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头市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头市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头市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头市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头市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钢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注意:1、将本试卷试题的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刘姥姥忙跟了平儿到那边屋里,只见堆着半炕东西。平儿一一的拿与他瞧着,说道:“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子月白纱作里子。这是两个茧绸,作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也有你吃过的,也有你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客,比你们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瓜果子来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说着又悄悄笑道:“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狠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到了下房,鸳鸯指炕上一个包袱说道:“这是老太太的几件衣服,都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收着也可惜,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昨日叫我拿出两套儿送你带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里穿罢,别见笑。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这包子里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这是两个荷包,带着顽罢。”说罢便抽系子,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来给他瞧,又笑道:“荷包拿去,这个留下给我罢。”刘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声佛,听鸳鸯如此说,便说道:“姑娘只管留下罢。”鸳鸯见他信以为真,仍与他装上,笑道:“哄你顽呢,我有好些呢。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摘编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不仅仅需要通过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还需要从教化中养成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B.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由此可见,礼对个人的要求更高。C.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D.从某种角度理解,礼治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纱、实地子月白纱等布料,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等药丸,各色面果子都是刘姥姥亲自向贾母要的。B.王夫人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是让她拿去或作个小本买卖,或置几亩地,希望她以后不要再来贾府投靠自己。C.贾母从不穿众人孝敬的衣服,而是专门拿来送人,可见贾府等级森严,贾母位高权重,极力维护封建礼教。D.平儿送刘姥姥自己的袄儿、裙子、包头、绒线等物品,鸳鸯安排刘姥姥出府等事宜都可以看出两人的善良之处。3.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材料一画横线句子的一项是()(3分)A.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红楼梦》第3回)B.秦氏听了笑道:“不然住我屋里去吧。”宝玉点头微笑。(《红楼梦》第5回)C.至贾母正室,(元春)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红楼梦》第17、18回)D.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探春)改了不成?(《红楼梦》第55回)4.《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中,贾府众人攒金给王熙凤过生日,贾母出二十两、王夫人和邢夫人出十六两、尤氏和李纨出十二两,其余众人按照其身份和地位出钱,可见贾府等级较为森严。可在材料二中贾母只是给了刘姥姥一些药丸衣物,而王夫人却给了刘姥姥一百两。你认为王夫人的行为是否合“礼”?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流浪的弦音安庆捏掉头顶的一片树叶,秋天了。瞎子那年说:“我想认个干娘。”瞎子每走一个村都这样说着他的愿望。瞎子唱的是地方戏,小段子、整轴子的戏都唱。唱得累了,停下二弦嘘口气,瞎子说:“俺想认个干娘。俺娘死得早,俺……”瞎子很伤心。瞎子再接着唱。瞎子连个干娘也认不下啊。瞎子不服气,不服气的瞎子那年终于认下了一个干娘。那是在瓦塘村,瞎子听见树叶落进水塘“噗”的声音,瞎子拉完了最后一个音,它似一种断帛之声,瞎子擒住了一片树叶,几滴泪落在那片叶子上。瞎子的两手还执着那把二弦。瞎子知道面前还蹲着一个人。别人都走远了,蹲在跟前的人说:“孩子,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瞎子的手颤了一下。“你愿认吗?”瞎子这次听准了。“娘。”瞎子“扑通”一声跪下,二弦响了一声,像从他心里跑出的一个音符。干娘去扶他。干娘说:“给娘拉一曲吧,算认娘曲。”瞎子说:“娘,我就给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场地静着,稍息之后,弦声骤起,尔后弦声悠悠扬扬起来,一泓泉水在瞎子的弦声中流淌着,一弯月儿映照进池塘。瞎子看不见,但瞎子知道干娘的身边又站满了人。曲终。干娘起身说:“孩子,娘给你做饭去,今后再来瓦塘,你不用吃百家饭了。”“娘!”瞎子的泪“哗”地流出来。那年瞎子二十一岁。瞎子依然到处去拉他的曲子,唱他的坠子。瞎子和干娘有一个约定,就是每双月的十九回一次瓦塘村。瞎子说:“娘,我不能天天待在瓦塘,我还要出去唱坠子呢。”干娘说:“记住,娘等你。”