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上)创新部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气韵雅致的中国古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随着亮相兔年央视春晚的创意类节目《满庭芳国色》的“出圈”,大美中国色点燃了时下的“色彩新潮流”,也体现出以悠远、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有力支撑的文化自信。中国色的“出圈”,近年来其实有迹可循。周杰伦流行歌曲《青花瓷》里唱出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令多少人醉心于如诗如画又神秘非常的雨过天青色。爆款电视剧《延禧攻略》带火的“延禧色系”温柔又高级,那正是浓淡皆宜、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的一整套中国传统色系。在全国多地巡演上百场的舞剧《只此青绿》,用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中那抹独特的青绿色,唤醒了中国人的审美体验。大众对于中国色的追捧,甚至跨越千年,对接时下的日常生活。频频卖断货的国风口红,其郎窖红、胭脂红、美人霁等色号的灵感,无不来自中国色。修图App中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中国潮色”滤镜,离不开众多中国传统色彩贡献的智慧。兔年新春,“小红书”上热搜的去处,很多都指向雍容大气、年味满满的宫墙红,北京的故宫、杭州的德寿宫、上海的广富林、成都的武侯祠等皆如是。在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看来,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正在到来。“一方面,一批高质量影视文艺作品、文博艺术展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们无不塑造了以国色为基调的安宁典雅、蕴藉丰厚的审美,润物细无声地释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身处快时代,越来越多善于内省的人们由衷感知到,历经岁月积淀的才是高级的,直入人心的。”审美基因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超越了色彩,成为中国色最耐人寻味之处。追捧中国色时,我们应当追捧的究竟是什么?单从视觉上看,众多中国色都能在国际通用的潘通色卡里找到对应的参数。胡建君指出,中国色的独特性其实更在于色彩观念承载的文化内涵。只有置身于文化史上,中国色彩艺术方能获得完整的意义。原来,有别于西方三原色的分类法,中国古色遵循的是“五色观”。这种色彩观念结合“阴阳五行说”等要素逐渐整合发展而来,并非独立静观的存在,可对应天地、阴阳、方位、季节、声音,关乎内心的声色与动静。小到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大到国家典礼仪式,古人都提倡在不同时节用不同颜色来顺应天地万物之气象。“中国色”网站收录的中国色多达526种,丰富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其中很多颜色颇为微妙,呈现出含蓄而清雅的高级感。文化学者郭浩、李健明在《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一书中揭秘了384种中国古色的由来。例如,“苍莨”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窃蓝”是立秋之起色、秋天晴空的一点蓝,“海天霞”是海霞灿烂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由此可见,中国色均从天地万物的造化中衍生而来,让人不禁佩服古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古往今来,中国色也从流转的自然定格在器物、绘画和建筑中,让更多的人得以捕捉这样的美感。中国陶瓷的众多颜色就大有讲究,包含文学、美学、哲学等诸多意义,对此,马未都在《瓷之色》一书中有过详述。盛唐最神秘的瑰宝——秘色瓷,是唐朝皇亲贵戚专用瓷器,如美人罩上面纱,其工艺至今是谜。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中,就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秘色之青。(摘编自范昕《大美中国色,绽放穿越千年的文化自信》)材料二:古代中国人从复杂的色彩自然现象当中,将色彩归为五种基本色:赤、黄、青、黑、白。在历史文献《周礼》记载中,第一次提出“五色”的概念。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就是五行说,将宇宙万物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为支配宇宙的自然力。春秋时期,将五色与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称为“五色观”,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这就构成了中国最为古老的颜色搭配。