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性和人的本质_第1页
人人性和人的本质_第2页
人人性和人的本质_第3页
人人性和人的本质_第4页
人人性和人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人性与人的本质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对人来讲十分简朴、十分普通又十分切近的问题,千百年来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要理解人生,塑造人生,进行人生修养,必须先从认识和理解人开始。一、人的本质与人性1、人是什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是什么的问题就进行过探讨。远古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趋者,谓之人。”这时,人们只能从身高、手足分工、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外在特点上阐明人,是十分幼稚的。春秋战国时代,对“人是什么”的认识发生了飞跃的发展。这一时期重要是围绕着人性善或人性恶展开的。在西方,从3000数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出现“人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以来,无数哲人开始了对人的奥秘的探索。最早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种对理性问题能予以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物。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描述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当反对者拿来一只拔掉羽毛的公鸡时,柏拉图哑口无言。柏拉图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含有智慧的理性;一类是勇敢的意志;一类是低俗的性欲。含有智慧的理性统治着勇敢的意志和低俗的性欲,因此,与此相适应,在国家里也有三个等级,即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和劳动阶级,“他们应各安本分,各守天职,以使国家和谐一致”。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士多德再进一步说,人是“政治动物”。然而,他们用的是属加种差的定义办法,仍然把人和动物看作一类,不能把人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古希腊尚有个出名的神话,叫“司芬克斯之谜”,说有一种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是什么?是人。这个谜语阐明人是动物,并且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反映了人的一定特点。在西方宗教那里,神性完全替代了人性。基督教教义奠基人奥古斯丁、政治家阿奎那、基督教典型《圣经》都认为人没有本身的本质,人的本质来源于上帝的本质,人是上帝意志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之因此和其它动物相区别,只是人出于上帝的特殊发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发明了人,并赏给人不朽的灵魂,才使人与动物相区别。文艺复兴运动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本身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宗教“地心说”的长久统治,从而震撼了“上帝造人说”,开始把人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高举“人性、人道”的旗帜,反对神性和神道的统治。这样,使人从神秘的天国的云雾中回到了世俗人间,人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成为思想家不能回避的理论文化。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法学派从“自然状态”处分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研究。霍布斯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人人互相残杀的战争状态,提出了“人对人是狼”这个臭名昭著的论断。洛克和卢梭把“自然状态”描写成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的升平境况。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对人的本质研究达成了以往哲学的高峰。黑格尔从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种唯心主义前提出发,认为“人之异于动物就由于他有思维”,“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他是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这对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是有利的。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至高本质是人本身”,他从人本身寻找人的本质,比起黑格尔来是一种进步,但是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人去考察,仅仅把人作为自然的人去考察;第二,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去考察人的本质,二十孤立地、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质,陷入了抽象人性轮。到了近代,多个学科分门别类的建立起来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又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从生物学角度,能够说人是会说话,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哲学家们说人是主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以外的一切都为人所认识、所改造、所运用。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说“人二分之一是天使,二分之一是魔鬼”,甚至说“人对人是狼”。中外思想家以及神话、宗教等,尽管对人是什么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由于他们各自的局限性,毕竟不能科学地、确切地阐明人终究是什么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对此作了科学的回答。2、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讲的社会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涉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等,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结成的多个关系,重要涉及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形式和劳动产品的分派形式。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结成的多个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法律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道德关系又叫伦理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由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规定的非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血缘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多个亲人、亲戚关系。除此之外,尚有文化关系、宗教关系、人际关系等。全部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又不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简朴相加,而是多个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含有合理的构造。首先,经济关系(重要是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它多个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依赖于这个基础。因此,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它多个关系都居于次要和附属的地位。另首先,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有序构造。首先,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它社会关系,其它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对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够起决定作用。另首先,多个社会关系之间也互相渗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独立的、纯正的社会关系是不存在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首先,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发明的、承当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另首先,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人的一生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毕的,人是社会关系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没有这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础,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规定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抱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集体主义原则,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等等结论,都是在对的认识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或者说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对人是狼”的命题是资产阶级早期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来的,属于“性恶论”的范畴。他认为人生来就存在着追逐多个名利的欲望,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采用多个手段进行竞争、争夺,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霍布斯的观点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为增进竞争和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有一定主动意义,但他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完全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理论上是荒唐的,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尚有一种观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也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同样属于“性恶论”的范畴。