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纤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我国玻纤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我国玻纤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我国玻纤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4页
我国玻纤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玻纤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最近的中国纤维工业协会(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玻璃生产国。据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上半年,我国玻璃纤维总产量为29.59万t,同比增长27.9%,工业产品销售率100.7%,全行业利润总额达到4亿7175万元,同比增长88.8%。另外,上半年玻纤制品出口总量为19.47万t,同比增长达60.20%,出口金额为2亿8299万美元,同比增长61.13%,彻底扭转了我国玻纤行业长期进出口贸易逆差,并首次实现贸易顺差1亿美元的辉煌战果。即便如此,我国也只能算是世界玻璃纤维生产大国,不能算技术强国。从玻璃纤维的品种、规格及用途来看,国外的玻纤品种规格已高达4000多种,用途超过60000多个,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于200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玻璃纤维品种、规格及用途还不及国外的十分之一。再从玻璃纤维人均消费量上看,虽然我国玻纤总量突破60万t,但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年消费量只摊到0.46kg。据我国玻纤协会预测,2004年60万t总产量中,出口量高达40万t,这意味着国内市场只有20万t,人均年消费量那就更低,只有0.15kg。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人均年消费量:美国为4.5kg,日本为4.0kg,欧洲为1.3kg。相比之下,美国人均年消费量为我国的30倍,日本为26倍,欧洲为9倍。造成如此差距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并非玻纤技术强国,还没有充分发挥玻璃纤维的优良特性,使其具有新的特性,以便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及相关民用消费领域。1主要制品和因数据国外最新报道,2003年全球玻璃纤维总产能已达到300万t,但实际生产总量为250万t,其中池窑拉丝产量已占总产量的85%~90%。在250万t总产量中,用于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约有100万t,用于热塑性塑料的制品有70万t。这两种制品共占总产量的68%,若按制品的用途详细分类,则用于交通的占24%,建筑18%,电器14%,工业装备12%,基础设施7%,消费品8%,船舶6%,其他11%。在250万t总产量中,纺织制品及湿法薄毡共80万t,共占总产量的32%。玻璃纤维纺织纱及机织物、针织物、网格织物、缝编织物与多轴向织物,是玻璃纤维制品中品种规格最多的一类玻纤制品,发展速度很快,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国外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内,全球玻璃纤维总产量的平均年递增率将保持在5%左右。即全球玻纤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13万t左右。其中美国从2002年到2007年的年增长率为2.5%,欧洲为4%,亚洲为7%。现将国外玻纤制品分类简述如下:1.1纺织制品1.1.1日本:比日因素,聚5.2002年,全球电子纱的年产量达到61.32万t,其中法国维托特克斯年产12.5万t,美国PPG公司年产9万t,法国博舍AGY年产8.2万t,日本的日电及日东纺年产5.5万t。2003年,全球电子布的年产量达到17.6亿m左右,其中欧洲2.67亿m,主要生产厂家为法国的博舍(Porcher)及赫氏(Hexcei)集团、德国的英特格拉斯(Interglass)、意大利的吉维克(Gividi)及俄罗斯的波洛茨克(Polotsk)。美洲为2.43亿m,主要生产厂家有法国的赫氏集团(Hexcel)与BGF,还有原为美国现已被法国圣戈班集团收购的贝德福德(Bedford)及日本JPS。日本年产量为1.64亿m,主要生产厂家有日东纺绩(NTB)、钟纺(Kanebo)、有泽制作所(Arizawa)及尤尼奇卡(Unitika)。