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会课件:流动负债、长期负债_第1页
中级财会课件:流动负债、长期负债_第2页
中级财会课件:流动负债、长期负债_第3页
中级财会课件:流动负债、长期负债_第4页
中级财会课件:流动负债、长期负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财会(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短期借款[例]2005年1月1日,A公司借入6个月期的借款100万元,利息按季支付,并于每季的季末支付,利率10‰。1、借入借款:借:银行存款100(万元)贷:短期借款100(万元)2、每季的前1、2个月每月计提借款利息:续短期借款(1)

月利息=100×10‰=1(万元)借:财务费用1(万元)

贷:应付利息1(万元)3、第1季度支付利息:借:财务费用1(万元)

应付利息2(万元)

贷:银行存款3(万元)续短期借款(2)4、到期还本付息:借:短期借款100(万元)

财务费用1(万元)

应付利息2(万元)

贷:银行存款103(万元)二、应付票据[例1]甲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2007年11月1日购入商品一批,价税款为30000元,同时出具一张期限为三个月的带息票据,年利率为10%。甲企业按月计提利息。相关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1月1日购入商品时借:库存商品30000

贷:应付票据30000(2)第1、2两个月月末,按月计提应付利息:续应付票据月利息=30000×10%÷12×1=250(元)借:财务费用250

贷:应付利息250(3)2001年2月1日到期支付票据本息借:应付票据30000

应付利息500

财务费用250

贷:银行存款30750三、预收账款[例1]甲公司接受A公司定货一批,按合同规定,货款金额总计400000元,预计6个月后交货。A公司预付货款40%,另外60%待交货后再支付。该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收到预付的货款:借:银行存款160000

贷:预收账款—A公司160000续预收账款(1)(2)6个月后产品发出时借:预收账款—A公司46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3)订货单位补付货款时借:银行存款308000

贷:预收账款—A公司308000续预收账款(2)[例2]承上例,预收账款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核算。有关账务处利如下:(1)收到预付的货款:借:银行存款160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160000续预收账款(3)(2)6个月后产品发出时借:应收账款—A公司46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68000(3)订货单位补付货款时借:银行存款308000

贷:应收账款308000四、应交税金

(一)应交增值税[例1]甲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元,进项税额850元。价税款已付,材料已入库。当期销售产品价款为10000元,销项税额1700元,价税款未收。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甲企业账务处理:(1)借:原材料5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

(进项税额)850

贷:银行存款5850续应交增值税(1)(2)借:应收账款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3)本期应交增值税

=1700–850=850(元)(3)月末应交增值税

=1700–850=850(元)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5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850(4)下月交纳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850

贷:银行存款850收购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例4]甲公司收购免税农产品,银行存款支付买价1000元,农产品已入库。该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买价的13%计算。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进项税额=1000×13%=130(元)借:原材料8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

贷:银行存款1000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例5]甲公司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产品生产成本10000元,计税价格为2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有关账务处理为:用于工程的产品的销项税额

=20000×17%=3400(元)借:在建工程13400

贷:库存商品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例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公司2009年4月30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为40000元,该借方余额均可从下月的销项税额中抵扣。5月份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1)购买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600000元,进项税额102000元,公司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原材料已验收入库。(1)借:原材料6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应付票据702000(1)借:原材料6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102000

贷:应付票据702000(2)用商品对外投资,双方协议按成本作价。该批商品公允价格均为410000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9700元。(2)借:长期股权投资479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1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69700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1)(3)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为200000元(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160000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购货方,货款尚未收到。该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3)借:应收账款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34000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2)(4)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300000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额为51000元。(4)借:在建工程351000

贷:原材料3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51000(5)月未盘亏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属管理不善.(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17000

贷:原材料1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17000(6)用银行存款交纳本月增值税25000。(6)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7)月未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甲企业5月份发生的销项税额:

=69700+34000=103700(元)5月份应交增值税额:

=103700+51000+17000–102000–40000(2)+(3)(4)(5)(1)(期初)=29700(元)5月份未交的增值税额:

=29700–25000=4700(元)(7)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47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4700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3)

甲公司财务处理如下:(1)借:原材料6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应付票据702000(2)借:长期股权投资479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1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9700

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4)(3)借:应收账款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60000

贷:库存商品160000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5)(4)借:在建工程351000

贷:原材料3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0(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17000

贷:原材料10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0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6)(6)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7)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47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4700续应交增值税综合举例(7)甲企业5月份发生的销项税额:

=69700+34000=103700(元)5月份应交增值税额:

=103700+51000+17000–102000–40000(2)+(3)(4)(5)(1)(期初)=29700(元)5月份未交的增值税额:

=29700–25000=47000(元)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例7]某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3%;本期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上列明价款500000元,税额85000元。该企业开给销售方商业承兑汇票,材料尚未收到;本期销售产品,含税价格为80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购进原材料:借:在途材料585000