这也是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把人仅仅当作“自然的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有许多自然需要,这固然是为自己的,是自私的。但人之因此成为人,不仅是由于人有自然欲望,根本是由于人含有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网上的一种点、一种结。这个点与其它点、这个结与其它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多个各样的关系。在解决多个关系时还要遵照一定的规则,必须考虑到其它点、其它结,顾及到别人。因此,人的本质是道德的,不是排他的,自私的。3、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构造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重要是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构造的根本内容。人与社会是一种互相依存互有关联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就没有社会。首先,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正是由于猿变成了人,猿群才变为人类社会,没有猿到人的转变,就不可能又从猿群到人类社会的转变。另首先,从社会的构成看,任何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要么就是自然,要么就是动物,就跟本不可能有社会。再次,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与否意识到这一点。”(《马恩选集》第4卷第321页)第二、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就是没有人的存在,或者说,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不能生存,都不成其为人。19,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群狼中发现了两个狼孩,一种取名叫“卡玛拉”,一种取名叫“阿玛拉”。由于这两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狼群中,与人世隔绝,即使有人的模样,但已经没有人性。她们用四肢走路,不吃素食,用牙撕肉,怕水、怕光、怕火,白天睡觉,夜晚潜行,不会说话,和狼同样嚎叫。尽管人们费力了心机想让她们恢复人性,但没有成果。这足以证明,离开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行为,人的习性,已经不成其为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人与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人与社会同时又是矛盾的。社会一旦形成,就有其本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首先,个人对社会含有能动性,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另首先,个人对社会又含有依赖性,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多方面的制约。当个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时,才干行的通,才会有价值,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主动作用;个人的行为如果与社会的规律不一致,就会到处碰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个人与社会这种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辩证运动,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又推动着个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关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原则,主张个人抱负服从于社会抱负、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主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全部这些结论,都是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理论推倒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首先对的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人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评价某个人时,会由于他的某些行为失当而说他缺少人性、没有人性,甚至说他丧失人性、灭绝人性。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说这个人的言行违反了人们共同恪守的最基本的习性,不把自己当人看待,抛弃了自己的人性,把自己摆到野兽那里去了。如有的罪犯采用及其凶残的手段犯罪,有极个别人在性关系上的乱伦,有的人搞封建迷信吃人心,喝人血等等,都是丧失了人性,剩余的只有兽性,因此人们骂他们“畜生”、“禽兽”。另首先,是说他看待别人的态度违反了人类待人的常规,不把别人当人看待,把别人仅仅当作动物任意宰割。如奴隶主看待奴隶,殖民主义者惨无人道的掠夺,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以及多次制造的大屠杀等等,都是对人性的迫害、践踏、灭绝。英国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也是灭绝人性的行为。把自己不当人与把别人不当人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把自己当人的人不可能把别人当人,把别人不当人事实上也是把自己不当人。从以上能够看出,人性是与兽性相对立的概念。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不同于普通动物的特有属性和普通特点。首先,人性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性。人既是动物,又不是普通动物,而是通过长久进化、进步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高级动物、特殊动物。在人身上,现有普通动物所共有的属性,如食欲、性欲、生存欲等等,又有人类所独有的特殊属性,如人有道德性,这种特有属性就是就是人性。另首先,人性又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通的特性,是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哪个民族、哪个阶级的人所共有的特性。如对善与美、正义、崇高、正直、勇敢的向往和追求等,这是人类所共有的。人性问题,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问题。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性问题进行过广泛进一步的探讨。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称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革命年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特别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在人性问题上出现了不少误区。其一,一讲人性就认为是“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承认人的共性,不承认人的个性、即阶级性,而“左”的思潮是只承认人的阶级性,不承认人的共性,用阶级性替代人性。这都是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确实,在阶级社会里,一切人的人性中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这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除了阶级性以外就没有共同人性。如果不承认共同人性,那么阶级的烙印打在什么地方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讲人性,仅仅是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性受到阶级性的制约,重要体现为阶级性,但决不是用人的阶级性替代人性。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不可能完全代表人性,除了人的阶级性,应当承认有共同人性,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等,这是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的人所共有的。其二,一讲人性就认为是“抽象人性论”。确实,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某些思想家,由于他们从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但是,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历史发展上看,从人所处的历史关系中来分析人性,即从经济、政治的制约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的规定中,从不同生活环境众人的需要、欲望和感情中来研究不停发展变化着的人的共同本性,这不仅不是抽象地研究人性,并且正是历史地、具体地、科学地研究人性。二、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在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有关人的本性的探讨,重要有儒家的人性学说,道家的人性学说和中国佛教哲学的佛性说。其中有许多精髓,也有不少糟粕。这里就儒家人性学说的重要观点作简要介绍。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有关性善、性恶的学说。不要又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以董仲舒、王充、韩愈为代表的“性三品说”。除此之外,尚有世硕、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李翱的“性善情恶说”等等。1、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个人修养和学习的功夫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了乡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论”的重要倡导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人性的善良仿佛水性同样总是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原来就是善良的,那么人性就固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既然是人原来就有的,因此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的根本标志,有“四心”,是人,无“四心”,非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性恶论”是“性善论”的反命题,起重要倡导者是战国后期的荀子。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就是说,人的天生之性是恶的,人之因此有善性是后天行为的成果。