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要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有关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见解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普通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不同于人们日常活动中自发产生的朴素观点。(2)哲学是有关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哲学是对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办法论的指导作用。具体科学则只研究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方面的特殊规律,予以人们以具体理论知识和特殊办法。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第首先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辨别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由于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相反,这就是哲学的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切哲学都是有党性的,不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就是附属于唯心主义,超党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二元论哲学动摇于两个基本派别之间,最后造成了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必须搞清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是认为世界万物只有来自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它能够辨别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其并不能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性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的系统的阐明。它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到涉及社会在内的一切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既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内容的革命变革。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旧哲学在实践问题上的主动合理因素,克服了唯心主义在实践问题上的错误和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最复杂的形态,“实践决定观念”,并明确叙述了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3.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得社会历史学从此变成犹如自然科学同样含有精确性的科学。而在此以前,由于受历史唯心主义的统治,社会历史学除收集积累材料之外,不能真正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因而不能成为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剩余价值学说揭发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历史唯物主义则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两者一起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明显特点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以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必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认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是我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也是我们党制订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发明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础上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列宁则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的重大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最根本特性是其客观实在性。第二,它坚持和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第三,它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开来。第四,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第五,它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3.物质的存在形式(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2)时间与空间也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含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践的把握。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践把人的目的、抱负、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发明出一种属于人的对象世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发明的主体性存在,并把人本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变化和人的自我的变化的一致性。实践发明了人类世界并且构成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人类世界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统一体,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统一。2.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特别是指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第一,实践的目的性。实践是人类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类对抱负世界的追求。人类通过实践不仅能够认识客观规律,并且能够运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类所用,从而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成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第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实践主体、客体、工具都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和成果也是客观的;实践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它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认识或理论含有主观反映性,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含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超出了主观认识的范畴,能够把认识或理论转化为现实。第三,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人总是社会的人,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实践的社会性;不存在孤立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人活动。其历史性是指:实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是不停发展的历史过程。3.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归根结底决定其它实践活动,其它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解决社会关系实践。它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重要体现为阶级斗争。第三,科学实验以及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它是含有探索性、尝试性,以脑力劳动为主,提供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科学作用的增强,它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的实践活动。(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第一,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和发展的物质世界。世界上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都以物质为基础,归根结底,都是物质的产物、形式、属性、功效或体现。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非生物和生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等,千差万别,呈现出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第四,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含有物质统一性。简言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2.意识的来源、本质和作用(1)意识是自然界长久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乎识来源问题上的根本观点。从意识的来源上揭示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乎识本责问题上的根本观点。(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因此区别于物的特点。它具体体现为:第一,认识世界的能动性。第二,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体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发明客观世界。”第三,意识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4)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第一,发挥意识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和基础。第二,要进行调查研究,认识规律,作出对的评价和预见。第三,要根据规律和条件,提出实践目的和方案。第四,要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增进。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规定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因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就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谓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事物和实际状况出发,按照事物的原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决定工作方针,使主观尽量地与客观相符、一致。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反对从本本、从原则或主观愿望出发,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一定时空中,随着物质的运动,时空也在不停地变化。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是由于:(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办法论。(2)它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无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又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要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对的制订和自觉执行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方略的哲学基础。(4)它是增进科学发展,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思想基础。遵照这条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不停获得胜利,兴旺发达;背离了它,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5)与否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坚持这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党不停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葆蓬勃生机,不停推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法宝。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2)联系的普遍性。其一,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其内部以及同周边其它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其二,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或系统中的一种要素而存在,整个世界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其三,任何事物、现象能够通过一系列“中介”、“转化”而沟通起来。(3)联系的多样性。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重要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停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止息,因此,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第一,发展的实质,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互相转化,质、量、度是事物发展中量变和质变及其互相转化的三个基本范畴。第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通过否认之否认规律来实现的。辩证的否认观同形而上学否认观的对立。这种对立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其一,辩证的否认观认为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成果;形而上学则把否认看作是由外力作用所引发的。