每一次走时,干娘都把他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问干儿往哪个方向去,然后孤独地瞅着瞎子远去的身影,看天上的几只鸟儿叫唤着伴着干儿往前走。那是她家房檐下的鸽子。有一次,是夏季,十八的中午雨就下来了,十九还未停。干娘打着伞在村外的十字路口等瞎子。不见瞎子的身影,干娘心里急得慌。干娘沿着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再回来;又沿着另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还不见瞎子,再回来……从另一条路回来时,干娘看见路口站着一个雨人。干儿说:“娘,我踩着脚下的路知道泥路上走过一个人,娘,我连累你挨淋了。”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回了家,干娘为他换衣裳,又赶紧为他做姜汤。每次回来,干娘都给他烙那种很香很香的饼,把他身上的衣裳换了洗了。干娘好啊,干娘让他的心里有了娘,干娘使一个瞎子在漂泊的路上有了一个温暖的驿站。瞎子的心就动了。那天瞎子说:“娘,你想听一个孩子的故事吗?”瞎子说:“十三岁那年我接连失去了爹和娘。在一个雨天干爹把我拉回了他家,干爹说要从此养我做儿子。那个女人就是因为干爹收留我而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干爹的……”干娘紧紧攥着他的手。干娘说:“儿的命苦。”瞎子说:“爹知道我认了个好干娘,一直想当面来谢谢干娘。”干娘握着瞎子的手点着头。瞎子的干爹和瞎子一起来瓦塘是一个秋日。瞎子和干爹走进院子时,一群鸽子往高处飞,又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瞎子听干爹干娘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脸上就有笑容漾起来。后来瞎子对干爹干娘说:“爹,娘,你们都是苦命人,你们握握手吧。”瞎子说着把两双手往一起拉。两双手就紧紧地握住了。瞎子把手也握上去。三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干爹和干娘的脸上都有了泪。瞎子坐下来静静地展开二弦,一曲乐儿悠悠地漾起来,时光慢慢地从他的脸前滑过去。瞎子依然走在路上,手里的棍子就是脚下的路。瞎子走着走着就禁不住想:我终于找到能和爹在一起的娘了。瞎子想着,棍子击地,竟然在路上唱起来。(选自《此岸的时光》)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瞎子听到蹲在跟前的人说“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时手颤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精妙地写出了瞎子既惊喜又略带犹豫的心态。B.小说把普通词用得有味,如“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中的“攥”写出了干娘对干儿的贴心疼爱,“竟然在路上唱起来”中的“竟然”突显瞎子喜悦到忘情的程度。C.鸽子在小说中的出现并非闲笔,第8段写它们叫唤着伴着瞎子飞,烘托了干娘对干儿远去不舍的心情;12段它们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烘托了相亲相依、感情交融的气氛。D.小说结尾写瞎子欣喜,和开头写瞎子伤心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暖色,合乎读者对遭遇不幸的人同情的心理,增强阅读的愉快体验。6.小说画横线的句子三次描写弦音,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演奏者的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7.小说通过苦难和温情的交响揭示主题,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简要分析苦难和温情的交响,然后概括小说的主题。(6分)二、《古文观止》选读(6分)材料一: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选自《冯谖客孟尝君》)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B.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C.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材料二: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选自《触龙说赵太后》)9.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太后新用事用事:执政,当权B.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得到没有C.没死以闻没死:没有死去D.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填沟壑:退休三、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请奏其效奏:演奏B.黑貂之裘弊弊:破旧C.简练以为揣摩简:选择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倨:傲慢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B.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C.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D.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秦不仅面见秦王,而且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最终失意而归,潜心研读,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好学的精神值得赞扬。B.苏秦远赴秦国游说秦王连横而受挫,最主要的原因是苏秦此时还没有掌握《太公阴符》,使秦王觉得他只会夸夸其谈。C.苏秦精研《太公阴符》一整年,得其精要,这大大增强了他游说诸侯的信心;他成功游说赵王而为赵相,合纵而抗秦。D.苏秦游说秦王高谈阔论,颇显辩士口若悬河之才;游说赵王,则隐其辞锋,简言“扺掌而谈”:纵横家形象跃然纸上。13.将上文中划线句子和课内古诗文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1)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4分)(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①,江空月静。【注】①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起首三句是环境描写,词人多方面多层次地描绘了—幅晴空与绿野相连、天光与澄江相接的美景,景象寥阔而寂静。B.词人从船上望去,看到远处人归之影,人影与晚霞相映。人渐走渐近,原来是一位美人独自在芳洲之上采香草,拾翠羽。