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大融合“十市联赛”一等奖_第1页
促进民族大融合“十市联赛”一等奖_第2页
促进民族大融合“十市联赛”一等奖_第3页
促进民族大融合“十市联赛”一等奖_第4页
促进民族大融合“十市联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建社会的分期:一、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二、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589年三、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581——907年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1368————1840年)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

1、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理论:法家韩非子实践:商鞅变法实行县制

(2)建立于秦朝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行郡县、颁秦律度量衡货币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特点: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结合

(3)巩固于西汉内容:“中朝”“外朝”刺史制度、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设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特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郡县制度会取代分封制呢?1、分封建导致国家的分裂割据,秦统一后必需巩固统治和统一,必须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2、分散的自然经济,特别是地主经济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才能使社会安定,巩固统一。(二)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位终身和世袭。2、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立法行政司法)。3、皇权借助神权,宣扬“君权神授”。4、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集权)5、君权与相权、中央和地方两对矛盾伴随中央集权的始终。6、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明清时期趋势向强化并走向反动。专制主义▲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在明清以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起进步作用;在明清以后主要起消极甚至是反动的作用。明清以前进步作用: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④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在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

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发展。▲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明清时期:消极作用为主:①政治上,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专制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阻碍社会发展。②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③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禁锢思想,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在封建社会后期它却起了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起反动作用是主要方面。

同时还有进步作用: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长期存在的原因1、经济上,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反抗,巩固统治。3、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如水利建设等,以及大规模的土木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组织。4、国家版图广大,各地发展不平衡。5、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中国政体的演变

1、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巩固于西汉

内容:“中朝”“外朝”刺史制度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设太学,教授儒家经典特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选官制度:察举和征召

2、经济:经济恢复——繁荣。农业工具、水利工程等。对外贸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民族关系:张骞出使西域。政策:休养生息政策赋税制度:十五税一至三十税一农民负担:田租(土地税)、算赋、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四大项。

3、文化:思想、科技、文学、艺术(书法、绘画)、史学东汉时期:1、政治: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刺史”改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从此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2、经济:手工业:制瓷、造纸等

3、科技: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地动仪》、数学《九章算术》、医学:张仲景、华佗

4、文学:汉赋和乐府诗三国魏蜀吴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宋———齐——梁——陈北朝南朝西晋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2、政治上: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北方时有统一3、思想:儒家统治地位危机,三教并立4、文化:科技(数学、农学)文学、书法、绘画、雕刻术的特点(思考:佛教传入产生什么影响?)思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歌名是?这个民族曾建立过什么政权?著名人物是谁?这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居何地位?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魏晋南北朝(220—589)

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大融合)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文化风俗:少数民族汉化过程;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实质嘎仙洞岩画嘉峪关魏晋墓葬砖画牧马图材料1:“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魏书》序记依据材料,概括指出鲜卑拓跋部的民族特性。北魏的疆域包括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南方是刘宋政权439年统一北方一、改革的背景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鲜卑族拓跋部的发源地——大兴安岭北段(2)386年拓跋部复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人(3)439年统一北方(政治前提)北魏统一北方的意义①、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创造了较安定的社会,有利于经济发展。②、统一,有利于各族人民互相交往,彼此接触的机会更多,促进了民族大融合。③拓跋部鼓励发展农业经济:开始畜牧经济——农业经济游牧——定居;还兴办太学。

但鲜卑族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表现:(1)五胡内迁加强了各族经济文化交流(2)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互相学习(3)共同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趋势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自471年到481年仅十年间,爆发18次人民反抗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归纳指出北魏统治面临怎样的危机?“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贿,背公缘私。”——《魏书·高祖纪二》“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魏书·李安世传》“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魏书·韩麒麟传》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政治黑暗腐败,租役沉重民族歧视,压迫汉族地主官僚不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经济破坏冯太后影响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5)改革的可能性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仰慕、崇尚。(四)改革目的:(1)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2)改变落后状况,促进北魏社会发展(3)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4)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一、改革的背景(一)政治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结束混乱(二)必要性:1、民族文化:北方统一后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2、经济:与汉族相比,鲜卑族落后3、政治:北魏社会面临严峻形势: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受北部“柔然”威胁。(民族、阶级、统治阶级)社会矛盾激化(三)可能性:1、民族文化:统一后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2、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崇尚汉文化,坚定改革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一)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1、485年均田制(均田令、太和九年)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2)前提:1)主观目的:3)内容: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名称露田(还)桑田(世业)麻田男女40亩2020亩不能种桑者:10亩不能种桑者:5亩桑田露田麻田国家所有农民使用大家来研究: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禁禁限实行租调制:授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徭役、兵役。4)影响:A、经济发展:使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产量增加,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B、统治巩固: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C、封建化:均田制极大地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各族向封建农民转化,促进了民族融合。E、抑制: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D、首创:北魏均田是制首创的,后来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影响深远。F、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政府不断驱逐农民开垦荒地,掠夺农民的劳动力。局限性: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思考?均田制和租调制是封建的经济基础,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能保证它的实施?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2、三长制2)内容:3)影响:1)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职责:清户口田亩,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A、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B、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C、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D、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农民北魏政权

3、整顿吏治(484年)2)内容:3)影响:

(1)北魏前期,官吏不论政绩,任期六年,没有俸禄。(2)吏治混乱、贪污成风,影响北魏财政收入,激化统治者和人民的矛盾,威胁政权稳定。(3)为巩固统治,孝文帝十分重视俸禄制、严惩贪污、任期考核制(考核内容?)吏治改善,赋役减轻,社会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原因:课本第28页思考题: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有,但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现象。对于今天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高薪养廉”的主张。你认为这一主张怎么样?

