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心灵的碰撞象外之象朱德群以色彩写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1.gif)
![自然与心灵的碰撞象外之象朱德群以色彩写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2.gif)
![自然与心灵的碰撞象外之象朱德群以色彩写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3.gif)
![自然与心灵的碰撞象外之象朱德群以色彩写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326dd8a8ffeccd48abcad38b948ceff0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与心灵的碰撞象外之象朱德群以色彩写诗
朱德群是一位在法国生活的现代中国抽象艺术家。他的绘画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将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象外之象”境界演绎至极致,为西方绘画注入了新的生命。特别是他对抽象绘画中的西方油画色彩语言的运用,结合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创造出了一种诗意空灵的意境之美。朱德群1920年12月3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萧县白土镇(时属江苏),他在那里度过了快乐无拘的童年时光。那个时候,萧县虽然算不上富裕之乡,但是却出了很多书法家、画家。他的父亲算得上书法爱好者,与许多文人雅士一样热衷摹松写竹、画兰染梅,虽说不上有多深的造诣,却总是乐此不疲。朱父为了培养他,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将其送进私塾读书。其间,他不仅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而且还背唐诗、临摹字帖、写毛笔字。朱德群似乎与笔墨有缘,对写毛笔字他很感兴趣,但是他更喜欢随意涂鸦。突然有一天,朱德群偶然间翻到了王羲之的《草字诀》,发现写草书不用中规中矩,可以随意用笔,很适合个性自由的人。平时他还跟着父亲学画水墨画,得知儿子对水墨画的兴趣,父亲便开始引导他从《芥子园画传》入手习画,该画传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1935年,他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朱德群在时任校长的林风眠及吴大羽等老师们的指导下艺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风眠在水墨画方面的创新不仅影响了朱德群,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把自然、心灵视为艺术生命的源泉,表现出对大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觉感受和领悟力。朱德群回忆:“吴大羽先生对我素描、水彩和油画的批评和指导是和印象派、后印象派做比较,例如:梵高、塞尚、毕沙罗和莫奈等等。他说‘不要太注意透视,更多的要注意光线颜色的对比,主要领悟对自然中最有个性的表现力’。”国画系主任潘天寿对西方艺术从未研究,而其作品中却体现西方绘画的现代造型元素,因而被誉为“中国的塞尚”。朱德群称自己抽象画中的阳刚,应该追溯到潘天寿这个源头。潘天寿的书法自成一格,字体好而又别致。文人的字画比较纤巧,而潘天寿则反其道而行,追求力量。朱德群一直铭记教导,“须有高尚之品德,超越之见识,广阔深入之生活,然后才能有所成就。”1949年,朱德群到了台湾,在台大艺术系教授素描课程。1954年,朱德群在台北举办平生第一个大型个人展,50多幅展品全部售完。被称为“台湾艺术界的龙头”和“台湾美术理论先驱”的虞君质教授写道:“……以朱德群先生的作品而论,在那些富有天才灵感的创作中,展开了一片富有东方色彩的造型世界。”直到1953年去八仙山写生,朱德群在深谷丛林中领悟到了虚实相生的中国水墨画,具有中国传统的诗意精神。烟雾弥漫,枝叶纵横交错,使朱德群联想到书法用笔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绘画观念发生了转变。想到文人画的始祖——唐朝的“诗佛”王维所写的一首诗《送友人归山歌》:“……山万重兮一云,混天地兮不分。树暧兮氛氲,猿不见兮空闻。”这是一首含着云雾画意的诗。想着诗,看着云,那万变不居的姿态,那充盈宇宙的博大,那无穷无尽的色阶,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愉悦。在乌云弥漫时,朱德群真正体会到张彦远所论水墨画“墨分五色”的玄妙。中国画应用宣纸的洇墨效果和毛笔特别的表现能力,成功地画出了云雾千姿万态的美,是世界画史上独秀一枝的奇葩。云雾在中国画中形成的灵性空间,使画面获得虚实对比、活泼生动、富有诗意、难以捉摸的效果。从那一刻起,朱德群就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日后画水墨画、抽象风景画甚至油画都播下了种子。朱德群开始对塞尚的绘画理念取长补短,塞尚的绘画作品注重轮廓,而笔触的运用却忽视了焦点透视。这些特点与国画是相通的,它们所描绘的大自然都经过了画家想象、修养与个性的融合,其不同的是中国画讲究意境和笔墨,而西方绘画色彩的构成是画家精神的投射。于是,塞尚的以色彩代替体积,颜色关系代替明暗变化被他吸收下来。1955年3月29日,朱德群前往法国。1956年,也是他来巴黎的第二年,看到一位著名画家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的回顾展后异常亢奋。“我第一次看斯塔埃尔的作品非常感动,给了我很大刺激,然而也顿时开悟。”在接受廖琼芳采访时,朱德群说:“我以前是画具象的东西,从他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一种可贵的感情和思想的大解放。他那自由奔放的作画态度,给了我深厚的启迪,扭转了我的艺术取向,对我在巴黎几十年的艺术壮游,起了决定性转折作用。我以后在画抽象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庄子的‘逍遥’和孔子的‘游于艺’的自由感。他让我尽情发泄,画完感到非常痛快。”从朱德群1956年《街景B》、《都市远眺》和《城市黄昏》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笔触的自由奔放,画面都是一些垂直色块的组合,已经接近大象无形了。在法国,朱德群一方面感悟西方绘画之真谛,另一方面又体会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他的画色彩绚丽,光影动人,以忘我的情怀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呈现出一种对世界诗意的默认和跨国际的空间范畴。