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析两可之论辨析
一、对邓析“法律条文”与“思维表现”的理解邓卓(公元前560-公元前501年)是春秋时期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专门研究辩法的学者。他被《汉书艺术文化志》记载为先秦诸子中的“著名艺术家”之一。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和法律思想史上,邓析是必提的一个人物,原因就在于他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辩说”进行自觉研究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从民间生长起来的法律专家,是中国最早的“律师”。而这一切都必然要使邓析对如何准确理解与表达法律条文,如何探索思维、语言和实践关系,有自己的理解和技巧。也正是由于其在其法律精神与逻辑精神的实践过程中的叛逆精神和思维技巧,邓析历来被正统思想家认为是“别类”,名声不大好,认为他“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吕氏春秋·离谓》);“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奇词。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有理,足以欺惑愚众”(《荀子·非十二子》);“邓析巧辩而乱法”(《淮南子·诠言训》)。从这些对邓析的议论和评价中,可以看出邓析睿智的论辩中多少带有一些诡辩的性质。因此,在邓析与郑国的执政者子产斗智多年后,驷颛继子产执政的第二年,虽仍沿用了邓析制定的《竹刑》,但还是把邓析杀了。“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左传·定公九年》)。这也足见邓析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正是邓析游走在睿智与诡辩之间的论辩,使他在对“刑名”之学的研究中,以其专门对名实问题的研究,以及在论辩过程中的“诡谲”技巧,从正反两方面刺激与掀动了中国古代名辩思潮的泛起,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兴起和成型奠定了时代的基础,并使之成为史册留名的思想家。二、从“两可”式的角度来研究在邓析的论辩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吕氏春秋·离谓》所记载的“两可之论”了。洧(wěi)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尸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买矣。”得尸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吕氏春秋·离谓》)意谓:郑国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有时遇上大暴雨,境内洧水(即今双洎jì河,在河南省境内)常常涨满。在一次洪水中,有一位郑国的富人被淹死了。有人捞得了死者的尸体。死者家属得知后,想赎买回尸体,但捞得尸体的人要价很高。死者家属无奈,请邓析出个主意。邓析说:“不要着急,安心等待。因为你要是不去买,别人是不会去买的。”死者家属于是就耐着性子不再张罗着去赎买尸体。由于此地夏季气温高,尸体不易保存,捞得尸体的人也着急了,也请邓析给出个主意。邓析又回答说:“不要着急,安心等待。因为死者家属要是不到你这里来买,就没有别处可买。”这里,邓析用同一个“安之”,来回答利益相反双方的咨询,这种“两可”式的答辩,的确有点巧辩或诡辩的味道。古代典籍中说邓析喜欢“操两可之说”,所谓“两可”,按晋代鲁胜《墨辩注序》的解释,就是“是又不是,可又不可,是名两可”。不过,应该说,在邓析的这种“辩而不当理则违”的“两可”式的回答中,还是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点的。亦即,在处理郑人得尸的案例中,邓析机智地捕捉住了双方各自的优劣之势,他用死者家属的优势(只有死者家属才有可能赎买尸体)去攻得尸者的劣势(如果死者家属不着急赎买尸体,得尸者就无处获得赎金);用得尸者的优势(只有他这里有富人尸体)去攻死者家属的劣势(不到得尸者这里赎买,就没有别处可买)。这样从两个相反的角度考察同一个事物,就可以使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均得以成立了。由此可见,“两可之论”还是有一些合理的因素。这种处理案件的方法,使邓析能够从相反的角度认识到对立双方的着急与不着急都是相对的,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邓析能从着急中发现有所不着急,从不着急中发现有所着急。于是,邓析在肯定一方的“不着急”(安之)时,是以另一方的“着急”为条件的;在肯定另一方的“不着急”(安之)时,又是以这一方的“着急”为条件的。这样,邓析就把相对的“着急”与“不着急”从事物本身的静态是非判断中抽取出来,放到了一个动态的是非判断中,使得对立双方的矛盾性质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具有了一定的同一性。邓析的这种从事物的两方面来分析问题,将事物本身看做是发展变化的、相对的,因此从肯定中看出否定,肯定包含着否定;从否定中看出肯定,否定有助于肯定的认识方法,似乎有一点辩证的态度,也就是反对绝对地肯定一切,也反对绝对地否定一切。