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带备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1.gif)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带备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2.gif)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带备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3.gif)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带备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4.gif)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带备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f637842987cf136fce90f363e0354ff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ofDisease第二章古代人与人的战争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现代人与疾病抗争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引言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
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在什么时间发生(时间)在什么地区发生(空间)在哪些人群中发生(人间)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引言引言探索疾病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提供病因线索为制订防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根据为什么要研究疾病的分布?流行病学的两个重要假设前提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有原因)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有规律)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目录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死亡频率测量指标
预期寿命及相关指标
率和比的概念
率定义是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用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表示。
发病率=—————————————×K
K=100%,1000/千,或10000/万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和比的概念举例影印医学统计学26页下方比定义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比=——————(或×100%)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乙指标甲指标
率和比的概念构成比定义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总体的比重。
构成比=————————————————×100%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
率和比的概念举例影印医学统计学27页下方率与构成比概念和计算方法的不同60岁患病率=70岁患病率=60岁患病年龄构成比=60岁患病年龄构成比=率与构成比统计图的差别率与构成比应用范围的差别率具有稳定性和可比性,在同质条件下的率是可比的。构成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许多限制,一般不用构成比做最终的结论。切不能以比代率发病率(incidence)
罹患率(attackrate)
续发率(secondaryattack
rate)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一、发病指标发病率定义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K
K=100%,1000/千,或10000/万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分子与分母的确定
分子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①该年6月30日24时或7月1日0时人口代替②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描述疾病分布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性研究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罹患率定义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应用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食物中毒传染病职业中毒等暴发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续发率(二代发病率)定义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应用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患病率(prevalence)
感染率(infectionrate)
残疾率(prevalenceof
disability)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二、患病指标患病率(现患率或流行率)
定义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pointprevalence)按观察时间
期间患病率(periodprevalence)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
———————————————×K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影响因素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图2-1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蓄水池流入流入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流入量(发病率)时,则蓄水池水量,即患病率。若流入量(发病率)时,则患病率
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感染率定义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口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现状感染率类似患病率感染率
新发感染率类似发病率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KK=100%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研究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势态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残疾率(残疾流行率)
定义
某一人口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残疾人数。即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
残疾率=残疾人数/调查人数×K
K=100%或1000/千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说明残障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对人群中严重危害健康的任何具体病残进行单项统计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死亡率(mortalityrate)
病死率(casefatalityrate)
生存率(survivalrate)
累积率(cumulativerate)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三、死亡指标
死亡率定义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口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死亡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粗死亡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一种未经调整的率
死亡专率死亡率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死亡率
应用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口死亡危险性大小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病因探讨的指标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病死率
定义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病死率=
————————————×100%同期患某病的人数当某病的发病和病程处于稳定状态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100%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诊治能力等医疗水平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生存率(存活率)
定义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生存率=—————————————×100%开始随访的病例数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效
慢性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累积率
定义某一年龄以前发生或死于某种疾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累积率可由各年龄发病或死亡率相加获得。多用%表示累积(死亡或发病)率=[∑(年龄组(死亡或发病)专率×年龄距)]×100%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
说明某一年龄以前发生或死于某慢性疾病的累积概率的多少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慢性疾病分布的分析
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潜在减寿年数(PYLL)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四、预期寿命指标
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定义X岁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表示x岁尚存活者预期尚能存活的年数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正确理解根据现有的各年龄死亡情况综合计算,反映该地区这一年或几年的情况针对某一地区全人群的平均水平而言指出生时预期未来寿命长短。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同地区的预期寿命可以直接比较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应用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衡量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新指标(PYLL
、DALY)的基础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潜在减寿年数定义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å==eiiidaPYLL1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年龄组预期寿命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剩余年龄ai=e-(i+0.5)应用计算并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某一地区(县)和另一标准地区(或省)间相比较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伤残调整寿命年
定义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寿命损失年(YLL)
因早死所致包括
健康寿命损失年(YLD)
疾病所致残疾引起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DALY)应用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性别、年龄)、不同病种进行DALY分布的分析,帮助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宏观认识疾病和疾病控制成本效果分析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
散发(sporadic)暴发(outbreak)
流行(epidemic)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一、散发定义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原因疾病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传播机制不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脊髓灰质炎麻风乙脑病毒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二、暴发定义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传染病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如托幼机构的麻疹非传染性疾病如食用毒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第二节疾病流行强度表2-1某单位食物中毒的暴发发病人数201510522242468101214发病时间9日10日疾病流行强度三、流行定义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pandemic),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疾病分布概念
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就是要不断地或经常地收集资料,分析描述这种连续的动态过程,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发生的姿态(或态势)。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何地发病(死亡)率高/低?何时发病(死亡)率高/低?何人群发病(死亡)率高/低?