平城洛阳平城是今天何地?此地开凿有何三石窟?平城洛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保守势力强大,不利改革。地处偏僻,难于有效控制中原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合作。有利于改革和控制中原。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粮食不能满足都城需要。地处黄河流域之南。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中心。易受强敌柔然威胁,同时不利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并利于南下征服南齐,以便实现统一。少数民族文化落后。汉族文化先进。数个朝代之都。文化中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请回答:①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迁到哪里?②根据材料,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③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材料解析题①今山西大同;洛阳。②原因:要与汉族“同文轨”,即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把都城设在“文治”即先进的地方;要有利于“移风易俗”即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③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典型例题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统治。以南征为借口行迁都之实,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的阻力。(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制、移风易俗1、迁都洛阳1)原因:A、气候恶劣,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B、地处偏僻,很难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北方柔然威胁C、洛阳地处农业生产发达的中原,交通便利3)概况:493年,打击保派,迁都洛阳4)影响:A、中心:使得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B、改革: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C、融合: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D、发展: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2)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统治。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1)鲜卑部落的兴起拓拔部386

建立北魏

439统一黄河流域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在洛阳建都2、移风易俗:汉化政策1)穿汉服6)行汉制4)说汉语3)与汉族通婚2)用汉姓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汉化和民族融合的实质是什么?3、实行汉制(汉化政策)(1)目的: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与汉族地主的矛盾,巩固统治。(2)内容:5)改籍贯龙门石窟陈寅恪先生说:“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进入了汉化的实质性问题,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通了。”——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建康)”——《洛阳珈蓝记》《李波小妹歌》:“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魏书》卷五三《李安世传》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

——引自《魏书·高帝纪下》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回答:(1)据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2)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答:迁都洛阳,改姓氏,用汉姓;禁胡服,穿汉服;说汉话、改籍贯。消除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答:主观动机是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3)根据材料二说明孝文帝改汉姓的论据是什么?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孝文帝废太子

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其时年仅15岁。改革的内容一、经济上485年实行均田制二、整顿吏治三、迁都洛阳四、学习汉族文化:行汉制和移风易俗1、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2、前提:政府掌握大量荒地3、内容:(1)政府分配土地(2)受田农民纳租、调(3)服徭役、兵役4、作用: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1、迁都:洛阳、目的、494年汉化政策:目的: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与汉族地主的矛盾,巩固统治。内容(一)移风易俗: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二)行汉制(四)改革目的:(1)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2)改变落后状况,促进北魏社会发展(3)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4)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一、改革的背景(一)政治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结束混乱(二)必要性:1、民族文化:北方统一后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2、经济:与汉族相比,鲜卑族落后3、政治:北魏社会面临严峻形势: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受北部“柔然”威胁。(民族、阶级、统治阶级)社会矛盾激化(三)可能性:1、民族文化:统一后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2、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崇尚汉文化,坚定改革时间领域具体措施历史意义前期后期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穿汉服用汉姓说汉话与汉族通婚废旧制,行汉制内容经济政治迁都易俗汉制三、改革的的作用和影响1、经: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繁荣景象2、政: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3、封建化: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过程4、融合: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5、文化: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6、孝文帝: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政、经、文、一化、一合、一帝,共六点。思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符合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潮流2、人民的支持3、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4、孝文帝手握实权,改革坚定不移5、改革措施符合黄河流域生产力水平。6、与孝文帝卓越的胆略和远见分不开,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潮流力量个人素质一股潮流,一个实际,一个素质,三大力量。实际

认识: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②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③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同时要讲究改革的策略。④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改革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高考题目: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鲜卑族融入了汉族)。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有无现实意义?)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典型例题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珪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实行汉制,采用汉姓。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民族大融合的实质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封建化说明了什么?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或途径是有哪些?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汉化的有关问题:1、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必须接受先进文化。促进本民族和全社会的发展。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在先进的经济文化地区建立政权后,终归要适应比较发达的经济,才能巩固统治。从而引起自身的改造,为被统治、被征服民族文化所同化。汉化问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本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所以马克思说: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后,必将被被征服所征服。民族融合的特点:一、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三、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丰富着中华民族的内容,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一、历史背景二、改革内容三、历史意义四、成功原因

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B、许C、洛阳D、殷2.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B、鲜卑C、氐D、匈奴3.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课后练习思考: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了南北朝存在的A、民族融合的作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