其二,辩证的否认观认为否认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形而上学则把否认看作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其三,辩证的否认观认为否认是“扬弃”,即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存的统一;形而上学则把否认等同于简朴地抛弃、完全取消、消逝。3.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的基本特点是:其一,客观性。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认识和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发明和消亡规律。其二,深刻性。规律是本质的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把握。其三,必然性。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体现着事物必然如此、拟定不移的趋势和秩序。其四,稳定性。规律是变动不定的现象中相对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体现为它的重复性、普遍性。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和宇宙观。唯物辩证法是有关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之前,辩证法被唯心主义哲学家发展了,作出最大奉献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概念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是他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革命的改造,把被黑格尔弄颠倒了的东西重新颠倒了过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则主张事物是孤立的、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会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世界观和办法论。(二)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与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根本区别之所在。第四,对立统一的办法即矛盾分析办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办法。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它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吸引、互相贯穿的趋势和关系。它含有两种基本含义:其一,对立面的互相依存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赖,是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在一种统一体中,双方都不能孤立存在。其二,对立面互相贯穿性。矛盾双方互相渗入,并在一定条件下由此及彼,互相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趋势和关系。它是一种广泛的哲学范畴,涉及互相否认、互相反对、互相离异等等许多具体形式。(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即也是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体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临时的、易逝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贯穿矛盾的始终,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体现在: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不是说两者完全合一、等同,而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另首先,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即存在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互有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互有关系。第一,两者是互相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含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含有相对性。第二,两者是互相联结的。其体现在: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即普通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别是普通的一部分或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个别和普通的辩证统一。第三,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在另一场合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有关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有关矛盾问题的精髓。这是由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上就是要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把握这一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并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论基础。共性与个性,也就是普通与个别的关系。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是由个别到普通,然后又用这普通的、共性的东西去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科学的认识便是这种个别—普通—个别循环往复、不停深化的过程。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说,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样体现并贯彻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这一科学的办法。进一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需要把握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有关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5.重要矛盾和非重要矛盾、矛盾的重要方面和非重要方面(1)重要矛盾和非重要矛盾重要矛盾是在许多矛盾中,处在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重要矛盾是处在附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互相区别、互相作用和影响:重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重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重要矛盾的解决对重要矛盾的解决也起重要作用。重要矛盾和非重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这一原理规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找到并集中重要力量去解决重要矛盾,紧紧抓住工作的重心;同时,也要注意非重要矛盾的解决。即抓住重心,照顾普通,有主有次,主次结合。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2)重要矛盾方面和非重要矛盾方面重要矛盾方面是矛盾两方面中处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非重要矛盾方面是处在服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重要是由重要矛盾方面决定的。重要矛盾方面和非重要矛盾方面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随之事物的性质也发生转化。这一原理规定我们,观察问题,首先要看重要矛盾方面,看主流。重要矛盾方面决定事物性质。颠倒主次,就不能对的判断事物的性质或本质,以致迷失方向。另首先,要注意非重要矛盾方面,不能无视支流,由于非重要矛盾方面能够转化为重要矛盾方面。要注意和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注意重要倾向时不要无视非重要倾向,由于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人的一种求知活动,是人的思维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这就是认识的本质。研究认识的理论叫做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人为万物之灵,其特点是有思想、会思维,行动受思想的支配。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增进了人脑的发展,并且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构造和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从最基本的劳动开始就需要人们彼此协调动作、交流经验,由此产生了语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语言的发展作为两个强大的推动力,使人的认识活动水平不停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语言使思想获得了共同的体现方式,使认识超出了个人体验的狭隘范畴,使人不仅能掌握时间久远的前人的经验,并且能掌握空间遥远的别人的经验,这就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可见,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发生的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互有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和基本形式: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含有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意识性的属性,有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三种基本形式。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含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重要是改造和被改造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体现在:在实践关系中,两者之间存在着改造和被改造的对立;在认识关系中,两者之间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对立。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现在,两者互相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没有客体,主体就不成其为主体;没有主体,客体就不成其为客体。在人和人的关系中,互为主客体。在生产和实践中,主体客体化;在消费和认识中,客体主体化。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发明的统一。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即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是对它的反映。第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发明性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朴的摹写和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发明性活动。其一,在反映过程中,主体能动地加工和改造感性材料,发明出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发明出理论体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二,主体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创制出将来世界的蓝图、计划、方案等等。其三,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发明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事物。第三,认识是反映和发明的辩证统一。反映是在发明过程中实现的,直观的反映不可能做到发明;发明不是无中生有的发明,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发明本身也是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事物将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发明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下列诸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互相作用的中介和桥梁。主体和客体的存在只是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把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干接触客体,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也只有通过实践才干进一步暴露事物的本质。人的两种知识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一切知识,都发源于直接经验。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中不停涌现出新的问题和需要,每一新问题的解决和需要的满足,便使认识加深和发展了一步。另首先,实践是一种发明性的活动,它能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再次,实践本身是不停发展的,它不仅改造客观世界,并且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使得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停提高。第三,实践是检查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原则。认识对的与否,在主观认识范畴以内是得不到解决的,认识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只能靠实践及其成果来检查。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本身,而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不为实践服务,而是束之高阁,或空谈一阵,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列宁指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依赖于实践,但认识形成后来又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突出体现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能反作用于实践,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形:一是对的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成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能顺利进行。