C.“玉盘”一句由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句化用而来,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凸显了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D.优美的乐声饱含着今古幽思,人物的精神境界高雅深沉。词人又用“谁省”一词,突出此时知音难觅的惆怅。15.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但词人并未一味模仿,而是另出新意。请简要赏析“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积雨辋川庄作①【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③,海鸥何事更相疑④。【注释】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菑(zī):这里泛指田亩。③野老:诗人自称。争席:《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社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④海鸥何事更相疑:《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想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已经对他产生了猜疑。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田家,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B.颈联写在幽静的山水之中,诗人静观木槿花自开自落,体悟人生之道,习养心性,在松树下采摘带露的绿葵,素食清斋,保持身心之净。C.尾联列举了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而作者故意反用其典,来抒写自己淡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D.在这首七律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17.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题1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2)《琵琶行》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4)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5)《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6)《登高》中,诗人用“,”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7)《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出了天气反复无常,词人难以入眠的句子:,。(8)《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渡的句子是:,。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如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大自然将玉作为漂亮珍宝赠与人类。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它表里如一,瑕不掩瑜;光泽滋润,刚柔相济;宁折不弯,不为瓦全;断口锋利,却不伤人;声音清越,却不张扬。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尚玉的民族,在使用玉石的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古代文人甚爱风雅,巧妙地将“玉”运用于诗文之中。诸如屈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李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等借玉石寄托思想与感情。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0.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B.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C.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B.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C.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D.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玉石深得国人喜欢。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位受到刘云山接见、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扎克伯格,如今已是亿万富翁,成为人生赢家。②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经历苦难的他终获成功。③我自1992年7月起,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忝列门墙,有幸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获益良多。④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着眼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湘江秋景,不禁回想起当年“同学少年”“指点江山”的峥嵘岁月。⑤南京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拍出一块。⑥这届新高一同学到底实力怎么样,这次月考将是一次极好的检验机会,老师们都在侧目而视。A.②⑤⑥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⑤⑥23.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请从必修上第三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200字以内的文学短评。(5分)五、写作(60分)24.本次作文有书写和表达两方面的要求,将分别打分。(一)书写卷面分。(10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对这段话,你有怎样的经历和体验?