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600字(论文)】_第1页
【基于RFID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600字(论文)】_第2页
【基于RFID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600字(论文)】_第3页
【基于RFID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600字(论文)】_第4页
【基于RFID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目录TOC\o"1-3"\h\u123981前言 1169801.1研究背景 1565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261.3系统实现的预期 294082系统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152532.1系统要求 286742.2系统流程设计 331452.2系统功能设计 5235813代码设计 6191273.1RFID读取器 67933.2管理系统 612816结论 7基于RFID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物联网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来进行非接触式且可以实现双向通信的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对物品专属电子标签进行读写,应用广泛。当射频识别技术实际应用到仓储管理,搭配相应的智能管理系统,便能有效推动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本毕业设计便是以RFID与仓储相结合所开发的物流管理系统。关键词:物流管理;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1前言1.1研究背景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无法预计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近些年来,不断发展的物流行业影响着整个社会,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将物流行业列入重要部分。日益增长的物流规模促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如春笋般涌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从2010年到201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从125.5万亿元增长到了283.2万亿元,仓储类企业数量也从1.67万家增长到了6万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2%。尽管物流市场在不断扩大,但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还是带来了企业之间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在资源、技术和人才方面,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水平也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力。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也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能够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能够进行无线射频,从而实现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RFID相对应的记录媒体为电子标签或射频卡,通过无线射频对其记录媒体进行读写,能够对其媒体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对于实现现代化智能物流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6年工信部早已发布的《物联网“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中指出: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细致化为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为发展趋势。由于RFID本身技术优势:速度快、识别距离远、隔物识别等等,RFID有望在工业生产、零售、供应链等领域全面取代传统的自动识别技术。有助于各个领域降低生产和人工成本。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要技术。1.2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率先研究发展RFID技术,最早获益。国内的RFID技术开始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早在2012年京东已经运用RFID技术,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环境下,各个企业和组织都在强调资产回报率。在搜集相关资料中,有数据表明,仓储成本大概占企业销售总成本的3%到6%左右,可见物流管理的重要性。RFID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有效降低了物流管理的运营成本。和传统仓储管理方式相比,其效率和准确性有着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当下RFID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传统仓储管理方式。其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RFID技术迫切需要得到推广和应用,而它的发展必将推动企业全面自动化时代的到来。研究与开发的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向信息自动化管理方式的转换。1.3系统实现的预期RFID是当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本次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一。紧紧围绕“基于RFID”这一方向实现一个信息化物流管理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进行仓储管理,本系统只需要使用RFID技术而不需要人工劳动便可进行货物记录。利用RFID读取器与电子标签的数据交互,远距离数据提取或写入,从而实现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新物流管理模式2系统方案的选择与论证2.1系统要求在该系统中使用的是ASP.NET技术和SQLServer数据库协同开发,它们都是目前的主流开发技术,并且开发平台成熟有可靠的稳定性。SQLServer数据库可对后台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的管理,数据文件占用的空间小容易保。ASP.NET的开发效率高,它有自带的服务器控件和功能控件并且有很好的拓展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开发需求来创建一个新的ASP.NET网站。此外,这两个开发技术在校期间有过相应的课程学习,能掌握应用方法进行设计开发对技术层面而言具有可行性。首先,物流管理系统简化了工作流程,使得信息管理变得快速便捷,减少了人工作业的部分环节,对企业而言减少了部分的运作成本。其次,高效的工作效率,在系统中用户能够得到需要的信息服务,为企业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对企业发展壮大,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经济上可行。该系统功能明确,页面简洁,员工经过简单培训都可以上手使用,加上信息技术普及,很多用户家里都有计算机,而且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的基础,能够主动地获取到信息,所以在操作上可行。在本系统中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个登录角色,在登录时提供了用户登录和管理员登录,根据账户和密码进行登录,如不登录则无法使用系统。在登录页面添加了新用户注册功能,注册时需要填写用户个人的信息资料。