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_第1页
铁路车站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_第2页
铁路车站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_第3页
铁路车站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_第4页
铁路车站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②用板锉将接续贯通地线端头25mm范围内的去除外包部分的毛刺锉掉,露出铜芯,将铜芯分别放入与铜芯截面积相适合铜质压接管内,铜压接管先用模压钳压制成六角形,再将两根铜绞线分别插入铜压接套的两端,并使两线在压接管内的中间对头,最后放进压模压接牢固,外面用热缩套管进行防护。分支铜缆与贯通地线的“T”型接续焊接工艺方法分支护套铜缆和贯通地线接续可采用焊接方式,接续部分采用热熔热缩带或其它热缩方式防护150mm。操作程序可参照贯通地线的接续工艺部分操作。压接工艺方法用板锉将接续处贯通地线50mm范围内的外护套锉掉,露出铜芯;将分支护套铜缆的护套剥去50mm。将铜芯分别放入与铜芯截面积相适合“T”型铜质压接管内,并使两线在压接管内的中间对头,最后放进压模压接牢固,贯通地线外面用铅锡焊料封焊,分支护套铜缆外用热缩套管进行防护。综合贯通地线的检验验收对于接地端子必须进行检测是否与综合贯通地线可靠连接,通过接地端子排测试综合贯通地线上的接地电阻均满足接地电阻≤1Ω。接地电阻测试原理三极法:应按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或者按照三角形法的原理接线图所规定的方法去测试。电流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d13,一般取接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3~5倍,以使其间的电位分布出现一平缓区域。在一般情况下,电压极到接地网的距离约为电流极到接地网的距离的50%~60%。测量时,沿接地网和电流极的连线移动三次,每次移动距离d13的5%左右,如三次测得值接近即可。若d13取3D~5D有困难,在土壤电阻率较均匀的地区,可取2D,d12取D;在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区或城区,d13可取3D,d12取值1.7D。A~ViCPEA~ViCPEG(b)PCGDdGPdGP(a)注: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的电压极;C—测量用的电流极;E—测量用的工频电源;A—交流电流表;V—交流电压表;D—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规范规定d13和d12从地网边缘算起,是分析了大量地网,并且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而确定的,不取d12=0.618d13而是取d12为0.5~0.55d13,这其中已经考虑了地网边缘至地网中心的一段距离,这样,由地网中心到电压极也约相当是到电流极的距离的0.618。电压极、电流极也可采用三角形布置方法。一般取d12=d13>2D,夹角θ=290≈300。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均匀性,以及难以了解地下矿藏情况的可能影响,采用几个方向的测量值互相比较,互相校核的方法是必要的,而且也可用三角法和直线法的对比互校。另外,电流极和电压极应可靠的接地,如果接地不良,甚至晃动而致使与土壤形成空气间隙,则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电压极、电流极也可采用图B-2所示的三角形布置方法。一般取d2=d1≥2D,夹角约为30°。三角形法原理接线图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测试仪器采用ZC系列(ZC-8、ZC-9、ZC-28,ZC-29)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值测试的准确性,与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极布置的位置有直接关系,按测量电极的不同布置方式,有直线布极法(见下图a)和三角形布极法(见下图b)等。首选直线布极法,受测试场地限制时,选择三角形布极法。图b用ZC-系列地阻仪测接地电阻(三角型布极,夹角30°图b用ZC-系列地阻仪测接地电阻(三角型布极,夹角30°)C2P2C1P1EPC30°GRGCS综合贯通地线图a用ZC-系列地阻仪测接地电阻(直线布极)C2综合贯通地线aEPCP2C1P1GCGRSah

当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及离被测综合贯通地线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应将接地电阻测试仪平放,调整G的指针至零位。然后将倍率调整旋钮S放在较高挡位,慢摇发电机GR,同时转动测量度盘C,使指针至零时测量度盘C示数乘以倍率调整旋钮倍数之积即为接地电阻值。若C转至读数最小而指针不为零,这时应将倍率调整旋钮S换到较小倍率档后继续调整测量度盘C直至指针正好为零,这时测量度盘C示数乘以倍率调整旋钮倍数之积即为接地电阻值。当测试现场不是平地而是斜坡时,测试电极棒距综合贯通地线的距离应是水平距离投影到斜坡上的距离。

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核对开工前,依据设计资料对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调查核对,以确定准确的工程地质类别。若与设计不符时,及时会同监理、设计、甲方修改完善设计,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测量工作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以项目部和架子队两级精干的测量队伍,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根据设计院所交控制桩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核测量,无误后设置自用测量控制网,按一级导线、二等水准标准设置。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按照施工、试验规程要求,做好各项土工试验和检测工作。加强路基填料的调查和实验,严格控制填料的划分标准和填料的质量。路基所用填料及材质要求压实检测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压实标准的技术措施4.1进行路基压实工艺试验正式开工前,根据不同填料分别选一段进行路基填筑工艺试验。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试验,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确定不同填料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静压和振动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检测方法等,从而确定不同填料合理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4.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⑴严格按照路基填筑“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标准化作业,采取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控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保证路堤边坡处压实质量,填筑时每侧加宽50cm,用边坡夯实机对路堤边坡进行夯实。把每道工序做到位,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可控。⑵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填筑时严格按照压实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和填筑工艺组织施工。⑶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范围时,降低含水量采取在路基上摊铺,松土晾晒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含水量采用洒水闷湿搅拌的方法。⑷加强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填层厚度、填土速率,如位移量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停止填土,必要时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⑸重点控制好机械碾压和检验签证的工序,严格按照三项指标(K30、K、n)进行检测。⑹路堤填筑完成后,对路堤表面按设计要求分段进行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的修整,确保路基表面平整,边坡稳定,边线平直、圆顺。⑺路基填土施工避开雨季作业。中途长期停工时,路堤表层不得积水,须整平并碾压密实,边坡整理拍实,路堤表层不得积水。复工时,路堤表层先进行碾压并检查合格后才继续填筑。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5.1路基沉降机理分析造成路基沉降的原因有三个:路堤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路堤本体在自重作用下的压密沉降和支承路基的地基压密沉降。5.2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技术措施⑴加强路基基底处理填筑前,将基底树根草皮等处理干净,原地面夯填密实,并做好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工程,防止雨季及其它地表水侵蚀路基。⑵使用级配良好的填料基床底层填料用AB组填料,当处于浸水部位时候,采用水稳定性好的AB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当基床表层为砂类土、易风化的软质岩、全风化岩层、膨胀岩或黄土时,将基床表层换填0.4m厚A组填料+0.1m厚中粗砂(级配碎石)填筑。⑶提高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提高路基填筑压实质量,路基本体、基床底层、基床表层采用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孔隙率n等指标进行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加强路基填筑过程中松铺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的控制,确保路基压实质量。⑷预留沉降加高量较高地段的路堤填筑时,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根据填筑堤高、填料种类、压实条件、地基情况以及路堤观测断面“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或位移量”关系曲线等,预留一定的沉降加高量。一般当路堤高度小于20m时,按平均堤高的0~2.5%预留沉降加高量;路堤高度大于20m时,除按要求加宽外,另按平均堤高的0~1.5%预留沉降加高量。填石路堤预留沉降量控制在0~0.5%。路堤高度变化在4m以内的地段,则按该段堤高的平均值预留沉降加高量。