例如,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魏王对郑王说:“起初,郑国和魏国本是一个国家,后来才分开的。我现在想再得到郑国的土地,使郑国合并到魏国来。”为此,郑国国君寝食不安,便召集群臣商讨对付魏国的办法。郑王的儿子说:“这件事容易对付。我们也可以对魏王说:假如因为郑、魏两国本来是一个国家,就要合并它,那么郑国也希望得到魏国的土地,使魏国合并到郑国来。”由于郑国公子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两可”式的办法,此后魏国国君就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另外,不绝对地肯定一切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还在于,有时需要放弃一些自己的优势。例如,有个受益一生的测试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有个人开车路过一个公交车站,看到了三个人,一个是急需送医院救治的生命垂危的老人;一个是救过自己命的医生,自己总想找机会报答;一个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姑娘,自己也一直想找机会表达心意。但自己的车只能搭载一个人。这个人该怎么办?如果搭载老人,将可能永远失去报答救命恩人的机会,也可能再无机会向心爱的姑娘表达心意;如果不搭载老人,将会忍受良心的谴责。但处在二难境地的他,能否避免固执,放弃自己的优势——手中的车钥匙?这种摆脱二难境地的方法叫做“避角法”,即避开两个牛犄角。又,不绝对地否定一切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实例。例如,在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一个“TrulyExceptionalGames”的新词赞美北京奥运会。中央电视台将其翻译为“无与伦比奥运会”。但有学者认为,在英文中,“Exception”的解释应是“例外、特殊”,加上“al”变成“例外的、特殊的,除……不一样的”,主要是强调例外,而不是强调与其他的同类的对比。考虑到罗格是用这个词来赞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所以可以翻译成“出类拔萃”或者“卓尔不群”比较准确,更切近原意,而翻译成“无与伦比”显然还是强调一个比较状态。因此,强把这个词翻译成“无与伦比的”显然不合适,也违背了罗格的初衷,只能算央视主持人的自我发挥。但笔者认为,这恐怕有点“绝对地否定”的味道。因为即使是“出类拔萃”或者“卓尔不群”,仍然有比较的含义,这样显然又弱化了论者的论据。因此,这个论证的说服力是比较弱的。但是,尽管邓析的“两可之论”反对绝对地肯定一切,也反对绝对地否定一切,似乎有一点辩证的态度,但“两可之论”仍然不是辩证法,而是混淆确定标准的诡辩。因为,“两可之论”虽然认定了事物是相对的,因此思维判断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相对性,但这种相对性有没有一个确定性的一面,使得是非判断有一个客观的尺度?从“两可”的故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最终解决的结果。“两可之论”历来被说成是诡辩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如果“两可之论”在于引起对立双方对所“辩”问题的全面性的注意,那么对立双方就不应该只认定“一可”,还要认定另“一可”,从而使对立双方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是非的尺度,并按照这个尺度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两可之论”故事中,“两可”只存在于邓析身上,而对立的双方,在“安之”的提示下,都把对方的“着急”转化为自己的“不着急”,对于每一方来说,就只剩下“一可”了。这样,最终的结果就不是谁的“可”更现实地符合客观情况,而是谁的忍耐心更大罢了。这就暴露出“两可之论”成为诡辩的一个致命原因,就是“两可之论”没有一个一定条件下的质的规定性,即缺乏一种确定性的标准。“两可之论”的这个致命弱点在另一个“两可”形式的故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据《吕氏春秋·淫辞》记载:空洛之遇(盟会),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王兴兵伐魏,赵欲救之。秦王(秦昭王)不悦,使人让(责备)赵王(赵惠文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伐魏,而赵欲救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而秦独不助赵,此非约也。’”同为名家人物的公孙龙虽然机智,但在这里也明显地舍弃了辩证思维中必须具有的确定的“条件性”这一原则。在这个故事中,确定的条件性就是“打算”的时间性。在“打算”的问题上,秦国的“打算”在前,赵国的“打算”在后,所以当两者的“打算”发生冲突时,在“帮助”的问题上,应该以“打算”在先者为准。撇开伦理是非,但就时间顺序上,无疑是应该以帮助秦国为先。只是因为“时间”这一约定的条件在条约中没有写明,所以让公孙龙钻了空子。