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深圳是一个多彩的城市,下列的场景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市民广场前的灯光秀,霓虹灯闪烁

B.世界之窗的烟花表演,五光十色

C.梧桐山的丛林中,雨后出现的彩虹

D.滨海文化广场上,孩子用2B铅笔在纸上描绘城市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检验装置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倾倒液体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高的是焰心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雾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保护气。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全部只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氦气用于填充氦气球,氧气用于潜水

B.液氮用作冷冻剂,食品中充氮气防腐

C.灯泡中充入氮气,氮气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D.氩气用作电光源,氧气用于炼钢、气焊6.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占78%,氧气质量分数约占21%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磷等都是大气污染物

C.AQI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7.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产生固体四氧化三铁,用铁丝代替红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该实验的关键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C.红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的原因是防止冷水进入集气瓶使集气瓶破裂

D.红磷如果过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氧化汞→加热氧气+汞

B.铜+氧气→加热氧化铜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石蜡+氧气→点燃9.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酒精与水闻气味B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C水和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D硫酸铜晶体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A.A B.B C.C D.D10.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ABCD方案结论证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证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说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A B.B C.C D.D11.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其中a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b中不加。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案

B.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氧气,均需加入催化剂

C.甲、乙、丙、丁途径中均发生化学变化

D.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仪器①______,仪器②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______(在A−E中选择,填序号),能使用该方法的原因是______,判断已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固体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若用装置A加热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需作出的改进是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现需制取一瓶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从A−E中选择,填序号)。

(5)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口的______端(填“a”或“b”)端通入。14.小彦在课外书中得知,很多物质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在实验室中找出了一瓶黑色粉末氧化铜,进行一番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步骤Ⅰ.如图连接装置,加入20毫升10%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氧气。

步骤Ⅱ.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加入10%的过氧化氢,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

步骤Ⅲ.清洗并干燥装置,换用氧化铜粉末重复步骤Ⅱ,相关数据记录表中,据此分析:步骤物质质量/g10%过氧化氢体积/mL集满一瓶氧气所用时间/sⅠ//20630Ⅱ二氧化锰0.52025Ⅲ氧化铜?2038(1)步骤Ⅲ中所加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g。

【得出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______(填序号)和Ⅲ比较得出氧化铜可以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3)根据上述实验步骤Ⅱ和Ⅲ比较得出,同等条件下______的提高反应速率的效果更好。

(4)写出步骤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反思改进】

(5)小徐同学分析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后,认为还需要补做几个实验步骤,才能证明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步骤继续设计如下:

步骤Ⅳ.将反应结束后剩余氧化铜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______未发生变化。

步骤Ⅴ.将上一步所得固体加入少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______,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15.A、B、C、D、E、F、G、H、L、M几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M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在反应①和②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H是一种具有污染性的刺激性气味气体,L是一种无色液体。

(1)图中的物质包含以下元素,请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①氧______;

②钾______;

③氯______;

④硫______;

(2)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

①E______;

②L______;

③H______;

(3)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如果反应④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现象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16.“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

Ⅰ.化学老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将图中的集气瓶容积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该实验不仅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的体积比为15,还可以得到氮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如果想准确测量装置内被消耗的氧气体积,可以将装置中右边的烧杯换成______(填仪器名称)。

Ⅱ.小林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如图改进实验与实验Ⅰ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2)若改进后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市民广场前的灯光秀,霓虹灯闪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世界之窗的烟花表演,五光十色,烟花燃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梧桐山的丛林中,雨后出现的彩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滨海文化广场上,孩子用2B铅笔在纸上描绘城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

【解析】解:A、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时,应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持玻璃管旋转插入,故图示操作正确;

B、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C、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平、二送、三直立”,具体的操作是:先将试管平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故图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倒入液体时,试管略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剂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D。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C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答案】C

【解析】解:①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解有可以供给呼吸的氧气,而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错误;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故正确;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故错误;

④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故正确;

故选:C。

根据常见的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答案】C

【解析】解:A、氦气用于填充氦气球,利用了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性质,既利用了化学性质又利用了物理性质;氧气用于潜水,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氮用作冷冻剂,利用了液氮汽化吸热的性质,是利用了物理性质;食品中充氮气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C、灯泡中充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氮气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是利用了氮气能与其它物质反应的性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氩气用作电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氧气用于炼钢、气焊,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6.【答案】D

【解析】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78%,氧气体积分数约占21%,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AQI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空气质量日报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D.根据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答案】D

【解析】解:A、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是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过量,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是正确的操作,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B

【解析】解:阴影部分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阴影部分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征是“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B

【解析】解:A、取样品,闻气味,有醇香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明显气味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观察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晶体,暗紫色的是高锰酸钾,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酒精具有醇香气味,水没有气味进行分析;

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铜晶体是蓝色晶体,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粉末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0.【答案】A

【解析】解:A、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故选项实验方案与结论都正确。

B、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不能说明具有助燃性,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C、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故选:A。

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应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D、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1.【答案】B

【解析】解: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该实验中a中加入了少量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并且同时产生一定量的氧气,因此a中生成的氧气一定比b中产生的量多,同时分解的速率更快。

故选:B。

根据题意,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其中a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b中不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明确二氧化锰作反应的催化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C

【解析】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无需加热,所以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O2的最佳方案,故A正确;

B、过氧化氢中若不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很慢;若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备氧气需要加热的温度很高,所以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O2,还需要加入催化剂,故B正确;

C、甲、乙、丙途径中均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丁途径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实验室中氧气的制备原理与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以及工业制备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13.【答案】长颈漏斗

水槽

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气泡从瓶口逸出

混合物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BC或BD

【解析】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水槽。

(2)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正在加热,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收集装置为C;判断已集满氧气的现象是气泡从瓶口逸出。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若用装置A加热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即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作出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C或D。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口的b端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水槽;

(2)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C;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瓶口逸出;混合物;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BC或BD;

(5)b。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正在加热,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0.5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

质量

木条复燃【解析】解:(1)该实验可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率,所以取用质量应相同,所以氧化铜质量为0.5g,故答案为:0.5;

(2)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过氧化氢加入氧化铜和过氧化氢不加入任何物质的分解速度进行比较,所以根据步骤Ⅰ和Ⅲ比较得出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答案为:Ⅰ;

(3)要比较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需要取用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比较,所以根据步骤Ⅱ和Ⅲ比较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故答案为:二氧化锰;

(4)步骤Ⅲ是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

(5)步骤Ⅳ.要得出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变化的结论,需要在干燥后进行称量,故答案为:质量;

步骤Ⅴ.将上一步所得固体加入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复燃,说明氧化铜依然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其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故答案为:木条复燃。

(1)根据该实验可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率进行分析;

(2)根据对照实验的变量分析;

(3)根据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进行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5)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进行分析。15.【答案】O

K

Cl

S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合【解析】解:(1)①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

②钾元素的元素符号为:K;

③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

④硫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

(2)①E是二氧化锰;

②L是过氧化氢;

③H是二氧化硫;

(3)反应③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4)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