目前全球五大电子纱生产集团年产能:法国维托特克斯年产能12.5万m,占全球的18.7%,我国台湾地区的必成11.5万m,占17.2%,美国PPG公司9万m,占13.5%,法国博舍的AGY公司8.2万m,占12.3%,我国台湾地区的南亚6.6万t,占9.9%。全球四大电子布生产集团年产能:我国台湾地区的南亚公司年产能3.43亿m,占全球的19.3%,美国赫氏-施韦伯尔(Hexcel-Schwebei)集团3.43亿m,占全球的19.3%,我国台湾地区的台玻2.6亿m,占14.7%,还有法国的博舍集团2亿m,占11.3%。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全球电子产品向轻、薄、短、小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向高密度、精密图形、高多层方向发展,电子布也由厚布向薄布及超薄布方向发展。据悉,目前日本电子布的年产量保持在1.4~1.6亿m水平,正在大力开发新品种,向薄布方向迅速发展。如日本钟纺株式会社,现年产各种规格的电子布480万m,其中7628布只有180万m,只占总产量的37.5%,其余300万m均为2116及1080薄布。最近又开发成功MS型系列超薄电子布,其中1067MS型电子布的公称厚度为0.032mm,1037MS型的公称厚度只有0.032mm。此外,为了满足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对电子布越来越高的物化性能要求,近几年来国外新型电子布不断涌现,如开纤布、起毛布、过烧布、低介电常数布及新型后处理剂布与新型织物结构布等等。1.1.2工业线和工业布1.1.2.1.办公用品1.1.2.种大小的比例国外传统工业用纱都是电绝缘玻璃纤维制品用纱。其单纤维直径主要有4.5、5、6、7、9、11及13μm等7种,其中9μm的比例较大。纱支的号数有5.6、11.2、21.5、33.5、67.5、92、101.2、112、135、184、202.4、270、303、368、408.8、450、675、809Tex。1.1.2.高弹性模量纺织纱新型工业用纱品种规格较多,并且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有膨体纱、混纺纱、浸渍纱、膜材用纱、铝液过滤纱、耐热缝纫纱、高强度纱、高硅氧纱及高弹性模量纺织纱等。1.1.2.科技能力显著提高除传统工业用布及电子布外,国外新型工业用布近几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新型过滤布、膜材布、建筑装饰布以及针织物、编织物、缝编织物、涂层织物、格栅织物等等。1.2增强产品国外玻璃纤维增强制品分为增强热固性塑料及增强热塑性塑料两大类。1.2.1增强热固性塑料的使用1.2.1.无捻粗纱的种类国外传统的增强用纱为无捻粗纱。其单纤维直径多为10、11、13、15、22、24、25、27μm等8种,其纱支号数多为275、410、735、1100、1985、2200、2275、7200、9600Tex等9种。无捻粗纱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划分为直接无捻粗纱和多股无捻粗纱。按使用情况,又可划分为连续型、纺织型及短切型。短切型无捻粗纱被称为短切原丝。增强热固性塑料用短切原丝的单纤维直径主要有10、11、13及14μm4种,其原丝短切长度主要有3.0、4.5、6.0、8.0、12、25及50mm等7种。适用的树脂系列为环氧、酚醛、不饱和聚酯及乙烯基酯树脂等。1.2.1.2.增强所用1.2.1.原丝长度的确定增强热固性塑料用短切原丝毡的规格有11种:80、100、150、225、270、300、380、450、600、750及900g/m2,其原丝长度以50mm居多,也有少量要求100、125mm长的。粘结剂的种类有乳剂、粉剂及双酚A聚酯粉末3种。1.2.1.抛丝工艺及方法连续原丝毡由于纤维是连续随机分布,故所制玻璃钢的强度高,其制造工艺有一步法及两步法。一步法为移动拉丝炉抛丝直接形成毡,二步法系由无捻粗纱筒抛丝制成。该毡用原丝号数为20、25及32Tex3种,其粘结剂为粉剂粘结剂,可以是高溶型的,也可以是低溶型的。1.2.1.定长毛纱丝法针刺毡按生产工艺划分有连续原丝针刺毡、短切原丝针刺毡、舒勒法的定长毛纱丝经梳棉制成的针刺毡,还有连续原丝加玻纤底材所构成的主要用于气体过滤的针刺毡。1.2.1.复合毡的规格常用的复合毡主要是方格布加短切毡。其中方格布的规格从240g/m2到1500g/m2,短切毡的规格从86g/m2到900g/m2。最重的复合毡可以达到3OOOg/m2。复合毡可以用粉末粘结剂粘合或缝合。还有一种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缝编毡(又称为多轴向织物),也应属于复合毡系列。1.2.1.单位面积重量国外增强用玻璃纤维布有数百个品种规格,其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4枚缎纹、8枚缎纹及纱罗、假纱罗等。其单位面积重量最轻的为50g/m2,最重的为1220g/m2。不同用途的增强用布均采用淀粉型浸润剂,但后处理剂则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采用有机硅、氨基硅烷、沃兰、环氧硅烷、乙烯基硅烷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后处理剂。