但这又一次说明,当缺乏一种确定的条件性的规定时,“两可之论”就会导致诡辩。有意思的是,与邓析等名家学派同时期的古希腊智者学派,也是以传授修辞学、辩论术和诉讼为业,其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与他的学生尤拉苏斯就也有一个类似于“两可之论”的“半费之讼”的论辩。普罗塔哥拉招收尤拉苏斯学做律师,事先讲定的条件是:尤拉苏斯先交一半学费,剩下的一半在尤拉苏斯首次为人办诉讼取胜时交清。但尤拉苏斯学成后很长时间内不给人办诉讼,因此剩下的一半学费也不打算交清。普罗塔哥拉急了,便将尤拉苏斯告上法庭。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我打赢了官司,那么按照法庭的判决,你尤拉苏斯必须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官司,那么按照原来的契约,你尤拉苏斯也必须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总之,不管这场官司打赢还是打输,反正得给钱。尤拉苏斯不愧是智者学派的优秀学生。他不慌不忙地从容应诉,也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如果我打输了官司,那么按照原来的契约,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赢了官司,那么按照法庭的判决,我也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总之,不管这场官司打赢还是打输,就是不给钱。虽然“半费之讼”在思维形式上均采用了“二难推理”,但由于两人在判断是非上,各自都没有同一的标准,更谈不上他们相互之间保持同一的标准,结果只能是使“半费之讼”同“两可之论”一样,成为诡辩流传至今。黑格尔曾经给诡辩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这个定义实际上涉及诡辩论的三个要素:第一,论题虚假,即论题不合乎事实和真理;第二,论据虚假,即论据不合乎事实和真理;第三,论证方式错误,即论证中采用的推理形式无效。简单点说,诡辩就是:以虚假的论据,诡诈的方式,为荒谬的观点作论证。但是,虽然黑格尔说“诡辩是一个坏字眼”,但他同时又说道:“我们要把这个坏的意义抛在一边,把它忘掉。相反地,我们现在要进一步从它的积极的方面,严格地说,即从科学的方面,来考察智者在希腊究竟占据什么地位。”黑格尔的这段话也为我们今天重新认识邓析的“两可之论”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尽管邓析的“两可之论”由于没有提出全面认识问题时的确定的条件性,从而流于诡辩,但“两可之论”仍然有其积极意义。它可以使人注意到,在论辩中,看待问题要全面,在注意问题的一端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另一端的合理性,从而使绝对的对立转换,产生出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意见,亦即避免固执与偏见。因为,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往往是由偏见造成的。但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无知能够使人产生渴望了解的动机,而偏见却只能以自己内在的话题预设,让人在对立的情绪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思维的偏见无处不在,开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故而,虽然邓析的“两可之论”在某种程度上借用了逻辑,但在整体上还是暴露出许多逻辑破绽,这就是“两可之论”难以摆脱的弊端所在。因此,“两可之论”的论证方法不是不可以运用,而是要看怎样运用,用来论证什么。如果运用得当,其中就包含有辩证思维的味道;如果运用不当,或目的不是为了论证真理,就可能流于诡辩。基于此,“两可之论”还是能够从反面给予我们一些现代警示与启迪。三、“两人理论”的现代启蒙和启蒙1.“好的产品、好的标准”所谓培养确定性的意识,就是培养确定性的标准意识。在人际沟通或论辩过程中,交际或论辩双方必须要以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是非。这是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同一律的必然要求。标准是什么?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标准的世界里,离开标准,我们将寸步难行。1864年4月21日晚,一位名叫塞勒斯的美国工程师在费城作了一场有关螺丝钉标准的演讲,北美大陆的工业化标准由此起步。1941年的“二战期间”,英国在北非与德国作战,英国人请了美国人来修理坦克。美国机械师赶到现场后才发现,由于标准不同,他们带的螺丝钉根本派不上用场,差点使那些英国坦克成为德国军队的固定靶子。后来,美国不得不按照英式标准在国内赶设了英制坦克配件的生产线。战争结束后,英国国防企业率先开始采用美制螺丝钉,塞勒斯标准由此开始成为全英国通用的标准,并进而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及全世界。从当今世界看,标准更意味着市场,争夺标准就是争夺市场。