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第二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1.gif)
![文明史第二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2.gif)
![文明史第二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3.gif)
![文明史第二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4.gif)
![文明史第二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1ec93012e05e681edff5d44ea87e68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
第一节数学◆古代数学的大发展时期◆南朝数学的突出贡献◆古代数学的黄金时期古代数学的大发展时期★商代
“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
——英国李约瑟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
★春秋战国
分数的概念
乘法九九表
十进位制
★秦汉时期
《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
《九章算术》则是集秦汉数学成就之大全的著名算书,它采用应用题集形式写成,共收入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46个,并给出答案。
南朝数学的突出贡献徽率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割圆术新方法,并求得圆周率3.141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据。后世称为徽率。
祖率
南朝时,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就。他继承了刘徽的工作,求出了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π<3.1415927,比欧洲最早算出这个数值的法国数学家鄂图,要早一千多年。人们为了纪念他这一伟大发现,把这一圆周率称为“祖率”。
古代数学的黄金时期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数学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其中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比西方早八百年,多元高次方程组和一次同余式解法,早五百年,高次有限差分法,早四百年。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提出联合同余式解法,比世界著名数学家欧拉和高斯的同类结果,早五百余年。
李冶在《测圆海镜》中系统而概栝地总结了天元术,使文词代数开始演变成符号代数。
杨辉很注意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他在《日用算法》中提出:“以乘除加减为法,称斗尺田为问;用法必载源流,命题须责实有”。
《四元玉鉴》——朱世杰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把李冶的天元术从一个未知数推广到二元、三元乃至四元高次联立方程组上,即所谓的“四元术”。“朱世杰是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家,其《四元玉鉴》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乔治·萨顿(美)
《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它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全书共595个问题,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由其他数学著作如刘仕隆所著《九章通明算法》(公元1424年)和吴敬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公元1450年)等书中摘取出来的。
——程大为第二节天文历法◆天文立法体系的产生◆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天文历法发展放入高峰天文历法体系的产生“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七月流火”——《诗经》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夏小正》
张衡的浑天仪是一个直径约5尺的空心球,上面绘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互成24度角的黄道和赤道,黄道上还表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紧附于天球外的有地平环和子午环等。天体半露于地平环之上,半隐于地平环之下。天轴则支架在子午环上,其北极高出地平环36度,天球可绕天轴转动,这就是浑天仪的外部结构,它形象地表达了浑天思想。
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
《大明历》——科学地计算出一年365.2428天,每391年中有144个闰年,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历法之一。《大衍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天文历法体系的高峰
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郭守敬在《授时历》中,确定一年为365.2425天,这一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6秒,跟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公历完全相同,但它却比格里高利公历早了三百多年。《授时历》元及明使用了三百六十余年,是我国古代最好的一部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第三节医学中医学的奠基自成体系的中医学中医学的奠基
《五十二病方》是一部首尾完整的医方专书,现存459行,每整行约32字。书首有目录,正文中每种疾病都有抬头标题。每种病名标题下分别记载各种不同的方剂和疗法。名称以“一”作标志,少则一、二方,多则二三十方不等。《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自成体系的中医学《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同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剂。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华佗(约公元145—208),汉末医学家,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华佗在手术中使用“麻沸散”进行麻醉,比西方发明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多年。
《脉经》——由晋代王叔和编写,是第一部脉学专著,这部书总结了公元二世纪以前脉诊经验,把脉象分作浮、沉、迟、数等22种,并详细地描述了各种脉象在指下的感觉及其所表示的病症,基本上规定了中医诊断方法之一的脉诊法,今天中医的诊脉,就是以《脉经》为主要依据的。
《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是一部经验方集。书中除了大量用之有效的单方,还记载了以狂犬脑敷治狂犬病的病例,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这个发现同明代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一样,是我国医学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之一。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宋代
钱乙:《小儿药征真诀》——最早儿科专著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最早妇科专著宋慈:《洗冤录》——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著作“四大医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证类本草》明代
《普济方》——载方61739首。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传染病学。《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它首创传染病(温病)学说,对传染病的病源、传入途径、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法提出了独创性见解。药物学书籍
《神农本草经》——收载了365种药物,对于药物性能、功效都有切实可靠的记载,成为中药学的奠基之作。《新修本草》——中药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本草纲目》——收载1892种药物,收入方剂11000多首,并提出“以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的分类法,这比瑞典人提出的类似分类法,要早150年。
针灸《黄帝明堂经》——约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延平年之间,它是对汉以前针灸腧穴文献的一次全面总结,堪称我国第一部腧穴学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有针灸穴位654穴,详述其部位、主治疾病、针刺分寸、艾灸次数等,是现存最早的系统针灸学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参考名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穴图。此书还对《灵枢·经脉》的原文作了注释。由于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铜人针灸残碑拓片第四节音乐文化音乐的起源与初步发展唐代的音乐成就音乐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音乐的起源与初步发展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童装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呈味核苷酸二钠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中国危化品物流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左乙拉西坦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水稻叶面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2025年中国黑木耳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绿幽灵手链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电子商务行业政策环境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变速传动轴承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流动公厕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储棉直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Y2系列电机样本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方案
- 高考英语单词3500分类记忆(精编版)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我国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探究(金)
- 井控-井口套管头装置⑥课件
-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方案
- 变配电室受电方案
- 译林版五下英语1-3单元电子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