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和平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和平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和平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和平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和平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和平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2.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3.下列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B.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C.伏安法测电阻 D.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倒距离凸透镜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f<16cm B.16cm<f<25cm C.25cm<f<32cm D.32cm<f<50cm5.若乙物体的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1/3,当把它们分别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右两盘时,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1:3 B.3:1 C.1:9 D.l:16.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B.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s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7.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8.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二、多选题9.生活中与物理现象有关的场景很常见,下面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正确的是()A.用力推课桌而课桌仍然保持静止,说明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鸡蛋在碗边上磕破而碗仍完好,说明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C.乘客在乘车时需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乘客的惯性带来危害D.洗手后甩一甩手使水滴脱落,是利用了水滴的惯性1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f1<f2D.f1<f2三、填空题1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的一张频闪照片,气泡从点A开始运动,频闪点B、C、D是每隔2s拍摄的气泡位置,分析照片可知:(1)气泡在AD段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其理由是___________;(2)气泡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3)该气泡在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1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和蓝光。13.小刚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表格是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505764717885919698989814.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

15.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16.观察图所示的三个测量仪器并完成读数,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停表的读数是_____min_____s,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18.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将光路图补充完整。(______)19.(10分)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做探究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表一(甲组实验记录)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表二(乙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1314151617温度/℃-6-4-200…01234(1)表一中,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是_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_℃,实验时的大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2)在水沸腾实验中,给烧杯加盖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3)撤掉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4)分析表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___。五、计算题20.(6分)某校园内立有一质量为3000kg的景观石,体积为1.2m3,则:(1)该景观石的密度为多少kg/m3?(2)该景观石重多少N?21.(6分)小明使用一个质量为200g的玻璃瓶装液体,当他在瓶中装满水时,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是800g。他想用这个瓶子装同样质量的酒精,那么酒精是否会溢出呢?请你通过计算进行证明。如果溢出,求溢出的酒精质量m溢;如果没装满,求瓶子还剩的空间V。(已知ρ水=1g/cm3,ρ酒精=0.8g/cm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题目详解】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以及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来判断选项.2、B【题目详解】图甲:随着时间的增大,甲图中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随着时间的增大,乙图中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图丙:随时间的增大,丙图中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图丁:随时间的增大,丁图中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甲和丁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故选B。3、C【题目详解】AD.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两个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使结论更可靠,故AD不符合题意;B.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探究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寻找一定的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C.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使测量值更准确,减小误差,故C符合题意;故选C。4、B【题目详解】由题意知,蜡烛成像时,物距小于像距,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是f<32cm<2f,50cm>2f所以16cm<f<25c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A【题目详解】乙物体的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1/3,即有:,当把它们分别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右两盘时,天平恰好平衡,即甲、乙的质量相等,则有:,故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6、C【题目详解】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一节课的时间约为45min;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3℃;ABD错误,课桌高度约75cm,C正确.7、B【题目详解】A.双层中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禁止鸣笛是在噪声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路旁栽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题目详解】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鼓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所以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多选题9、CD【题目详解】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与摩擦力平衡,不能说明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B.把鸡蛋向碗边沿一磕,碗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碗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B错误;C.乘客在乘车时需系好安全带,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洗手后手上有水,用力甩手,手与水一起运动,手突然停止运动,而水由于惯性要继续运动,从而与手脱离,即把手上的水珠甩掉是利用了水滴的惯性,故D正确。故选CD。10、BD【题目详解】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故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选项B是正确的;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说明现在像距变小,则相对于以前物距变大了,故f1<f2,故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BD。三、填空题1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气泡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0.125CD【题目详解】(1)[1][2]由图知道,在AD段上,在相等的时间内气泡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气泡运动越来越快,所以,气泡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2)[3]由图象知道,sBD=60.0cm-10.0cm=50.0cm=0.5m,tBD=4s,由知道,平均速度是:;(3)[4]由图知道,相等时间内,CD段的路程最长,由知道,在CD段的平均速度最大。12、色散;绿光。【题目详解】[1]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它通过三棱镜后,复色光会被分解成一条光带,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三基色为:红光、绿光、蓝光。13、98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题目详解】[1]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由表格中记录数据可以得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8℃。[2]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此时该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14、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22℃【题目详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由图甲知道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由乙图知道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即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所以图甲中水的温度是22℃.15、1657:20【题目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5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65cm;[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16、1.771914【题目详解】[1]由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的长度为1.77cm;[2]由图乙知,在小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9s,所以秒表的读数为1min9s;[3]由图丙知,数值自上而下是变小的,所以温度为零上的温度,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14℃。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18、【题目详解】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据此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据此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19、9698低于减少热量损失水能继续从石棉网等上吸收热量详见解析详见解析【题目详解】(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2][3]由表格中数据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8℃,低于100℃,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2)[4]在水沸腾实验中,给烧杯加盖子可以减少热量损失;(3)[5]刚撤掉酒精灯时,铁圈、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可以继续吸热,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4)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①[6]冰的熔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