不透水岩层,植被增加对下渗、地下径流影响不大。第8题,修建梯田,能够减缓地表径流。

二、综合题

9.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A_海水蒸发__、B_大气降水__、C_水汽输送__、E_地表径流__、F_下渗__、G_地下径流__。

(2)水循环分为_海陆间__循环、_海上内__循环和_陆地内__循环,辽河主要参与的是_海陆间__循环。夏季风属于水循环的_C__(填字母)环节,图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_E__(填字母)。

(3)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_水的动态平衡__。

[解析]第(1)题,图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A海水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下渗,G地下径流。第(2)题,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外流河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夏季风属于水汽输送环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第(3)题,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等级考过关练]

一、单项选择题

“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构建了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等,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下图为“月宫一号”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D)

①植物蒸腾②水汽输送③蒸发④地表径流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2.图中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B)

A.水处理B.低压蒸馏

C.饮用水储存D.营养液配制

[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方向,图中字母a箭头指向冷凝水,a代表的是由“植物生长”产生的需要“冷凝”的水汽,应属于植物蒸腾和蒸发产生的水汽,①③正确。故D项正确。第2题,自然界的“降水”环节是水汽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水滴。图中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低压蒸馏,有水汽上升遇冷凝结的过程,B项正确。水处理、饮用水储存、营养液配制都不存在水汽凝结过程,A、C、D项错误。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实验设计中,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B)

①降水②下渗③植物蒸腾④地表径流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4.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以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A)

①收缩下沉②膨胀上升③向右流动④向左流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3题,图中不透水斜面影响下渗环节,也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故选B。第4题,冰块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①正确,②错误。冰块位于左侧,右侧没有,因此左侧降温明显,右侧气温相对较高,气流可能膨胀上升,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沿着斜面向右流动,③正确,④错误。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列两图分别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D)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

C.地下径流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C)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④解决城市洪灾⑤增加下渗量

A.①④B.③④

C.②⑤D.②③

[解析]第5题,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及地面逐渐硬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尤其是雨季地表径流量大增,城市化的发展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结合材料,故选D。第6题,读图可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②⑤正确;该模式对土壤侵蚀影响不大,①错误;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不能解决城市洪灾,④错误;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③错误。故选C。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B)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C)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D)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第7题,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