登录后用户可以在系统中可以在线进行物流业务也可以查询自己的物流信息和个人资料,对于个人的基础资料可以修改更新成最新的状态,但没有管理的权限去修改和发布物流信息。如果收管理员登录后就可以对系统有所有权限操作,可进行账号管理、用户档案管理、站点管理、寄件揽件管理、发货管理、物流管理。能够对信息进行浏览、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操作。2.2系统流程设计本系统的开发流程如图2-1所示。图2-1系统开发流程图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要使用本系统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必须先登陆到系统中。其登录流程图如图2-2所示。图2-2用户登录流程图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需要按照系统的提示进行一步步的操作,然后才能够进入系统,如果对于用户所提示的没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则会提示失败。物流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如图2-3所示。图2-3系统操作流程登入系统时,管理员或者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做相应的操作,然后系统会进行自动的核实,只要是添加的数据信息科学、合法、合理则都会添加至数据库,如果不成功,则需要第二次进行添加。添加信息流程如图2-4所示。图2-4添加信息流程图无论是管理员还是用户都可以进行调整自己录入系统的商品,包括商品的尺寸、价格以及颜色等,最后提交让系统进行确认,然后更新数据库。修改信息流程图如图2-5所示。图2-5修改信息流程图删除流程更是简单,对于已经录入信息数据库成功的信息,如果用户不喜欢,则管理员就可以对相应的产品进行删除处理,然后再更新数据库。删除信息流程图如图3-6所示。图2-6删除信息流程图2.2系统功能设计该系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来设计实现物流管理系统要做的基本功能,实现管理系统的增删查改功能,管理员拥有最高操作权限,能对用户、物流、寄件订单、站点进行统筹管理。寄件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寄件查询、寄件添加、揽件处理、发货处理物流查询模块:主要实现物流信息的查询、物流到达站点后的状态更新修改、对多余的物流信息删除,目的是对发出的物流信息进行处理,是后台管理的主要工作。站点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系统内记录的站点信息查询可以查到站点地址和联系人信息,新发展的物流站点添加、目的是方便管理员对现有站点的统计管理。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系统新用户账号注册、用户资料修改,目的是更好地对客户进行资料维护和发展新客户。登录模块:主要实现系统的登录,对不同的登录角色进行区分。系统退出模块:主要实现系统的安全退出返回登录界面。图2-7系统功能展示3代码设计3.1RFID读取器RFID读取器只需要完成对电子标签的读取功能,能够向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传入有效的标签EPC码便实现的起初对其的规划。在功能上比较简易。1.引进的包总共引进8个包,其中有五个是系统包:外引进包:erop.excel.dll、RFID_Reader_Cmds、RFID_Reader_Com系统包:System、System.Date、System.Drawing、System.Windows.Forms、System.XML2.主要代码文件(1)Form该代码文件实现了读取器的主要功能。该代码文件分为前端与后端。前端负责GUI设计,提供软件界面布局、控件还有数据显示。后端负责逻辑显示以及功能实现。(2)WindowsMsg定义一个WindowsMsg类,实现了用户通过鼠标对界面的指令操作。(3)Program是整个系统的入口,放有主函数Main()。3.2管理系统这是主要的软件系统,直接面向用户,也实现了大部分仓储管理的功能规划。采用MVC的系统开发框架模式,代码文件主要分为四类:model(数据模型类)、service(服务类)、util(工具类)还有view(视图)。在服务类中含有python脚本用于提取RFID传输数据。1.引用的jar包由于连接MySQL数据库,因此需要引进必要的MySQL连接包:mysql-connect-java-8.0.jar。还有网络包google.zxing,实现了二维码的生成。其他皆为系统包2.主要代码文件(1)model(数据模型类)在这个文件夹里,主要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处理,定义相关数据接口,返回有效实现功能的数据。其中代码文件分三类:第一类class文件:Batch、Goods、Order、PickUp、Product、Stock、User、Warehouse。他们对应相应的数据库表,建立数据库表类,只提供get-set方法。第二类interface文件:IBatchDAO、IGoodsDAO、IOrderDAO、IPickUpDAO、IProductDAO、IStockDAO、IUserDAO、IWarehouseDAO。定义了相应数据列表与方法,用于被实现类继承。第三类class文件:BatchDAOImpI、GoodsDAOImpI、OrderDAOImpI、PickUpDAOImpI、ProductDAOImpI、StockDAOImpI、UserDAOImpI、WarehouseDAOImpI。主要继承前两类,并实现对应接口文件的方法,该类也是被view中调用的文件。(2)service(服务类)该类有两种文件,python脚本(Read.py与Write.py)与服务类实现class文件(service.java)。python脚本通过读取从RFID读取器中获取的excel文件,提取EPC码列数据并加工输出。Service通过引用包java.io从终端获取python脚本读取的数据,定义方法返回有效数据。(3)util(工具类)工具类实现了商品具体信息的图片生成,还有相应的二维码生成,能用过扫描二维码读取货物的相关数据。该工具类主要定义方法被查看具体信息功能模块中被调用。(4)view(视图类)视图类中主要是数据展示与界面布局设计。通过swing方法进行GUI设计。视图类可分为四个主要操作:设计界面框架、定义容器、定义按钮、调用model、service、util中的方法返回的数据放入容器。结论从最开始的选题,再到准备开题报告,其实选定毕设题目就要确定功能的设计,功能确定主要以射频模块为主时,遇到射频模块在仿真软件上无法进行仿真操作,只能通过实物焊接后才能进行调试作品的设计是否合理成功,购买元器件时都是往多的买,起初元器件调试不成功,元器件烧坏都是分分钟的事,功能模块的选择也是掺杂着些许偷懒的成分,往往都选简单的,容易操作的,但是在了解完功能模块相关资料之后,才发现并没有简单的可以做选择,没有捷径的路可以走,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射频模块的设计就是不断的摔坑,电压的问题,烧坏才明白问题在哪里,成功都不易,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通过这次毕设设计,我懂得的凡事开头难的道理,但是不能轻易放弃,芯片、模块的选择、资料的了解并熟悉掌握、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选定核心芯片后,掌握内置资源,焊接布局都需要在AD软件上模拟操作,焊接技术正需多练习,软件上,除了单片机C语言编程还有上位机VB语言编程,掌握好的语言基础才能操作实现通知运行,结合两种语言在一个系统里,调试次数自己都记不清,调试多次后,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方法,一路下来感慨太多,坚持不放弃,看到取得的成果,虽然实现系统还是有些不足,但有机会将系统的功能完善的更好,目前的管理系统能根据有效电子标签卡管理商品物资出入库,并在上位机查询查看仓储记录,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1]叶杭璐,何利力.基于数字载体的柔性智慧物流平台研究[J].电子科技,2021,34(11):21-25.[2]林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仓库定位信息自动化挖掘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1,(10):71-74+79.[3]王璐.基于RFID技术的皮具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皮革,2021,50(10):80-83.[4]杨晓燕.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03):61-66.[5]王潇怡.物联网视域下以RFID技术为载体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