贷:应付票据585000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处理(1)(2)销售货物不含税价格=800000÷(1+3%)=A(元)应交增值税=A×3%=B(元)借:应收账款8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B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出现[例8]甲公司3月份销售20辆摩托车,每辆销售价格10000元(不含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货款尚未收到,摩托车每辆成本为5000元。摩托车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

=10000×20×17%=34000(元)应交纳的消费税=10000×20×10%=20000(元)续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出现借:应收账款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0

贷:库存商品100000委托加工环节应交消费税

[例10]甲公司委托A企业加工材料(非金银手饰),原材料价款为150000元,加工费为600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为6000元,材料已经加工完毕并验收入库,加工费用尚未支付。假设甲公司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1)委托方甲公司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销费品时:续委托加工环节应交消费税(1)借:委托加工物资—初级化妆品15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150000借:委托加工物资—初级化妆品600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6000—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0200

贷:应付账款76200借:原材料——乙材料21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初级化妆品210000续委托加工环节应交消费税(2)(2)委托方甲公司收回加工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时:借:委托加工物资—初级化妆品150000

贷:原材料150000借:委托加工物资—初级化妆品6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0200

贷:应付账款76200借:原材料216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初级化妆品216000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例11]甲公司(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一栋厂房,厂房原价15000000元,已提折旧9000000元,出售所得款项10000000元已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60000元。厂房已清理完毕,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应交的营业税

=10000000×5%=500000(元)续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1)借:固定资产清理6000000

累计折旧9000000

贷:固定资产150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5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00000续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2)借:银行存款10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3440000

贷:营业外收入3440000借:管理费用—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税交纳印花税(或购买印花税票)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交纳耕地占用税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五、应付股利[例12]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甲公司2000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1.30元的股利,共计260000元。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260000

贷:应付股利260000(2)支付现金股利时借;应付股利260000

贷:现金260000六、应付职工薪酬(一)应付职工薪酬1、应付工资的概念2、工资总额的组成3、工资开支的渠道4、工资分配(工资计提、工资结算)[例]A公司本月工资分配如下:生产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炊事人员工资

2000元,工会人员工资1000元,长病假人员工资1000元,销售人员工资1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2000元,固定资产清人员工资1000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0000

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8000

销售费用1000

在建工程2000

固定资产清理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25000应付工资[例]A公司本月应发放工资30000,其中房租及水电费500元,个人所得税为1000元。实发工资28500元。应付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30000

贷:其他应付款500

应交税费

—应交个人所得税1000

库存现金28000(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现金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例1-12]20×2年年初,A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职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职工从20×2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06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A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表1-12所示。表1-12年份公允价值支付现金20×2年1420×3年1520×4年181620×5年212020×6年25(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名职员离开公司,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10名职员离开;第三年有15名职员离开,第三年未,有70人行使股份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未,有50人行使股(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份增值权。第五年未,剩余35人也行使股份增值权。

1.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金计算过程见表1-13。表1-13单位:元年份(1)负债计算(2)支付现金计算(3)负债(4)支付现金(5)当期费用×2年(200-35)×100×14×1/37700077000×3年(200-40)×100×15×2/316000083000×4年(200-45-70)

×100×1870×100×16153000112000105000×5年(200-45-70-50)×100×2150×100×207350010000020500×6年035×100×2508750014000总额299500299500(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表1-13中:(1)计算得(3),(2)计算得(4),

当期(3)-前期(3)+当期(4)=当期(5)2.账务处理:(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20×2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77000

贷: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77000(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2)20×3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83000

贷: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83000(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3)20×4年12月31日①借:管理费用105000

贷: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105000②借: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112000

贷:银行存款112000(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4)20×5年12月31日①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500

贷: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20500②借: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续)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5)20×6年12月31日①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14000②借:应付职工薪金

—股份支付87500

贷:银行存款87500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记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公允价值变动。(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例1-13]A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了一项股份转让协议。该协议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公司的40名销售人员必须为公司服务3年,才能在期满时,大股东将其所有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以每股5元的价格受让给每人100股。公司估计在(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股份授予日以期权定价模型估计授予的此项期权公允价值为15元。第一年,1名销售人员离开了公司,公司预计3年中销售人员的离开比例达到10%,实际行权人数=40×(1-10%)=36(人)(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2008年12月31日,当期应当确认的销售人员费用:36×100×15×1/3=18000(元)借:销售费用18000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18000(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第二年,销售人员中有2名离开,公司预计销售人员的离开比例将达到15%,即实际行权人数估计为40×(1-15%)=34(人)

2009年12月31日,当期应当确认的销售人员费用:(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34×100×15×2/3-18000=16000(元)借:销售费用16000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16000(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第三年,又有1名销售人员离开,实际行权人数估计为36人(40-1-2-1)

