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 我国高校专项计划实施的对策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 我国高校专项计划实施的对策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 我国高校专项计划实施的对策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 我国高校专项计划实施的对策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 我国高校专项计划实施的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高校专项计划”的起源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整体入学率提升带来的“红利”就是普遍提高了全社会高考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一点在广大乡镇、农村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显著缩小了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在入学机会数量方面的距离[1]。但是,由于近年来不同区域基础教育水平的差异不断扩大,滋生了一种新型的城乡学生入学机会不均等现象——即出身城市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进入诸如“双一流”、“211工程”等重点院校的机会,而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则成为了农村考生的主要升学渠道[2]。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内容。2014年3月,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占比偏低的问题,为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创造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t"/item/%E9%AB%98%E6%A0%A1%E4%B8%93%E9%A1%B9%E8%AE%A1%E5%88%92/_blank"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首次明确提出部属高校要通过具体措施提高农村学生就读的比例。在通知中阐明了三点内容:首先,此次特殊类型招生的实施方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其次,该项政策惠及的对象是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考生。第三,每年面向农村学生投放的招生计划规模不低于本校当年本科招生规模的百分之二。可以说,实施面向边远、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近年来我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改善重点高校学生结构的重要举措,也彻底拉开了部属院校向农村学生倾斜招生的序幕。在该措施的带动下,地方及省属院校也纷纷开展“地方专项计划”,向农村考生频频伸出“橄榄枝”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的理论探析与效果分析根据Raftery和Hout提出的“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平等”理论,通过阐释爱尔兰在工业化进程中教育扩张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关系,得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弱势阶层的入学机会,但并不能消除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只有当优势阶层的入学需求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优势阶层和弱势群体之间入学机会的差异才可能减小并最终消失[3]。在此基础上,Lucas提出了“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社会上的入学机会大幅提升,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某个阶段的教育,那么他们将会考虑通过何种方法可以提升该阶段教育质量的问题。毋庸置疑,出身优势阶层的父母会想方设法让子女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也就是说,如果入学机会在数量上不饱和,那么这些优势阶层的人们会获得数量上的优势;如果数量上得以饱和,那么优势阶层将获得质量上的优势[4]。结合目前许多学者对于国内不同阶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结论:随着高校扩招,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但他们往往集中在地方及高职院校,进入“985工程”、“211工程”或部属院校的比例却越来越小,这说明他们只是获得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数量,而没有提升入学质量数量。近年来扩招的基本是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重点院校并没有大规模扩招,所以入学机会质量一直呈现相对固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础教育水平的差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多地被来此城市的考生——即优势阶层获取,进而导致弱势阶层(农村考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平等”和“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教育现状。而根据ChristopherJencks提出的“人道主义公平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资源的机会,故对于早期教育机会较少或后天客观原因导致某些社会成员的教育水平处于劣势时,社会应给与补偿。例如,有些人由于出身、地域、经济条件等原因,受到的基础教育水平较差。但是他在早期教育积累上存在的劣势是由于他的出身导致的,而个人是没有办法选择出身的,因此社会应给与他相应的补偿以促进教育公平[5]。而我国现阶段实施的高校专项计划就是在高考框架下独立的特殊类型招生方式,面向弱势地区的弱势群体招生,单独批次录取,形成了一个仅有农村学生且相对封闭的高考竞争场域,在内容上契合了通过人为干预使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程度降低的逻辑,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能够体现政府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与质量的承诺。虽然有学者认为高校专项计划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发展的问题,但从录取结果来看,这一举措的确拓宽了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1、计划内的竞争仍然激烈高校专项计划自2014年实施以来,参考人数急剧扩大:2015年有26409名农村考生通过资格审核;2016年有76382名农村考生通过资格审核;2017年这一数字激增至187184人——相较于前一年增长幅度高达145%。