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学生知道空气也像水和固体一样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2.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能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3.科学态度目标:学生乐于探究合作,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所学的空气占据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难点:1.理解无色、透明、无固定形状的空气占据空间;教学准备三个矿泉水瓶、沙子、水、漏斗、烧杯、气球、蜡烛、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烧杯,大家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理解“空间”这个概念。老师把水倒进小杯子里,让学生理解,杯子的空间被水占据了,也就是水把杯子的空间占据了。【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空间”、“占据”的含义。活动推进,实验探究。活动一:吹气球教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个矿泉水瓶,大家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个瓶子的空间被沙子占据,一个瓶子的空间被水占据,一个瓶子有空气。老师:第一个和第二个瓶子我们能知道什么?(固体和液体都会占据空间)老师追问:那么第三个瓶子里有空气,是不是空气也能占据空间呢?老师今天请来了气球给大家帮忙。老师:老师有三个矿泉水瓶,大家猜测一下哪一个气球能吹起来?(学生应该大多数都猜测第三个矿泉水瓶能吹起来)教师:只有亲自试一试才能出真知,现在请同学们吹一下矿泉水瓶,看看气球是不是可以变大?(组长吹气球,发现吹不起来)教师:谁来说一下你的实验结果?气球能吹起来吗?学生回答实验结果。教师:谁来说一下气球为什么不能吹起来?学生回答,初步猜测空气占据空间。【设计意图】在前面了解的基础上,初步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空气占据空间,解决和学生的认知冲突。活动二:神奇的乒乓球。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第二个活动,请看大屏幕:1.将去底的矿泉水瓶竖直倒扣入水底,观察瓶子里的乒乓球和水的位置;2.瓶子不动,拧开盖子,观察矿泉水瓶里乒乓球球和水的位置;教师:大家认为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同学们提出注意事项:矿泉水瓶竖直倒扣入水中(2)认真观察实验现象(3)合作实验,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外面等(4)注意纪律【设计意图】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帮助学生理解当空气占据空间的同时,其他物体就不会进来。搭建平台,建构新知。教师:同学们已经做完了实验,谁来说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教师:刚开始把矿泉水瓶倒扣入水中的时候,球在哪里?水的位置在哪里?(学生回答:乒乓球在水底,水也在最下面)教师:为什么乒乓球会压到水底去了?学生回答。(空气占据矿泉水瓶的空间,水进不来,水杯空气压到了水底)教师:当我们打开瓶盖的时候,乒乓球又在哪里?水位又在哪里?(学生回答,乒乓球随着水浮到水面上来了)教师:为什么打开瓶盖,乒乓球会浮到上面来?水位也和外面一样高呢?(帮助学生理解打开瓶盖,空气跑出来了,水位也就上升了,带动乒乓球浮到水面上来)教师:那前面的结论空气占据空间能不能成立?我们可以把前面的问号改成叹号。教师:那么现在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刚才矿泉水瓶子里的气球吹不起来?学生回答:空气占据空间。教师:那如果想吹起气球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把瓶子剪一个小孔,让空气流出来。教师继续找前面吹气球的同学上来演示,学生发现气球果然被吹起来了。【设计意图】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小组合作实验,看到了小球和水位的变化,理解了空气和水的变化的原因,解决前面吹不起来的气球问题,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活动三:巧降水位教师:现在我们认可了空气占据空间,那老师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让大家显露身手。老师给大家一根吸管,做下面的实验,你能把矿泉水瓶里的水位降到这三条线吗?大家试一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随时掌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的同学想到拧开瓶盖,水就降到了蓝色水位线。有的小组会想到从下面往瓶子吹气,有的小组可能不成功。教师让成功的小组分享经验,然后失败的小组继续演示。联系生活,拓展应用。教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你能列举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吗?学生举例:蹦蹦床、篮球等都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平时家里接水桶里的水时,水流出来,空气进去了,大家都能看到冒出的气泡。教师:最后老师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大家想一想,如何利用烧杯、水槽、水、蜡烛、火柴,能让蜡烛在水底燃烧?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把烧杯扣在蜡烛上,就会发现,空气占据烧杯的空间,水进不来,蜡烛就会在里面燃烧。同学们看到水底燃烧的蜡烛,发出了珍珍欢呼声。【设计意图】最后的评测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基础知识,让同学们知道空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占据空间,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同学的印象。水底燃烧的蜡烛,让同学们发现科学的神奇,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把本节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水16.《空气占据空间》学情分析学生原有知识分析
学生在第14课已经学习了固体、液体、气体的定义,对于固体、液体、气体非常熟悉,知道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所有同学都能够把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同学们看到沙子和水很容易知道是固体和液体占据矿泉水瓶的空间。2.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水》这一单元,了解了水的特点,能够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空气》这一单元,借助各种物体寻找空气,了解了空气的特点,能够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它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当同学们吹气球吹不起来的时候,大家可能猜测是空气占据空间,但是不能确定。学生做了乒乓球的实验后就能确定是空气的确占据空间。
3.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学生在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这个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空气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所以需要借助实验、视频等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学生在做巧降水位的游戏时,还有同学想不到往里面吹气,有的同学不知道是从下面往矿泉水瓶里吹气,需要教师指导。还有的同学会做实验,但是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不会分析其中的原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帮助理解。《空气占据空间》效果分析一、精挑细选1.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B)A.有重量B.占据空间C.没有一定体积2.右图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A)A.空气占据空间B.纸把水往下压C.