荀子认为,人性之因此生来是恶的,是由于人性本身决定的。人性是什么?他说:“生之因此然者谓之性”。什么是“生之因此然者”?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凡人有所一同”。全部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来就有的,就是人性。“好利”,是爱慕和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恶害”,是讨厌和舍弃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同样的本性。这种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恶的萌芽和来源,因此“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要弃恶从善,必须靠后天的学习和教育,靠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强制性约束,靠法制。孟轲的“性善论”和荀况的“性恶论”互相对立。各有长短,又互相补充。“性善论”是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对善性的发掘、养成,引导人们加强人生修养,含有主动意义。“性恶论”是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的教化、法律和制度约束,也有一定主动意义。两者都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了后天自我养成,后者强调了后天社会教化。但是,孟子把人的善性当作是先天就有的,这是不科学的。荀子把人的自然欲望说成是先天就有的,这原来符合实际,但把人的自然欲望当作人性或人性恶的本源,这就不科学了。人的自然欲望同动物同样,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性的体现,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说不是人性的本质方面。况且自然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如食欲,很难说谁的食欲是善的,谁的食欲是恶的,只是满足食欲的方式和行为才有善恶之分。3、“性三品说”汉代大儒董仲舒综合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长短,提出了“性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近乎全善,是“圣人之性”,不教而成,就是他天生就是善的,不用教育;中品可善可恶,是“中民之性”,教可成善,不教则成恶;下品近乎全恶,是“斗筲之性”、“贱民之性”,天生就是恶的,教也难成善。“性三品说”强调社会教化的重要性,有一定主动意义,但它把人性分成先天的若干等级,不仅是不科学的,并且比起孟子、荀子来是一种倒退,明显地体现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三、人的自然属性人类是自然界长久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动物的人,它与其它动物同样,都含有维持本身生存、延续、发展的自然本能,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同动物的自然属性同样,都重要体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告子曰:“食、色,性也”,荀子曰:“饥而欲时,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这都是讲的人的自然属性。食,是饮食之欲,饿了就要吃,饥了就要喝,这是动物维持本身生存所含有的基本本能。色,本意是指眼睛对美丽颜色的追求,都乐意看好看的事物,爱看好看的女人,就引申出对异性的追求、交合,这是动物为了延续后裔所含有的本能。生存欲,集中代表了动物的自然欲望,食欲、性欲,事实上也是生存欲的体现,为了个体的生存要吃喝,为了人类的生存就要交配。这里讲的生存欲重要是指自我保护欲,当本身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躲藏,或逃避,或对抗,都是自我保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非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这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的普通属性,而不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表明人没有脱离动物界。因此,在自然属性方面人与动物无法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严格地说,人的自然属性不属于人性的范畴,它仅仅是动物性。如果说它是人性,那也仅仅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尽管如此,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并非毫无意义。这是由于,人本身含有二重性,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人的自然属性即使在本质上属于动物性,但在形式上,即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形式上,也就是满足多个自然欲望的具体方式上,人与动物又有着根本的区别。换句话说,人的自然欲望本身与动物同样都是出于本能,但如何满足自然欲望人与动物则不同,人不仅仅是出于本能,而是受到社会属性的引导和制约。伦理学研究人的自然属性不在于研究自然属性的内容本身,而重点在于研究满足多个自然欲望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的不同,使人能够在本能方面也能够与动物区别开来。现在我们来看看人的自然本能与动物的自然本能在体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1、在食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在食欲方面,动物满足食欲时体现为“狼吞虎咽”,“弱肉强食”,“饥不择食”,“互相而食”,并没有一定的规矩和约束。有的动物是在找不到食物时,会将自己的儿女吃掉。非洲的旱季,为争水源有时狮子竟敢向大象攻打。而人的饮食则受到精神、道德、习俗等的引导和制约。即使在满足身体对物质营养的需要这一点上与动物是同样的,但在满足方式上与动物则根本不同。第一,人的饮食体现为“食之有道”。道在古人那里是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这里能够理解为规则、道理、道德。在动物那里,之为谋食,不讲其道,而在人这里,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即要按一定的规矩、道理、道德规定去取食。当“道”与“食”的矛盾不能一致时,要取其道,舍其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也是一种道德规定,为了恪守这种道德,饿死也不在乎。革命先烈在狱中为了守住革命气节,宁肯绝食,直至饿死。古人讲“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也是不为食而失节。第二、人的饮食体现为“食之有名”。名,食之人的名声,人的尊严。人们不能为了一时的饮食之乐不顾自己的名声与尊严。古人讲:“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盗泉”的名声不好,因此不喝它的水;施舍时代有侮辱性的,因此不能食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吃请,“筷子一提,能够能够,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为了一时的饮食愉快,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名声,减少了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第三、人的饮食体现为“食之有情”。人的食欲往往受到情绪、感情的影响,精神愉快食,吃东西就香,胃口就好;精神沮丧时,会食欲下降,吃什么东西都没味。情投意合时,“酒逢知己千杯少”;当话不投机时,杯酒也醉人。为了老人、自己所爱的人,能够割下自己的肉,因此有“割股疗亲”一说。战争年代当自己的家园不保时,宁肯将家园烧掉也不留给敌人。第四、人的饮食体现为“美食”。人在饮食时,不仅体现着道德、理解、感情,同时也讲究美食。人类越是进步,越讲究美食。美食涉及食品的本身美,进食的姿态美和进食时的环境美。食品本身要讲究色、香、味、型俱全。进食是要讲究姿态、风度,还要讲究进食时的环境。人们现在都乐意进高档餐馆,不见得都是去吃那里的山珍海味,往往是看中了那里的环境,那里的氛围,因此有人说“吃得就是那个氛围”。有人说孔子就是个美食家,他曾规定“割不正,不食”,肉块要切的方正才进口,这是讲究型美;他还提出“食不语”,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讲话,这是讲究姿态美、风度美。2、在性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纯正是出于延续后裔的本能而发情和交合。平时我们所说的“兽性”,首先是指野兽在满足食欲时体现出来的残忍性,另首先是指野兽在满足“性欲”食的乱伦性。残忍和乱伦,这是野兽最重要的两个特点。而人在性问题上不仅受到道德、精神、习俗的引导和制约,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的引导和制约,这种引导和制约比起食欲来要严格的多。首先,人的性关系是以婚姻形式固定下来的,只有婚内的性关系才是合乎道德的、合乎习俗的、合乎法律的。人类的婚姻通过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等阶段,发展到今天,普遍以一夫一妻制固定下来,各民族无不如此。尽管有的动物也有相对固定的性伴侣,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但它们完全是出于本能,绝对无法与人的婚姻相提并论。人的婚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受到人的社会属性严格制约的行为。第二,人的性关系是以爱情为基础和纽带的。这是一种精神引导和制约。人类越是走向文明,爱情在性关系中的作用也越为重要和明显。嫖娼与卖淫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把性关系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是人性的一种异化。这其中只有金钱关系,没有丝毫的爱情,没有爱情的性关系是野蛮的体现,无异于兽性。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商品在社会生活中消失时,嫖娼与卖淫必然会消失。第三,人的性关系体现为性美。人的性行为是在爱情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习俗许可的范畴内进行的,并且讲究时间、地点、方式,是感情无间的融汇,是美的享有与精神的愉悦。出名医学家吴阶平专家曾作序并校对过一本书,书名叫《让美在性生活中荡漾》,专门讲性美的问题。3、在生存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只会本能地逃避和消极地对抗。“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这都是出于本能。而人能够自觉地防备和主动的防卫,根据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爱情的等多方面的需要去支配自己的生命。首先,人能够主动舍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布鲁诺坚持和宣传哥白尼“日心说”,面对教皇架起的烈火,镇静地说,即使把我烧死了,地球仍然围绕太阳旋转。这是为真理而献身。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为自由而献身;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为功名而献身;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为祖国而献身;尚有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举不胜举。总之,人能够通过主动舍弃生命,使生命更有价值,更崇高,更故意义。第二,人能养生。生命是一种天然的过程,但人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爱惜、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达成健康、长寿。