据教育部文件及各方媒体提供数据显示,在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的95所高校中,教育部直属高校为73所,从当年本科招生计划中单列出7120个招生计划用于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其中有84所高校面向社会公布了207年拟招生人数——为10022人。而当年实际录取9500人,录取概率在百分之五左右,这意味着大约二十名通过资格审核的农村学生中仅有一人最终能够被高校录取,竞争压力仍然十分巨大[6]。2、部分高校有缺额现象在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初期,录取过程中曾经产生过较大的缺额。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招生名额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以2017年为例:当年实际录取9500人,而之前95所招生院校中的84所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一万人,尚有11所高校没有公布计划。由此可见,当年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并没有全部完成。经过分析发现,高校虽然给予了农村学生充足的拟录取资格,但是并非完全没有成绩要求。部属高校对于专项计划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普通要求为该省一批次线以上(批次合并的省份为自主招生控制线)。而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在高考中达不到本省的一批次控制线,也就自然达不到高校要求,缺额现象由此产生。存在区域间资源分配不平衡的情况我国高校的地域分布极度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多、中西部少的特点,由于高校在招生计划分配上存在明显的属地化倾向,不同区域考生的入学机会差异巨大,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中。从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情况来看,传统的高考大省在报名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诸如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等生源大省的考生中,通过资格审核获得报考机会的人数均在1万人以上,而吉林、宁夏、西藏、新疆等省区报考通过人数不足千人。而根据某些学者获得的数据显示,虽然这些生源大省获得报考资格的考生人数众多,高校在招生计划分配中根据实际情况也对这些省份做出了相对倾斜。但在实际录取中,这些省份的录取概率却普遍不足5%。相反,宁夏、西藏等生源人数较少的省区取得入选资格的学生虽然在数量上相对较小,录取概率却远远高于上述生源大省,几乎达到了他们的二百,平均在9%以上。可见,高校专项计划受到考生规模、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在报名人数、入选人数及实际录取率上存在明显省际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区域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三、提高我国高校专项计划实施成效的对策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地区考生获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补偿基础教育弱势群体所出台的最重要的倾斜政策之一。为了保障起实施效果,除了在数量上扩大招生规模,还需要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改进,从而保证政策制定的初衷。1、统筹调整分配机制,提升计划名额分配的合理性。与普通计划分省分配的目标不同,高校专项计划投放的目标在于提升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补偿,而不是选拔精英。所以在分配招生计划时,不应存在明显的属地招生倾向,也不应该主要考虑生源质量水平。而要根据当年各省区报考该项计划的考生人数结合农村户籍学生在全体生源总数中占据的百分比来动态调整招生计划分配比例。对于诸如河南、四川等既是高考生源大省,又有大批量农村户籍考生报考的省份进行重点倾斜,降低目前区域差异的固化趋势。同时,在录取时可以采用灵活调整的录取政策,如果在某一省份发生了录取缺额,在确定该省无合格生源的前提下,可以将未完成的计划调出,投放给生源充足的省份,从而避免招生名额的浪费。2、优化选拔方式,提高专项计划的选拔效率。现阶段高校专项计划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部分高校借鉴了自主招生复试评价体系,考生在通过资格审核之后,要在指定时间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复试,合格之后在高考中成绩达到要求方可被录取。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对生源进行精准定位,在录取时更有针对性,缺点是增加了考生的应考成本,而且经过校方复试和高考文化课成绩的双重筛选,筛选力度过大,可能会使招生计划无法完成。为解决此类问题,选择这种选拔方式的高校应该对边远、贫困地区经济困难的考生提供应考资助补贴,或采用远程考核等方式代替到校面试,同时需要根据每年的录取情况调整下一年度的优惠分值,确保招生计划执行到位。另一部分高校则不设置笔试、面试环节,直接通过对于报名材料的审核确定入选资格,通过高考成绩确定最终录取名单。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降低了考生的应考成本,对于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以高考文化课为唯一筛选条件,使考生进入高校的难度大大降低了。缺点是由于教育部并未规定每位考生只能申请一所高校,故存在一名学生报考多所大学,取得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情况,但享有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学生最终只能被一所高校录取。这就会导致高校在根据入选人数制定分省招生计划时可能产生偏差。即某一高校在某一省份存在入选资格考生,高校也给该省下达了招生计划,但是在录取时,如果入选考生选择了其他高校,那么就会导致该高校在该省产生计划缺额。所以高校专项计划应以政府统筹形式保障计划内部招生公平,同时放权给高校采取不同形式的招生方式提升选拔效率。3、完善补偿政策,探索高等教育公平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机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公平补偿标准要切合国情的需要。虽然高校专项计划的短期目的是让更多农村孩子接受国家优质的高等教育,但这不是简单以增加招生名额作为救助途径,更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农村孩子打通社会纵向流动渠道,从而打破阶级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群学生的培养,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实现教育扶贫。此外,鉴于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丰富性,入学机会补偿只是一系列措施中的开始环节,除此之外,对于这部分学生还要在教学、环境适应、心理、就业创业等方面从物质、精神、社会舆论引导等多方面给予帮扶,通过配套政策的紧密、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