1.2.2增强塑性塑料用的纤维素近几年来,国外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热固性。2000年,二者在增强材料总量中,已经接近各占50%的份额。目前,国外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的玻璃纤维产品,主要是经各种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多种规格的短切原丝。据悉,凡是增强热固性塑料用的玻璃纤维产品,目前都有了适合增强热塑性塑料的系列产品。除了短切原丝外,尚有磨碎纤维、短切原丝毡、连续原丝毡、无捻粗纱、方格布、针刺毡等。但必需指出的是,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玻璃纤维与增强热固性塑料用玻璃纤维,其拉丝浸润剂及后处理偶联剂完全不同。1.2.4无碱纤维纱线增强水泥用的玻璃纤维是耐碱纤维,最有代表性的是赛姆菲尔纤维。它含16%左右的ZrO2。主要的玻璃纤维品种有短切原丝及无捻粗纱。增强石膏用的玻璃纤维均为无碱纤维。其单纤维直径多为12μm及16μm,纱支号数可以从300到4800Tex。有的无捻粗纱含有硅烷偶联剂,也有将玻纤制成无纺毡用于增强石膏的。1.2.5生物降解及传动制品国外玻璃纤维增强橡胶发展较快,特别是作为性能优异的传动材料,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例如玻璃纤维增强橡胶帘线(绳)作为增强橡胶制品骨架材料,用其可制造各种性能优良的传动制品,如各种机械传动用V型带,电影机械、邮件分检机、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汽车等要求同步传动的同步齿形带。但是,必须指出,玻璃纤维本身既不耐磨又不耐折,要保证其在增强橡胶制品中发挥骨架材料作用,必须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包括在拉丝过程中在单丝表面被覆一层浸润剂,和在帘线加工过程中用RFL(间苯二酚-甲醛树脂-橡胶乳液)进行表面化学处理。2玻纤原料及产品品种据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报道,2003年,全国玻璃纤维总产量为47.3万t,同比增长为32.7%,其中池窑玻纤产量为27.8万t,同比增长为73.75%。在47.3万t玻纤总产量中,纺织玻璃纤维为15万t,占总产量的31.72%,增强玻璃纤维为32.3万t,占总产量的68.28%。按产品品种分类,则纺织型玻璃纤维中有各种工业用布6万t、电子电器布5万t、各种纺织用纱2万t、鱼杆布0.6万t、过滤布0.5万t、隔热布0.5万t、导风筒布0.4万t。增强型玻璃纤维中有无捻粗纱12万t、短切毡5.3万t、方格布5万t、短切原丝4.5万t、喷射纱3.5万t、湿法薄毡2万t。现就我国玻璃纤维制品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分别简述如下:2.1国内电子布市场已具有较好的基础材料由于我国电子工业已列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是跨世纪的战略产业,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和物质基础,为此,近几年来,我国电子工业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印制电路板工业的发展,从而相应带动了覆铜板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对电子玻纤工业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如我国覆铜板工业2001年耗用了电子玻纤布1.458亿万m,2002年大幅度提高,共耗用2.376亿万m,同比增长率达62.96%,2003年进一步提高,共耗用3.4308亿万m,同比增长率为44.39%,2004年预计耗用量可达4.6546亿万m,同比增长效率将达到35.67%。2004年,电子布市场达到火爆程度。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印制电路板的生产中心,成为世界第2大印制电路生产国。近几年来,只有我国印制电路工业总产量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据我国印制电路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印制电路工业在2005~2010年,还会出现一个持续增长的大好势头,届时,电子布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还会再现。另外,由于玻璃纤维具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他人造纤维不可比拟的优异特性,无碱玻璃纤维已成为我国电绝缘材料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据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对我国大中型玻纤企业历年的统计汇编资料表明,我国无碱玻璃纤维层压布,自1991年以来,全国年产量均保持在6000~7000万m水平。