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化功能的监测》_第1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化功能的监测》_第2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化功能的监测》_第3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化功能的监测》_第4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化功能的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功能的监测

主要内容消化系统的生理概述消化系统的功能评估消化功能监测的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组成: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前者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和肛门;后者包括唾液腺、肝、胰和消化管内的粘膜腺。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上消化道下消化道消化腺口腔腺肝胰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摄入功能:接收营养物质。消化功能:把食物分解成能进入血流的小分子物质。吸收功能:已消化的产物经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运至组织。排泄功能:未消化或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并且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消化系统功能的评估病史 ⑴患病、检查和治疗经过 ⑵目前病情:病因、诱因、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性质、程度及有无伴随症状。身体评估:生命体征、面色、体位、意识状况及伴随症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评估:血常规、生化、B超、CT、胃、肠镜报告等等消化功能监测的内容胃肠功能的监测肝脏功能的监测胰腺功能的监测胃肠功能的监测临床症状观察:

临床上,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时,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下消化道大量出血、肛门排便排气停止和(或)减少等,同时常伴有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可出现不能耐受食物等症状。胃肠功能的监测粪便检查:正常成人每日排粪约100~300g,正常粪便呈黄褐色柱状,质地较软。病理情况可有如下改变:①稀糊样或水样,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水泔样,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等。②脓血便,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等。③鲜血便,见于痔或肛裂。④柏油样,见于上消化道出血。⑤白陶土样,见于胆道梗阻。⑥粪常规镜检白细胞数量增多,见于肠道炎症;红细胞增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炎症和癌症,而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多被消化液破坏。⑦粪便化学检查隐血实验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或呼吸道出血咽下所致。

胃肠功能的监测胃液检查:正常人空腹胃液平均50ml,无色透明。PH1.3~1.8.异常改变为:①胃液量>100ml,为胃液增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胃蠕动功能减退等。胃液量﹤10ml,为胃液减少,见于胃蠕动功能亢进。②胃酸增高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特征之一,胃酸减低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肠功能的监测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包括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胆汁)、胆囊液(B胆汁)和肝胆管液(C胆汁)。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主要用于帮助诊断肝胆系统疾病如胆管梗阻、炎症、结石、肿瘤、寄生虫感染等,还可以了解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改变如下:①无胆汁流出,见于胆总管梗阻,可由于结石、肿瘤寄生虫等引起。②有较多B胆汁流出,见于胆囊收缩功能过高和Oddi括约肌松弛。③B胆汁呈绿色或暗黑色,见于胆管扩张伴感染④胆汁异常浓稠或稀薄,前者见于胆石症所致的胆囊液淤积,后者见于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胆囊浓缩功能低下。⑤胆汁浑浊,见于十二指肠炎和胆系感染。若有血液,见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等。肝脏功能的监测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情况。肝脏功能监测肝功检查基本项目: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总蛋白

白蛋白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总胆汁酸肝脏功能的监测1、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反映肝损害的指标,正常值为0-40u/L。临床意义:①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②中毒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③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

肝脏功能的监测2、谷草转氨酶(AST):为肝功能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种。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但肝脏损害时其血清浓度也可升高,正常值为0-37u/L。临床意义:①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②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③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肝脏功能的监测

3、总蛋白(TP):总蛋白检查是主要检测肝功能代谢能力的实验,反映肝脏的储备能力,正常值在60-80g/L。临床意义: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丢失过多。肝功能的监测4、白蛋白(ALB):正常值是35-55g/L。临床意义: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尿中大量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肝脏功能的监测5、直接胆红素(DBIL):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将这种胆红素成为直接胆红素。参考值为0-7umol/L之间。直接胆红素的升高见于肝损害及胆道阻塞。

6、间接胆红素(IBIL):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又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一般情况下间接胆红素偏高往往预示着肝脏的病变。肝脏功能的监测7、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总胆红素正常值在5.1-19.0umol/L之间。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见于溶血、肝损害及胆道梗阻,同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引起黄疸。肝脏功能的监测8、总胆汁酸(TBA):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试验之一。正常值为0-10umol/L,当总胆汁酸大于10umol/L,就表示血液中胆汁酸含量偏高,肝细胞已经发生病变。当肝细胞损害或患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乙醇中毒、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能引起胆汁酸不同程度的偏高。

胰腺功能的监测⑴血清淀粉酶(AMS):是淀粉酶的一种,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其功能主要是能分解多糖,如淀粉和糖原。临床意义:淀粉酶活性升高①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小时血清的淀粉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2-5小时下降到正常。②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溃疡病穿孔等均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③慢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脓等也可引起淀粉酶轻度升高。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等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降低。胰腺功能的监测⑵血清脂肪酶(APS):是分解脂肪的酶,临床上测定血清脂肪酶主要是为了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意义:病理性升高①急性胰腺炎:可持续升高10-15天②胰腺癌和胆管炎时也常常增高③脂肪组织破坏时如骨折、软组织损伤手术后可轻度增高④个别慢性胰腺炎、肝癌、乳腺癌的病人也增高胰腺功能的监测⑶尿淀粉酶:主要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