⑸必要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根据实测沉降曲线分析推算在规定的工期内如不能满足工后沉降要求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5.3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⑴准确认定地质情况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数据。在掌握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补充勘探,进一步查明和校核地质资料。地质补勘以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为主,配合必需的钻探孔,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处适当加密补勘点。⑵控制纵向填层厚度均匀除过渡段外每一结构层次碾压使用同等压实能量机械,按相同工艺参数施工,控制碾压质量的离散性。⑶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填料严格按建筑材料看待,对填料材质、工程特性、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后作出专门的评价,施工期间加强填料的检测、检验,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⑷加强过渡段施工控制桥路过渡段施工时待桥台混凝土达到允许强度后进行倒梯形过渡段填筑,采用改良土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根据工艺试验确定,并在台背用红漆标注每层的填筑高度和填筑层数。压路机碾压时,压实范围保持距构造物边缘1m,以利结构物稳定安全。压路机压实不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具夯实。过渡段与路基、锥体同时填筑,同步施工。以保证整体稳定性,锥体填筑加宽50cm,砌筑锥体护坡时刷掉多余填土。当横向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心斜交时,首先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不损坏和危急路基稳固与安全的技术措施全试验段工程完工后,施工防护栅栏,首先按设计位置、深度埋设防护栅栏支柱,埋设后回填夯实支柱基坑。加强防排水和防护加固工程施工加强路基的防排水和防护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并与主体工程同步配合施工,增加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避免路基病害发生。路基相关工程同步施工路基相关工程(电缆槽、声屏障及隔声墙)尽可能与路基同步施工,避免对已建成的路基产生破坏,形成隐患。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技术保证措施9.1设立安全标志路基施工至与既有路基基本相平时,在既有路基与新路基间挂设彩色三角小旗(不能有红色小旗),并派专人防护,防止路基各种作业机具侵入既有线限界。特别注意防止运土车调头及后退卸料时侵入限界及撞坏既有设施。路基土方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志,夜间挂防护灯示警(不能有红色灯),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地段,设临时交通指挥。9.2防止施工机械设备侵入限界的措施既有线旁施工作业,应设置距钢轨外侧不少于2.44m的限界标志,机械设备运转前应检查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派专人进行指挥,检查标志是否齐全无误。对于在既有线等高的作业应加强对来往列车了望,当列车通过时应暂停机械设备移动伸臂等作业。防护人员平时应经常检查限界标志的设置情况,对作业中损坏的标志应及时修复或补齐。运输土石方穿越线路时,应设有防护道口,当列车通过时应放下栏杆,停止通过,并将使用的车辆、工具及时撤到线路建筑限界以外。收工前工地负责人应组织专人对本工地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才准撤除防护收工。9.3施工注意事项1、路基施工干扰既有线行车地段,采用保证行车及施工安全的措施。对控制工期地段,采取维持临时行车的过渡措施。2、铁路与公路有干扰地段,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公路畅通,不得在公路上堆放施工材料及施工垃圾。3、因高路堤沉降量大,必须提前安排施工,以增加铺轨前的预压时间。4、路堑施工时,路堑边坡开挖必须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分级支护,待上级边坡稳定后再向下开挖。5、路基施工应避开雨季,以保证施工质量。6、路堤填土严格按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及《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的要求施工,确保路基填料压实度。7、施工前做好永久或临时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路基施工范围。8、路基防排水设施应沟底平整、排水通畅,无冲刷和积水现象。9、作好施工记录,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10、砌体所采用的石料为不易风化的硬石块,其抗压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11、挡土墙应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水平通缝。挡土墙应分段跳槽开挖,开挖后,应及时浇筑墙体,坡面不宜暴露太久。邻近既有线时,开挖基坑前,于基坑边缘与路肩之间设置钢轨桩防护,钢轨桩垂直打入基坑底部以下的桩长应不小于基坑底部至既有路肩的高度,钢轨桩间距不大于1.0m。施工期间,确保线路运营安全和施工安全。12、路堤边坡所铺土工格栅,其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13、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物凸出物,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进行碾压。土工格栅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14、路桥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椎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15、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稳定。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16、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的填筑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17、过渡段填筑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桥台后2.0m范围内,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18、施工前应查明地表或地下的管线类型及具体位置,进行妥善处理后进行施工。19、施工场地与既有线间设置的有效硬隔离设施高度应不低于1.8m,并确保硬隔离自身安全稳定、不倾倒。硬隔离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结合彩钢板形式,并结合紧密。严禁施工器械、车辆、施工材料及开挖土方等侵入运营铁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20、严格按设计要求尺寸进行施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加强施工监理,确保施工质量。9.4临近既有线施工要求1、既有线临近地段施工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及安全防护方案报工务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2、既有线附近施工时,应查清既有线上部各种电线、塔架等对施工机械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限界,保证营运线路和人身安全。3、在大雨后及冰雪溶化期间,一般禁止夜间施工,必要时应有良好的照明及安全措施。4、既有线附近施工时,施工机具不得放置于既有线上,严禁将机具横跨在钢轨上。5、在交通通道附近挖基时,应在工地附近设置围栏,并在夜间安设红灯标志,但不得与铁路信号混淆。6、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测量开工前准确测定涵位,并埋设必要的护桩、设置水准基点。施工期间定期进行中线及水平检查。加强复测,确保定位准确、尺寸和标高符合设计和现行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明挖基础基础施工时做好施工排水,快挖快灌,防止浸水降低基底承载力。挖至基底后及时进行地质核对,与设计不符时尽快与设计及监理联系,实施变更。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标准,检查有制度,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用科学的手段保障工程质量。加强桥涵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基础开挖后,要请设计、监理进行检查签证。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要通过三级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中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严格控制钢筋工程质量严把材料关,钢筋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试验报告单,并作机械性能试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验,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力学性能差、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及其它不合规范的钢筋,坚决不予验收和使用。严格控制钢筋的加工质量。保证钢筋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加强对加工后的钢筋的存放管理。严格控制模板加工质量模板自行加工制作或由信誉好的、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定做,采用大块整体钢模,确保不漏浆、不跑模,几何尺寸符合精度要求。砼耐久性和质量控制措施为满足以上环境耐久性的要求,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采取增加保护层厚度、适当提高混凝土等级、添加混凝土耐蚀剂三种措施来满足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等级:参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适当提高混凝土等级。在砼搅拌中掺加高效减水剂,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降低砼孔隙率,提高砼的密实度。