春秋战国,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阶段,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地推动着“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儒家哲学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儒家哲学在色彩理论上沿用五色为正色,其他色为间色的理论,在象征意义上表示尊卑贵贱等级,儒家还认为色彩可以暗示人的性格和德行。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色彩理论在不同的阶层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民间色彩和宫廷色彩。民间色彩鲜明强烈,大胆夸张;宫廷色彩奢侈豪华,以富贵为美;士大夫色彩相对单一,追求闲情雅趣,清高脱俗,以典雅为美。道家哲学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老子曾提出“五色令人目盲”,庄子也提出了“五色乱目,使人目不明”。道家的哲学思想在绘画从一贯的重色彩到重水墨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将黑色推崇到了极致。这种色彩观对中国绘画,特别是宋代兴起的文人画的色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墨画的出现与完善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对色彩的放弃,而是艺术家对色彩理解的一种深化与提炼。它是哲学的选择,同时也符合科学色彩学的精神。在古代中国,色彩不仅仅是一个颜色,一个符号那么简单,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如“赤”,即红色。红色象征喜庆吉祥、权势富贵、性格张扬。人逢喜庆,都要用红色来装饰,新春过年用大红纸写对联:新娘穿红色礼服,新郎佩带红花,人走运了,称为“红运”,古代称美丽女子为“红颜”;朝廷命官住朱门,坐朱轩,穿朱衣,表示地位身份,等等。(节选自崔向英《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内涵》,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色的分类结合中国古代哲学观念“阴阳五行说”等要素提出了“五色观”,与西方提出的“三原色”分类之说不同。B.中国色多达526种,其中很多颜色含蓄而微妙,但从视觉上来看,这些颜色都能在国际通用的潘通色卡里找到对应的参数。C.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启蒙阶段,并推动着“目观为美”的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发展。D.中国水墨画的出现是中国哲学的一次选择,是对色彩理解的一种深化与提炼,它对部分色彩放弃是符合科学色彩学精神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以中国色的出圈来谈文化自信,主要从文艺作品的火爆、日常生活的对接、顺应天地万物的智慧等角度来论证,让人信服。B.文化学者郭浩、李健明著书揭秘中国古色的由来,以大量例证充分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中的颜色有着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想象。C.材料二中通过对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进行对比论证,揭示出古人对色彩内涵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形成。D.两则材料均提到了中国色的“五色观”,材料一以此强调中国色与西方色分类的不同,材料二以此来强调中国古色的哲学内涵。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的一项是()A.京剧中的“唱白脸”“白脸奸雄”等,说明“白”这种颜色可以象征奸邪、阴险。B.古人认为黄色为土,是农耕文明的载体,象征中央,故将黄色确定为天子的服色。C.黑色代表庄重肃穆,还能给人威严、高贵之感,在古代常成为祭祀大典的主色调。D.“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将美人脸色与桃花色比较,相映成趣,成为千古绝唱。4.马未都《瓷之色》一书中曾描述过景德镇的一种瓷器,在洁白如玉的高岭土上施以透明釉,让其白里透白,对此,马未都评论道,“声名远播的永乐甜白釉,妙在一个‘甜’字”。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评论的理解。5.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贾母见黛玉潇湘馆的窗纱颜色旧了,便张罗着让王熙凤为她换窗纱:“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贾母在“雨过天青,秋香色,松绿色,银红色”四样颜色的“软烟罗”窗纱中选择了银红色给换上了。你认为,黛玉心里会接受这种新换的窗纱吗?请根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了解,结合两则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答案】1.A2.C3.D4.①“甜白釉”中的“甜”字是对瓷器颜色的一种形容,颜色属于视觉,而“甜”是一种味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来命名颜色,包含了文学、美学等方面的意义,命名显得精妙;②“甜”这完全是一种主观感觉,减去一切可能影响颜色的杂质,充分体现出古人对颜色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命名显得很巧妙。