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_第1页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_第2页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_第3页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_第4页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学习目标【掌握】1.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的护理措施.【熟悉】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循

循环系统1.结构功能(1)心脏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与各人拳头大小相似。心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心脏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脏的主要结构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五种血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静脉a

bcdg认识连接心脏的血管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心脏的结构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壁厚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相通相通---------与肺静脉连通---------与主动脉连通---------与上、下腔静脉相通---------与肺动脉相通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一、心脏的结构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规律: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瓣膜种类: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动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特点:瓣膜都是单向开放作用:阀门作用,保证血液沿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房室瓣动脉瓣使得血液流动方向只能是:心房心室使得血液流动方向只能是:心室动脉心脏左侧: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心脏右侧: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循环系统(2)血管1.结构功能动脉----毛细血管---静脉阻力血管输送血液物质交换汇集血液功能血管容量血管循环系统(3)神经-体液-内分泌1.结构功能神经体液交感副交感→α.β受体兴奋→收缩力血管阻力HR

Bp

→Ach受体兴奋→RAAS:调节钠钾、血容量、血压血管内皮细胞收缩血管ET、EDCF舒张血管PGI、EDRF内分泌:心钠素、血管加压素等循环系统2.疾病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起病急,症状复杂病情凶险,易突变严重时可发生猝死大多病程长,不易根治,易复发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晕厥1.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肺泡内张力增高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呼吸肺泡弹性减退防碍了肺组织的扩张与收缩,肺活量下降肺循环血压升高对中枢的反射刺激肺淤血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受影响发生机制心源性呼吸困难2.右心功能不全发生机制体循环淤血右心房、上腔静脉压

反射性兴奋

呼吸中枢血氧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肝淤血肿大、腹水、胸水压力感受器直接作用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面积减少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概述病因:左心衰最常见临床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最典型的表现(心源性哮喘)

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最严重类型呈急性左心衰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

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评价(1)气体交换受损(2)活动无耐力

心源性呼吸困难

休息体位氧疗心理护理输液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休息:明显呼吸困难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劳力性呼吸困难:减少活动量,不引起症状为宜。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加强夜间巡视,协助患者坐起。端坐呼吸:加强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此外:病室安静、整洁、开窗通风,衣物、被盖应宽松,以减少憋闷感。

护理措施

2、体位: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垫高枕头摇高床头严重呼吸困难时,用床上小桌坐于床缘,双腿下垂软垫支托肩、臂、骶、膝部加用床栏防止坠床半卧位端坐位舒适与安全

护理措施

氧疗输液护理病情观察明显缺氧表现:SaO2<90%,PaO2<60mmHg氧疗方法: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正压通气吸氧,间断或持续吸入,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一般2-4L/min控制液体量和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24h输液量1500ml,速度20-30d/min.安慰鼓励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利于减轻呼吸困难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呼吸音、紫绀程度;听诊心肺,记录心电图,测量生命体征。加强巡视(夜间),呼吸困难有无改善,皮肤发绀是否减轻,血气分析是否正常等心理护理

心源性水肿定义病因:右心衰最常见发生机制特点:护理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水肿的特点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如足踝部、胫前,卧床者常见于腰骶部、会阴或阴囊部水肿常为凹陷性,发展较缓慢,逐渐延及全身,严重者可出现胸、腹腔积液水肿常于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伴随症状皮肤溃破、压疮及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身体状况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降低醛固酮增多钠水潴留组织液回吸收毛细血管压升高发生机制:静脉淤血水肿护理措施2饮食: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液体摄入量;低盐(食盐、含钠)每天5g以下,每天入水量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以内。3用药:正确使用利尿剂,必要时补充清蛋白,注意用药后尿量和体重变化,随时测血钾、钠、氯。4

病情监测:每天测量体重、腹围,记录24h出入量,以观察水肿的消长。5加强皮肤护理:用气垫床保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1)观察:有无发红、破溃、防止压疮。

2)抬高肢体,衣物、鞋袜宽松、柔软、透气性好,勿用力抓痒,保持皮肤完整。避免在水肿部位进行穿刺,注意无菌操作,拔针后按压局部至不漏液为止。1休息与体位:轻度限制活动,重度卧床休息,胸水或腹水者半卧位定义: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缺氧而出现的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原因: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肌疾病心脏压塞、左房粘液瘤...

心源性晕厥血管舒缩障碍:单纯性晕厥,排尿性晕厥晕针、晕血等临床表现一般脑血流中断2-4s即可产生近乎晕厥中断5-10s可出现意识丧失超过10s则除意识丧失外,尚可出现抽搐。这类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而产生的晕厥称阿-斯综合(Adams-Stokessyndrome)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护理诊断:有受伤的危险与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有关

心源性晕厥胸痛多由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肌缺血所致,多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其它原因可见于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肥厚型心肌病等。性质:不同疾病有差异。几种常见胸痛特点比较

病因特点

心绞痛胸骨后压榨样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消甘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无明显诱因,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含消甘多不缓解急性主动脉夹层胸骨后或心前区撕裂样剧痛或烧灼痛,背部放射急性心包炎疼痛可因呼吸或咳嗽而加剧,刺痛,持续较长

心血管神经症心前区针刺样疼痛,部位常不固定,与体力活动无关,多在休息时发生,伴神经衰弱症状护理措施GrowthStartJump200220012000立即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并描记心电图。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减少或避免诱因:嘱患者避免过劳、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调节饮食,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境平和。用药护理:应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含服片剂、静滴、微量泵),控制滴速。观察不良反应(有无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悸等不适);其它:药物止痛(杜冷丁、吗啡、)心悸

定义: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心前区不适感,心悸的发生常、与多种疾病引起的心脏搏动增强、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关。

特点:心悸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情成正比,心悸一般无危险性,但少数由严重心律失常所致者可发生猝死。心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