优先选用矿碴水泥或掺入磨细矿渣和粉煤灰两种工业废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使用抗腐蚀的水泥或掺加防腐蚀外加剂,提高砼抗腐蚀性能。限制或消除从原材料引入的碱、SO3、C1-等可以引起结构破坏和钢筋侵蚀物质的含量,加强施工环节控制,避免收缩及温度裂缝产生,提高砼耐久性。在大幅度提高砼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砼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砼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质量控制组织措施在正式开工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关键工序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自检组织机构,严格按施工管理程序施工,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积极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确保生产出全面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成品。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为保证轨道施工的质量,判定是否最终达到施工技术标准,对施工完的线路进行测量检测。=1\*GB2⑴线路静态检查对已整道和锁定完的线路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并正确处理,检查时对轨距、水平、三角坑(测量基长为3米)全面检查、记录;对轨向、高低及设备其它状态,全面查看,重点记录,同时对伤损钢轨、焊缝进行检查。对锁定完的长轨条位移情况,每月观测一次,并填写记录。发现观测桩处累积位移量大于10mm时(不含长轨条两端观测桩),及时上报施工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后进行正确处理。=2\*GB2⑵线路动态检查轨道检查车的检查,是线路动态质量检查的主要手段。通过检查了解和掌平顺(峰值管理)和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量,用以指导线路维护工作。快速轨道检查车对线路动态检查评定项目有:轨距、水平、轨向、高低、三角坑、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等七项。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目标值。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详见后附《质量保证体系图》。质量保证体系说明工程施工质量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只有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隶属关系,包括各级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明确各机构的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各机构工作衔接与相互联系、各级质量管理工作网络。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从施工的全过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形成一个横向从路基、桥涵、轨道到各专业工程项目,纵向从项目部到生产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建立高度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试验、技术管理、质量检查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传递质量信息,给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迅速作出反映,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到执行机构,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部署,纠正质量偏差。自检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完善内部监察制度,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管理部管理、安全质量环保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工程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预检和复检制度。自检体系由项目经理部、架子队、施工班组三级组成,项目经理部为自检内控核心;安全质量环保部为实施单位,中心试验室配合,架子队设专职质检员,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验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与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随时进行定线测量、材质检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跟踪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自检制度施工过程中自觉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质量检查,严格奖罚制度,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工程完工后,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架子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做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经理部审查,并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试验室对选定原材料进行复试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所有工序的施工质量,包括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都要根据有关管理制度,由内部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确认,以保证不合格工序和产品不转入下道工序或场所,从而确保施工质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根据本标段实际施工情况,我标段成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见《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单位职务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2项目经理部项目副经理3项目经理部党工委副书记4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5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程师6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长7项目经理部质量负责人8项目经理部物设部部长9三分部经理10三分部书记11三分部总工12三分部工程部长13三分部安质部长14三分部安全总监15三分部物设部长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为全面实现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目标,在施工全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将工程质量管理实实在在的作为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理体系,抓好全员、全过程控制,认真依照招标文件所明确的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则和各项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去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按工程类别编制质量保证措施,确立质量控制、检验和试验程序。质量保证措施中标准、工艺和环境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报其上级管理单位(部门)批准。组织保证措施项目经理部设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质量环保部,架子队配专职质检工程师,作业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从事本项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并通过了铁路总公司组织的专业学习,并取得了资格证书。特殊工种的技术工人均为训练有素的人员组成,并有专业工种培训及资格证书,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保证上场人员持证上岗,形成体系完善、责任明确的质量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下设中心试验室,配备专职试验人员,根据建设单位及监理要求制定试验工作实施细则,并指导各架子队试验人员工作。各架子队设工地试验室,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保证措施项目经理部将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图现场核查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申报制度、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查验收及储存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查签认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成品保护制度、培训上岗制度、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观测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实施“建设单位重点监督,监理全程监控,施工严格自控”的模式。与监理人员充分配合确保工程质量。以监理人员检查为保证,通过隐蔽工程检查、随工检查和旁站监理,有及时和真实完整的监理记录,全面保证质量创优。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图纸管理和图纸会审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测量和监控制度,原材料、半成品质量管理制度,试验室、拌和站、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测和试验制度,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质量验收制度,持证上岗培训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质量计划、质保体系、质控程序、质控制度、创优规划、创优措施是否建立健全,规范可行;质量控制机构是否健全,责任是否明确;质量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是否建立并落到实处;质量控制是否完成各项内外业指标;质量检查验收结果是否达标。