2010年12月31日,当期应当确认的销售人员费用:36×100×15-34000=20000

借:销售费用20000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20000七、其他应交款[例]经计算本期应交教育费附加20000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

贷:应交税费

—应交教育费附加20000[例]交纳教育费附加20000元。借:应交税费

—应交教育费附加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八、长期借款[例]2007年1月1日,G公司向银行借入长期借款,金额2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10%;该借款用于在建工程,工程于2007年1月1日开工并发生购建支出,2007年12月31日工程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长期借款(1)2007年1月1日借入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200(万元)贷:长期借款200(万元)(2)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借款利息:借:在建工程2(万元)贷:应付利息2(万元)长期借款(3)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2(万元)贷:应付利息2(万元)(4)2009年1月1日归还借款:借:长期借款200(万元)应付利息4

贷:银行存款204(万元)应付债券

(一)债券溢价发行[例]B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债券80张,债券期限5年,债券面值每张1000元,票面利率12%,每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每张发行价格1050元,溢价摊销按实际利率法(经计算实际利率为10.66%),会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1日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84000

贷:应付债券

——面值80000——利息调整4000利息调整摊销表

(实际利率法)日期应付利息利息费用利息调整摊销未摊销利息调整摊余成本12=上期5×i3=1-24=上期4-35=上期5-307.1.140008400007.12.319600895464633548335408.12.319600888671426408264009.12.319600880979118498184910.12.31960087258759748097411.12.3196008626﹡974080000合计48000440004000﹡按公式计算应为8632,此处将差额计在内。(1)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利息费用=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溢价摊销=应付利息-利息费用(4)未摊销溢价=期初未摊销溢价-本期溢价摊销(5)债券摊余成本=债券面值+未摊销溢价(2)2007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954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646

贷: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9600(3)08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886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714

贷: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9600(4)09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809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791

贷: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9600(5)10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725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875

贷: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9600(6)11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626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974

贷: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9600(7)到期归还本金:借:应付债券

——面值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二)债券折价发行[例]乙企业2007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8%,债券面值100万元,甲企业按961103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折价,发行时实际利率为9%。债券利息调整摊销表

(实际利率法)日期应付利息

利息费用

利息调整摊销

未摊销利息调整

摊余成本

12=上期5×i

3=1-2

4=上期4-3

5=上期5+3

07.01.01

38897961103

07.12.31

8000086499649932398967602

08.12.31

8000087084708425314974686

09.12.31

8000087722772217592982408

10.12.31

80000884168416917699082411.12.31

8000089176﹡9176﹡01000000

合计

400000﹡89176=89174﹢2(误差)﹡9176=9174﹢2(误差)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费用=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折价摊销=利息费用-应付利息债券摊余成本=债券面值-未摊折价未摊折价=上期未摊折价-本期折价摊销(1)2007年1月1日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961103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38897

贷:应付债券

——面值1000000(2)2007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6499

贷:应付利息80000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6499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3)2008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7084

贷:应付利息80000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7084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4)2009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7722

贷:应付利息80000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7722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5)2010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8416

贷:应付利息80000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8416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6)2011年12月31日计息及溢价摊销:借:财务费用89176

贷:应付利息80000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9176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7)到期归还本金:借:应付债券

——面值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债券按面值发行[例]2007年1月1日,G公司发行债券,面值总额为100万元,发行价格总额1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10%,每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100(万元)

贷:应付债券

—债券面值100(万元)(2)每期计提的债券利息

=100×10%=10(万元)借:财务费用10(万元)贷: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10(万元)(3)到期还本付息(收兑):借:应付债券

—债券面值100(万元)—应计利息30(万元)

贷:银行存款13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在分拆时,应当将负债成份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为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将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认为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续)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发行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与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分摊。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成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的公司债券相同,即按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票面利率和债券面值确认债券利息,差额确认为利息调整。(续)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者在债券存续期间内行使转换权利,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成股份,对于债券面额不足一股股份的部分,发行债券的企业应当以现金偿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时,按债券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转换损益。(续)可转换公司债券[例]南方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2亿元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6%,债券发行时的5年期市场利率为9%。债券发行1年后该债券全部转换成股份,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10元,每股1元。(期限为5,利率为9%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6499;期限为5,利率为9%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8897)(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①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200000000×0.6499+200000000×6%×3.8897=176656400(元)②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元)(续)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③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76656400(元),其中:债券面值=200000000(元)利息调整=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元)(续)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借:银行存款200000000

应付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3343600

贷:应付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0000000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23343600(2)第1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及利息调整摊销①第1年应付债券利息=债券面值×债券利率=200000000×6%=12000000(元)②第1年债券实际利息费用=摊余价值×实际利率=1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