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国家间创新实力的竞争过程。难怪有“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标准”一说。而在现实生活中,标准就是大家分享“共许”的思维规则。任何无视游戏规则的人,别人都要和你说“Gameover”。例如,我们要买鞋帽,首先得知道自己穿戴多大尺码的,否则就要“穿小鞋扣大帽”了;给自己的照相机配电池,也不能随便几号都行;甚至当我们要出国旅游的时候,因为国外旅店没有热水喝,便随便买了个热水器带去,结果发现插销与插座的匹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于是怎么背过去又怎么背回来。因此,“两可之论”从反面告诉我们,在现代生活中,确定的标准意识是须臾不能阙如的。2.从生活常识中去把握“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面对大量的信息输出,我们应该学会问一个“是不是这样”,才不会轻易地对事物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判断。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自然语言来交流思想的,每当人们说出一句或断定、或询问、或请求、或应允的话语时,他总要先作出关于语境的某种假设,并且这种假设是隐含在沟通话语中的、被沟通交际双方共同相信并接受的事实或判断。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际沟通才成为可能。这种关于语境的某种假设就是预设,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性质,就是若使一个语句有意义,必须以其预设成立(即预设表示的事物存在)为前提。也就是说,作为沟通交际过程中双方共同接受的东西,预设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共知性。因此,为了保证人际沟通的正常进行,任何问句的预设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说话者对听话者说出一句话时,说话者相信这句话所指的事物或事态存在,并且相信听话者也相信这句话所指的事物或事态存在。如在“两可之论”故事中,得尸者与死者家属之所以都在邓析的提示下“安之”了,就在于他们都绝对地肯定了自己预设的“一可”。问题是,在有两个不同的是非标准时,我们能不能只抓住有利于自己的一面,或者只看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如是,我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每一“可”,思维就会凝固,认识就会僵持。对此,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小常识来分析。如果发烧,那么就是生病了。没有发烧,是不是就一定没有生病?不一定。但对于这样的生活小常识,如果换个内容,人们也许就要犯嘀咕了。游泳池旁贴有一张告示:不会游泳者不得入内。现在来了几个会游泳的,让不让进?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自己的责问:“凭什么不让进?”问题是,假如这几个人都有严重的皮肤病,或是拿了条毛巾准备到里面去搓澡,该怎么办?这几个会游泳的进去了,其他会游泳的就该出来了。思维内容不同,但思维形式都一样。这就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立即放弃绝对肯定的第一感觉,从自以为正确的假设前提中摆脱开来,这样才能认真对待每一“可”,才能培养起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实际上,当代商战就是认真对待每一“可”的过程。通过谈判,协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标准,这样的经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上街买东西,商家漫天要价,我们就地还价。行不行,反正得“砍价”。双方接受买卖才能成交。另外,在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判断推理题型中,有一种概括型的结论型题型。在做这种题型时,有个原则就是避免绝对化概念。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德育是以理服人,重在说服、训斥和灌输,这是一种单向性教育;美育则是以情动人,重在引导、启发和诱导,主要强调学生自身的感受、体验和领悟,依靠学生精神的自我建构,来达到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可见:A.美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B.德育比美育的作用大。C.有了美育,就可以不要德育了。D.美育就是让学生自己管自己。概括题干:德育与美育的不同教育特点。选项B超出题干,绝对化,排除。选项C超出题干,绝对化,排除。选项D违背题干,排除。正确选项为A。同样的题还有:有些昆虫在第一次繁殖幼虫之后便死去,另一些昆虫则在它们的下一代获得生存保证之后还能活几年。在后一种昆虫中,包括那些对生态系统做出有益贡献的昆虫,如蜜蜂。从上述陈述中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A.