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据悉,玻璃纤维用作工业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线,市场前景很好。一根玻璃纤维光缆可以同时传输若干信号,还能抗电磁干扰,尤为可贵的是保密性好,其技术经济指标大大超过微波电路和载波电路。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技术攻关工作,届时有望再形成一个玻璃纤维新的应用领域。2.2建筑防水用碳纤维材料由于玻璃纤维具有耐水、防腐、拉伸强度高及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并且可能通过不同组分结构、工艺设计与表面处理等方式,与树脂及沥青等材料结合成为比较理想的防水材料。在水利工程上,水库等蓄水结构的向外渗漏地下水、滞水以及人为因素引起的水文地质改变产生的水下构筑物渗透,都会产生严重后果。目前,我国已将玻璃纤维相关制品,广泛用作屋面防水及水利工程中防渗漏材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建筑防水用玻璃纤维的品种、规格越来越多且性能各异,常用品种有沥青复合油毡基布、耐碱网格布及方格布等。据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历年的统计汇编资料表明,我国沥青复合油毡用玻璃纤维基布主要有3个品种:一是沥青油毡平纹布,二是橡胶沥青平纹布,三是橡胶沥青网格布。这3个品种中,以沥青油毡平纹布产量最高,自1991年以来,每年总产量均在2000~3000万m左右。耐碱网格布是以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础,经耐碱涂层处理而成。该网布抗拉强度高、不开裂、服贴性好、抗风化性强、定位性极佳,广泛用于屋面防水及墙体增强等建筑领域,是建筑防水工程中最佳的工程材料。国家有关部门最近制订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玻璃纤维防水材料,要求在2005年玻纤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全国防水工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3%,年用量约为1亿m2,2010年达到2.1亿m2。可见玻璃纤维防水材料市场前景远大。另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窗框,由于它具有强度高、耐老化、阻燃性好、隔音隔热性能远远超过铝合金窗框和塑钢窗框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称为继木、钢、铝合金、塑钢窗框之后的第5代窗框材料,目前已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2.3可扩充型汽车材料用于交通运输业的玻璃纤维制品主要是各种玻璃纤维增强热固型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这种材料的主要优点是:重量轻、耐腐蚀、容易修补、噪声小、成型工艺简便、投资少、燃油耗量低、冲击韧性强及保温隔热性好等。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主要将此材料用于覆盖件和受力构件,如车顶、窗框、保险杠、挡泥板、车身板及仪表板等。铁路运输业主要用于车厢的内外板、顶篷、座椅及SMC窗框。船舶制造业则用于制造各种快速客船、渔船、游览船,还有各种工作艇、巡逻艇、封闭式救生艇等。上述产品除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要外,部分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市场前景看好。2.4生产直径、直径计算的管道和贮罐由于玻璃纤维耐高温、抗腐蚀并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所以在化工及环保等工业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一些化工厂采用不锈钢、碳钢或有色金属制造的专用化工设备,在严重腐蚀的工作条件下,其使用寿命通常只有1~5年。我国各工业部门因设备的金属腐蚀,每年约损耗600亿元之多。现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各种耐腐蚀管道和贮罐。生产直径50~4000mm系列管道和直径4000mm以下系列贮罐,管道压力可为0.6~1.6MPa,贮罐包括卧式、分式平底罐、分式回底罐。其成型工艺包括手糊、喷射、机械式缠绕、机电一体化等方法。