5.示例1:不会接受。①材料一说到,“小到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大到国家典礼仪式古人都提倡在不同时节用不同颜色来顺应天地万物之气象”。林黛玉生活习惯好静,这种红色过于热闹,不适合;②材料二说到,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其中“红色象征性格张扬”,对于林黛玉来说,性格显得娴静而细腻,红色的张扬与之完全不合。示例2:会接受。①材料一说到,“小到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大到国家典礼仪式,古人都提倡在不同时节用不同颜色来顺应天地万物之气象”。正如贾母所说,潇湘馆环境是绿色,再用绿窗纱明显与潇湘馆的这片天地万物不配,林黛玉心思玲珑剔透,应该能想到贾母这是为她着想;②材料二说到,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其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对于林黛玉来说,寄居外祖母家本来就让敏感的她有点自卑,旧窗纱更显寒酸,换成新的窗纱,会有新的心情;红色传递出来的喜庆吉祥更能冲淡寄人篱下的清冷。【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中国色多达526种”属于缩小了范围,原文中的表达是“中国色”网站收录的颜色有526种,不一定只有这个数字。C.进入启蒙阶段的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其标志是“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已经形成”。D.“对部分色彩放弃”错,文中表述为“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对色彩的放弃”。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对比论证”错,材料二写到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不是在进行对比论证,而是举例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哲学内涵,“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形成”更是张冠李戴,材料二是说“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色彩理论在不同的阶层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春天桃花开时)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用的就是本义而非象征义。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材料一“中国陶瓷的众多颜色就大有讲究,包含文学、美学、哲学等诸多意义”可知,“甜白釉”中的“甜”字是对瓷器颜色的一种形容,颜色属于视觉,而“甜”是一种味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来命名颜色,包含了文学、美学等方面的意义,命名显得精妙;结合材料一“中国色均从天地万物的造化中衍生而来,让人不禁佩服古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可知,“甜”这完全是一种主观感觉,减去一切可能影响颜色的杂质,充分体现出古人对颜色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命名显得很巧妙。【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考生可以答接受,也可以认为不会接受。不会接受。①材料一说到,“小到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大到国家典礼仪式古人都提倡在不同时节用不同颜色来顺应天地万物之气象”。贾母在四样颜色的“软烟罗”窗纱中选择了银红色给黛玉潇湘馆换上,这种红色过于热闹,而根据林黛玉的生活习惯与喜好,林黛玉生活习惯好静,才学横溢,有浓郁的诗人气质,所以不适合;②材料二说到“儒家哲学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儒家哲学在色彩理论上沿用五色为正色,其他色为间色的理论,在象征意义上表示尊卑贵贱等级,儒家还认为色彩可以暗示人的性格和德行”“红色象征喜庆吉祥、权势富贵、性格张扬”,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其中“红色象征性格张扬”,对于林黛玉来说,性格显得娴静而细腻,红色的张扬与之完全不合。会接受。①材料一说到,“小到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大到国家典礼仪式,古人都提倡在不同时节用不同颜色来顺应天地万物之气象”。正如贾母所说,潇湘馆环境是绿色,再用绿窗纱明显与潇湘馆的这片天地万物不配,选择红色窗纱是为整体环境考虑,林黛玉心思玲珑剔透,应该能接受;②材料二说到“儒家哲学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儒家哲学在色彩理论上沿用五色为正色,其他色为间色的理论,在象征意义上表示尊卑贵贱等级,儒家还认为色彩可以暗示人的性格和德行”“红色象征喜庆吉祥、权势富贵、性格张扬”,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其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对于林黛玉来说,寄居外祖母家本来就让敏感的她有点自卑,旧窗纱更显寒酸,换成新的窗纱,会有新的心情;红色传递出来的喜庆吉祥更能冲淡寄人篱下的清冷。