在生态系统中不扮演主要角色的昆虫通常在第一次繁殖后便死去。B.大多数蜜蜂在下一代能够自行生活之后还会活得很好。C.蜜蜂通常不会在一次繁殖以后立刻死亡。D.大多数昆虫一出生就能独立生活,不需要成年昆虫的照顾。解析思考:结论型。注意不能绝对化。选项A:题干并没有指出后一种昆虫全是益虫。绝对化,排除。选项B:还能活几年不一定就活得很好。绝对化,排除。选项C:符合题干,因为题干表明至少还能活几年。为正确选项。选项D:题干的有些并不一定指大多数。绝对化,排除。3.从面到真—“两可之论”有助于从反面认识、培养辩证意识尽管邓析的“两可之论”由于没有提出全面认识问题时的确定的条件性,从而流于诡辩,但这种“两可之论”却也使人注意到,在论辩中,看待问题要全面,在注意问题的一端时,还要注意问题另一端的合理性,从而使绝对的对立转换,产生出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意见,从而在发现矛盾、分析矛盾的过程中,谋求合理解决矛盾的途径。因此,“两可之论”有助于培养“从反面看”的辩证思维的意识。辩证思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反映形式,它的特点是从认识对象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中,从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从而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单向思维的局限,站在常规思维的反面,启发人们的辩证思维,使思维的认识有了辩证性,有了全面性,在看待问题时,既要注意问题正方向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问题反方向的合理性,从而引人作更深、更远的思考,使绝对的对立转换,产生出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意见,有助于全面认识事物。换句话说,也就是既要懂得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要明白为什么“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物总是有对立面的,有时当我们变换思维认识的角度,或从相反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事物时,往往会得出合适、合理的结论。这种“换位思考”有其特殊的功效,所以常常被用在劝说上。有则现代笑话。一天晚上,李四愁得睡不着觉。妻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欠街对面张三300块钱,明天就要还。可我明天没钱还啊!”他的妻子听了以后,不屑地说:“就这点小事还用愁得睡不着觉?”边说边打开窗户冲着街对面张三家大喊一声:“张三,你听好。我家李四明天还不了你的钱了!”说完就对李四说:“你踏踏实实睡觉好了。现在该张三睡不着觉了。”欠债还不了钱,是债务人的忧愁。但在李四妻子看来,这也是债权人的忧愁。因此,她对李四从相反的角度劝说,就有可能收到劝说的效果。因为,这种“从反面看”的劝说,虽然不可能改变事情本身,但能够改变对事情的看法,从而改变心境。这是生活中“从反面看”的方法论意义。在生活中,还有一个辩证看待问题的法则——90/10法则,也是不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原则的运用,即生活的10%是由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90/10法则”的内在含义是:我们确实无法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10%,比如早晨刚起来就碰上一件烦心事,无法预料并避免一个偶然的事故,应聘时谁也不能对自己打保票等。但另外的90%就不同了,我们完全能决定这另外的90%。比如,对于早晨刚起来就碰上的烦心事,如果我们为此一天都郁抑不伸,可能会因此带来一连串的烦心事,一天下来,喝口凉水都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典型案例提升保安工作效率计划
- 民宿短租合同三篇
- 部门周例会会议纪要范文6篇
- 公司加盟私下协议书范文
- 购单包赔协议书范文范本下载
- 居民自建楼翻修协议书范文范本
- 三人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范文工程
- 离婚协议书范文申请强制执行房产过户
- 印刷业自查报告范文
-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
- 指南针使用说明
- 驱动使用手册loup用户finalcutprox
- 基于OpenCV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与实现毕业论文
- 医院医学装备应急预案.doc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及战略意义》
- 酒店住宿水单01
- GB∕T 12691-2021 空气压缩机油
- 央企注入优质资产或整体上市非常可能公司一览表
- 标准日本语初级单词(上册)
- 后勤部量化分析与量化考核范例
- 初中美术6.静物之美-课件-(2)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