在法国的几十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将自我的艺术潜能发挥到极致。法国艺术界给了这个用色彩写诗的中国人最高荣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1969年,他看到荷兰艺术大师伦勃朗的回顾展后,他的艺术这才真正地走向成熟。在伦勃朗诞辰三百周年之际,集结了世界各地的伦勃朗重要作品。他坦诚地说:“这是我看画展最感动的一次。”它不仅影响朱德群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他画面光影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伦勃朗对光的运用是他艺术风格中最独特的技法,在伦勃朗看来,光是一切色彩的依据,而色彩是随着光线变化而产生运动的,手法千变万化,使画面产生了奇异的效果。朱德群受到启示,他把伦勃朗画面中的光线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画面表现形式。在创作思想上,由于朱德群从小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对绘画基本内涵的认识源于对传统画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记忆。一位美国大学的美术系教授在《朱德群抽象世界》一文中写道:“朱德群一直都对中国诗的传统极为尊重,而且常常用油画来表达诗意。”而法国评论家郎贝直接称朱德群绘画为“诗意的默想”,他那“充满动感、变化莫测的笔触运用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就包括诗意和绘画元素的契合。”在中国画中,诗、画一体的意境已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中国水墨语境之灵魂。朱德群一直非常钟情、嗜读古典诗词,它们一直伴随着他的绘画与人生,让诗意的灵感影响其作品的韵味。随着画家的纵横挥洒,大自然的每种元素、每种品性都郁郁勃发。比如柳永的“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范仲淹的“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轼的“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等绝妙好词都进入了朱德群作品的诗意幻觉空间。他想融合绘画中传统的色彩和抽象画派中的自由形态来表现宇宙的无限空间。当我们细细品读他的作品时,会发现在他的抽象画上有意无意之间流露着中国传统诗词的意境之美。正是因为非常喜欢李后主《忆江南》中“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的古典诗意,让朱德群在唐宋的秋意中留存了20余年,涌向笔端的不是记忆中的秋天风景,而是秋的诗、秋的歌和秋的燃烧。朱德群的油画作品《思乡》、《秋意》、《开阔之景》、《夕》、《喜》、《秋》等等,都是神游于王维、李白的思乡诗情境之中。多年来,朱德群神游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之中,追求审美的愉悦情境。朱德群以中国诗画的视觉为出发点,弥补了西方色彩理论的生硬观念。西方评论家认为他的绘画是诗意的抽象画绝非偶然,因为他的作品中充分地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互相交融、相互借鉴,一切源于心中情感的自然流露,以生命对宇宙的理解达到了“大象无形”之境界。他说:中国的文人画主张诗、书、画为一体,我如果要走出自己的抽象绘画道路,只有把我们文化中的抽象表达基因,融入康丁斯基的抽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更高的要求。他给自己的每一幅抽象作品都赋予了一个充满中国诗意的画题名称,更可深知其真正的内涵与意义。从宋元山水画和汉唐绘画的宏阔气势上,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他的抽象作品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为主体的关系和人的精神、自然秩序内在的和谐,在现代文化上实现了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朱德群的艺术中,以张扬于天地间的生命以及内在力量为主,营造出崇高的阳刚之美,这是一种超越生命的瞬间永恒,是萦绕天地间、宇宙间浑然一体的情怀。这种对审美艺术的追求与渴望,使他的绘画艺术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美。在艺术手法上,他利用中国画所特有的明澈淋漓感和油画语言相交映衬,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他灵活运用中国书法的智慧,挥毫泼彩,扁而平的方块笔触、圆融点状的笔触、纤细锋利的笔触、层层叠压的笔迹效果构成连绵不绝的质地感。浩瀚的宇宙空间在浅蓝、深蓝、靛蓝的色域中相互撞击,在五光十彩中奔泻、分割、变形,千变万化。细细尘埃在宇宙中扩散飞舞,跳跃在火花燃烧之中。随着画家激情、借鉴书法的韵律,线条在无限的运动中瞬间多变,笼罩着天地精神的生命韵味。这种雄浑的境界和自强不息的意志体现,不断激励他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月子中心产后恢复中心合作框架协议
- 中国广电手机产品白皮书2025年版
- 2025年度储能设备箱涵项目施工临时照明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发酵类制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钻采装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合作协议书
- 如何将个人成长纳入月度工作计划
- 学生发展报告与个案分析计划
- 如何开展班级传统文化教育计划
- 幼儿阅读推广计划
- 煤矿掘进队机电管理制度汇编
-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幼学纪事获奖课件
- 代理商的管理制度
- 名著阅读:简答、阅读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供应室课件大全
- 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赛前辅导课件
- 部编四下语文《口语交际:转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仓库每日巡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