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包钢一中2023级高一月考语文答案1.D【解析】A.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B.“由此可见”后的结论有无,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以偏概全。原文“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只是“可能”。2.D【解析】A.除了青纱,其他东西都不是刘姥姥向贾母要的。B.希望她以后不要求亲靠友的,而非不要再来贾府投靠王夫人。C.“专门拿来送人”有误,“贾母位高权重,极力维护封建礼教”的推断也有误。3.B【解析】秦可卿让贾宝玉去自己的闺房休息是不合礼的,这是对礼的破坏,而不是对礼的主动归服。4.是合“礼”的。①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秩序,贾府也不例外;贾府中的人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个人习惯所维持),人都是主动服礼的,王夫人也不例外。②刘姥姥是王夫人连了宗的亲戚,刘姥姥是王家的亲戚而非贾家的亲戚,故王夫人给她钱而贾母未给她钱是合礼的。(每点2分)5.A(“犹豫”错)6.①第一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弦音似断帛之声,表现了瞎子始终认不下一个干娘的伤痛和绝望。②第二次,通过写想象的乐曲呈现的泉水流淌、月映池塘的画面(通感),表现乐曲的艺术效果。(或:用站满了听众侧面烘托乐曲的感人),表现了瞎子认到干娘后的激动。③第三次,“乐儿悠悠地漾起来”运用比拟(或:拟物)的手法,把抽象的乐曲比拟为具体可感的荡漾的水,描写乐曲的优美动听,表现了瞎子完成了一桩美好心愿后的满足和幸福。7.分析:①瞎子少年失去父母,过着流浪的生活,却得到干爹的收养和干娘的心疼、照顾。②干娘成了寡妇,内心自卑,却得到了瞎子的敬爱和瞎子干爹的感激,并和瞎子干爹结伴。③干爹收养瞎子,致使妻子带着女儿弃他而去,却得到瞎子的敬爱,并和瞎子的干娘走到一起。(3分)主题:小说通过叙写三个人物苦难和温情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不幸和苦难,但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能够超越苦难,共享温情。(或:小说通过叙写三个人物苦难和温情的故事说明,经历过苦难的人更懂得用温情对抗人生的不幸和苦难。或:小说通过叙写三个人物苦难和温情的故事说明,面对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苦难,人们要拿出温情彼此关怀体贴。)(3分)8.D9.A10.A【解析】奏:进言、陈述11.D12.B【解析】B.“最主要的原因是苏秦此时还没有掌握《太公阴符》,使秦王觉得他只会夸夸其谈”错,从原文看,秦王没有接受苏秦谋略的主要原因是:秦王觉得“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即秦国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实现连横之策的条件还不具备。13.(1)当苏秦权势逐渐上升的时候,黄金万镒供他使用,而他所指挥的战车和骑兵接连不断,在道路上走路都显得权势显赫。(一句1分)(2)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参考译文:苏秦开始用连横的主张去游说秦惠王说:“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和汉中等地丰富物产的便利,北面有北方有来自胡地的贵重兽皮与代地的良马,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天然的屏障,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这两个牢固的关塞。国家田地肥沃,百姓殷实富裕,战车万辆,兵甲百万,沃野千里,各种资源富饶,积蓄充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真是天府之国,因此秦国可以称得上是能够称霸天下的强国。凭借着大王的贤能,国家众多的士卒和百姓,战车、骑兵的强大力量,兵法和谋略的运用,(贵国)可以吞并其他诸侯,统一天下,号称皇帝来统治全国。希望大王稍加留意,让我向您陈述如何可以取得重大效果。”秦惠王说:“寡人听说,羽毛不够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法令文不完备的,不可以奖惩刑罚;道德不崇高的君主,不可以统治万民;政策教化不顺天意的君主不可以拿战争来劳烦大臣。如今先生不远千里来当面登庭指教,军国大计还是希望等将来再说吧。”苏秦游说秦王,一连十多次上表奏章,但他的建议始终都没能得到采纳。(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旧了,百斤的黄金花光了,财物部用尽,(只好)离开秦国回到老家。他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担着行囊,神情枯槁,面容憔悴,脸色黄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于是,他晚上翻出他的藏书,打开了数十个书箱,找到了一本《太公阴符》的讲谋略的书,埋头攻读,找那些简练精要的地方反复揣摩。读书到了困倦的时候想要睡觉,他就拿来锥子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致使鲜血顺着腿流到脚底,他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可能游说各国的国君却不能使他们拿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这样的尊位的呢?”过了一年终于揣摩成功,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样一来就可以游说当世在位的各国国君了!”于是苏秦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非常高兴,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并授予他相印,一百辆马车,一千匹锦绣,一百双白璧,一万镒黄金,长长的车队尾随在他的身后,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来压制强秦。因此,当苏秦在赵国做宰相时,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就在这个时候,广大的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威武的王侯、掌握大权的谋臣,都想让苏秦出谋划策。因此,没有浪费一斗粮食,没有劳烦一个战士作战,没有折断一支箭,就使得各国诸侯和睦相处,甚至比亲兄弟之间还要亲近。所以说,只要有贤能的人掌握政权,天下就能够服从安定,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得到任用,老百姓就会顺从。因此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