社会越进步,人的生命有可能越延长。第三,人追求生命美。人对自己的生命不仅有崇高、长寿的追求,并且又有美的追求。主动献身是一种壮美,加强锻炼是追求健美。收拾打扮、美容美发、唱歌跳舞、观光旅游等等,都是对生命美的追求。总之,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属性在体现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归结起来讲就是人的食欲、性欲、自我保护欲的满足受到社会属性、即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民族的、习俗的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人的真正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它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就是动物的机能”(《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和动物在自然属性上的区别,不在于“吃、喝、性行为等等”“机能”本身,而在于这些“机能”不能脱离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等“人的其它活动”,即在于多个欲望的满足方式和体现形式上的区别。只有这样,我们才干把人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区别开来。四、人的社会属性我们所说的人,是含有两方面性质的人。首先在为自然人,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他仅仅是动物,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是自然属性;另首先,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他不仅仅是动物,并且是社会动物,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如前所述,人作为自然界的高级动物,在自然属性即自然本能方面已经区别开来。但这仅仅是在自然本能体现形式上的区别。要最后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还必须研究人的社会属性。1、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结成互相联系的共同体并在其中劳动和生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性质和特点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本质部分。人的社会属性重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这是人脱离普通动物的第一种标志,也是人区别于普通动物的最基本的特性。普通动物只能消极地处应自然,运用自然界现有的、现成的资源维护自己的生存。人不单是运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而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发明出本身所需要的东西。劳动使人从普通动物最先分离出来,劳动发明了人。劳动是人的故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劳动是“通过他所做出的变化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劳动这种活动与普通动物的活动是根本不同的,如蜜蜂有造蜂房的本领,小鸟有筑巢的本领,蜘蛛有结网的本领等,它们的本领有的即使也很高超,但都是出于本能,而人的劳动是出于自觉。劳动是发明和使用工具进行的劳动,这是劳动的又一种标志。当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时还不能称其为劳动,只有发明和使用工具进行的活动才是劳动。由于工具总是为着一定的需要、达成一定的目的而发明和使用的,发明工具本身就是故意识、有目的的体现。第二、人在劳动中结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有互相依存性、集体性、交往性。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人类早期,只有靠集体的力量,靠许多人的协作才干对付比较凶猛的野兽,获取到生活必需品。人的劳动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它是集体的劳动,使许多人协作和配合的社会性劳动。社会性的劳动必然产生社会性的关系,使人们在劳动中结成这样那样的关系。在人类早期,是许多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用劳动果实,社会关系相对较为简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了。社会性的劳动,社会性的关系,必然使人产生互相依存性、集体性和交往性,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第三、人有语言,会思维。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联系与沟通越来越频繁,随着联系的亲密与交流的增加,当手势语和呼啸不能满足需要时,语言就产生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从猿到人转化的推动因素,“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它的的影响下,猿的脑髓逐步变成了人的脑髓”,思维活动产生和发展了。语言和思维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又首先。第四,人爱美求善,追求正义、正直、崇高和勇敢,人有道德性。2、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普通说来,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独有的,动物没有社会属性。但这并不绝对,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社会属性中的某些方面也能够在动物中找到例证,在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项中都能够找到。如有的动物也会制造和使用简朴的工具;不少动物有互相依存性、集体性和交往性;有的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笼统地讲人的社会属性,并不能真正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必须找出人的社会属性中最本质的特点,即在动物身上永远找不到的特点,方便最后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能够把人与动物最后区别开来的东西,就是人性中最本质或最核心的东西。这就是人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只有人有道德性,动物没有永远也不可能有道德性。这是由于:第一、道德性是人猿相揖别的最后标志。从猿到人是一种漫长的渐进过程,即一种人性的产生到逐步增多、兽性的减少到逐步消失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先显示出来的人性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马克思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马恩选集》第1卷第25页)。马克思讲的“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就是劳动,能够劳动是人与动物的第一步区别,也是从猿到人的第一种标志。任何劳动都不是单个人完全独立地完毕的,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劳动,解决这种社会关系的活动就是交往。这样,交往性和互相依存性就成了人猿相揖别的第二个标志。人的交往又必须有一定的交往手段和内容,这就产生了语言和思维。语言是交往的手段,同时又是思维的载体。这样,语言和思维就成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第三个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不仅逐步形成了语言和思维,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交往准则、规范和习惯,这就是伦理道德。人们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进行交往,这就是道德性。道德性使人与动物最后区别开来,标志着人类的成熟。第二,道德性使人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完全区别开来。动物的自然属性完全是出于本能,而人的自然属性则受到社会属性(重要是道德性)的制约,体现为道德的自然属性。这在前面已有具体阐明。所谓道德性,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多个活动和解决多个关系时,能够遵照一定的道德准则,用道德原则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善与美,塑造崇高人格的特性。我们平时说某人缺少人性、没有人性,事实上重要是指他在从事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关系时缺少道德、不讲道德。这里,道德性与人性是同等的。五、人生与人生观人生观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如何认识和理解人生,并且关系到如何看待和把握人生。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核心时期,对的地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对于自己将来的整个人生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1、人生什么是人生?许多教科书上说:人生是指人的生命过程,即人的出生、发育、成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这种定义并不错,但它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定义,不能揭示人的本质。如前所述,任何人都是社会之中的人,离开了社会不能生存。狼孩也有生命,但由于它脱离了人类社会,已经失去了人的本性,因而它的生命谈不上是“人生”,仅仅是“动物生”。我们必须把人生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才干揭示出人生概念的真正含义。所谓人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的生命过程。这里,不仅表明人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过程,并且表明人生又是一种有着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社会生命过程。第一、人的生命过程是一种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人要树立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有效地满足自己的多个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首先得接受社会教育,学习社会知识,积累社会经验,获得社会资格,使自己由自然的人逐步成为社会的人,完毕自己的社会化。即使到了成熟期,也尚有个继续学习提高和适应社会的问题。荀子说:“学,不能够已”,规定活到老学到老。个人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别人生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着他达成人生境界的高度。第二、人的生命过程又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人的生命的自然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即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长寿而长寿。