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综合测评一_第1页
必修3综合测评一_第2页
必修3综合测评一_第3页
必修3综合测评一_第4页
必修3综合测评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必修3综合测评一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这幅作品是总书记在视察甘肃省定西市青岚乡大坪村时亲手剪的剪纸作品。据此回答第1~2题。

1.剪纸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属于中华传统艺术③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梳理,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这表明,文化建设()

A.要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B.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C.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D.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200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投资3亿多元的新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门接待民众。600多位外国友人(日本友人400多人)参加了纪念活动。当年救助中国难民的美国牧师约翰·马克拍摄的四盒原始胶片与那台摄影机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向人们诉说着当年日军的暴行。据此回答第3~7题。

3.四盒当年的原始胶片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因为()

A.胶片本身即是文化B.历史文化只能通过胶片才能反映出来

C.胶片充当了文化的物质载体D.胶片充当了文化的传播手段

4.展厅中间用大幅标语悬挂着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要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为了和平,中国人民可以委曲求全

B.只有记住历史,才能真正维护和平

C.爱好和平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之一

D.要尽快地忘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整个民族造成的伤痛

5.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情感。()

A.爱自己的国家,仇视一切侵略者B.爱国主义

C.团结统一,拒绝一切战争D.勤劳勇敢

6.当年的美国牧师约翰·马克为救助中国难民尽心尽力,用自己的摄影机为历史留下一段珍贵的见证。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A.乐于助人的精神B.家庭美德

C.社会公德与人道主义精神D.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7.新纪念馆的建成,是南京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屠杀纪念馆属于()

A.公共建筑设施B.公共文化设施C.公共基础设施D.公共发展设施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弘扬其思想精华,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第8~9题。

8.“弘扬其思想精华,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文化受经济、政治的影响

B.文化是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C.文化对社会发展可以产生深刻影响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9.中华文化根植于农耕时代,当时的哲人在不断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中,产生了和谐理念。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人类社会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逐步形成的

D.文化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1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可见()

①文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②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③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刊载和播放《永远的丰碑》,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只有健康有益的文化才能对人产生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报纸和电视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从《共产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满足人的一切精神需求②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③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寻找寻找寻找/一千遍一万遍地寻找/寻找源头/寻找根脉/寻找回家的小路/寻找我的魂牵梦绕;守望守望守望/一千年一万年地守望/守望初衷/守望未来/守望精神的家园/守望一个民族的骄傲。”这是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节歌《寻找与守望》中的歌词。据此回答第13~16题。

13.我们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寻找的主要是()

①中华文化的根基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③中华文化从未中断的原因④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一千年一万年地守望”,这是因为保护文化遗产()

①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②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③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④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这一主题表明了()

A.文化是纯粹的精神性活动B.文化决定社会的变化发展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6.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④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7.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①是只属于本民族的文化财富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8.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能够直接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的是()

①加快转变社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9.《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只有民族文化深入地渗透到社会主流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真正的强大,才是什么力量也不可摧毁的。”民族文化渗透的范围包括()

①交往行为②交往方式③实践活动④思维方式

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下列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要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08年浙江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据此回答第21~22题。

21.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每到清明节,炎黄子孙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永久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

22.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的确定,将给旅行社的短线游带来商机。各大旅行社都推出了特色民俗短线游。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的力量熔铸在经济中

C.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据此回答第23~24题。

2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

C.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坚持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

24.我们之所以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文化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所在②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社会主义文化对国家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④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25.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82.59亿美元,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而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这告诉我们()

A.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B.必须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6.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洛阳古都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辐射性。这说明()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B.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C.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点

27.京剧与歌剧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有人称京剧为“东方歌剧”,因为京剧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在形式上与歌剧很相似。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不同文化都有相同的表现形式B.不同文化都有普遍规律

C.不同文化具有共性D.不同文化必须和谐共处

28.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个性。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被称为中国戏剧的“国粹”。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之一。如红色表示赤胆忠心,性格耿直等。这一特色()

A.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和特征的标志B.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共性

C.应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D.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29.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千百年来,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海峡两岸各界代表纷纷拜谒黄帝陵。台湾76岁的于先生表示,我虔诚膜拜,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儿,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表明了()

A.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D.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据此回答第30~31题。

30.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的观点启示我们()

A.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可以塑造人

B.文化可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

C.文化给人以力量

D.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1.下列诗句的寓意能够凸显文化影响人的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2.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作家,是20世纪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建国前他著有《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作品,建国后出版的《三里湾》是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赵树理的成长、成名过程启示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大众化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D.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投身实践

33.易中天、于丹等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品评“三国”、说《论语》一举成为近年我国最引人关注的文化学者和电视明星,也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三国”和《论语》。上述材料说明()

A.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生活化、平民化的文化

C.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D.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简答题

34.近年来很多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了涵盖价值理念、校训等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体育文化节、科技节、生活技能节等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一种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结合本校实际说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35.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要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文化上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材料二中国和欧盟都主张文化多样性,提倡文明对话,中欧文化关系正朝着全面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中欧文化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签署了中欧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互办文化年,我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欧盟文化代表团频繁互访。同时,中欧文化艺术界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日趋活跃,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加强中欧文化的交流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什么关系?

(2)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过程中,为什么要在文化上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尊重文化多样性?

四、辨析题

36.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当前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辨题: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必须促进文化多样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五、分析说明题

38.材料一党的十七大的一个亮点是对文化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继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纠正目前文化领域思想混乱、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的问题,充分发挥主流思想的引领作用。

材料二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市场经济绝不会“自发”产生人文精神,一个富起来的个体户不会因为不看芭蕾舞而活得不自在,一个私营企业主不会因为不赞助文化事业而影响利润,交响乐即使一场不演也不会影响GDP的增长……国民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

阅读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应该如何理解管子的观点?

(2)为什么要把激发全体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来抓?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是什么?

39.材料一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集中体现我国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是什么。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主要有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案例探究题

40.《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体验探究:在这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除了春节、除夕外,上图A、B、C三处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名称分别是___、___、___。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主要民族传统节日?

(2)这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体现了法定节假日向民族传统节日倾斜的原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将民族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意义。

这次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一年多来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不断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进行民意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最大的亮点就是民众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你想提交意见,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4)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有何经济意义。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却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感兴趣,认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不强。

(5)请就如何增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

123456789101112BBCCBCBCDCCD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CDDACDBBAAB

二、选择题Ⅱ

252627282930313233BCABBCACACABCDBCABDBCD

三、简答题

34.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35.(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基础,中欧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通过文明对话,可以加强中欧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文化交流又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欧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构成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异彩纷呈;文化上求同存异、相互借鉴,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辨析题

36.(1)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正确的。

(2)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是无法选择的。

(3)人们应当提高识别先进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人们可以自觉地选择文化生活。

37.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适应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但是,这并不否认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五、分析说明题

38.(1)管子的观点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对文化起决定作用。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市场经济不可能直接提升人文精神,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下,人文精神才能生根、发芽。

(2)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与基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要求。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提高文化创造力,才能繁荣文化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有利于提升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⑤建设先进文化,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3)①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纠正目前文化领域思想混乱、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充分发挥主流思想的引领作用。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③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④有利于继承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39.(1)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④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