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重庆市璧山区来凤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B.②③过程可发生在被RNA病毒感染的细胞内
C.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U、U-A、C-G、G-C的原则3.近年来,国家多次下达“抗生素使用限令”,其原因是在杀死部分细菌的同时会产生耐药性,而现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少,如再不采取行动,终将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抗生素需合理使用,一旦使用就要足量足次
B.细菌的变异一般是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培养,抑菌圈的直径会逐代变小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4.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其中开始联会的时期是()A. B. C. D.5.如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过程中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反密码子变为UAG
B.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C.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7.已知普通西瓜为二倍体,西瓜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深绿色条纹(A)对浅绿色(a)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大致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处理后,幼苗体细胞均含四个染色体组
B.若四倍体(父本)和二倍体(母本)杂交,商品果实的果皮为浅绿色
C.商品果实若出现浅绿色果皮,是三倍体自花传粉的结果
D.商品果实中具有深绿色条纹果皮的是三倍体西瓜8.囊性纤维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诊断阵列是表面结合有单链DNA探针的特殊滤纸,其中“0”处放置正常基因的探针,“1~10”处放置该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探针,这些突变基因均为该病致病基因。检测#1~#3个体的相关基因,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置多种探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由该检测结果可推知,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C.根据检测结果可判定#1和#2正常、#3患有该病
D.若#2和#3能正常结婚,则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10.蜜蜂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幼虫食用蜂王浆会发育成蜂王,食用蜂蜜和花粉会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工蜂细胞中有近600个基因被甲基化了,而蜂王细胞中没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基化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蜂王浆可能通过抑制DNA甲基化的酶起作用
C.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以上实例说明生物的性状也会受到环境影响11.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会发生片段交换或移接。如图所示为扭环移接方式:其一条染色体先通过扭环,之后再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移接。如果对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分别为ABCDE和abcde,在发生一次扭环移接后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基因序列是()
A.ABCDcde B.abcdDCe C.abcDCBde D.ABE12.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13.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14.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15.10月3日下午,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奖,以表彰他“在已灭绝的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他通过分析比较现代人和已经灭绝的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为探索人类的进化历史、研究人之所以为人奠定了科学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生物的DNA是解码早期人类文明起源的关键语言
B.分子生物学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做保证,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的
D.古人类进化成现代人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其中______(填字母)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______。
(2)细胞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______(填“会”或“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填字母)内存在着______物质。
(4)______液可以进入b、c、g,______经淋巴循环回流为______。
(5)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______(填字母)液的增多。17.如图为某高等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1的______细胞与图2中AB段对应,BC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2)图1中丙细胞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图2中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AB段和______、______段。
(3)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主要发生在图2的______段,可能与图1中的______细胞所处时期的变化有关。
(4)曲线HI段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到本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时期,但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不会恢复至n,原因是______。某同学认为图中甲、乙、丙三个细胞可由同一细胞连续分裂产生。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出理由______。18.小麦(6n=42)因高营养等功能而身价倍增。为研究黑小麦性状的遗传,将黑小麦与白小麦杂交,F1为黑小麦,F1自交,F2的黑小麦:白小麦=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实验说明,黑小麦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的白小麦基因型有______种。
(2)将F2的黑小麦进行连续自交,则可选出纯合的黑小麦,该育种的原理是______。
(3)为缩短育种时间,利用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使小麦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其过程如图:
单倍体苗的染色体数为______,用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单倍体苗获得纯合小麦,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这些纯合小麦中,黑小麦占的比例为______。19.香味是水稻(2n)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性状,某品种水稻稻米有香味(A)对无香味(a)为显性。杂合子水稻(类型甲植株)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位置如图甲所示,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得到图乙、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已知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丙类型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活力相同,个体中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不能存活。请回答:
(1)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
(3)经诱变处理获得乙、丙类型的变异是______。
(4)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______。让类型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______。
(5)若以甲为母本,丙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______;若以乙为父本,丙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______。20.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多样性。
(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
(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_。
(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A、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是血浆pH由于血浆存在缓冲对的调节,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液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细胞外液中与缓冲物质中和,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
故选:D。
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代谢旺盛,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理意义等基础知识,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态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答案】D
【解析】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如血红蛋白,A正确;
