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配置江前后湖泊带夏季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对比研究
通江湖泊是指湖泊与河流相连的湖泊。长江中下游淡水湖群历史上大多为通江湖泊。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们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该区众多湖泊与长江隔绝。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恢复沿江湖泊与长江的连通,不仅具有重要的航运经济意义,而且能增强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并改善其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然而,湖泊通江往往使得长期隔绝的江湖瞬间发生对流,从而导致了湖滨带范围及各项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这势必对湖泊湖滨带水生植物生长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安徽破罡湖通江伊始及次年夏季的水生植物全面调查,首次对比研究了通江对该湖水生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以期为湖泊通江方式研究及通江后湖泊水生植物管理提供依据。1破僚-破辕湖水系破罡湖(N30°39′,E117°8′)亦称破岗湖,位于长江北岸,安徽省安庆市境内,主要由破罡湖、石塘湖、白泽湖等小湖组成,以破罡湖湖面最大,故统称为破罡湖。该湖是我国沿江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区,年平均气温16.5℃。湖区全长13Km,最大宽度7km,湖泊面积66km2,湖底高程为8.7m,历年最高水位为13.5m,平均水位为10.0m,平均库容为0.3亿m3。1959年起,破罡湖完全与长江隔断。2006年国家水利局和安徽省决定沿江湖泊一律通江,同年6月2日,破罡湖正式通江。2学习方法2.1夏季水生植物采样根据破罡湖水生植物生长特点,参照梁子湖研究方法,仅调查该湖夏季水生植物状况。调查分阶段进行:2006年7月20日~7月28日为第一阶段,该阶段距破罡湖通江仅1月余,远小于水生植物的更新周期,其结果可视为通江前该湖夏季水生植物结果。2007年7月24日~2007年8月1日为第二阶段,主要研究通江一周年后该湖夏季水生植物状况。采样方法:根据破罡湖的湖体形状,沿湖岸设置17个样点,除在通江沟渠中(破罡湖通江大闸)设置2个点及江水入湖口设置2个点外,其余沿岸每隔3Km设置1点,如图1。在每个采样点,对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使用采草器随机采样3次,获取完整植株,冲洗干净并区分类别,各物种分别计数,称其鲜重。对挺水植物仅目测盖度。2.2相对生物量和优势度水生植物群落划分依生活型不同分为沉水、浮水(浮叶)和挺水群落,各群落数量特征用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和优势度来表示,各生活型群落建群种按优势度划分。沉水及浮水(浮叶)植物群落优势度计算:优势度(DV)=[相对频度(RF)+相对生物量(RB)/2]×100%;挺水植物群落优势度计算:优势度(DV)=[相对频度(RF)+相对盖度(RCO)/2]×100%。3结果与分析3.1浮水及浮叶群落组成为掌握通江前破罡湖相关数据,我们在通江后的第一时间对该湖湖滨带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发现沉水植物群落为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群落(ASS.Potamogetonmalaianus+Myriophyllumspicatum),总生物量为2255g/m2,主要由5种植物组成,其中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和玻璃藻(Najasmarina)伴生分布于通江渠中的16、17号样点,而在位于石塘湖的1、2、3、4号样点及位于白泽湖的8号样点则主要为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和菹草(Potamogetoncrispus)分布。同时,10~15号样点发现有少量金鱼藻生长。浮水(浮叶)植物群落中,在3号及4号样点,发现布有浮萍+紫萍群落(ASS.Lemnaminor+Spirodelapolyrrhiza),而野菱群落(ASS.Trapaincise)遍布石塘湖入破罡湖的狭长地带及通江渠内;破罡湖挺水植物群落为芦苇+莲群落(Ass.Phragmitescommunis+NelumboAdans.),主要由4种植物组成,其中在破罡湖皖宜季牛水产养殖公司附近的12号样点由岸边往湖心芦苇、黑三棱(Acoruscalamus)、莲梯次分布。茭白(ZizaniaGronv)则见于14及15号样点,有黑三棱伴生,其中茭白为菜农人工种植。以上各群落数量特征如表1。3.2调查对象的分布特征该阶段沉水植物群落有玻璃藻+马来眼子菜,群落总生物量为2886g/m2;挺水植物群落则有芦苇+莲群落;浮水植物群落以野菱群落为主。在调查中,还发现位于通江渠内的17号点为玻璃藻伴生金鱼藻生长;在12、13号点,发现玻璃藻伴随金鱼藻生长,且金鱼藻较多;而10、11、14、15号点,玻璃藻占据优势;在样点5、6、16处,沉水植物为玻璃藻单优群落;马来眼子菜及菹草则在1、8、9号样点有分布;穗花狐尾藻仅在8号点有分布。挺水植物芦苇则随处可见,在所调查的17个点中,除人工直立护岸带外,总计有9个样点出现了芦苇;12号样点依然延续了第一阶段调查的梯度分布特点。浮叶植物菱遍布湖区各个避风处及通江渠内,有浮萍、紫萍点缀其间。以上各群落数量特征如表2。3.3浮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盖度及频度变化由调查结果可知,通江前后破罡湖沉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虽然一样,但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优势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如图2、3所示。对比各物种分布情况可知:通江一年后马来眼子菜在2、3、4号样点几无分布,且该物种全湖平均生物量与通江前相比,减少了20.91%。同样,穗花狐尾藻和菹草的分布频度也有较大的下降。与之相反的是,玻璃藻开始大肆扩张,不仅取代马来眼子菜成为破罡湖夏季沉水植物优势种,而且分布范围扩大到了江水入湖口。而金鱼藻除生物量略有增加外,其分布范围并未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可以推断,通江引起的水动力条件改变对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及菹草的生长及分布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玻璃藻生长则十分有利。这与刁正俗等对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的研究相符。总体而言,破罡湖通江后,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并未减少,反而更为接近3000g/m2的同类湖泊最佳保有生物量。另外,虽然玻璃藻扩张势头强劲,但马来眼子菜、狐尾藻及菹草的适应能力尚可期待,物种之间的协调平衡还有待长期的研究。浮水植物群落方面,较为明显的变化是3、4号样点浮萍+紫萍群落的消失,原因可能是江水潮汐导致破罡湖与石塘湖连接通道水体交流加快,使得浮萍、紫萍被冲散,从而镶嵌到抗风浪能力较强的野菱群落中。浮萍、紫萍的消失能为填补其空白的先锋物种争取更多的光照及养分,这可能是r选择的金鱼藻生物量增加的重要原因。这种变化对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系统的利弊关系值得深入探讨。就挺水植物群落而言,除茭白因农户弃种及围网养殖而减少1个分布点外,通江前后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盖度、频度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通江一年基本不影响湖泊挺水植物群落的生长及分布。4沉水植物生物量下降4.1通江一年破罡湖水生植物物种组成并无变化,该湖仍然延续了以往11属12种的种群格局;同时,挺水植物群落生长分布也几乎不受通江影响。4.2通江对破罡湖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及菹草等沉水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其分布范围缩小,生物量下降。与之相反,激烈的水流条件有利于玻璃藻扩散及竞争,从而导致该湖沉水植物群落优势种由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民航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员工个人借款管理办法
- 夜间噪音污染管理办法
- 地方各级编制管理办法
- 后备人才管理办法培训
- 天津乡村公路管理办法
- 央行大额转帐管理办法
- 员工上班工时管理办法
- 民族理论和政策课件
- GB/T 18606-2001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 GB 2811-1989安全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酒店Opera培训资料(42P)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 汽车可靠性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