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语文试卷积累运用1.正确、美观地抄写句子,注意字间距、行间距,不勾抹。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灼烧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灼烧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能力。写之前先将所给句子看一遍,做到不漏字、不错字,写时观察字的笔画和笔顺,一笔一画注意间隔,做到工整、正确、美观。“烧”字右上角没有一点,“冒”字上面的“曰”较扁平,需注意。2.读拼音,写词语。kǒngjùqīngfùxīshuàifèiténg()()()()【答案】①.恐惧②.倾覆③.蟋蟀④.沸腾【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惧”、“覆”、“蟋蟀”、“腾”容易书写错误,需特别注意。3.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拨弄(bō)锲而不舍(qì) B.衣冠(guān)一模一样(mú)C.玫瑰(guì)玲珑剔透(tì) D.琴弦(xuán)头晕目眩(xuán)【答案】B【解析】本题要结合字音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多音字的几种读音和形似字的读音进行归纳。A.“锲而不舍”的“锲”读音为qiè。B.读音正确。C.“玫瑰”的“瑰”读音为gui;“玲珑剔透”的“剔”读音为tī。D.“琴弦”的“弦”读音为xián;“头晕目眩”的“眩”读音为xuàn。4.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搬到岸上。(2)最近,我()看了几场足球赛。(3)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夺得了冠军,但是还要()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答案】①.陆续②.连续③.继续【解析】根据课文整体意思,先理解词语意思,比较形近字之间的字形差别,注意根据形旁的区别,判断其大体的意思,再根据平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组出恰当的词。(1)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鲁滨孙就是先后把用的东西搬上岸的,所以用“陆续”。(2)连续:表示一件事没有太长时间的间隔,我近期看了几场球赛所以用“连续”。(3)继续:表示紧接着前面完成的事去做。我获得是运动会冠军后,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所以用“继续”。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他们的篮球水平,居然赢得了这次比赛,真是不可思议啊。B.这场战斗可真是惊心动魄啊!C.再过五分钟动画片就开演了,这对小明来说真是千钧一发的时刻。D.这台机器时不时就出问题,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A.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合乎句意,是正确的。B.惊心动魄: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合乎句意,是正确的。C.千钧一发: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还有五分钟动画片才开演,千钧一发用在此句不恰当。D.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合乎句意,是正确的。6.赠言因人而异,“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这条赠言送给()的同学。A.惰性较强 B.缺乏自信 C.意志脆弱 D.意志坚强【答案】B【解析】7.句子万花筒。(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从词语中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饿厚安静喜欢_______________(2)修改病句。(此段有三处错误:语病、标点、错字各一处。)“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读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即顽皮又富有冒险精神的孙悟空。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饿:我饿得能吞下一头大象了。②.《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读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既顽皮又富有冒险精神的孙悟空。【解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上夸张的手法,表达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如果没用夸张的手法不得分,表达不正确或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示例:安静: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2)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书名应用书名号,“西游记”改为《西游记》。搭配不当,作者后面是人名,而不是“写的”。把“写的”去掉。关联词使用不恰当。“即……又”改为“既……又”课内回顾。8.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答案】D【解析】考查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诗歌翻译,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诗句描写的是春节。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翻译: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诗句描写的是中秋节。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描写的是重阳节。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春夜喜雨》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诗句没有描写节日。9.《石灰吟》中____,____表明诗人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志向。《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是____,____。【答案】①.粉骨碎身浑不怕②.要留清白在人间③.何当金络脑④.快走踏清秋【解析】本题考查诗词歌赋的默写,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表明诗人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志向的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唐代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0.班级要开展读书活动,下列不适合做活动题目的一项是()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书到用时方很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本题以班级要开展读书活动专题探究活动,诗句关于读书的即可。A.不适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B.适合。“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C.适合。“书到用时方很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出自陆游的劝勉联。D.适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1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外国文学名著单元,认识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有____的鲁滨逊,有____的尼尔斯,有____的汤姆。【答案】①.勇敢②.顽皮③.坚强本题考查外国名著阅读以及对人物的分析。1.鲁滨逊是《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一个人物,作者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出版的小说。这本书以书信体说理小说,书名人物为主人公的一个虚构的自传性的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孙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野蛮人“星期五”。鲁滨逊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心,不畏困难,勇于追求自由的行动者。同时,他总是以一个经济人的思想考虑和思量周围的人和事物。2.尼尔斯·何格生是动画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主人公。尼尔斯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学生,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喜欢捉弄小动物,爸爸妈妈对他都失去了信心。因得罪了小妖精,尼尔斯被妖精施魔法变成了个小人。常被他欺负的动物们都很高兴,它们纷纷对尼尔斯进行报复。他家常被迁徙的雁群嘲笑的鹅莫尔典经过反复练习飞上了天空,尼尔斯和跟他一起变小的卡骆驼,骑着它飞上了天空,跟着大雁群去旅行了。他神奇地能听懂了动物的语言,在湖边他救了被狐狸袭击的大雁,在途中又救了森林里的小松鼠,一路上尼尔斯遇到了很多危险也在成长中磨练了自己,并从各种动物身上学习它们的优点,也帮助了很多动物。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口语交际12.口语交际课上,班级同学将开展“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的活动。1.你打算和大家分享哪本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答案】《鼹鼠的月亮河》于2010年3月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一梅。本书主要讲述了九个鼹鼠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住在美丽的月亮河畔发生的故事。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令人羡慕的月亮河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示例:《青铜葵花》是作家曹文轩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全书表现了两个少年经受的苦难历程和面对苦难所显示的风度,在困难面前他们永不向命运低头。你认为可以围绕哪些话题交流读书心得,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打“×”。13.这本书在哪里买的?()14.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15.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16.这本书的价格贵不贵?()17.有没有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答案】13.×14.√15.√16.×17.√【解析】【分析】【13题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完成作答。“这本书在哪里买的?”这个话题不适合交流读书心得。【14题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完成作答。“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是从书的内容出发,”这个话题适合交流读书心得。【15题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完成作答。“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这是从人物的形象出发,这个话题适合交流读书心得。【16题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完成作答。“这本书的价格贵不贵?