水有一定体积效果分析:本题目主要是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空气占据空间,同学们都能答对,学习效果较好。二、判断对错1、倒掉了瓶子里的水,瓶中就没有任何物质了。(×)2、将塞满纸团的杯子倾斜放入水中,纸团也不会湿。(√)3、空气和水一样都占据一定的空间。(√)4、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被扭成任何形状,说明空气有时候占据空间,有时候不占据空间。(×)5、消防气垫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效果分析:判断题目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对,通过实验同学们都认识到了空气占据空间,对于第4题同学们可能不太理解题意,气球被扭成任何形状,有些同学不太理解,教师应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效果会更好。设计实验试一试:水底燃烧的蜡烛你能利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利用烧杯、蜡烛、水槽、水、火柴,让蜡烛在水底燃烧吗?效果分析: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同学们利用学习的知识来设计简单的实验,大部分同学都能意识到空气会占据空间,都能想到利用烧杯把蜡烛倒扣入水中,学生操作起来不容易成功,当老师演示给大家观看的时候,同学们对于蜡烛能在水底燃烧还是感到很震惊,如果老师进一步引导,蜡烛会一直燃烧吗?会引发学生的科学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尝试实验,效果会更好。16.《空气占据空间》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描述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引导学生课前观察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搜集空气占据空间有关的资料,模拟与空气占据空间相关的体验活动。并提示学生准备纸、矿泉水瓶、气球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快速倒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发现不容易倒进杯子里,让学生提出猜想。水难以流进杯子里,是谁阻碍了水的流动?要使水很快的流进瓶子里,应该怎么做?上述现象说明什么?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杯子里有空气占据空间,但是还不能确定。二、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小实验。课本上呈现的是在杯子底部塞纸团的实验,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学生发现纸团没有湿。这个实验学生不容易操作,于是我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改变了实验的方法,变成了“神奇的乒乓球”实验,让同学们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用去底的塑料瓶倒扣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和水位的变化,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动手动脑,让学生亲身经实验的过程,直观地认识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所以水进不来,乒乓球被压入水底,当打开瓶盖,空气跑出去的时候,水又可以进来占据空间,让学生知道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验证实验的结论,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发散思维能力;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找一找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教师补充饮水机接水的视频,让学生能清楚的看到水流出来,空气进去后冒出了很多气泡。还有平时经常见的充气垫、充气沙发、充气城堡等,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最后教师利用题目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设计实验:水底燃烧的蜡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6.《空气占据空间》评测练习一、精挑细选1.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B)A.有重量B.占据空间C.没有一定体积2.右图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A)A.空气占据空间B.纸把水往下压C.水有一定体积二、判断对错1、倒掉了瓶子里的水,瓶中就没有任何物质了。(×)2、将塞满纸团的杯子倾斜放入水中,纸团也不会湿。(√)3、空气和水一样都占据一定的空间。(√)4、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被扭成任何形状,说明空气有时候占据空间,有时候不占据空间。(×)5、消防气垫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三、设计实验试一试:水底燃烧的蜡烛你能利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利用烧杯、蜡烛、水槽,让蜡烛在水底燃烧吗?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空气占据空间吗》是青岛版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的第16课。本课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探究中,大胆探索,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深入探究,张扬个性;让学生运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延伸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边讲边演示的方式让同学们理解了空间、占据的含义,接着让同学们在三个装有不同物质的瓶子里吹气球,发现气球都吹不起来,从而提出问题“空气也能占据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活用教材,实验效果更明显教材中的纸团实验学生不容易操作,实验效果不明显。我改成了神奇的乒乓球实验,实验效果明显,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当带盖的瓶子里面因为有空气占据,竖直放入水中,会把乒乓球压入水底,打开瓶盖后,空气就排出去了,水就进来占据了空气的空间,带动乒乓球浮到水面上来,同学们操作简单,容易理解。此外我还设计了“巧降水位”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利用学习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最后补充的“水底燃烧的蜡烛”吧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同学们看到后都欢呼起来。三、充分探究,给足学生动手的机会《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并且能保证六个同学一个小组,进行充分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去感受实验的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当同学们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开发与运营服务合同2篇
- 网管业务培训课程设计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要课件
- 抽样调查课程设计
- 无主灯教学课程设计
- 花草移植课程设计
- 2024年艺术的语录
- 水源热泵课程设计
- 医务科护士处理医务事务
- 食品行业客服工作者感悟
-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全国一等奖】
- 生产车间薪酬管理制度
- 小学生科普人工智能
-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英语入学考试试题
-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主讲陶通艾
- 3500A 手持式综合测试仪操作指导培训
- 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女子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DCC20网络型监视与报警
- 《简单教数学》读书心得课件
- 井底车场及硐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