施工质量检查制度工程质量控制实施“建设单位重点监督,监理全程监控,施工严格自控”的模式。与监理人员充分配合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以质检工程师为骨干的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对每个检验批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均经自检并有完整记录。以监理人员检查为保证,通过隐蔽工程检查、随工检查和旁站监理,有及时和真实完整的监理记录,全面保证质量创优。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质量计划、质保体系、质控程序、质控制度、创优规划、创优措施是否建立健全,规范可行;质量控制机构是否健全,责任是否明确;质量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是否建立并落到实处;质量控制是否完成各项内外业指标;质量检查验收结果是否达标。施工过程管理制度根据国家、铁路总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及相关文件等建立各种适合本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铁路总公司规定认真办理施工图审核。未经审核、批准、加盖施工图专用章的施工图不得用于现场施工。过程检验和专项检验相结合,根据铁路总公司规定组织专业检测机构对基础桩质量进行检验,必要时采用深层核子密度仪、地质雷达等专用仪器对工程进行成品检验。详见《过程质量执行程序流程图》。加强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控制工作施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理解甲方的关于施工的要求。带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所辖工程范围内设计单位移交和提供的桩橛进行复测,并按要求进行精测,测量结果记录在《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内。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程序的内容要求编制施工计划,确定适用的实施设备并落实配备,施工过程着重控制手段、检验设备、辅助装置、资源(包括人力)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并对施工重要工序,分部分项地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上报,得以批复后,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执行实施。做好开工前各部位、各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规定的内容做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将要进行施工的部位、工序和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做好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施工前岗位培训。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资料保存归档工作。对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甲方的期望,使工程的各个部位、工序均达到验收标准。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个”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分部、单位工程最终达到质量要求。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QC小组”活动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发动职工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并根据业主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材料,材料采购应遵循质量优先、便于运营维护的原则。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所采购材料,除满足国家和铁路总公司强制性规定和经审定的设计技术规格要求外,应严格满足下列要求:属于国家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产品,必须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属于铁路总公司特许证管理范围的产品,必须有铁路总公司主管部门核发的《产品制造特许证》。属于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铁路专用产品,必须由铁路总公司主管部门颁发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技术鉴定证书》。属于铁路专用产品但产品不属于国家或铁路总公司生产许可证和制造特许证管理范围也无相关技术鉴定要求的,其产品应经过铁路总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且检验合格。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检验和试验是为了确保使用合格的物资(设备),避免不合格工序或不合格品的出现和流转下一工序以及不合格过程产生,为竣工的工程项目(产品)符合合同规范要求提供保障和证据。加强过程检验、过程试验和最终的检验和试验工作。重点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检验、试验,避免碱骨料反应的发生。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料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碱骨料反应的防治方法:控制水泥中的含碱量;控制混凝土中的含碱量;加强骨料的活性检测,经试验对工程无损害方可使用;掺加适量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或高炉矿渣等,也可有效地抑制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1、试验机构项目经理部设中心试验室,资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负责本标段范围内的路基、桥涵工程、轨道工程、房屋工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的质量检测和试验。2、工作职责范围中心试验室:组织和协调项目经理部范围内试验工作,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检验、试验;负责进场钢筋、钢绞线、水泥、外加剂等工程材料抽样进行品质指标检验,对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负责地材的料源场地调查及抽样进行材质鉴定,优化设计、选定各种混凝土配合比及砂浆配合比;结合工程要求,进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协助材料人员做好工地材料库的工程材料的验收、保管;负责对混凝土、砂浆检查试件及工程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定期上报;负责本项目检测仪器设备的校验、检定、标识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工地试验室业务工作。3、试验机构人员配备根据工程施工生产需要配足配齐试验人员,开展各项工程施工项目检测工作。试验检测方案原材料检测试验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严格执行先检验后使用的程序,不合格的原材料杜绝进场及使用。应严把料源选择关和使用过程控制关。对于试验室检测试验的原材料,待原材料进场后,由物资部门组织试验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方法取样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原材料为合格品后方能使用。混凝土检测试验混凝土浇注之前应测定砂石材料的含水量,正确换算施工配合比。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按照规范要求制取试件用做施工控制和质量评定。混凝土检测试验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试验;混凝土和易性检测试验;混凝土含气量、凝结时间、容重、水灰比分析试验;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制度工程材料的试验与检测制度施工过程中,将按照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业主相关规定,制定专项的“工程材料试验与检验计划”。对入场的材料进行试验与检验的控制,验证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材料检验和试验的不同状态进行标识,以防不合格材料投入到工程中使用。(1)采购部门制定并分发主要材料检验与试验要求,按进货检验与试验有关规程拟制并报送“工程材料试验与检验计划”。(2)对采购材料物资的技术证件(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等)验证,技术证件原件加盖供货商(或厂家)相关印章,并设立台账分类保存。(3)对采购材料物资进行直观验证:规格、外观质量及数量等。(4)对采购材料物资分批次、数量进行质量试验、检测,并填写试验检测报告单,报监理审核。(5)经直观验证或试验检测的合格物资,执行《物资搬运、贮存和发放程序》,不合格产品不得投入使用。分项、分部工程试验检测制度由试验工程师进行现场的监督检查,试验工程师、试验员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并填写分项、分部质量检验评定表;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工序不得转序,直到纠正为止,并监督检查;隐蔽工程由试验工程师检查、监理认可,并进行书面鉴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操作人员要做好自检,作业班组做好互检,试验检查员做好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试验检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做好进货试验、检验计划、采购产品技术证件、材料与工程试验报告单、质量合格签证及物资验收与发放纪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所有资料文件由专人管理,使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定期组织人员对试验检测数据资料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及时进行整改。严格按照业主、监理要求,将试验检测数据资料向监理、检测中心报验,相关数据文件得到批复后,方可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发放及相关下道施工工序的施工许可。