有的厂家为了提高抗渗透性和耐腐蚀性并减少整模加工费用,选用PVC和PP做内衬和内模,而增强结构层选用玻璃纤维做增强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玻璃纤维过滤布可用于化工部门的有害烟气中的粉尘及冶金部门的高温液体中的微粒残渣的过滤与分离。化工部门很多对空排放的有害烟气温度都超过了200℃,如水泥、碳黑及高炉煤气等的过滤温度都在250℃左右,有时可达300℃,而玻璃纤维通过表面浸渍处理及其它特殊工艺处理后,大幅度提高了其耐磨、耐折和耐腐蚀性,从而能极大地满足有关工业部门的高温烟气除尘及液体过滤的要求。目前,玻璃纤维过滤材料已有平幅过滤布、圆筒过滤布、膨体纱过滤布、针刺毡、复合毡及覆膜滤料等品种,广泛应用于碳黑、水泥、电力、玻璃、化工、钢铁、冶金、医药及锅炉工业及其他消烟除尘的环保部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2.5我国基层光纤制备材料及产品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及通讯等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我国民用客机、运输机及军用飞机上都采用了这种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如机身内外侧副翼、方向舵和扰流板等处的应用,可有效减轻飞机重量,提高运输重量,节省能源。同时,制成的机舱顶板、行李箱、各类仪表盘和机身空调舱盖板等,质轻美观耐用,其用量约占机身总重的11%左右。在我国航天领域中,高性能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主承力结构材料,在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及北京玻璃钢研究院自1999年就开始参与我国飞船返回舱及宇航服等配套材料的研制工作,并对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飞船返回舱配套材料是玻璃纤维最新的重要应用领域。返回舱是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载有大量的精密仪器,所用配套材料除对光学、辐射、电性能、毒性以及阻燃性的要求非常严格外,织物还需柔软、经纬纱不位移、裁剪时无粉尘脱落等。玻璃纤维在此的应用主要包括内用布、外用布及无毒阻燃线等。外用布在神舟2号、3号上获得应用。内用布及无毒阻燃线从神舟2号开始,直到神舟5号载人飞船均获得成功。我国今年将完成神舟6号飞船的总装,可以肯定,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又将做出新贡献。另外,我国光导玻璃纤维,经过10多年的技术进步与提高,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产业规模上看,我国光纤制造业的产能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其中长飞公司产能已经跨入世界光纤生产厂家前5名行列。在产品品种上,目前世界商用的主要通信传输用光纤,我国都能够生产。在产品质量上,我国光纤生产厂家,均已通过了IS09000系列认证,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现已在我国一级干线上广泛采用。光纤应用于通信领域已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用于电力部门,在发电站和变电站之间,采用通信光纤和电力电缆传送信息和电力,可减少因采用通信电缆而采取的高压防护措施,降低电缆成本。光纤亦可用于军事领域中的航空母舰内部通信、军事基地之间通信和导弹制导等。军事设备采用光纤可以防电子干扰、消除消息泄漏和窃听,加强军事信息的保密性。目前,光纤陀螺已广泛用于军舰、潜艇、卫星导航、短程火箭和战略导弹中。3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新型缝编织物①美国是世界玻璃纤维的生产大国,也是玻璃纤维的技术强国,因此其生产发展动向对世界玻璃纤维工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连续玻璃纤维需求量的年增长率为2.5%,2007年达到127万t。其中用于增强塑料的产品增幅最大,年增长率达到2.7%。在增强塑料产品市场中,建筑和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他较大的玻璃钢市场中,增长最大的是电气电子市场。该市场受电脑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驱动,很多商用设备的更新换代期大大缩短。用于其他用途如增强沥青、增强橡胶等工业技术织物需求量的年增长率为2.3%,2007年达到59万t。其中预测前景最好的是机械用增强橡胶制品,用途包括多种工业配备件。增强沥青仍将保持其在非玻璃钢应用市场中的最大份额。多层沥青屋面瓦的增贴画将超过平均增长率。这种沥青瓦房比标准沥青瓦房多用约30%的玻璃纤维。