(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6-9题。疗马吕树国寒露日,午后。阴。马军头急红了眼,舍弟被关了禁闭。我去禁闭室看舍弟,他说,哥,算了,我们已经尽了力了,我们斗不过瘟疫的。我说,不为马,只为你。我又说,为我们的这一大家子,为我们的“元亨相畜驿”。舍弟说,天命如此,我们斗不过天。舍弟脸色沮丧,看样子已不抱希望。舍弟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可我不甘心。我们喻家祖上有训:“不做良相,便做良医。”良相治世,良医治人。我也算饱读诗书了,曾经有段日子,亦想走仕途,做济世良相。可这个混乱的世道……我知道良相我是做不成了。说起来话长,很久以前,为躲避战乱,我随家人、族人从遥远的故乡来到这个偏远的山坳里安家落户。这里是大山深处的一片滩涂草场,我们刚到时,遍布茅草,比及人肩,族人就割下茅草,搭房盖屋。天长日久,落地生根,族人为图方便,就地取名为茅滩场。我良相之梦破灭后,便遵照先祖遣训,带着舍弟走上了行医之路,主要治人,兼治牲口。茅滩场在我看来是块福地,我常在采草药的时候,站在山头远眺、俯瞰。四周大山高耸而苍茫,山下的茅滩场形同锅底,山上雪水泉水,渗到锅底里,而锅底的正中央的平地正好凸出来,形成了环形河流,四面青山的倒影跌进环流里,上下一碧,茅滩场里便山风清朗,水草丰茂,颇有点陶公《桃花源记》的味道。哪承想朝廷看中了茅滩场,认为它是养马的天然牧场,又远离外界,算是大后方。一时间,一向宁静的茅滩场人欢马嘶。牲口多了,我和舍弟就成了专业兽医。说来凑巧,管理军马的军官也姓马,人们都叫他马军头,他到了茅滩场不久,拜访了我们兄弟俩,最后他说出来拜访我们的真正目的:听说你们治牲口有一套,来做我的专职马医吧。我说,军爷放心,术业有专攻,民马也好军马也罢,都是马,只要生病了,我们理当救治。马好,马军头态度也好,看到了老远就抱拳致意。瘟疫开始后,眼见军马一匹匹倒下,马军头脸色越来越难看,见到我们抱拳致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杀气。舍弟每次都躲在我身后,不敢直视他。一天晚上,我查阅了先师祖马师皇残卷,发现一味药方,能治此病。药方的原理不复杂,是“以毒攻毒”的疗法,内服汤药驱毒,外施针灸放毒。我欣喜若狂,次日一早便叫上舍弟,前往北山燕山寨。燕山寨顶峰遍生毒草,我们采了一筐马上下山,煮沸,准备好银针,先在我自家的小马驹身上做实验。小马驹刚染病不久,尚未显出病态,只是身上微烫,眼里没了多少神采。如果治好了它,就大功告成了。我和舍弟满怀期望地把汤药灌进它的嘴里,在它嘴唇上扎了一排银针。俄顷,毒血顺着小马驹鼻孔和针眼慢慢流出来,眼睛也亮了一下。舍弟对我一笑,但我没敢掉以轻心,我心里明白,要是能挺过今夜,才算成功。当晚小马驹精神了些,吃下几口草料。我让舍弟去睡,我守着。三星偏西之时,我听到小马驹喉咙里咕咕几声,扑通倒地,喘了几口气后,不动了。我呆呆地看着小马驹的尸体,按照药理,没有出错,可问题出在哪儿呢?我陷入了巨大的惶惑之中。蓦然回头,发现舍弟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了身后,神情默然。天亮之时,门外一阵嘈杂,一队士兵闯了进来,二话不说,绑了舍弟。出门时,一个小队长模样的士兵对我喊道:喻本元,我们军头说了,要你赶紧想出治马的方子,用方子来换你兄弟!谷雨日。晴。我去了一趟双蟾寺。本来以为寻得了药方,结果却治死了小马驹,舍弟也因治马无力被抓去关了禁闭,我心下郁闷,便想去双蟾寺找住持慧远大师聊聊,他是我的朋友,也懂医术,不妨让他看看方子,指点一二亦未可知。进得寺中,我没过多客套,把方子给慧远过目,也把治马过程说了说。慧远看着方子,脸色严肃,说,兄台这方子,方略没问题,老衲只是觉得用药太猛,你看,你用的都是虎狼之药,大病需慢治,用药过猛,适得其反啊。我一听,醍醐灌顶,只怪自己用心太躁。马上决定告辞,回去找温和的方子,再行实验。慧远说,兄台不必操之过急,用了斋饭再走不迟。我想想也是,说,看我这急性子,大师见笑了。小僧将斋饭端至院中一棵紫薇树下的石桌上,我吃得很香,说实话,多少天了没吃过一顿饱饭。饭后用茶之际,慧远指着紫薇树说,紫薇树又叫痒痒树,何哉?是说这树长得不疾不徐,无论多高,根茎都一样粗,长到一定程度,必定摇摆,像是挠痒痒一样。看似根基不牢,但是一摇一摆间却练就了韧性,怎么都不会倒。兄台,所谓大刚若柔,大砺若温,民间智慧啊,做人如此,我想用药也理当如此。我放下茶盏,一躬到地:谢大师教诲,本元懂了!从双蟾寺回来的路上,我已想到两味药,黄连,性燥湿,但能泻火解毒;甘草,性温,调和诸药,能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如果把这两味药结合使用,二者平衡,再配以针灸,祛除马匹体内毒素,加以精料调养,必能药到病除。想到此,我脚下生风,很快回到茅滩场。我没有回家,直接去了禁闭室,自那次去看望了舍弟一次,很久没去了,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上次去看他时,他很绝望,我要给他信心,也想听听他的意见。舍弟在木栏后面看我兴冲冲的样子,说,哥,是不是找到药方了?见我笑而不语。又说,哥,先别说,看我俩是不是想到一块儿了,你是不是想把内服药换成黄连和甘草?我喜出望外,热泪盈眶,说,本亨吾弟,咱哥俩想一块儿了!舍弟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这事,是病总有解救之方,与天命无关,这才想明白,正等你来跟你说呢,你就来了,哈哈。