B、②是指逆转录,③是指RNA复制,在某些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可以进行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或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B正确;
C、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RNA复制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
D、②是指逆转录形成DNA,遵循A-T、U-A、C-G、G-C的原则,D错误。
故选:D。
1、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2、据图分析可知,①是指转录,②是指逆转录,③是指RNA复制,④是指翻译,⑤是指DNA复制。
本题考查基因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他的补充和完善,能利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答案】D
【解析】解:A、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就是因为细菌不能被抗生素完全杀死,残留下部分耐药性强的成为优势菌群。而足量足次的运用,可以尽量让细菌的数量降到自身免疫系统能够处理的数量之下,不让体内继续有致病菌残留,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耐药菌形成的机会,故抗生素需合理使用,一旦使用就要足量足次,A正确;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变异方式一般只能发生基因突变,其不含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偶尔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不同细菌的转化),B正确;
C、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不敏感,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培养,连续选择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C正确;
D、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的需要对生物进行的定向选择,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答案】A
【解析】解:A、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开始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
B、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而联会开始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
C、图中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联会开始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错误;
D、图中每个细胞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联会开始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错误。
故选:A。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2)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5.【答案】D
【解析】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图中的④过程)。
故选:D。
1、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受精作用,②表示动物的胚胎发育或植物的胚的发育,③表示胚后发育,②③表示个体发育过程,④表示减数分裂。
2、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本题以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受精作用、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6.【答案】A
【解析】解;A、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AUC,对应的反密码子为UAG,A正确;
B、P基因转录时以b链为模板,Q基因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B错误;
C、若基因P缺失,小鼠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没有缺失,只是基因中碱基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C错误;
D、动物的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最多含有2个,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P基因和Q基因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因此P基因转录时以b链为模板,Q基因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转录和反应过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对于基因的转录和反应过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B
【解析】解:A、秋水仙素处理后,幼苗体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A错误;
B、若四倍体(父本)和二倍体(母本)杂交,由于二倍体母本是aa浅绿色,所以商品果实的果皮为浅绿色,B正确;
C、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不能进行自花传粉,C错误;
D、商品果实中都具有深绿色条纹果皮,D错误。
故选:B。
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
(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
(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
本题结合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考查无子西瓜形成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8.【答案】B
【解析】解:A、依题干信息可知:诊断阵列是DNA单链探针结合在一种特殊的滤纸上,用于检测相关基因单链,在图中0号位置放置正常基因探针,1-10号放置囊性纤维病不同基因突变位点的探针,放置多种探针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和图像综合分析可知,囊性纤维病的突变位点有很多,很可能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
C、根据DNA探针的使用原理,结合图像可推知:#1的基因型是AA,#2的基因型是Aa4,#3的基因型是a2a5,#1和#2正常、#3患有该病,C正确;
D、#2的基因型是Aa4,#3的基因型是a2a5,若#2和#3能正常结婚,则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故选:B。
1、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用“A”表示,则图中“1~10”对应的致病基因可表示为“a1~a10”。
2、根据DNA探针的使用原理,结合图像可推知:#1的基因型是AA,#2的基因型是Aa4,#3的基因型是9.【答案】C
【解析】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因此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D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和熟练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10.【答案】C
【解析】A、甲基化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只是影响了其表达,A正确;
B、幼虫食用蜂王浆会发育成蜂王,食用蜂蜜和花粉会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工蜂细胞中有近600个基因被甲基化了,而蜂王细胞中没有,因此可推测蜂王浆可能通过抑制DNA甲基化的酶起作用,B正确;
C、DNA甲基化的修饰可以通过减数分裂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现型,因此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幼虫食用蜂王浆会发育成蜂王,食用蜂蜜和花粉会发育成工蜂。因此说明生物的性状也会受到环境影响,D正确。
故选C。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Le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11.【答案】A
【解析】解:图中扭环的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的中间部分发生了移接,所以中间部分的基因发生交换,观察各选项,ABCDE和abcde发生中间部分交换的是BCD选项,只有A选项的ABCDcde是尾部移接,即abcde的cde部分移到ABCD尾部上。
故选:A。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本题结合题图信息,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12.【答案】B
【解析】解:A、与正常细胞相比,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A正确;
B、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某因,B错误;
C、胞外蛋白TGF-β1与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耙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
D、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因此易分散转移,D正确。
故选:B。
1、癌细胞的特征是:①在适宜条件能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③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性降低。
2、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本题的知识点是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癌变的机理和诱发因素,对癌细胞的特征的记忆及对细胞癌变机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C
【解析】【解答】
A、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所以+号基因来自父亲,由于是标记基因,不是致病基因,A错误;
B、如果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则产生的该患儿标记的基因型应含有--,B错误;
