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叉杆加工工艺及铣R23圆弧面夹具设计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叉杆加工工艺及铣R23圆弧面夹具设计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叉杆加工工艺及铣R23圆弧面夹具设计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叉杆加工工艺及铣R23圆弧面夹具设计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叉杆加工工艺及铣R23圆弧面夹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姓名:学号:中国·合肥二o年月目录TOC\o"1-3"\h\u25328第1章零件分析 零件分析全套图纸加V信153893706或扣3346389411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叉杆,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1.2零件的工艺分析图1-1叉杆零件图图1-2叉杆Catia图该叉杆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于典型的又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又轴孔与变速义轴连接的定位孔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叉尾两凸台面对又轴孔Φ20孔的垂直度要求为0.05mm.

为保证叉杆在叉轴上有准确的位置,改档换位正确,叉杆采用圆柱销定位。锁销孔的尺小为Φ10孔。叉杆头底瑞面和叉杆脚两凸台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叉杆头的Φ20mm孔的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能确保扩孔时轴心线对其,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叉杆脚两凸台面均高于其他相邻的表面,这样减少了加1面积。Φ10孔端面为斜面,为了防止钻头钻偏,在“个端而处开了一个Φ20mm的工艺孔,来保证孔的精度要求。M8螺纹孔位于圆柱侧璧上,且偏离40°火角,这个需要做个专用夹具来进行加工方能达到要求,另外,该零件除主要表面外,其余表面的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的机床进行加工,通过铁床的粗加工便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但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该零件的上要工作表面为叉杆脚两凸台表面、叉杆脚的圆弧表面、叉抽孔Φ20mm,锁销孔Φ10mm以及螺纹孔M8,在设计过程中时应重点给予保证。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1.单件生产:少量地制造不同结构和尺寸的产品,且很少重复。如新产品试制,专用设备和修配件的制造等。2.成批生产:产品数量较大,一年中分批地制造相同的产品,生产呈周期性重复。而小批生产接近于单件生产,大批生产接近于大量生产。3.大量生产:当一种零件或产品数量很大,而在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是重复性地进行相同的工序。生产类型的判别要根据零件的生产数量(生产纲领)及其自身特点,具体情况见表1-1。表1-1: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生产类型重型(零件质量大于2000kg)中型(零件质量为100-2000kg)轻型(零件质量小于100kg)单件生产小于等于5小于等于20小于等于100小批生产5-10020-200100-500中批生产100-300200-500500-5000大批生产300-1000500-50005000-50000大量生产大于1000大于5000大于50000叉杆是轻型零件,年生产纲领5000件,根据表1-1可知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2.1选择毛坯零件材料为QT45-5,由于零件成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金属型铸造,铸造精度为CT8级,加工余量等级MA-F,能保证铸件的尺寸要求,这从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根据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材料性能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金属型浇注,毛坯精度等级CT8级,加工余量等级MA-F,各加工余量如下:1.叉杆Φ36端面的加工余量叉杆Φ36端面,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2-4知,单边加工余量Z=2.0mm,Φ36前端面粗糙度Ra6.3,后端面粗糙度Ra12.5,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8知,一步铣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R35端面的加工余量叉杆R35端面,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2-4知,单边加工余量Z=2.0mm,R35前端面粗糙度Ra6.3,后端面粗糙度Ra3.2,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8知,两步铣削即粗铣——精铣方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叉脚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叉杆叉脚两端面,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2-4知,单边加工余量Z=2.0mm,叉脚两端面粗糙度Ra3.2,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8知,两步铣削即粗铣——精铣方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R23圆弧的加工余量叉杆R23圆弧,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2-4知,单边加工余量Z=1.5mm,R23圆弧粗糙度Ra6.3,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7知,一步铣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Ф20孔的加工余量叉杆Ф20孔,实心铸造,Ф20孔粗糙度Ra3.2,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7知,三步钻削即钻、扩、铰方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Ф20沉孔的加工余量叉杆Ф20沉孔,实心铸造,Ф20沉孔粗糙度Ra12.5,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7知,一步锪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Ф10孔的加工余量叉杆Ф10孔,实心铸造,Ф10孔粗糙度Ra12.5,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7知,一步钻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叉杆M8×1.25-6H螺纹孔的加工余量叉杆M8×1.25-6H螺纹孔,实心铸造,M8×1.25-6H螺纹孔粗糙度Ra12.5,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4-7知,两步钻削即钻——攻丝方可满足其精度要求。2.3绘制拨叉锻造毛坯简图图2-1叉杆毛坯图图2-2叉杆毛坯图Catia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3.1定位基准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1.粗基准选择原则①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在工件上有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②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精基准。