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说终究是个人对社会的意义、责任、义务和奉献。雷锋说过,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决不是为了吃饭。他虽仅活了22岁,但他留下的雷锋精神世代相传。有的人活到百岁,但一生碌碌无为,生命没有多少价值。人的社会化、人生修养也不是目的,它们都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有的人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体健如牛,但就是不去为社会、为别人做奉献,这种生命再好也是没故意义的。第三、人的生命的过程是一种不可重复、不可逆转的时间过程。这是人生的一维性。任何一种生命都与时间亲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同时间同样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延伸着,过去的将永远成为过去,不可重复,不可逆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走错路的时候,但只能从错误的道路上转到对的的道路上来,不能将这段路重走一次。人们都但愿犯人能悔悟自新,重新做人,这只是但愿他悬崖勒马,转向正道,决不可能是重新再来一次。我们把人生的16岁看作花的季节,叫16岁花季,过了这个花季不可能再有这个花季。生命之因此贵重,就是由于它的不可重复、不可逆转性。因此,人人都应当爱惜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书写得更美妙、更故意义。2、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总的见解和根本观点。那么,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总的见解和根本观点,涉及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抱负、人生道路、人生境界等等方面。在这些内容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观以其哲学基础为原则,可分为唯心主义人生观、机械唯物主义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三种基本类型。唯心主义人生观往往脱离人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过分夸张人生的主动性而否认人生的客观制约性,主观地设计人生,往往体现为唯意志主义,不能达成人生目的时又体现为消极主义或人生虚无主义。宗教宣扬的人生观都是唯心主义人生观。机械唯物主义人生观又称形而上学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即使看到了人生的客观制约性,但又夸张了客观环境的制约作用,无视甚至完全否认人的活动的主动性,它往往体现为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命定主义。这两种人生观都不能对的揭示人生活动的规律和本质,并且给人以错误的人生导向,因而是不科学的、消极的、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生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于客观制约性的统一,因而是科学的、主动的、对的的。我们要树立的人生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人生观以其阶级性职位原则,又能够划分为剥削阶级人生观、小资产阶级人生观和无产阶级人生观。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一种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一种人私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我国现今社会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仍有一定影响。小资产阶级人生观就是普通说的小生产者的人生观。小生产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发财观念很重,总想往上爬。“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是这种人生观的基本特性。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确保唯物主义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其宗旨是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以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目的,是现实社会中人生观的最高层次,是我们应当树立的人生观。对的的人生观大致涉及下列内容:第一,崇高的人生抱负,即共产主义最高抱负和社会主义共同抱负。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就大多数人来说,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第二,对的的人生目的,即终究为什么活着。对于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大多数人,在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正本地追求各人正当利益。第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正视人生矛盾,用于克服矛盾,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主动进取,勇往直前。第四,对的的人生价值取向,即把奉献作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别人、为社会多做奉献。人生观对人生起着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人生方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点上起决定作用。现在我国正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多极化,利益主体多极化,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在多极化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选择点上。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合理地为自己,还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是先为自己后别人,还是先为别人后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看你持什么样的人生观了。特别是身处重大事变和人生的核心时刻,人生观对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作用更为明显。第二,人生观是人生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人们沿着对的的目的迈进。人生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在一定人生观的指导下选定目的后来,人生观会引导人们朝着既定目的迈进,不停地为实现既定目的提供精神动力。3、几个非科学的人生观现在,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个经济成分,多元的利益主体,也就存在着多元的人生观构造。在这种状况下,我们需要对多个人生观有所认识,有所比较,从而树立科学的、对的的人生观。这里就几个非科学的人生观作简要评析。第一、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是历代剥削阶级所推崇的一种人生观。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各人的物质享有,满足生命本能的需要。享乐主义人生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古希腊的昔勒尼学派最早提出了“愉快主义”,认为追求愉快的感受是人的天职。中国的《列子·杨朱篇》中提到,人生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满足耳目、口、鼻、体、意的愉快。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来,享乐主义已经成了影响很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就是发财致富,寻欢作乐,任意享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趋乐避苦。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谓一追求的就是愉快。到了当代,资产阶级更是把追求个人享乐当作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认为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愉快。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生的意义和最高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只是各人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得到愉快。”资产阶级把享乐推向极端,贪婪、纵欲、道德沦丧,充足暴露了享乐主义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信仰“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人生享乐主义的体现。享乐主义人生观必定人有本身的物质和精神欲望,这含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对于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把人从上帝、从神那里解放出来,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享乐主义人生观以人自然属性解释人生目的,倡导从利己主义出发去追求人的幸福和愉快,是片面的和错误的。首先,人的自然属性并不体现人的本质,也不体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另首先,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的生产性和发明性活动排除在生活之外,不是把个人的享乐建立在劳动发明的基础之上,享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全社会组员都只享乐而不进行劳动发明,那么,有什么能够享有呢?社会主义不是一概反对享乐,恰恰相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享乐与享乐主义的区别在于:享乐实在劳动发明基础上的享乐,是全体人民同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享乐主义是个人的享乐,是不劳而获的享乐,是纯正的享乐。我们反对享乐主义不是要做“苦行僧”,而是要努力学习,主动奉献,在奉献的基础上获得愉快,把奉献作为人生最大的愉快。第二、消极主义人生观消极主义人生观又称厌世主义人生观,是剥削阶级处在没落时期,对于将来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映。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充满烦恼,毫无乐趣,因而消极消极,玩世不恭,逃避现实,甚至毁掉人生。在欧洲,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是消极主义人生观的典型代表、。他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推出了它的消极主义人生哲学。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但是是意志的虚幻,是空虚的,没有什么价值,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恶梦,充满着痛苦。这是由于,人生是欲望所支配的,“欲望按其实质来说就是痛苦”。由于欲望时无穷无尽的,而得到的满足是临时的、有限的。