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化学信息来防治害虫是()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 B.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C.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 D.扎稻草人恐吓麻雀2.如图是“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B.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C.桑树与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E+F+G+H)/A表示D.桑树的总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可以用B+C表示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范围广B.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C.所有动物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中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是通过血液传送的4.出生以后在生活中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时,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B.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无关刺激会转化为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C.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减弱D.条件反射的建立是一个学习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是遗忘而不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5.乙醇梭菌蛋白是以乙醇梭菌(芽孢杆菌科)为发酵菌种生产的一种新型菌体蛋白。中国农科院突破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等为原料,制造出了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并大幅提高了反应速度(22秒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梭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核糖体,它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仅以一氧化碳为原料并不能合成蛋白质,因为还需要氮源等条件C.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与R基团无关D.该成果的应用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6.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杭州西湖周围的山上野猪数量大增,甚至出现了野猪在湖中冬泳的景象。野猪数量上升会导致()A.种群基因库增大 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C.种群进化速度加快 D.新的物种形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面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d、e、f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为________。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传递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它是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使突触后膜的电位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3)图乙中兴奋在A和B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生态果园是当下悄然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该系统包括果园、家禽、家畜、蚯蚓、蚯蚓养殖床。果园为家禽、家畜提供食物和生活空间;家禽、家畜散养,它们的粪便分别为蚯蚓、果园提供食物、肥料;蚯蚓在蚯蚓养殖床养殖,为家禽提供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包括_____,其分解有机物对其自身的意义是:_____。(2)为满足家禽、家畜的营养,人们还需为其提供饲料,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假设单位时间内果园中的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为1×103KJ,则家畜同化的能量流向蚯蚂蚓最多为_____kJ。(3)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原因是提高了能量的_____。(4)从害虫治理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产模式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请分析原因:_____。(5)该果园中果农在果树开花时期,放置一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这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9.(10分)鸢尾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红色花对紫色花为显性。下表是纯合鸢尾植株杂交实验的数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亲本组合F1植株数量F2植株数量红色花紫色花红色花紫色花①红色花×紫色花98046031②红色花×紫色花105031599(1)等位基因D,d和E、e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2)组合①亲本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F2红色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3)组合②中F1的红色花基因型可能有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组合②的F2中某红色花鸢尾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10.(10分)如图甲为某人工鱼塘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乙为该鱼塘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能进行图甲中B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能进行图甲中A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乙可知,流经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第二营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中的部分能量。(4)图乙中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____(填“>”“、”“=”或“<”)c/a×100%。11.(15分)“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如图1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图2为该生产模式中碳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成分,①、②、③代表过程)。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2)图1中的微藻和线虫分别对应图2中的_____和_____(用字母表示),图2中的①主要代表____________过程,在①、③过程中碳元素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3)若图1中线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线虫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4)在食物网微藻→线虫→福寿螺→鸭子中,若要使鸭子增重1kg,从理论上分析,至少需要微藻的质量_______kg。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详解】A、昆虫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A正确;B、紫外灯的光属于物理信息,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B错误;C、结群信号录音属于声音,则为物理信息,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C错误;D、稻草人属于物理信息,扎稻草人恐吓麻雀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D错误。故选A。2、B【解析】本题考查与能量流动相关的知识。题图分析: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桑树总光合作用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因此B指的是桑树的呼吸作用,其中净光合作用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蚕的能量分成了四部分,G指向分解者,指的是被分解者利用的遗体、残骸,E是呼吸作用,H指向了下一营养级,所以F指的是未利用的能量。据此分析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A正确;B、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既没有流向分解者,也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和用于呼吸的能量。因此未利用的能量是指目前贮存在桑树体内的能量,而蚕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桑树的遗体、残骸,B错误;C、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指的是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桑树的同化量是A,蚕的同化量是E+F+G+H,因此桑树与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E+F+G+H)/A表示,C正确;D、的总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可以用B+C表示因此选B。【点睛】熟悉能量流动过程中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是解题的关键。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若分成两部分,则是指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若分成三部分,则是指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若分成四部分,则是指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还有未利用的部分。3、A【解析】1、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2、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详解】A、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范围广,A正确;B、体液调节中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运输进行传送的,B错误;C、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存在神经调节,C错误;D、体液调节中的“体液”是指血浆等体液,体液调节是指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等进行的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D错误。