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用物料配制-橡胶的塑炼设备及塑炼机理(高分子成型课件)_第1页
成型用物料配制-橡胶的塑炼设备及塑炼机理(高分子成型课件)_第2页
成型用物料配制-橡胶的塑炼设备及塑炼机理(高分子成型课件)_第3页
成型用物料配制-橡胶的塑炼设备及塑炼机理(高分子成型课件)_第4页
成型用物料配制-橡胶的塑炼设备及塑炼机理(高分子成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橡胶的混炼工艺混炼:各种添加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橡胶中的工艺过程。目的:使配合剂分散均匀,得到合适的质量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使后续过程正常进行。①配合剂预处理:粉碎、磨细,有利于胶料分散。②干燥:易于水发生变化,如氧化镁、氧化钙、无水石膏等。③筛选④软化剂预热和和过滤液体配合剂脱水和过滤。⑤膏剂与母料的制备。⑥称量、配合。(一)准备工艺四、橡胶的混炼工艺(1)工艺过程——包辊、吃粉和翻炼包辊包辊时首先要将生胶包于前辊上,是混炼操作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胶料包辊性好坏与生胶品种特性、辊温和剪切速率都有关系,但辊温是影响包辊性的决定性因素。混炼时关键是调整辊温,使胶料处于适当的粘流状态,形成良好的包辊。一般应控制在第二种情况,避免出现第一和第三种情况。包辊的要求:塑炼胶较好地包在前辊,形成光滑、均匀和连续的包辊胶。(二)混炼工艺1开炼机混炼四、橡胶的混炼工艺吃粉:将配合剂按顺序混入胶料内的过程。①混炼时应使辊距上端保留适当的堆积胶。适当的堆积胶是吃粉的必要条件。当堆积胶适量,在辊筒上方折叠形成波纹状,并不断翻转和更替,这时配合剂进入波状部分,被带入辊距,并在辊距间受到剪切力作用被搓入橡胶中,产生有效的混炼作用。②应控制堆积胶的堆积高度,保证不超过接触角(或称咬胶角)的范围内。一般咬胶角应小于48℃,通常采用32-45℃。过多堆积胶时,一部分只能在堆积胶上浮动而不能进入辊距,此时从两边切割下一小部分混炼胶,减少混炼胶的堆积,待吃粉完后,再投入混炼。此外,也可在混炼期间逐渐调大辊距,使堆积胶保持在适当范围内,保证混炼顺利进行。③在实际混炼操作中,吃粉速率总是先快后慢。为了提高吃粉效果,一开始先把粉料加足,以相应缩短混炼时间。(1)工艺过程——包辊、吃粉和翻炼1开炼机混炼(二)混炼工艺四、橡胶的混炼工艺翻炼翻炼原因:堆积胶的径向混合作用有限,堆积胶作用只能达到包辊胶厚度2/3处,约1/3厚度为死层或呆滞层,因此吃粉完结束后要进一步采用翻胶(翻炼)的方法来使胶料混炼均匀。过多堆积胶在辊筒上方形成回流区,无法混炼。在轴向方向上混炼不均匀;翻炼方法:三角包法、斜切法(斜刀法)、打扭法等,通常都是多种方法并用。后续注意事项:为了进一步保证配合剂在胶料的分散,在翻炼后,再进行薄通2一3次,进一步促进分散的均匀性。(1)工艺过程——包辊、吃粉和翻炼(二)混炼工艺1开炼机混炼四、橡胶的混炼工艺①辊速和速比:辊速:辊速快,混炼速度快,但操作不安全且温度控制较困难;辊速慢,混炼时间长,混炼效率低,辊速一般控制16~18rpm速比:速比过大,剪切力大,生热快,易产生焦烧,速比小,剪切作用差,配合剂分散困难,速比一般1∶1.1~1:1.2,但混炼氯丁橡胶时温度升高会造成粘辊现象,宜采用无速比的开炼机进行混炼。②辊距(e):辊距↓→剪切力↑→混炼↑但对橡胶的破坏作用大。e=4~8mm包辊、吃粉:e略大;翻炼:e小些;出片时:e大些(2)开炼机混炼的工艺影响因素(二)混炼工艺1开炼机混炼四、橡胶的混炼工艺③混炼温度:辊温一般50~60℃,有些合成胶宜(如混炼顺丁橡胶)40℃左右。在一般操作中,大多数胶料包附前辊,为此应使前辊比后辊低温度,以利操作。