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制定技术复核制度,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及复核方法。制定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凡属隐蔽工程的,在工程隐蔽之前必须经过验收签认。质量检验评定制度各级质检工程师熟练掌握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和评定标准程序,严格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检查评定。对完工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时检验评定,作为全线创优和考核依据。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程负责人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抄报项目安全质量部,项目安全质量部与作业队有关人员对分部工程进行评定,将结果抄报监理工程师,安全质量部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单位工程进行评定。工艺流程设计制度、试验制度针对本线路质量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对地基处理(如对地基采用垫层、填抛石、加固桩等措施)、路基填筑、桥涵基础、房屋桩基、道岔铺设等关键工序,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并对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使各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我们推行工程试验段先行施工制度,对关键工序先进行试验段施工,选定试验手段,制定试验操作规程,填写试验记录,为优化施工工艺提供有效数据,同时也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成品保护制度制定成品保护奖罚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成品保护教育,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在加工存放、吊运过程中,对成型的钢筋应加以保护以防变形。严禁踩踏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设马凳,铺设跳板,浇筑过程时不要将混凝土过多集中堆放。严格按施工顺序施工,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穿插作业,以减少对成品的污染和破坏。对即将完成的结构要及时进行封闭,由专人负责管理。施工班组要按时对成品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如有损坏要查清责任。加强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对已完工的重点部位采取拦、护、盖、封等保护措施。质量奖罚措施,严格质量否决制度凡作业班组在作业过程中违反施工操作规程、不按图纸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质量问题,安全质量环保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作业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安全质量环保部有权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在实施奖罚制度时,以平常检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当地质量监督站抽查和评定质量等形式作为依据。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符合标准并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不合格分部、分项及施工责任人,质检员有直接否决权和处罚权。技术保证措施实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把好质量关,使施工程序和方法符合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以此确保工程质量创优。认真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单项工程由其技术负责人牵头,根据深化的现场调查,提出施工技术方案,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最后确定方案,报建设单位(或咨询、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组织图纸会审,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并把设计的不足与错误克服在开工前。编写可操作性强的《质量实施细则》手册,明确质量检验总程序。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人员逐级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组织交接桩:认真进行复测,补齐桩橛,搞好施工放样测量和复核。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于工程主轴线、标高基准点在放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对于一般轴线、标高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抓好技术资料管理:施工过程做好详细记录,各种原始资料搜集齐全,内业资料按规定填报,做到真实、及时、准确,并按规定办理签认手续。1、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般性技术措施工前对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核对,若与设计不符,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单位变更设计,确保工程质量。根据设计单位所交控制桩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核测量,无误后按二级导线、三等水准标准设置自用测量控制网。施工中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时,报监理和设计单位,及时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案。路基正式填筑前首先施作试验段,进行土石方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设备选型并编写工艺实施细则做为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正式填筑施工时严格按工艺标准作业。填筑时,首先将地表树根、草皮等清理干净,并做好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工程,防止雨水或其他地表水浸泡路基。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当填料不合格时,弃掉或进行改良处理。填筑从最低点起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路基填筑摊铺填料时,施工面做成4%的人字形横向排水坡,防止雨后出现积水;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2%时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路基填土压实技术参数,按相关规范、技术标准执行。路基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施工图及有关规范要求施工,并埋设观测桩,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堑施工前仔细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性质,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做好地表排水。路堑开挖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减少超挖、欠挖,并早做边坡防护。防护工程分段快速施工,减少基坑、边坡暴露时间。挡土墙施工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砌、浇筑墙身,挡土墙基础必须置于设计要求的稳定基岩中。2、过渡段技术措施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等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在基床表层以下部位采用A组填料填筑,压实标准应符合地基系数不小于150MPa/m和孔隙率不大于28%的要求。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首先整平地面,地面采用人工整平,并进行压实,压实度≥95%。然后分层回填并夯实,回填材料采用砂砾材料。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涵台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至基床顶面均为95%。涵顶填土高度在50cm以内时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并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3、松软土地段技术措施对厚度<2.0m的表层松软土,采用冲击碾压,表层全部挖除换填。松软土>2.0m时,应根据路堤高度、软土类型、埋藏深度及分布,结合工期及稳定检算情况,采用相应基底处理方案进行加固。4、半挖半填地段技术措施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堑、堤接合部位和填方的密实程度。我们将严格遵循设计要求,按规定程序与作业要求施工,并建立分层检验签证制度。施工半挖半填路基时,根据地形和挖除土体的宽度,分别采取傍坡槽推或傍坡顺推的作业方法。施工关键是路堑与路堤连接部分的挖台阶处理和半路堤部分的分层压实工艺,必须认真按有关施工设计和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注意采取防滑措施,防止路堤在陡坡基底上的滑动稳定问题产生,包括改善基底条件、设置支撑建筑物(路堤坡脚部分加设护堤、设置挡土墙、加强排水)等。5、路基帮宽技术措施既有防护工程使用良好时,宜保留。必须拆除重建时,其重建的防护工程,考虑与既有工程顺接,并按现行规范要求设置。采用土帮宽路堤时,路堤边坡铺土工格栅,以稳定边坡;当采用不超过1m高路肩干砌片石垛能达到帮宽要求时,设置路肩干砌片石垛。6、路基附属技术措施路堤防护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堑坡防护应随施工完成。防护工程暂时不能施工时,采取临时防排水措施进行临时防护。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季节。和路基相关的工程以及检查设备应与路基同步施工,但不能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施工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保证结构物周围填土压实标准;二是不能扰动原路基结构;三是要满足其本身功能性要求。