③如需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加工余量较小的表面作粗基准。④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⑤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别是主要定位基准,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由以上及零件知,选用叉杆Φ36端面、Φ36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①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实现“基准重合”,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②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很多表面时,应尽可能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实现“基准统一”,以免生产基准转换误差。③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尽量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即遵循“自为基准”原则。该加工表面与其他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由先行工序保证。④为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⑤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定位准确、稳定、夹紧可靠,可使夹具结构简单的表面作为精基准。由上及零件图知,选用Φ36端面、Φ20孔及R23圆弧作为定位精基准。3.2拟订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在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下来。最终工艺路线方案:工序01:金属型浇注工序02: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工序03:铣Φ36后端面工序04:铣Φ36前端面工序05:钻、扩、铰Φ20孔工序06:粗铣、精铣R35端面工序07:铣R23圆弧工序08:锪Φ20深2沉孔、钻、铰Φ10孔工序09:钻、攻M81.25-6H螺纹工序10:去毛刺工序11:检验至图纸要求工序12:包装、入库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工序03:铣Φ36后端面;刀具:立铣刀;量具:游标卡尺;夹具:铣夹具;机床:立式铣床X52K工序04:铣Φ36前端面;刀具:立铣刀;量具:游标卡尺;夹具:铣夹具;机床:立式铣床X52K工序05:钻、扩、铰Φ20孔;刀具:麻花钻、扩孔钻、铰刀;量具:锥柄圆柱塞规;夹具:钻夹具;机床:立式钻床Z525工序06:粗铣、精铣R35端面;刀具:三面刃铣刀;量具:游标卡尺;夹具:铣夹具;机床:立式铣床X52K工序07:铣R23圆弧;刀具:立铣刀;量具:游标卡尺;夹具:铣夹具;机床:立式铣床X52K工序08:锪Φ20深2沉孔、钻、铰Φ10孔;刀具:锪孔钻、麻花钻、铰刀;量具:锥柄圆柱塞规;夹具:钻夹具;机床:立式钻床Z525工序09:钻、攻M81.25-6H螺纹;刀具:麻花钻、丝锥;量具:锥柄圆柱塞规、螺纹塞规;夹具:钻夹具;机床:立式钻床Z525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加工位置单边加工余量mm工序尺寸mm公差Φ36后端面2.039.5Φ36前端面2.039.5Φ20孔9.0Ф180.9Ф19.80.1Ф20叉脚两端面2.012R23圆弧1.5R23Ф20沉孔10.02——Ф10孔5.0Ф10——M81.25-6H螺纹3.4Ф6.8——0.6M81.25——3.5切削用量的计算工序03:铣Φ36后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端面铣刀,,Z=12.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按《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6,立式铣床X52K标准选取=600按《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标准选取工序04:铣Φ36前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端面铣刀,,Z=12.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按《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6,立式铣床X52K标准选取=600按《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标准选取工序05:钻、扩、铰Φ20孔工步一:钻孔至Φ18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7根据Z525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工步二:扩Φ18孔至Φ19.8利用扩孔钻将Φ18孔至Φ19.8,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3,取则主轴转速为,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工步三:铰Φ19.8孔至Φ20H7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7根据Z525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工序06:粗铣、精铣R35端面工步一:粗铣R35端面切削用量①本工序为粗铣R35端面,所选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铣刀直径d=125mm,宽度L=60.7mm,齿数Z=20。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部分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钢料的大于等于785MPa,故选前角=15°,后角=12°(周齿),=6°(端齿)。已知铣削宽度=60.7mm,铣削深度=1.5mm。机床选用X62型卧式铣床。②确定每齿进给根据表3.3,X6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7.5KW(表4.2-35),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高速钢端面铣刀加工钢料,查得每齿进给量=0.06~0.1mm/z,现取=0.07mm/z。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表3.7,用高速钢三面刃铣刀粗加工钢料,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mm;铣刀直径d=125mm,耐用度T=120min(表3.8)。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根据表3.27中公式计算:式中=48,=0.25,=0.1,=0.2,=0.3,=0.1,m=0.2,T=120min,=2.5mm,=0.07mm/z,=28mm,Z=20,d=125,=1.0。m/min≈27.86m/min=70.9r/min根据X6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表4.2-39),选择实际切削速度工作台每分钟进给理为根据X62型铣床工作台进给量表(表4.2-40),选择则实际每齿进给量为校验机床功率根据表3.28的计算公式,铣削时的功率(单位KW)为式中=650,=1.0,=0.72,=0.86,=0,=0.86,=2.5,=0.063mm/min,=28.5mm,Z=20,d=50mm,n=475r/min,=0.63mm=2076.8NX62铣床主动电机的功率为7.5KW,故所选切削用量可以采用。所确定的切削用量为=0.063mm/min,,,工步二:精铣R35端面1、切削用量①本工序为粗铣R35端面,所选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铣刀直径d=125mm,宽度L=60.7mm,齿数Z=20。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部分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钢料的大于等于785MPa,故选前角=15°,后角=12°(周齿),=6°(端齿)。