当一种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新的欲望就会随之而来,这样,人的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痛苦。因此,人生永远是痛苦的。反之,人的一切欲望都满足了,没有新的欲望了,那会感到“寂寞、空虚、厌倦”,而这同样也是痛苦。总之,人生是痛苦的。如何摆脱人生痛苦呢?叔本华认为,就是要消除产生痛苦的本源,即完全克制欲望,否认生命,否认支配人的生命的意志,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我境地。这是一种极端的禁欲主义。对于叔本华的消极主义人生观,只有放在他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才会得到客观的认识。他出身于德国的一种商人家庭,父亲是商人,母亲是一名放荡的通俗文学作家。他17岁时父亲因经商受挫而自杀,母亲对他又不太好,这使他在少年时期就产生了消极情绪,叔本华的消极主义人生观是他的消极情绪的流露。他的思想体系形成于19世纪初,但当时影响不大。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在德国资产阶级中产生了一种对理性的不信任,逃避现实,苟且偷安,消极失望思潮,叔本华的消极主义才有了市场,名声也随之大噪。因此叔本华的消极主义人生观是资产阶级政治苦闷和忧郁心情的反映。消极主义人生观从根本上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根本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前途,一切只能听任某种精神力量的摆布,否认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消极的态度看待人生,逃避现实,怨天尤人,消极颓废,自甘沉沦,这种人生观是十分有害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失败和挫折,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一遇失败就灰心,一遇挫折就回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主动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对火同样热烈的生活,努力拚搏,勇往直前。第三、实用主义的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从“有用即真理”的基本原则出发,把“方便”、“有用”、“管用”作为人生处世的最高原则和信条。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服从各人主观的意志和愿望,生活的意义要由按照这种欲望行动带来的好处的多少来衡量。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其典型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活动的中心始终在美国,甚至成为美国的国家价值观。詹姆士认为,有用便是真理,无用便是荒唐,真理等于有用。在他们看来,有用、获得成功是真理的根本标志,至于与否合乎客观实际则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一种观念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不能使他们获得成功,那么,不管这种观念如何地反映的客观实际,他们也会宣布这个观念是谬误,或者千方百计地回避它。杜威则用“工具主义”来粉饰詹姆士的“真理等于有用”的观点,他认为,思想、观念、理论等,但是是人们为了体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于达成预期的目的是有用的,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实用主义作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是由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决定的。美国从18世纪末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资产阶级夺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们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夺得的胜利成果,就主动运用美洲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宜劳动力以及欧洲移民带来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快速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商业和农业。处在初创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为了求得尽快发展,特别需要发扬求实精神,鄙弃抽象理论,强调有效行动,反对守旧,孤立开拓等,实用主义正好适应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这种需求。同时,美国作为一种移民国家,它本身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继承,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炫耀,它在开发时期,人口、人才、资金、技术,能够说除了美洲丰富的资源以外,它需要的一切都是外来的,这样,它固然要将最需要的、最有用的“拿来”,为我所用,这自然也就形成了实用主义。当今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它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符合美国的利益”,只要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有用的,就是真理;但凡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无用,就是谬误,就随心所欲的处置,为所欲为。因此,实用主义又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实用主义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崇尚实际,有一定的主动意义。但是,把它作为普遍原则,作为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有害的。它的核心命题“有用即真理”,实质上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我们承认“但凡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是不能反过来说“但凡有用的就是真理”。“有用”,指的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人的主观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人的需要又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事物,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就不需要;同样是人,有的人需要这个,有的人需要那个。正如有人需要上帝,有人需要科学;有人需要君子的“正统哲学”,有人需要小人的“厚黑学”,如果都以自己的需要作为真理的原则,事实上就抹煞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也就没有真理可言了。总之,人生问题是每一种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不管你乐意不乐意,自觉不自觉,每个人都在一刻不停地塑造着自己的人生,书写着自己的章章节节。譬如一张白纸,谁都乐意将上面画上最美最佳的图画。你如何画好自己的人生画卷呢?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对人来讲十分简朴、十分普通又十分切近的问题,千百年来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要理解人生,塑造人生,进行人生修养,必须先从认识和理解人开始。一、人的本质与人性1、人是什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是什么的问题就进行过探讨。远古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趋者,谓之人。”这时,人们只能从身高、手足分工、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外在特点上阐明人,是十分幼稚的。春秋战国时代,对“人是什么”的认识发生了飞跃的发展。这一时期重要是围绕着人性善或人性恶展开的。在西方,从3000数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出现“人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以来,无数哲人开始了对人的奥秘的探索。最早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种对理性问题能予以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物。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描述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当反对者拿来一只拔掉羽毛的公鸡时,柏拉图哑口无言。柏拉图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含有智慧的理性;一类是勇敢的意志;一类是低俗的性欲。含有智慧的理性统治着勇敢的意志和低俗的性欲,因此,与此相适应,在国家里也有三个等级,即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和劳动阶级,“他们应各安本分,各守天职,以使国家和谐一致”。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士多德再进一步说,人是“政治动物”。然而,他们用的是属加种差的定义办法,仍然把人和动物看作一类,不能把人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古希腊尚有个出名的神话,叫“司芬克斯之谜”,说有一种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是什么?是人。这个谜语阐明人是动物,并且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反映了人的一定特点。在西方宗教那里,神性完全替代了人性。基督教教义奠基人奥古斯丁、政治家阿奎那、基督教典型《圣经》都认为人没有本身的本质,人的本质来源于上帝的本质,人是上帝意志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之因此和其它动物相区别,只是人出于上帝的特殊发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发明了人,并赏给人不朽的灵魂,才使人与动物相区别。文艺复兴运动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本身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宗教“地心说”的长久统治,从而震撼了“上帝造人说”,开始把人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高举“人性、人道”的旗帜,反对神性和神道的统治。这样,使人从神秘的天国的云雾中回到了世俗人间,人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成为思想家不能回避的理论文化。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法学派从“自然状态”处分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研究。霍布斯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人人互相残杀的战争状态,提出了“人对人是狼”这个臭名昭著的论断。洛克和卢梭把“自然状态”描写成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的升平境况。