但NR一般易包热辊,因此混炼NR时,前辊温度反而比后辊温度低高5~10℃。④混炼时间:混炼时间应适当,过长易导致过炼。⑤装胶容量与堆积胶:堆积胶应适当,一般装胶量:V=0.65·D·L(2)开炼机混炼的工艺影响因素(二)混炼工艺1开炼机混炼四、橡胶的混炼工艺⑥加料顺序:加料的原则:用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用量大,易分散的后加;为了防止焦烧,硫黄和超速促进剂一般最后加入。加料顺序:生胶(塑炼胶、并用胶等)→固体软化剂→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补强剂、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化剂(2)开炼机混炼的工艺影响因素(二)混炼工艺1开炼机混炼四、橡胶的混炼工艺优点:混炼容量大,时间短,效率高;易于机械化、自动化、劳动强度低,操作安全性大,配合剂损失减少,粉尘飞扬状况改善,胶料质量和环境卫生条件好。缺点:混炼时温度较高,对温度敏感的胶料易发生焦烧。对于品种和颜色变换频繁的胶料混炼不方便;需用压片机对排胶进行补充加工。(二)混炼工艺2密炼机机混炼四、橡胶的混炼工艺①一段混炼法:从加料、混合到下片冷却的混炼操作一次完成,其特点是可以省却胶片的中间停放和冷却,但所得到的胶料可塑性较低,炼胶时间较长,易造成早期硫化。②两段混炼法:胶料在密炼机上分两个阶段完成混炼作业。其可显著提高胶料的分散均匀性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由于每一段所需的混炼时间短,可减少持续高温混炼引起的焦烧倾向,尤其适用于容易生热和焦烧的胶料的混炼。③逆胶(倒混)炼法:先把配合剂全部装入密炼机,然后再投入生胶进行混炼。逆混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装料容积,改善分散性,缩短混炼时间。适用于生胶挺性差和高炭黑和高油量配合胶料的混炼。(二)混炼工艺2密炼机机混炼(1)密炼机混炼工艺四、橡胶的混炼工艺①装胶容量填充系数为0.48~0.75②上顶栓压力上顶栓压力控制在0.3~0.6MPa。③转子转速和混炼时间转子转速快,剪切速率大,混炼时间缩短。常用的转速范围在40~60r/min。延长混炼时间能提高配合剂在胶料中的分散度,但会降低生产效率,混炼时间过长,会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受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混炼时间。(二)混炼工艺2密炼机机混炼(2)密炼机混炼的工艺影响因素四、橡胶的混炼工艺④混炼温度混炼温度过高还会加速橡胶的热氧老化,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温度太低会出现胶料压散现象。通常用混炼机的排胶温度来表征混炼温度,一般排胶温度低于130℃。⑤加料顺序加料原则:用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用量大,易分散的后加;为了防止焦烧,硫黄和超速促进剂一般最后加入。加料顺序:塑炼胶、再生胶、母炼胶一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一补强、填充剂一液体软化剂一硫黄、超速促进剂。(二)混炼工艺2密炼机机混炼(2)密炼机混炼的工艺影响因素四、橡胶的混炼工艺(1)压片与冷却混炼后胶料应立即强制冷却,胶温降至30~35℃以下以免产生焦烧和喷霜现象。混炼后胶料都要压成一定厚度胶片以便于冷却、管理和使用。(2)滤胶气密性要求严格的胶料(如轮胎内胎等)必须过滤除掉其中机械杂质方法:采用机头和口型处装有多层钢丝网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