在非增强应用中,过滤材料及其他规模较小的市场,如蓄电池隔板等也将因市郊过滤及其它应用增长而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欧文思科宁(简称OC)公司自2000年10月5日因石棉诉讼案进入破产保护以来,在既受到法律保护又受到其捆绑的不利条件下,最近还宣布了10多种新型玻纤增强材料问世,其中有用于造船的高性能的连续原丝毡、用于造船及风能发电设备的新型直接无捻粗纱,还有一些新型缝编织物,其中一种织物构造为树脂均匀分布提供了良好的分配渠道,一种代替高碱连续原丝毡的新型连续毡,用于拉挤型材,据称其价格低于高碱连续毡。这充分说明,OC公司在企业处境十分不利的条件下,还在不遗余力努力开发新产品,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②电子布在经历了2004年度长达13~15个月的市场热潮后,2005年将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各电子布生产厂家,将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大力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努力开发新产品,为2009~2010年新一轮市场热潮作好充分准备。近几年来,国内外玻璃纤维生产厂家,为了满足电子工业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及市场瞬息万变的新需要,从玻璃成分到原丝质量,从织物结构到后处理组分,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使电子布系列产品的物化性能、内在质量及品种规格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全球电子市场对高性能基板和材料的需求,世界各国都将生产和开发的重点转向各类高性能覆铜板,以确保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设备、卫星接受系统及卫星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其关键产品就是低介电常数覆铜板,而基础材料则是低介电常数电子布。低介电常数电子布的开发应用已在国外蓬勃掀起,日本国一马当先已研制成功多种低介电常数电子布,随即进行工业性生产并逐步投放市场,获得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日本研制成功的一种名为NE型的低介电常数电子布,用其生产出来的FR-4型覆铜板,其介电常数值为3.6,它比采用传统E型电子布生产的FR-4型覆铜板的介电常数值低了20%~25%。还有一种MS型开纤布。这种新型电子布由于经、纬纱被开松摊平,经、纬纱交叠处的凸起部分明显减小,空隙处全部填满或缩小,整幅布面几乎没有缝隙,因而布面的平滑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可大大提高电子布的树脂浸透性以及覆铜板的层间剥离性与尺寸稳定性。另有一种AMI处理电子布。这种新型电子布是在后处理工序中对布面进行了偶联剂处理后,再进行一次高性能树脂层处理。所处理的树脂是一种水溶型功能性树脂。它既可与已知成分的主树脂进行反应,又可与电子布上的偶联剂进行反应。通过这种处理,使得覆有树脂处理剂的电子布,在电子纱浸渍主树脂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经AMI处理的电子布,由于通过树脂处理,使电子布的编织结构固化定型,布面变得挺括,从而提高了电子布的加工性能,有利于改进覆铜板的尺寸稳定性及提高覆铜板制造中的合格率。同时,还可提高电子布的绝缘可靠性。此外,还有与低介电常数有机纤维混纺或混织的低介电常数电子布、不同捻向或不同捻度的新织物结构电子布、采用特殊热处理工艺的过烧电子布以及在后处理剂中添加氧化钛微粉、荧光增白剂及紫外线聚合引发剂等新组分的新功能电子布等等。③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属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健身器材等领域。预计亚洲到2005年复合材料总产量将达到180万t。目前,美国复合材料的年均增长率为4%,我国比美国的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约为8%~9%,是全球复合材料增长较快的国家。在整个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GFRTP)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热固性塑料(GFRP)的增长速度。其原因是它轻质高强、拉伸、弯曲、压缩弹性模量、抗蠕变及耐疲劳特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压制、层压等多种成型方法加工,同时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我国GFRP总产量为20万t,到2002年发展到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