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对人的本质研究达成了以往哲学的高峰。黑格尔从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种唯心主义前提出发,认为“人之异于动物就由于他有思维”,“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他是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这对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是有利的。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至高本质是人本身”,他从人本身寻找人的本质,比起黑格尔来是一种进步,但是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人去考察,仅仅把人作为自然的人去考察;第二,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去考察人的本质,二十孤立地、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质,陷入了抽象人性轮。到了近代,多个学科分门别类的建立起来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又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从生物学角度,能够说人是会说话,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哲学家们说人是主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以外的一切都为人所认识、所改造、所运用。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说“人二分之一是天使,二分之一是魔鬼”,甚至说“人对人是狼”。中外思想家以及神话、宗教等,尽管对人是什么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由于他们各自的局限性,毕竟不能科学地、确切地阐明人终究是什么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对此作了科学的回答。2、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讲的社会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涉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等,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结成的多个关系,重要涉及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形式和劳动产品的分派形式。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结成的多个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法律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道德关系又叫伦理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由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规定的非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血缘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多个亲人、亲戚关系。除此之外,尚有文化关系、宗教关系、人际关系等。全部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又不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简朴相加,而是多个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含有合理的构造。首先,经济关系(重要是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它多个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依赖于这个基础。因此,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它多个关系都居于次要和附属的地位。另首先,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有序构造。首先,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它社会关系,其它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对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够起决定作用。另首先,多个社会关系之间也互相渗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独立的、纯正的社会关系是不存在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首先,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发明的、承当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另首先,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人的一生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毕的,人是社会关系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没有这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础,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规定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抱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集体主义原则,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等等结论,都是在对的认识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或者说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对人是狼”的命题是资产阶级早期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来的,属于“性恶论”的范畴。他认为人生来就存在着追逐多个名利的欲望,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采用多个手段进行竞争、争夺,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霍布斯的观点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为增进竞争和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有一定主动意义,但他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完全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理论上是荒唐的,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尚有一种观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也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同样属于“性恶论”的范畴。这也是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把人仅仅当作“自然的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有许多自然需要,这固然是为自己的,是自私的。但人之因此成为人,不仅是由于人有自然欲望,根本是由于人含有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网上的一种点、一种结。这个点与其它点、这个结与其它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多个各样的关系。在解决多个关系时还要遵照一定的规则,必须考虑到其它点、其它结,顾及到别人。因此,人的本质是道德的,不是排他的,自私的。3、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构造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重要是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构造的根本内容。人与社会是一种互相依存互有关联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就没有社会。首先,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正是由于猿变成了人,猿群才变为人类社会,没有猿到人的转变,就不可能又从猿群到人类社会的转变。另首先,从社会的构成看,任何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要么就是自然,要么就是动物,就跟本不可能有社会。再次,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与否意识到这一点。”(《马恩选集》第4卷第321页)第二、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就是没有人的存在,或者说,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不能生存,都不成其为人。19,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群狼中发现了两个狼孩,一种取名叫“卡玛拉”,一种取名叫“阿玛拉”。由于这两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狼群中,与人世隔绝,即使有人的模样,但已经没有人性。她们用四肢走路,不吃素食,用牙撕肉,怕水、怕光、怕火,白天睡觉,夜晚潜行,不会说话,和狼同样嚎叫。尽管人们费力了心机想让她们恢复人性,但没有成果。这足以证明,离开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行为,人的习性,已经不成其为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人与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人与社会同时又是矛盾的。社会一旦形成,就有其本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首先,个人对社会含有能动性,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另首先,个人对社会又含有依赖性,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多方面的制约。当个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时,才干行的通,才会有价值,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主动作用;个人的行为如果与社会的规律不一致,就会到处碰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个人与社会这种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辩证运动,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又推动着个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关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原则,主张个人抱负服从于社会抱负、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主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全部这些结论,都是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理论推倒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首先对的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人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评价某个人时,会由于他的某些行为失当而说他缺少人性、没有人性,甚至说他丧失人性、灭绝人性。