二是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因此,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查认识对的与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既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同时指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就是说,我们既要坚持实践,又要坚持学习理论,要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由于一种人只有在获得并掌握前人和别人已经获得的有关的知识时,才干在实践中把认识再推动一步。(二)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其一,直接性。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其二,生动、具体性。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其三,表面性、片面性。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片面现象的反映,这是其局限性。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其一,间接性。它是通过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其二,抽象性。它是对大量感性材料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不是具体生动的。其三,深刻性。它以事物的本质为反映内容,比感性认识深刻,这是其优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来自感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否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感性认识含有表面性、片面性,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干达成此目的。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包含和互相渗入的。首先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这是由于,人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在思维着,并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背景,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不同的人由于理性认识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干更深刻地感受它。另首先,理性认识中渗入着感性认识的成分。这是由于,理性认识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来阐明。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似。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往往是交错进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客观根据,就是客观世界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正由于现象是本质的,即现象是属于本质的、体现本质的,才为人们透过现象达成本质、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提供了可能。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要含有两个条件:第一,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这一飞跃的前提条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存在于大量现象之中,只有观察和掌握大量现象和真实材料,才可能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也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办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干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还没有完毕,还必须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这是认识的又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1)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必要性。第一,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干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第二,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干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第三,检查和发展认识。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干检查理性认识的真理性,使之得到检查、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条件和途径。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普通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理论是普通性的,实践是具体的,必须使两者结合起来,才干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第二,以理论为指导,结合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拟定实践的目的。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变化事物的现存状态,使之满足主体需要。为此,就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对现存事物进行评价,从而拟定实践目的。第三,把理论的对的性和实践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制订实践方案即决策。普通来说,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对的的,这是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但对的的理论发挥作用必须含有合适的手段和条件。为此,主体必须根据实际拥有的手段和条件,制订出实践的观念模型,即实践方案或决策。第四,“一切通过实验”。所谓实验亦称“试点”,指在全方面、大规模实施实践方案之前,进行小规模的尝试、探索活动,以检查实践方案的对的性,总结经验,避免因实践方案的失误造成损失。实验是严肃、科学的实践活动的必经环节。第五,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组织实施。只有为群众所掌握,理论才干转化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即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三)认识的真理性和检查真理的原则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乎识中的对的反映。真理的客观性涉及以下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其二,检查认识真理性的原则也是客观的。检查认识真理性的原则是客观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客观成果,不依人的认识、利益、愿望、好恶为转移。其三,有关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种。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论。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对的反映,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观的内容,都和错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真理都是向着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靠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程度,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对的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因此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二,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对的反映,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因此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一,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从其客观性、不可被推翻性来说,它含有绝对性;从其有限性来说,又含有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客观真理所固有的二重性。第二,从真理的发展上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及其发展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非至上性和至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一,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或颗粒,没有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存在于无数相对真理之中,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来体现,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其三,人们对每一种真理的认识和把握,都是由相对真理愈益靠近绝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种环节。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非至上性和至上性的矛盾,正是在由相对真理愈益靠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停解决的。3.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原则真理原则问题是哲学上长久争论不休的问题。唯心主义在精神范畴之内寻找这种原则;旧唯物主义往往直观地把客观事物作为这种原则;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真正解决了真理原则问题。实践是检查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原则,真理原则问题是指检查认识真理性的根本途径问题。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原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同认识对象相符合;检查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把认识同认识对象相对照,检查两者与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在主观意识范畴内是无法解决的,客观对象普通也不能回答这一问题。第二,只有通过实践才干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实践含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和“交错点”,只有通过实践的客观成果才干把认识和客观对象加以对照。普通来说,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就证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对的的。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实践原则的唯一性。4.实践原则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原则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也就是指的实践作为检查真理的原则的拟定性和不拟定性的统一。实践原则的拟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原则是检查真理的唯一原则,另外没有别的原则;一切认识都必须接受实践或最后接受实践检查。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原则的不拟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查是一种过程,有其历史局限性;每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足证明或驳倒一切认识。在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构造(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涉及自然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社会生产实践即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的历史的形式,它是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它之因此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由于: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劳动,劳动必然采用一定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既是社会和自然互相联系,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纽带,又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当者,其它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另首先,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构造、性质和面貌。马克思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构造。不同生产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社会形态,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面貌,归根结底,都本源于生产方式。最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更替,决定社会由低档到高级的发展。社会历史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变化和更替的历史。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重要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基本领实的基础之上的。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解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含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断,深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唯物史观。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来源于劳动,劳动发明了人类社会。