故选A。4、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特定的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脑越发达的动物,建立的条件反射也就越复杂。【详解】A、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时,食物是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A正确;B、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无关刺激经过反复的训练之后会转化为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C、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如食物的反复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减弱,C正确;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D错误。故选D。5、C【解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直接原因:(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A、乙醇梭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正确;B、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仅以一氧化碳(元素为C、O)为原料并不能合成蛋白质,缺少N元素,因此还需要还需要氮源等条件,B正确;C、R基团的类型决定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功能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的结构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因此,蛋白质的功能与R基团有关,C错误;D、据题意可知,乙醇梭菌能以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等为原料,制造出了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C。6、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因此野猪数量上升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增大,A正确;B、野猪数量上升不会导致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野猪数量上升不会导致种群进化速度加快,C错误;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野猪数量上升不会导致新的物种形成,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反射(2).效应器(3).负电位(4).神经递质(5).高尔基体(6).细胞膜(突触前膜)(7).胞吐(8).改变(9).单向(10).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根据突触结构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有神经节)、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出神经、f表示效应器;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甲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依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由前一个神经细胞合成,在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结合,通过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然后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改变,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①.蚯蚓、土壤中的微生物②.为其生长发育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2)①.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所含的能量②.0(3)利用效率(4)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家禽捕食果园害虫,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害虫种群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5)信息传递【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小问1详解】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腐生性动物,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包括蚯蚓、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对其自身的意义是:为其生长发育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小问2详解】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投入的饲料中所含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家畜的粪便流向分解者,而家畜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家畜的同化量,故家畜同化的能量流向蚯蚓最多为0KJ。【小问3详解】该果园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能量,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小问4详解】天敌与作物害虫间存在捕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家禽捕食果园害虫,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害虫种群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即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故即使不使用农药,该农业生产模式害虫数量也一直较少。【小问5详解】该电子仪器能够产生振动或声音,从而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这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础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9、(1)①.自由组合②.亲本组合①的F2中红色花:紫色花=15:1,为9:3:3:1的变式(符合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代性状比例规律)(2)①.DDEE②.1/5(3)①.Ddee或ddEe②.令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若子代全为红色花,则基因型为DDee或ddEE,若子代红花:紫花=1:1,则为Ddee或ddEe(或:令该红花植株自交;若子代全为红色花,则其基因型为DDee或ddEE,若子代红花:紫花=3:1,则为Ddee或ddEe)【解析】独立遗传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题干中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和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表格中通过子代9:3:3:1的比例,也可分析出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由分析可知,组合①红色花×紫色花在子二代红色花:紫色花=460:31≈15:1,出现了类似9:3:3:1的比例,说明等位基因D、D和e、e的遗传遵循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实验①中红色花×紫色花,子一代全部是红色花,子二代红色花:紫色花=460:31≈15:1,是9:3:3:1的变形,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DdEe,且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ee,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_E_、D_ee、ddE_,所以亲本红色花的基因型为DDEE;F2红花基因型有D_E、D_ee、ddE_,其中纯合子包括DDEE、DDe和ddEE,占3/15=1/5。(3)实验②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说明子一代红色花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即子一代的基因型为Ddee或ddEe;组合②的F2中红色花的基因型有DDee或Ddee、ddEe或ddEE四种基因型。要确定其基因型,可令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若子代全为红色花,则基因型为DDee或ddEE,若子代红花:紫花=1:1,则为Ddee或ddEe(或:令该红花植株自交;若子代全为红色花,则其基因型为DDee或ddEE,若子代红花:紫花=3:1,则为Ddee或ddE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10、(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生产者(3).a+e(4).a(5).<【解析】1、图甲中A表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生成(CH2O);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2、图乙中a表示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的摄入量;c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的同化量;d表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e表示饲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均可进行图B所示呼吸作用,故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图乙中包括生产者和第二营养级,其中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CO2生成(CH2O),即图中的A过程。(3)由图乙,结合人工鱼塘的生产方式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和人工投放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e,故为a+e;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中的能量,对应图中的a。(4)由于第二个营养级的能量输入有第二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饲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即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同化得到的能量小于c,因此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a×100%)【点睛】本题结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