”这是问书的价格,这个话题不适合交流读书心得。【17题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完成作答。“有没有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

”这是从这本书的情节出发,这个话题适合交流读书心得。阅读感悟课内阅读匆匆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8.结合文章内容填空。①段用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和_______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感。19.“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什么?()A.时光匆匆,作者因为自己还未曾好好享受生活而悲伤。B.因为作者深感自己虚度了光阴,浪费了时间,内心十分愧疚。C.因为作者感到自己非常辛苦、劳累,所以很伤心。20.对“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多的是,像汪洋大海。B.在时光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C.过去的日子那么渺小,消逝得快,无声无息。表现了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2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深入思考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因而在文章开头就提出这个问题。B.这篇文章采用首尾呼应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C.②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生动地写出了时光匆匆流逝。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内心很苦闷,也很消沉。22.③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再写一个这样结构的句子。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④段作者连六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①.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逝的伤感。19.B20.C21.D22.①.排比②.拟人③.洗澡④.浴缸中过去23.表达出作者的惆怅和不安,以及对时光的眷恋;直接表达情感,吸引读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品味语句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第一段第一句由三个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短语组成,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指两种事物相对比较。抓住题干中“循环往复”一词,从下文中找出与之对比的词“一去不复返”即可找到与整句话对比的内容。,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逝的伤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第二段的文本内容可知,“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深感自己虚度了光阴,浪费了时间,内心十分愧疚。故答案选择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阅读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知,这句话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还把“时间的流逝”比作“大海”,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

故答案选择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赏析描写或修辞手法以及文章叙述结构。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通过对比,说明了自己的日子与时间的流相比是如此之少,它流逝得如此之快。D项“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内心很苦闷,也很消沉。”表述不正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于无奈,但是没有体现消沉。从第四自然段“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以找到反驳观点。故答案选择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流逝快的具体表现。仿写句子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个在做什么时,时间匆匆而去的表现即可。示例: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23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连六问是作者对时间飞逝发出的感叹,体会情感可结合文中的发问来解读,表达出作者的惆怅和不安,以及对时光的眷恋。这种直接抒发感情的手法叫直抒胸臆,作用是给予读者真情实感,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引发读者的同感和共鸣,吸引读者。课外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①舟中坠于水。遽②(jù)契③(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①自:从。②遽:急忙。③契:用刀子雕刻。24.读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进入水中。B.他就从船上跳下去寻找。C.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26.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是什么?(用古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答案】24.C25.C2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解析】【分析】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立刻在那船(舷)上刻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其剑”他的剑,“自舟中”状语,从船中,“坠于水”掉到水里。全句意思是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断句为: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其:他,代词。求:找,寻找。之:剑,代词。“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意思是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2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定位关键句子的能力。根据“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联系上下文可知,找不到剑的原因是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故原文答案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答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也行)课外阅读大瀑布的葬礼①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②事情是这样的。③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⑤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⑥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⑦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⑧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⑨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令人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⑩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27.结合短文,梳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昔日的游客:_________对比如今的游客:_________昔日的瀑布:_________对比如今的瀑布:_________28.选文的写作顺序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兴趣。A.顺叙 B.倒叙 C.插叙29.导致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有()(多选)A.水电站拦河坝使水源大减。B.工业用水污染水源。C.周围工厂用水无节制。D.森林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30.读一读⑧段中画线的句子,品析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31阅读链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下图是近五年我国生态修复成果图示,看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生态修复?_________(2)依据左图或图中的一项内容,说说你对图中“斐然”一词的理解。_________【答案】27.①.纷至沓来②.失望而去③.滔滔不绝④.逐渐枯竭28.B29.ACD30.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瀑布枯竭的样子,表达出作者的惋惜之情。31.①.海洋生态、植被造林、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②.图中“斐然”一词指近五年我国生态修复成就巨大。比如在植被造林方面,近五年来我国新造人工林的面积就高达4.47亿亩,人工林总面积超过10亿,居全球之首。【解析】【2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梳理句子可提取答案。【2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叙事学中,倒叙是一种逆时序。这种时序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由“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事情是这样的”可知,文章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2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导致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在第七自然段有详细的叙述。除了B项没有提及,其他项都包括在内,故答案为ACD。【3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或作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可首先分析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如画线句子把大瀑布逐渐枯竭比喻成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垂下头”拟人修辞手法写了瀑布的姿态,写出了瀑布枯竭的样子,表达出作者的惋惜之情。【31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段的含义或作用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1)考查看图分析图画信息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中的主要的要点可知我国在海洋生态、植被造林、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方面进行了生态修复。(2)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斐然:显著:成绩~。在文中是指近五年我国生态修复成就巨大。作答时可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32.习作:下面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六年来,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相处中,你一定经历过不少的快乐,感受到不少幸福,当然也会有成长的烦恼。请你写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最难忘的成长故事。要求:①注意内容具体、生动,表达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