桥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一般性技术措施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水泥、钢材等厂供材料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并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性质、强度试验,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等不超过设计规范要求。工程所用材料经抽样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砼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拌合站集中拌合的方法组织砼供应,砼运输车运输,砼输送泵灌筑。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制度,砼浇筑对每批砼均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控制坍落度在标准坍落度范围内,保证砼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严把模板质量关。模板设计合理,加工质量保证精度要求。现场安装牢固、板缝密贴平整,选用有利于砼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并在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不滴,确保砼表面的观感。砼浇筑时保证其和易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和砼振捣要求,以保证其外观质量;分层厚度不大于规范规定,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不过不欠的原则。结构物浇筑需设置施工缝时按规范要求预埋接茬石、接茬钢筋等,在续浇时进行接缝处理,保证接茬平顺。钢筋在加工时采用模具配合以保证加工精度。焊接优先选择闪光对焊,没有条件时采用直流焊接。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或弧形砼垫块。砌石施工时,精心选择石料,进场后首先进行修整、清洗,不采用风化、水锈、强度不符合要求的石料。砌石采用挤浆法施工,砌筑时分段砌筑,保证面石与腹石交错咬合、连成一体,做到砂浆饱满、灰缝均匀,勾缝符合美观和牢固要求。防水层材料选取优质产品,施工时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粘接牢固;沉降缝处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2、钻孔桩质量控制认真熟悉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每节护筒的开挖深度,钻孔施工所用的护筒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施工时不会产生变形。钻孔过程中,注意孔内保持水头。遇到孔身倾斜,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钻进。随时对钻碴取样,核实地质情况,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对孔径、深度、斜度、孔底沉碴厚度和孔底岩石全面仔细检查,并申报监理工程师,符合要求且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3、明挖基础质量控制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时,确保基础尺寸、位置正确和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基础施工时做好施工排水,快挖快灌,防止浸水降低基底承载力。挖至基底后及时进行地质核对,与设计不符时尽快与设计及监理联系,实施变更。基坑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后,方可施工下一道工序,土质基坑不得积水浸泡。4、承台、桥墩台质量控制根据地质情况及基础深度,确定承台开挖支护方式、开挖方法及弃土位置,对有水基坑开挖,必须有排水措施。基础开挖后,应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并做好原始记录。承台施工时,桩头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处理,且严禁桩头积水或有松散混凝土块。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温控防裂措施,防止承台混凝土因水化热过大而出现裂纹,影响质量。基础、墩台身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桥台圬工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台后两侧不得填土。5、基础沉降和变形观测按设计文件要求在承台、涵洞等部位埋设检测器件,编制检测方案,建立检测系统,派专人进行沉降和变形观测,准确及时记录观测数据,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或专家进行评估验收。6、防水层、桥涵过渡段及附属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涵洞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直,流水畅通,无积水淤泥。7、涵洞及桥涵附属质量控制涵洞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地质和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基础砌筑或浇筑。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面石与腹石交错咬合,连成一体,砂浆饱满,灰缝均匀,勾缝统一采用凹缝或平缝压槽,砌体洒水养生。沉降缝垂直宽度一致。统一砌石镶面及勾缝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涵洞工程创优。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麻布、麻筋和木板须沥青浸制后使用。涵洞的两侧填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填筑渗水填料,对称分层填筑。使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保证填土的密实度。严格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轨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线路复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线路标高、中线等进行复测,进行路基密实度检测检查,确保铺轨前线路标高、中线及路基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为了确保轨道平面位置和设计标高的准确性,轨道铺设施工前一个月,依据设计资料和《新线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路路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铁路桥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等进行轨道线路中线、水平贯通复测,以确保轨道铺设质量,为列车平稳安全运行奠定基础。2、粒料道床质量保证措施根据道床摊铺厚度,在路肩挂拉钢弦线,长度一般为150~200m。每10m设置一支点,并在两端用加紧器将钢弦拉紧。在摊铺底层道床时可稍铺厚一些,待压实后保持在0.2m的厚度。道碴摊铺后,碴面应整平,中间拉成槽,中间凹槽宽为600mm;深度30~50mm。桥涵两端各30m的预铺道碴厚度,应使道床面高出挡碴墙不小于50mm,并做好碴面顺坡。铺设完成的碴面其纵横坡度、宽度、厚度及中间凹槽等外形方面均需达到规定要求。用3m靠尺检查碴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0mm。道碴经压实整平后,应采用专用仪器实测密度,其密度不低于设计要求。3、轨枕锚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每节轨节的布枕数量应按轨节表中标明的数量严格执行;轨枕类型不同时,严禁混用;失效轨枕应及时更换。硫磺采用一般工业硫磺,纯度≮95%,块状的要加以粉碎;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有结块;砂子为天然级配中粗砂,粒径≯2mm,泥土含量≯5%,并应过筛、烘干;各种材料均不得混有杂物。硫磺砂浆配合比根椐气侯及材料技术条件,按下列规定的重量配合比范围,由试验选定各种材料用量,硫磺:水泥:砂子:石蜡=1:(0.3~0.6):(1~1.5):(0.01~0.03)。锚固温度控制在130~160℃之间,一孔一次灌完;锚固后的螺旋道钉应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2°。螺旋道钉与锚栓孔中心偏离≯2mm;道钉圆台高出承轨槽面≯2mm;每锚2000根作一组抗拔试验,抗拔力≮60KN。4、钢轨焊接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现场钢轨焊接采用闪光焊。焊接接头质量标准执行TB/T1632.1~4-2005《钢轨焊接(通用部分,闪光焊,铝热焊,气压焊)》的规定要求。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在始终端的相错量不大于100mm。锯轨时,钢轨端面垂直度不大于0.8mm。参加焊接人员必须持有经专门焊接培训上岗合格资格证书,无证者不得上岗实际操作;焊接开始前对参加焊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焊接开始前应对焊接设备、工艺进行反复调试直到合格为止。焊接过程中应随气候变化等条件,不断对设备、工艺进行调试。试焊接头应进行焊接型式检验,包括静弯、疲劳等,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焊接。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要求进行周期性检验,焊接时,必须对每个焊头进行超声波探伤和外观检查。每个焊缝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时钢轨接头温度必须小于50℃。探伤员必须持有二级及以上无损探伤证书。探伤前必须用标准试块对探头进行检验。钢轨接头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判定不合格焊缝,必须锯开重焊。焊接工艺过程中人员要做到固定,并以“主要质量记录”的方式记录在册。每个焊接接头均应有焊接记录并由总负责人签字验收。各工序负责人负责保证本工序操作质量,如发现焊头质量问题,及时向质量负责人进行汇报。质量负责人(焊接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如发现问题,有权要求重新焊接。各施工负责人每日向总负责人汇报工程进度及各方面情况,有问题当日解决。5、大型机养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捣固下插速度:正常速度下插入。捣固深度:第一至第三遍作业轨枕底至捣固头尖端100mm,第四至第五遍作业轨枕底至捣固头尖端不小于85mm。夹持时间:双捣每次0.6秒;单捣0.8秒。捣固次数:第一、第二、第三遍单捣,接头处、桥涵两端各5m范围内双捣。捣固速度≤20次/分;捣固镐头振动频率35次/秒。