实践不仅发明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还不停发明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运动方式,没有实践活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和现实基础。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这三种实践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作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及人际关系生活、精神生活。归根结底,“物质实践决定观念”,“生活决定意识”。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指明了社会的客观物质性和特殊本质。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们自己发明的;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发展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实践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精神生产实践则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④实践体现了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不依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与否参加,都在起作用。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内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深刻阐明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大区别,阐明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发明社会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并揭示了唯物史观和旧历史观的本质区别。(二)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经济构造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运用自然使其适应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3.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生产力含有客观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的物质力量,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含有社会性,它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是人们实践能力的成果,而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生产力还含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4.我们要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努力掌握科学技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种相对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停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我们要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努力掌握科学技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5.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构造。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涉及: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派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全部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三)社会的政治构造社会政治构造是建立在经济构造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互有关联的方式它涉及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机构、政党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设施。国家政权是政治构造的核心,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就决定政权的性质以及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从而对政治构造以至整个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来源:其一,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体现;其二,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两大对抗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压迫和剥削奴隶阶级,控制社会秩序,便建立了国家;其三,国家是历史范畴,随着世界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完全消亡,国家将日趋消亡。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一切剥削阶级国家都是少数剥削者压迫大多数劳动者的工具;国家是暴力机器,军队和警察是国家的重要成分。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职能体现出来。国家的职能涉及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是:其一,政治职能。调节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的对抗。其二,经济职能。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基础。其三,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保障社会安全。对外职能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调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普通说来,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四)社会的观念构造1.社会观念构造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社会观念构造即社会意识构造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多个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2.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体现在:第一,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本源。第二,社会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形态或迟或早会发生对应变化。第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含有本身发展的特点、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其一,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时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或能预见将来。其二,社会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社会意识形态却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其社会意识形态却相对先进。其三,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继承了过去的社会意识成果。其四,多个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渗入,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其五,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含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体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妨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其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实现的,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影响群众的广度和深度。4.意识形态的社会功效观念构造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乎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效上。作为经济构造的反映,意识形态必然含有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效。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不仅在于它能够反映现实社会,并且在于它能够评价现实社会。评价的成果便是必定或否认即维护或批判。维护或批判是同一功效的两个侧面,维护的是同本身性质相似的东西,批判的是同本身性质相反的东西。普通说来,维护仅仅存在于性质相似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形态总是产生对应的意识形态,而一定的意识形态也总是维护对应的经济和政治形态。批判则有两种状况:一是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即旧的、过时的意识形态和新的、代表将来的意识形态对现实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进行批判;二是意识形态对与其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进行批判。前一种批判着眼于旧思想的复辟或新思想的推行;后一种批判则是通过批判以达成从根本上维护现实社会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的维护和批判的辩证法来自现实的辩证法:现实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时过境迁,含有必然性的东西就会变为失去必然性的东西。我们应维护含有必然性的发展着的现实,批判失去必然性的东西。意识形态含有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效。人的活动是故意识的。意识形态在个人、群体、社会各个层次上支配着人的活动,对社会和人的活动必然含有调节功效。动物的活动靠本能和心理调节,人的活动则重要靠意识形态以及心理调节。具体地说,意识形态能够拟定现实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对活动作可行性分析,规划活动程度;对活动加以必要的调节,部分调节甚至完全停止不合适或不可行的计划,或全力以赴完毕原计划;意识形态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社会,发明出新的观念,并能够指导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发明新事物。5.文化的本质和功效文化涉及多个观念形态但不等于观念形态。文化是涉及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多个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有关联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予以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因此,一种民族的文化必然受到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制约。生产力越低,自然作为劳动对象和资源对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越大,对文化发明力的水平和性质的影响也就越大。水草茂盛易于发展游牧生产方式,而有大江大河的民族易于发展农业。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长江和黄河提供了有助于发展农业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并使中国由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种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含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效;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每一代人都是以前一代人所获得的成就为基础不停发展的,而文化则起着把每一代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停传承下去的作用,换言之,文化含有知识传承的功效;文化对人含有教化功效,即人发明文化,文化又塑造人。对于一种民族而言,文化的这种功效,集中体现为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6.不停增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增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文明”全方面发展的社会。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全方面发展的目的。不停增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规定。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明者(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有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有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基本内容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增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妨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与否适合生产力。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不停发展,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后造成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而每一循环上升过程都使社会发展到高一级程度,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有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内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有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是: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本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和变革,上层建筑迟早要发生变化和变革。