已知铣削宽度=60.7mm,铣削深度=0.5mm。机床选用X62型卧式铣床。②确定每齿进给根据表3.3,X6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7.5KW(表4.2-35),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高速钢端面铣刀加工钢料,查得每齿进给量=0.06~0.1mm/z,现取=0.07mm/z。2、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表3.7,用高速钢三面刃铣刀粗加工钢料,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mm;铣刀直径d=125mm,耐用度T=120min(表3.8)。3、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根据表3.27中公式计算:式中=100,=0.25,=0.1,=0.2,=0.3,=0.1,m=0.2,T=120min,=2.5mm,=0.07mm/z,=28mm,Z=20,d=125,=1.0。m/min≈58.04m/min≈148r/min根据X6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表4.2-39),选择实际切削速度工作台每分钟进给理为根据X62型铣床工作台进给量表(表4.2-40),选择则实际每齿进给量为校验机床功率根据表3.28的计算公式,铣削时的功率(单位KW)为式中=650,=1.0,=0.72,=0.86,=0,=0.86,=2.5,=0.063mm/min,=28.5mm,Z=20,d=50mm,n=475r/min,=0.63mm=2076.8NX62铣床主动电机的功率为7.5KW,故所选切削用量可以采用。所确定的切削用量为=0.078mm/min,,,工序07:铣R23圆弧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立铣刀,,Z=12.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按《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6,数控铣床XK7132标准选取=600当=600r/min时按《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7,数控铣床XK7132标准选取工序08:锪Φ20深2沉孔、钻、铰Φ10孔工步一:锪Φ20深2沉孔1.选择钻头选择高速钢锪刀,其直径d=20mm2.选择切削用量(1)选择进给量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2.7,当铸铁硬度>200H有。(2)计算切削速度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2.15,当铸铁硬度=200~220HBS时,,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故根据Z525型钻床技术资料(见《简明手册》表4.2-12)可选择n=680r/mm,。工步二:钻孔至Φ9.8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7根据Z525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工步三:铰Φ9.8孔至Φ10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7根据Z525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Ⅳ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工序09:钻、攻M81.25-6H螺纹工步一:钻M81.25-6H螺纹底孔Φ6.75选用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3.1-6)由《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查得(《切削》表2.15)472r/min按机床选取n=545r/min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工步二:攻M81.25-6H螺纹选择M8mm高速钢机用丝锥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即f=0.625mm/r,597r/min按机床选取n=545r/min3.6时间定额的计算工序03:铣Φ36后端面计算工时——工作台直径工序04:铣Φ36前端面计算工时——工作台直径工序05:钻、扩、铰Φ20孔工步一:钻孔至Φ18 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则机动工时为 工步二:扩Φ18孔至Φ19.8 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则机动工时为 工步三:铰Φ19.8孔至Φ20H7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则机动工时为 工序06:粗铣、精铣R35端面工步一:粗铣R35端面三面刃铣刀铣端面的基本时间为:工步二:精铣R35端面三面刃铣刀铣端面的基本时间为:工序07:铣R23圆弧计算工时,,工序08:锪Φ20深2沉孔、钻、铰Φ10孔工步一:锪Φ20深2沉孔计算基本工时工步二:钻孔至Φ9.8 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则机动工时为 工步三:铰Φ9.8孔至Φ10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则机动工时为 工序09:钻、攻M81.25-6H螺纹工步一:钻M81.25-6H螺纹底孔Φ6.75则机动工时为工步二:攻M81.25-6H螺纹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

第4章专用铣床夹具设计4.1夹具设计任务我分配的夹具为铣R23圆弧,R23圆弧粗糙度Ra6.3,采用后侧Ф36端面、Ф20孔及斜面定位,定位分析如下:后侧Ф36端面与心轴端面配合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即X轴移动、Y轴转动和Z轴转动。Ф20孔与心轴外圆配合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即Y轴移动和Z轴移动。3.斜面与A型固定式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自由度,即X轴转动,工件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4.2拟定铣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铣R23圆弧夹具,定位采用后侧Ф36端面、Ф20孔及斜面,对应的定位元件为心轴、A型支承钉和A型固定式定位销;夹紧采用心轴、圆垫圈、六角螺母和快换垫圈等组成的螺旋夹紧机构;导向则是由圆形对刀块、平塞尺等组成。图4-1装配草图4.3绘制夹具装配总图1.装配图按1:1的比例绘制,根据工件在几个视图上的投影关系,分别画出其轮廓线。2.视工件为透明体,用双点划线画出主要部分(如轮廓、定位面、夹紧面和加工表面)。画出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导向装置的位置。3.安排定位元件。4.按夹紧状态画出夹紧元件和夹紧机构。5.布置对刀元件,连接元件;设计夹具体并完成夹具总图。图4-2装配总图图4-3装配总图CAtia4.4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及技术要求1.夹具总体尺寸200×140×143.2。2.夹具体底面作为基准A,心轴孔Ф12H7与基准A的平行度公差0.04mm;顶部Ф30凸台与基准A的平行度公差0.04mm;A型固定式定位销孔与基准A的平行度公差0.04mm;心轴Ф35端面与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0.04mm。3.夹具体心轴孔与心轴配合Ф12H7/f6;心轴与工件Ф20孔配合Ф12H7/f6;定位键与夹具体配合14D8/h8。技术要求:1.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2.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第5章设计总结设计即将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它对我们来说受益菲浅的,通过这次的设计使我们不再是只知道书本上的空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实实在在的设计,使我们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