6、无缝线路质量保证措施1)铺轨施工施工前对路基全面整修,消灭路基松软、下沉、高低不平,加强排水,施工前进行全面捣固,预卸补充道碴,更换失效轨枕,准备防爬设备,做好锁定线路的准备工作。铺轨时间的选择:铺轨时间尽量选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当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用拉伸设备将长轨拉长至设计锁定轨温长度,并正式锁定,或用临时缓冲轨暂时锁定,先行通车;当轨温高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可用临时缓冲轨暂时锁定,先行通车;暂时锁定的无缝线路,应在轨温达到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放散长轨应力,将临时缓冲轨换铺正式缓冲轨并重新锁定,以达到设计要求。铺轨前调查路基中桩及沿线周围建筑物的限界净空;检查长轨装车、编组情况,对长轨进行质量检查无误后进行铺轨。紧固扣件,要求在同一时间完成,不能相差过长,并要求扣件配合密贴,型号准确,胶垫要正位,扣件的扭矩要达到标准,接头扣件及联结夹板螺栓更要拧紧。在大坡道铺设无缝线路时,除在伸缩区对钢轨进行充分锁定外,固定区内应对钢轨有足够和均匀的防爬锁定。防爬设备安装要牢固,在钢筋混凝土轨枕上加设的楔形木垫的尺寸要标准,以防因行车振动而松动。无缝线路设置缓冲区、伸缩区的长度及预留轨缝符合设计要求。位移观测标志要设置及时,并在短期内测量出位移数值。2)无缝线路焊接施工焊接联合接头时,左右两股宜交替顺序进行,焊接最后一对联合接头前应根据设计锁定轨温计算长度,经过精确丈量,将终端超长部分锯除,再进行焊接,始终点接头相错量不得大于40mm。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在始终端的相错量不大于100mm。锯轨时,钢轨端面垂直度不大于0.8mm。每个焊缝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时钢轨接头温度必须小于50℃。探伤前必须用标准试块对探头进行检验。钢轨接头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道岔单元焊技术要求:轨距、支距调整的技术要求为:轨距:尖轨尖端、直线尖轨刨切起点处为(1435±1)mm;其余部位的轨距为(1435±2)mm。支距:直、曲尖轨跟端支距偏差为±1mm;其余部位的支距偏差为±2mm。尖轨尖端的缝隙不大于0.2mm,尖轨其余部位不大于0.8mm;心轨尖端的缝隙不大于0.5mm,其余部位不大于1mm;顶铁与尖轨、心轨的轨腰间隙不大于1mm。滑床台板坐实坐平,牵引点前后各一块垫板与台板的产隙不大于0.5mm;其余部位不大于2mm,但间隙大于1mm的垫板不得连续超过两块;道岔水平不大于3mm;导曲线不允许有反超高;道岔高低用10m弦量不大于3mm。3)放散锁定施工在应力放散时,严格按照规定和测量的步骤进行各项测量,轨温的测量是确保长轨锁定的关键,长轨始端落槽时应测定一次轨温,到长轨末端合拢,拧紧全部扣件螺母和接头螺栓时,再测定一次轨温,以两次测的轨温的平均值,作为该段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两股钢轨的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5℃。长轨始端落槽合拢时,应与已铺的缓冲轨末端用接头夹板与接头螺栓连接,保持5~8mm的轨缝,全段长轨落槽后,应按900N.m力矩拧紧始终端接头螺栓,同时调整全段轨距。单元轨节在滚筒上要顺直,无明显“塌腰”;滚筒在使用前逐个进行检查、涂油,保证个个转动灵活,无不转、转动不灵活现象;锁定时,靠近钢轨拉伸器的一组逐个安装弹条,其它组先隔5根轨枕上一对扣件,然后分别按间隔2根轨枕、间隔1根轨枕补上扣件。无缝线路锁定以后利用位移观测桩与钢轨上的标记,观测钢轨爬行量,并作记录。4)养护维修为保证无缝线路整体框架阻力,道床必须密实饱满,加强捣固。在放散锁定前至少有两遍双捣以保证捣固质量,对工地焊接接头和路桥、路涵过渡段进行加强捣固。无缝线路铝热焊和接头都是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焊缝和钢轨接头前后各三根轨枕的捣固,以使其得到加强,清除低接头。一次起道量不得超过50mm,起道量超过50mm时应捣固2次;一次拨道量不得超过80mm,曲线地段上挑下压量应尽量接近。每次作业后必须进行道床动力稳定施工。为保证捣固质量,捣固频数每分钟不超过20次,对桥头、道口、钢轨接头4根轨枕等薄弱处所,应提前标记增加捣固次数。在无缝线路交工前,必须加强线路的维修作业,处理好锁定轨温与作业轨温之间的关系,严密监测与掌握轨温的变化和钢轨的位移情况,分析锁定轨温有无变化。对于线路的养护维修作业,严格遵照以下规定:一准:要准确掌握实际锁定轨温。二清:综合维修半日一清;零星保养及补修一撬一清。三测:作业前、中、后测量轨温。四不超:作业不超温,扒碴不超长,起道不超高,拨道不超量。五不走:扒开道床未回填不走,道床未夯拍不走,未组织回检不走,线路质量未达标不走,发生异常情况未处理好不走。保证信号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教育。通过研究和会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施工难点,并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了解本工程的特点,为保证工程质量打好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设计、修改技术规范、标准和推广新工艺、新方法时,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就工程项目技术标准、质量等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技术标准”交底,对关键环节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进行验证,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做到“四不施工”: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设备、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控制措施以满足铺架工程为目的,重点抓好路基地段、过渡段、桥涵的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其中,路基地段,特别是软土、松软土地段路基的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路桥、路涵及路隧过渡段的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是重中之重。管理措施:⑴制定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的实施细则,培训上岗。⑵专人负责,对沉降观测和评估工作实施专项管理。⑶坚持观测基准网定期复测制度。观测中,定期对基准测量网进行复核,确保沉降变形观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⑷规范观测资料管理。严格执行责任人签字制度,确保所有原始记录资料完整、齐全、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统一观测记录表格、统一数据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建立全线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为评估分析提供及时有利条件。⑸及时开展阶段评估。根据沉降观测工作的进展,及时对沿线各地段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评估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⑹对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布设位置、数量、观测元器件埋设和观测数据、频次、分析结果以及进行现场观测设施的保护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⑴严格控制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严格砂子、石子等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在拌和站配置必要的冲洗或筛分设备,发现砂子、石子的含泥量、粉尘含量、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冲洗或筛分,保证砂子和石子各项指标合格。⑵规范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建立自动计量拌和站,其设备配置、场地布置和工艺流程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所需的用量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对存放砂子、石子的料场地面进行硬化,做到排水畅通,禁止场地积水现象;搭设牢固可靠的防护厂棚,以达到对砂子、石子的防雨、防尘、防晒、保温等作用。设置试验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和检验要求,及时对混凝土生产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不合格混凝土不得放行。⑶拌和站验收。每个拌和站在正式投产前,由项目部组织咨询、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验收,依据试生产记录和现场软硬件检查情况,形成验收记录并共同签认,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⑷高性能混凝土冬季和炎热季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拌和站原材料储存、搅拌工艺控制、搅拌设备防护、混凝土运输、现场灌注时机等方面采取保温、降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的施工质量。⑸混凝土温差保证措施。从降温、保温两个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温差控制,保证混凝土施工温差满足规范要求。⑹外观质量保证措施。从模板缝、颜色、蜂窝、麻面、气泡、污染、破损、碰撞等方面制定综合管理和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工程内实外美。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在质量自控体系运行中,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制度、体系设定的偏差与漏洞,及时纠偏、修正和完善,持续改进。竣工验收质量控制本工程竣工验收将实施备案制,由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勘察、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属于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竣工验收。严格按国家或铁路总公司的新标准、新规范和强制性要求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配备钢筋扫描仪等先进的质量检测仪器对主体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路基工程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见下表。