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说这个人的言行违反了人们共同恪守的最基本的习性,不把自己当人看待,抛弃了自己的人性,把自己摆到野兽那里去了。如有的罪犯采用及其凶残的手段犯罪,有极个别人在性关系上的乱伦,有的人搞封建迷信吃人心,喝人血等等,都是丧失了人性,剩余的只有兽性,因此人们骂他们“畜生”、“禽兽”。另首先,是说他看待别人的态度违反了人类待人的常规,不把别人当人看待,把别人仅仅当作动物任意宰割。如奴隶主看待奴隶,殖民主义者惨无人道的掠夺,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以及多次制造的大屠杀等等,都是对人性的迫害、践踏、灭绝。英国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也是灭绝人性的行为。把自己不当人与把别人不当人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把自己当人的人不可能把别人当人,把别人不当人事实上也是把自己不当人。从以上能够看出,人性是与兽性相对立的概念。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不同于普通动物的特有属性和普通特点。首先,人性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性。人既是动物,又不是普通动物,而是通过长久进化、进步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高级动物、特殊动物。在人身上,现有普通动物所共有的属性,如食欲、性欲、生存欲等等,又有人类所独有的特殊属性,如人有道德性,这种特有属性就是就是人性。另首先,人性又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通的特性,是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哪个民族、哪个阶级的人所共有的特性。如对善与美、正义、崇高、正直、勇敢的向往和追求等,这是人类所共有的。人性问题,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问题。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性问题进行过广泛进一步的探讨。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称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革命年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特别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在人性问题上出现了不少误区。其一,一讲人性就认为是“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承认人的共性,不承认人的个性、即阶级性,而“左”的思潮是只承认人的阶级性,不承认人的共性,用阶级性替代人性。这都是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确实,在阶级社会里,一切人的人性中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这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除了阶级性以外就没有共同人性。如果不承认共同人性,那么阶级的烙印打在什么地方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讲人性,仅仅是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性受到阶级性的制约,重要体现为阶级性,但决不是用人的阶级性替代人性。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不可能完全代表人性,除了人的阶级性,应当承认有共同人性,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等,这是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的人所共有的。其二,一讲人性就认为是“抽象人性论”。确实,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某些思想家,由于他们从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但是,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历史发展上看,从人所处的历史关系中来分析人性,即从经济、政治的制约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的规定中,从不同生活环境众人的需要、欲望和感情中来研究不停发展变化着的人的共同本性,这不仅不是抽象地研究人性,并且正是历史地、具体地、科学地研究人性。二、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在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有关人的本性的探讨,重要有儒家的人性学说,道家的人性学说和中国佛教哲学的佛性说。其中有许多精髓,也有不少糟粕。这里就儒家人性学说的重要观点作简要介绍。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有关性善、性恶的学说。不要又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以董仲舒、王充、韩愈为代表的“性三品说”。除此之外,尚有世硕、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李翱的“性善情恶说”等等。1、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个人修养和学习的功夫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了乡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论”的重要倡导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人性的善良仿佛水性同样总是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原来就是善良的,那么人性就固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既然是人原来就有的,因此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的根本标志,有“四心”,是人,无“四心”,非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性恶论”是“性善论”的反命题,起重要倡导者是战国后期的荀子。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就是说,人的天生之性是恶的,人之因此有善性是后天行为的成果。荀子认为,人性之因此生来是恶的,是由于人性本身决定的。人性是什么?他说:“生之因此然者谓之性”。什么是“生之因此然者”?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凡人有所一同”。全部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来就有的,就是人性。“好利”,是爱慕和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恶害”,是讨厌和舍弃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同样的本性。这种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恶的萌芽和来源,因此“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要弃恶从善,必须靠后天的学习和教育,靠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强制性约束,靠法制。孟轲的“性善论”和荀况的“性恶论”互相对立。各有长短,又互相补充。“性善论”是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对善性的发掘、养成,引导人们加强人生修养,含有主动意义。“性恶论”是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的教化、法律和制度约束,也有一定主动意义。两者都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了后天自我养成,后者强调了后天社会教化。但是,孟子把人的善性当作是先天就有的,这是不科学的。荀子把人的自然欲望说成是先天就有的,这原来符合实际,但把人的自然欲望当作人性或人性恶的本源,这就不科学了。人的自然欲望同动物同样,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性的体现,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说不是人性的本质方面。况且自然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如食欲,很难说谁的食欲是善的,谁的食欲是恶的,只是满足食欲的方式和行为才有善恶之分。3、“性三品说”汉代大儒董仲舒综合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长短,提出了“性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近乎全善,是“圣人之性”,不教而成,就是他天生就是善的,不用教育;中品可善可恶,是“中民之性”,教可成善,不教则成恶;下品近乎全恶,是“斗筲之性”、“贱民之性”,天生就是恶的,教也难成善。“性三品说”强调社会教化的重要性,有一定主动意义,但它把人性分成先天的若干等级,不仅是不科学的,并且比起孟子、荀子来是一种倒退,明显地体现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三、人的自然属性人类是自然界长久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动物的人,它与其它动物同样,都含有维持本身生存、延续、发展的自然本能,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同动物的自然属性同样,都重要体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告子曰:“食、色,性也”,荀子曰:“饥而欲时,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这都是讲的人的自然属性。食,是饮食之欲,饿了就要吃,饥了就要喝,这是动物维持本身生存所含有的基本本能。色,本意是指眼睛对美丽颜色的追求,都乐意看好看的事物,爱看好看的女人,就引申出对异性的追求、交合,这是动物为了延续后裔所含有的本能。生存欲,集中代表了动物的自然欲望,食欲、性欲,事实上也是生存欲的体现,为了个体的生存要吃喝,为了人类的生存就要交配。这里讲的生存欲重要是指自我保护欲,当本身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躲藏,或逃避,或对抗,都是自我保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非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这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的普通属性,而不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表明人没有脱离动物界。因此,在自然属性方面人与动物无法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严格地说,人的自然属性不属于人性的范畴,它仅仅是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