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在2A+B3C+4D(A、B、C、D均是气体)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mol/(L·s)

B.υ(B)=0.3mol/(L·s)C.υ(C)=0.8mol/(L·s)

D.υ(D)=1mol/(L·s)参考答案:B略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物质组是(

)A.苯、乙酸、CCl4

B.乙醇、乙醛、乙酸

C.乙二醇、乙醛、溴代烃

D.乙醇、甘油、苯酚参考答案:A略3.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参考答案:A4.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K+移向负极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参考答案:C略5.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氯仿

B.溴乙烷

C.乙醇

D.甲苯参考答案:B略6.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服务.下列实例利用了蛋白质的变性的是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③蒸煮鸡蛋食用;④松花蛋的腌制;⑤用蛋白质灌服重金属中毒的病人.()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参考答案:A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解答:解:①过氧乙酸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①正确;②高温、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②正确;③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③正确;④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④正确;⑤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服用蛋白质,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故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变性,难度不大,明确病毒也属于蛋白质是解题的关键.7.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它属于:①芳香族化合物;②芳香烃;③有机羧酸;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C8.装饰不久的居室,由于装饰材料释放出的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人体健康,这些污染物最常见的是A.二氧化硫

B.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等参考答案:B9.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ΔH1=-Q1kJ/mol

①C2H5OH(g)===C2H5OH(l)ΔH2=-Q2kJ/mol

②C2H5OH(g)+3O2(g)===2CO2(g)+3H2O(g)ΔH=-Q3kJ/mol

③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Q1+Q2+Q3)kJB.[0.5(Q1+Q2+Q3)]kJC.(0.5Q1-1.5Q2+0.5Q3)kJD.(1.5Q1-0.5Q2+0.5Q3)kJ参考答案:D略10.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参考答案:A略11.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不断溶解

C.电解过程中,石墨电极上始终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参考答案:B略12.下列各有机物的分类或命名正确的是(

A.对甲基苯酚()属于芳香烃

B.

2-乙基丁烷

C.

3-丁醇

D.

3-甲基-1-丁烯参考答案:D略13.接触法制硫酸,接触室中反应为:2SO2+O2

2SO3

。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中SO2能全部转化为SO3C.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参考答案:B略14.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多少种·(

)A.2种

B.3种

C.4种

D.5种参考答案:A略15.氰气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烯加成

B.分子中C—C大于C≡N的键长C.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氰气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学生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3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并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进行实验,记录的时间数据是16s、28s、33s。请将3个时间数据填入下表的适当位置,并写出实验结论。试管编号加3%Na2S2O3溶液/ml加H2O/ml加H2SO4(1:5)/滴出现浑浊所用时间/s①335a②425b③515c(1)a=

、b=

、c=

(2)实验结论: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33

28

16

(每空1分)(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2分)(3)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Ⅰ.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3/2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h):T/℃304050生成NH3量/(10-6mo1)4.85.96.0请回答下列问题:w.w.w.k.s.5.u.c.o.m(1)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min。(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完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NH3生成量的建议:

。(4)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0.80molN2(g)和1.60mol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①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十3H2(g)的平衡常数为

。②相同条件下,在另一相同容器中充人amolN2(g)和mo1H2(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NH3为0.8mo1,H2为2.0mol,则a=

,b=

。Ⅱ.己知在t℃时,稀硫酸和盐酸混合液中,c(H+)=10-amol·L-1,c(OH-)=10-bmol·L-1,已知a+b=12,向20mL该混合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1Ba(OH)2溶液,生成BaSO4的量如图所示,当加入60mLBa(OH)2溶液时,C点溶液的pH=6(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1)最初混合酸中:c(H2SO4)=

c(HCl)=

;(2)A点pH=

;(3)B点比最初混合酸的pH增大

(lg3=0.48)参考答案:Ⅰ.(1)2.5×l0-8

(2)N2(g)+3H2O(1)=2NH3(g)+3/2O2(g)H=+765.2KJ.mol-1

(3)升高温度;加压;不断移出生成物脱离反应体系(合理均可)(4)①0.9357

②0.7

;3.2Ⅱ.(1)c(H2SO4)=0.05mol·L-1,c(HCl)=0.20mol·L-1

(2)pH=1

(3)0.96

略18.(10分)现有T1℃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理由是

;若未达到,反应向

进行。(填“正反应”或“逆反应”)(2)已知T2>T1,则该反应T2℃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_19。(填“>”“<”或“=”)(3)达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α应为

(列出与α有关的计算公式即可)参考答案:(1)没有达到平衡因为浓度商Qc=1.1≠19,所以未达到平衡(2′)

正方向(2′)

(2)<(2′)

(3)K=(0.4α)^2/[0.4(1-α)]^2·

(1-0.2α)=19(3′)略19.(共6分)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1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