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序号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1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严格按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范围内地表土层的树根、草皮、腐殖土等彻底清除,基底需要处理的按设计要求认真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签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埋设的沉降观测设备按预定频率及精度进行观测,从而得到地基沉降-时间-荷载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计算来调整、修改设计,如预留沉降量、预压时间、滞留沉降期等,并以调整后的设计去指导施工,再利用施工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再次进行重新调整、修改设计并指导施工,以达到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及沉降速率的目的。2边坡压实不到位,路肩不顺直认真检验填料的各项技术指标,不合格填料坚决不使用。同时选择正确的填筑方法,沿纵向分层逐层均匀填压,密实度、干容重等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认可。配置小型压实机具,技术、试验人员跟班作业,对涵侧、边坡等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进行单独处理,确保无填筑死角。边坡、路肩挂线整修,确保尺寸标准、线条美观。3浆砌圬工砂浆不饱满、通缝等;圬工几何尺寸不准确砌石圬工采用挤浆法施工,严禁使用灌浆法;片石尺寸符合规范要求,丁顺相间,质检人员现场旁站,随时抽检。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机械拌和。严格按设计位置、几何尺寸施工,并经常复核。严格按设计位置、间距设置泄水孔。质检人员要逐一清点,检查。4过渡段压实度达不到标准、沉降填筑前对基底进行严格的清表和压实处理,台背后回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通道台背填土,应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施工中要防止雨水渗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排水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水。应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但涵顶填土50cm内应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为保证填土压实质量,在比较宽阔部位应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只是在临近构造物边缘大型机械到不了的地方处,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实机械,分层夯实。5土工合成材料被破坏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6半挖半填路基结合部压实质量不合格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图断面台阶进行开挖和填筑。桥梁工程桥梁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见下表。桥梁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序号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1坍孔泥浆选择良好的造浆粘土,保证钻孔内泥浆顶标高始终高于外部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m。严格控制粘土的种类、泥浆配合比选择,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2钻孔倾斜遇板结砂层钻进时,低速钻进、控制进尺,经常检查钻机底座水平、钻杆接头,并及时调正。3桩基混凝土空洞正确执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程序,严格执行混凝土的灌注工艺标准,同时严把混凝土的原材料关。4墩、台外形不美观,线条不顺畅墩、台模板由有资质、信誉好的专业厂家定做,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采用大块整体钢模,内侧均匀涂刷脱膜剂。模板安装牢固,尺寸准确,确保不跑模、不漏浆。5浆砌圬工砂浆不饱满,通缝、有空洞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砂浆饱满,丁顺相间,上下层错缝大于8cm,统一平缝压槽,质检人员现场旁站,严格检查。6伸缩缝尺寸偏差架梁前认真复核垫石预留孔位置,不符合要求及时处理。7线形偏差架梁前认真复核垫石预留孔位置,不符合要求及时处理;架梁时采用仪器准确定位梁体准确位置。涵洞工程涵洞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见下表。涵洞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序号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1基坑开挖边坡不够,基底处理不彻底基坑严格按技术要求开挖到位,防止坍塌;基底处理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浆砌圬工砂浆不饱满,通缝、空洞多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砂浆饱满,丁顺相间,上下层错缝大于8cm,统一平缝压槽,质检人员现场旁站,严格检查。3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孔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的深度;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对于采用插入式施工不宜超过300mm;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时间,在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下料高度。4防水层开裂、渗水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防水卷材,按规范对防水卷材进行焊接,一般搭接不小于15cm,与涵顶、涵身紧贴、深入基础以下至少20cm。5沉降缝拉裂、假缝、错位缝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预留设计宽度的沉降缝,确保基础、墙身、涵顶沉降缝为通缝,施工中宜采用2~3cm聚乙烯泡沫板预留沉降缝,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勾缝处理。轨道工程现象在温度变化较大或高温季节里,随着轨温的升高,钢轨内部积累了巨大的温度力,若线路养护维修质量不良,或违章作业,会使轨道变形,使钢轨连同轨枕一起在线路的薄弱地段向上挤或向侧面臌出而丧失稳定,形成胀轨跑道。原因分析铺设施工时,锁定轨温偏低;低温焊复断缝;由于作业造成锁定轨温不明;违章作业;线路爬行;线路不平顺,包括水平和方向,但危险较大的是方向;各种附加力的影响。防治措施维持足够的轨道框架刚度:轨道框架刚度不是单根钢轨刚度的简单代数叠加,不能破坏这一整体性,不得随意松开轨枕螺栓,为维持足够的框架刚度,尽可能将混凝土枕配置数提高一级,注重扣件的扣压力,特别是高温季节,绝对保证轨枕螺栓扭力距失格率不超过允许规定值的8%。保持足够的道床横向阻力:道床必须饱满、密实、堆高碴肩,高出轨枕面160mm,肩宽不小于400mm,及时消灭线路上的暗坑吊板和翻浆冒泥病害,及时捣实夯拍破底清筛地段和起拨道地段道床。保持足够的纵向阻力:提高接头阻力,提高扣件与轨枕的联结,保持防爬设备良好的作用状态,保持道床阻力。加强防爬观测:钢轨爬行状况的关键要有可靠的基点,观测桩的埋设要深入路基深处,不得浮于道床上,要稳固,碰不歪,摇不动。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如高温季节需对无缝线路进行施工作业,应有计划地先放散钢轨温度应力,然后再进行作业,最后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重新进行应力放散与锁定工作。试验检测质量保证措施试验检测质量保证措施⑴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试验检测组织机构见《试验检测组织机构框图》。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架子队质检室安全质量环保部复试或检测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校准、检通试验仪器;作好工程试验;及时提交试验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采购原材料及半成品,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作好产品状态标识,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场。按分项工程的质量要求检验和分项工程质量的情况。试验检测组织机构框图⑵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取样及常规性检测频率大项目的设备(例如砼稠度、回填土工试验等)。⑶所有检测试验设备在使用前都进行校检,专人操作,妥善存放。⑷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试验工作。⑸建立健全检测管理制度,建立检测台帐。⑹用于本项目的检测、试验设备数量和精度均要满足项目要求,设备定期校验,保证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精度。⑺设备定期维修和保养,使计量设备干净、防尘、防锈,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及手段⑴原材料检测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行验收,并登记记录。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复检不合格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识,停止使用并限期清出施工现场。⑵砼施工检测砼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方可实施,并根据现场砂石含水量的变化做适当调整。检查水泥、外加剂、粗、细骨料是否与试验相符,用量是否准确。检查砼的拌和时间、搅拌速度,检查砼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频率为随机抽样,每班不少于3次。测定砼运到现场时的温度和时间,保证砼不离析并控制入模温度。按规定在现场制作试件,试件组数按有关规范执行,试件养护必须在标准养护池中进行。现场试件的强度试验报告要与砼站同批试件的试验报告相符,误差超标要查明原因。根据砼试件的强度,运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以便考核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并作为评价供方产品的基础。⑶钢材检测钢材供应商要提供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要分批抽样做抗拉、冷弯、接头弯折等物理力学试验,按《GB22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