年龄
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一、人群分布
年龄年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大部分疾病的发生频率都显著变化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2
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3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横断面分析主要分析同一年代(断面)或不同年代(断面)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的不同或变化
用途发病率、死亡率等没有明显长期变动趋势的疾病缺点不能正确显示慢性病的致病因子年龄关系分析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年龄期间队列分析同一时期出生的人为出生队列(birthcohort)分析年龄、所处时代及队列暴露经历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
出生队列分析优点评价疾病年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阐明致病因子与年龄关系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横断面分析
1880~1930各年代同一年龄段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至1930年的各年龄组死亡率比任何年份均低(见图2-4)。死亡率峰值年龄可见,第一个死亡率高峰均在1~4岁,很快降至5~9岁的最低点,青少年时开始上升至第二个高峰。但不同年代第二个高峰年龄逐渐后移,1880年高峰在20~29岁,1910年在30~39岁,1930年在50~59岁年龄组。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Massachusetts州男性1880、1910、1930年结核年龄别死亡率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4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出生队列分析
各队列间同一年龄的死亡率迅速下降,但患结核而死亡者的年龄分布型相同,死亡高峰年龄没有改变,均为0~4岁和20~29岁(图2-5)。1930年50~60岁组死亡率高峰是由于成年人结核病死亡(及患病)可能是生命早期感染的再活化,而不是新感染或再感染所致。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Massachusetts州男性1870-1910年出生队列结核年龄别死亡率
图2-5出生队列分析横断面分析的结果是个表面的假象
1930年时的50~60岁者在他们的生命早期1880年0~9岁时死亡率就高于1890年及之后各年代的同龄人(如表2-2的0~4一行的数据所示)。这一出生队列在1890年10~19岁时,1900及以后各个年代直至1930年50~59岁,死亡率均较高(表2-2划线的数据)。因此从横断面分析得出的1880~1930年各年代死亡高峰年龄后移的现象,实质是1880年0~9岁高死亡队列随着年龄的增长均表现出高死亡率的结果。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表2-2Massachusetts州男子结核病的年龄别死亡专率(1/10万)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性别
疾病的死亡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各年龄别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不同地区或不同疾病有所不同男女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别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图2-6
我国2003年不同年龄男女死亡率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1.6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男女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与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差异有关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导致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职业
不同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职业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病分布不同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6
1984-2004艾滋病职业分布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8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
职业分布不同导致感染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暴露机会与劳动环境有关职业反映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各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民族和种族
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不同不同民族的风俗、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同不同民族社会经济状况、医疗保健水平不同不同民族定居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9
1990-2001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000图2-10美国不同种族不同性别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宗教
不同宗教有其各自独立的教义、教规对其生活方式也产生影响,也对疾病的发生和分布规律产生影响。如犹太教有男性自幼“割礼”的教规,其结果犹太人男性阴茎癌发病甚少,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亦低。伊斯兰教信徒不食猪肉,所以免除了患猪绦虫病的危险。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婚姻与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性生活、妊娠、分娩、哺乳等近亲婚配先天畸形、遗传性疾病家庭聚集性遗传因素+共同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流动人口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传播纽带对传播性传播疾病起不可忽视作用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二、时间分布
短期波动(rapidfluctuation)季节性(seasonalvariation)
周期性(cyclicchange)长期趋势(seculartrend)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短期波动(时点流行)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短期波动的含义与暴发相近
暴发少量人群区别
短期波动较大数量人群传染病食用污染食物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非传染性疾病
1972年7~10月间上海市桑毛虫皮炎的暴发
1952年12月上旬伦敦大雾仅一周,支气管炎的死亡人数就较前一周超出9.3倍,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 第2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 设置格式排文章》教学设计
- 2025年注射用氟脲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锅炉供货和安装总合同5篇
- 商品试用买卖合同书范文8篇
- 热电厂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期
- 2025年度版邻里间公共设施漏水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报废回收贷款合同
- 写字楼茶坊装修协议模板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1.2 了解旅行社核心业务部门
- vc约起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 中国酒文化英文介绍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四字词总结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参考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知
- GM/T 0115-2021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JJF 1458-2014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
- GB/T 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
- 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 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