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含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要运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增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增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妨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妨碍社会进步的力量。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相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之时,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和它是基本适合的;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之时,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经济基础的变革规定之间就发生了锋利的矛盾,从而规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两者的矛盾运动也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二)社会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由于: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构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第二,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它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三,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普通进程,其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规定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发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确保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增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后本源和目的,整个社会从低档到高级、迈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普通进程具体体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通过阶级和阶级斗争体现出来。当生产关系妨碍生产力发展、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时,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革命阶级就要起来变化或推翻旧的生产关系,而反动的统治阶级为了本身的利益则会动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拼命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这两个阶级之间斗争的成果,或者是统治阶级作出让步,减轻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或者被压迫阶级推翻统治阶级及其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这两种状况都会使生产力获得发展或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①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的实质和作用。广义的社会革命涉及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社会革命的使命是:其一,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其二,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其三,它教育、锻炼先进阶级和广大群众,使他们发明历史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充足发挥出来。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改革的作用。社会改革是在维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调节和对某些具体制度的变革;普通来说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含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局部的量变。社会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能够缓和、调节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它解放和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并引发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其一,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和直接动力。其二,它增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其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当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我国目前的改革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充足阐明了它的重要作用。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这是由于:第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物质生产是从事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后本源。第三,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原则”。第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后决定上层建筑,不停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程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效第一,科学技术是一种精神力量。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在社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增进文化、教育、艺术等的繁华和发展。第二,科学技术含有变化社会关系的功效。它既能够引发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的局部变化,也能够造成社会革命,从而引发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第三,科学技术含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效。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物化为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畴并提高其质量和运用率,提高生产的管理水平等,发明更多的物质财富。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唯物史观通过对社会的本质和构造的分析,提出了社会形态理论,由此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一,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是历史唯物论划分社会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重要指生产关系;后者指“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对前者的反映,如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精神文化关系等。前者是决定后者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后者只是反映前者的上层建筑,由此出发,就能够看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概括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第二,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对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其中,前者是思想上层建筑,后者是政治上层建筑。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根据和指导,后者在前者指导下建立起来,是前者的物质附属物;后者为前者的传输、实现提供政治确保,并强烈影响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划分不同类型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第三,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它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社会形态都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纯正”的,都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及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规定着该社会的本质特性,同时又往往存在着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存以及将来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社会形态的发展像自然界同样,有其固有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普通规律,并体现为一种决定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里,主体的选择性体现出重要作用。在一种具体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内部的基本矛盾与外部的多个因素、条件往往交错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正是这种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为该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由多个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当一种民族的历史处在一种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个可能的途径。在多个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主体的选择能够使一种民族跨越一种甚至几个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着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一种民族之因此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的利益是一种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这种把握的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从而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有着直接联系。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个可能性中所作的最佳选择,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选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的否认,相反,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变化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同自然的进程和自然的历史是相似的。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个问题涉及两方面:第一,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是指: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由低档到高级,由简朴到复杂不停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秩序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是指:就具体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严格按照上述序列依次演进的,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跨越某一种或某几个社会形态,以“跳跃”方式走向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首先,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多样性体现出来。另首先,多样性并不是对统一性的否认,具体国家社会形态的“跳跃”必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前提条件,从人类历史总体来看,封建社会的产生不可能晚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必然早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更替有其一定次序性。第二,现实的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体现为,同类社会形态现有共同的本质,即社会根本性质上的统一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即不同国家,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别,体现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具体体现形式的特殊性。同是封建社会,中国和西欧不同;同是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和美国又有不同。我们在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形态时,既要看到它们的统一性,又要注意各自的多样性。(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1.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的存在,含有肉体特性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含有的特性。人天生就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与人的本质现有区别又有联系,后者是指人的根本属性;前者则是指人的本质属性以外的其它属性,如人有思想、意志等。人的本质决定人的其它属性;人的其它属性是人的本质在各方面的体现。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关系和多个具体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体现着人的社会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现实的人总是在多个社会关系中活动着,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