C、根据A的分析,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后,产生了该21三体综合征患儿,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生异常配子,不是常发生的,所以无法确定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B
【解析】解: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A正确;
B、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
C、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
D、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为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为1-0.50=0.50,即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高,D正确。
故选:B。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解答】
A、DNA是遗传物质,古生物的DNA是解码早期人类文明起源的关键“语言”,A正确;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故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错误;
C、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做保证,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的,C正确;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过程,D正确。16.【答案】23
f
蛋白质
④
不会
d
缓冲
组织
淋巴
血浆
f【解析】解:(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f组织液;d
是血浆,f是组织液,d与
f
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d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细胞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包含在图中的④过程中。
(3)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有关,所以,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血浆中pH的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4)b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为毛细血管壁细胞,g表示细胞膜,组织液可以进入
b、c、g;淋巴液经淋巴循环回流为血浆。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f组织液增多,将导致组织水肿。
故答案为:
(1)23
f
蛋白质
(2)④
(3)不会
d
缓冲(缓冲物质)
(4)组织
淋巴(液)
血浆
(5)f
题图分析,图中a淋巴(液),b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具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为血浆;e为血细胞;f表示组织液;g表示细胞膜。图中①~④分别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分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17.【答案】甲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2
EG
HI
FG
乙
该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不同意,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解析】解:(1)图2中AB段可表示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图1中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中BC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2)图2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分裂,图
2
中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图2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时期的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AB、EG段;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2个染色体组,即HI段。
(3)有性生殖后代有更大变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即图2的FG段,可能与图1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4)曲线HI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时期,但无同源染色体。因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应为白色的染色体长、黑色的染色体短,故图中甲、乙、丙三个细胞不可能是由同一细胞连续分裂产生的。
故答案为:
(1)甲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2)2
EG
HI
(3)FG
乙
(4)该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不同意,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分析图1:甲是有丝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乙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且含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初级卵母细胞);丙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且不含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次级卵母细胞)。
分析图2:A-E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数目可加倍),F-I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数目可为零),A-B是间期、前期和中期,C-D是后期,D-E是末期,F-G是减数第一次分裂,H-I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行数目为变化.主要考查学生识别题图、解读曲线获取信息,并利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8.【答案】两
5
基因重组
21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9【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F2中白小麦的基因型为A-bb,aaB-和aabb,共有5种,即AAbb、Aabb、aaBB、aaBb和aabb。
(2)F2的黑小麦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其连续自交,杂合子会出现性状分离,纯合子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则可选出纯合的黑小麦,该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由图可知,受精卵中的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因此单倍体苗的染色体数目等于黑小麦配子染色体数目,其染色体数目为21。用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单倍体苗获得纯合小麦,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F2的黑小麦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其比例为1:2:2:4,产生的配子AB占的比例为19+29×12+29×12+49×14=49,因此基因型为AB的单倍体苗占的比例为49,只有基因型为AB单倍体苗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才表现为纯合的黑小麦,其余都是纯合的白小麦,因此这些纯合小麦中,黑小麦占的比例为49。
故答案为:
(1)两
5
(2)基因重组
(3)21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9
分析题文:F2的黑小麦:白小麦=9:7,是9:3:3:1的变式,因此黑小麦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基因分别为A和a、B和b,则黑小麦的基因型为A-B19.【答案】基因的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
2或4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易位)
16
15
3:1
5:【解析】解:(1)有香味(A)对无香味(a)为显性,甲植株中A、a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甲植株中A、a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丙植株中A、a
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丙植株中A、a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类型甲植株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含有2个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汽车行业存货质押融资租赁合同3篇
- 2024版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
- 2024高效节能家电买卖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型板材研发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节能办公楼租赁协议书3篇
- 教学质量课堂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商务宴请2025版工作餐配送服务合同5篇
- 小学数学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共同提升
- 2024软件产品代销与技术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甲方与某公司智能物流劳务派遣与供应链管理合同3篇
- 公厕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行车组织题库(199道)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答案】
- 宁波银行财富管理创新实践
- 沿用甲方背靠背合同协议
- 本村人购买宅基地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人工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票据法完整教学课件
- 第六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JZ-7型空气制动机特点及控制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