我笑说,吾弟这禁闭关得值……之后的事情简单了,我带领几个弟子按方施药,果然控制了瘟疫,解救了舍弟,也让“元亨相畜驿”再次声名远播。(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寒露日”“谷雨日”主要是为了交代时间变化和天气变化,与故事情节关联不大。B.喻本元遵照祖上遗训,一开始想做济世良相,但由于自己学力不深,再加上世道混乱,终未实现自己的仕途之梦。C.在治疗小马驹的过程中喻本元兄弟二人的心理经历了起伏变化,从开始满怀期望,到初见疗效的欣喜,再到最后治疗失败的绝望。D.小说对慧远大师的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突出其过人的智慧,慧远大师的语言具有哲理性,并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7.关于文中茅滩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茅滩场是小说故事情节发生的主要地点,喻本元和其族人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了茅滩场。B.茅滩场周围的环境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写的环境相似,作者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C.喻本元与其弟走上了行医之路,而茅滩场周围大山药草丰富,为喻本元兄弟二人行医提供了方便。D.茅滩场遍布的茅草比及人肩,朝廷看中了这样的自然优势,使其成为养马的天然牧场。8.小说一开始便交代“舍弟被关了禁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在谈及这篇小说创作意图时,吕树国强调他是想通过这篇小说来表达“疗马,也是疗人心”的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答案】6.D7.B8.①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喻本元之弟被关了禁闭,喻本元为了解救其弟,小说才有了后文查找医书医治小马驹、去双蟾寺找慧远大师等情节。③衬托喻本元爱弟心切的形象,同时也为喻本元之弟完成思想转变做铺垫。9.①从喻本元的角度来说:喻本元行事操之过急,用心太躁,得到疗马良方之后小马驹仍不得救,后来在慧远的点拨之下,他明白做事应不疾不徐,刚柔并济,做到大刚若柔,大砺若温。②从喻本元之弟的角度来说:喻本元之弟一开始认为斗不过瘟疫,在经过禁闭之后说出“是病总有解救之方,与天命无关”的话,这可以看出他内心得到成长,懂得遇到困境不怨天尤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内容、鉴赏文学形象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A.“与故事情节关联不大”有误,小说中的“寒露日”“谷雨日”交代了小说时间上的变化,由阴到晴的天气变化则暗示着故事情节向好的方面发展。B.“但由于自己学力不深”错误,原文“我也算饱读诗书了,曾经有段日子,亦想走仕途,做济世良相。可这个混乱的世道……我知道良相我是做不成了”,可知是“饱读诗书”,而非“学力不深”。C.“绝望”程度过重,原文“我陷入了巨大的惶惑之中。蓦然回头,发现舍弟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了身后,神情默然”“本来以为寻得了药方,结果却治死了小马驹,舍弟也因治马无力被抓去关了禁闭,我心下郁闷,便想去双蟾寺找住持慧远大师聊聊”可见是“最后治疗失败的失望”。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能力。B.“作者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错误,原文“茅滩场在我看来是块福地,我常在采草药的时候,站在山头远眺、俯瞰。四周大山高耸而苍茫,山下的茅滩场形同锅底,山上雪水泉水,渗到锅底里,而锅底的正中央的平地正好凸出来,形成了环形河流,四面青山的倒影跌进环流里,上下一碧,茅滩场里便山风清朗,水草丰茂,颇有点陶公《桃花源记》的味道”,选文描绘了风景优美、水草丰美的的茅滩场是出于对它的热爱之情,借《桃花源记》里的美景来比对它,只是为了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山水之美。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马军头急红了眼,舍弟被关了禁闭”,由突发的紧急事件开头,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关禁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先说舍弟被关了禁闭,再讲述为什么会被关禁闭,接着说喻本元拜访大师寻得良方,拯救了他弟弟。“我说,不为马,只为你”,也表现了兄弟之间的亲情;“他说,哥,算了,我们已经尽了力了,我们斗不过瘟疫的”“舍弟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这事,是病总有解救之方,与天命无关,这才想明白”,弟弟前后对治疗疫病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在“关禁闭”的其间发生的变化,体现了弟弟思想的转变,由消极无望变得积极有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疗马,也是疗人心”依据文章可以从两人各自的角度分析。从喻本元的角度分析,“我欣喜若狂,次日一早便叫上舍弟,前往北山燕山寨”“我和舍弟满怀期望地把汤药灌进它的嘴里,在它嘴唇上扎了一排银针”,从发现古方到采药再到煎药给小马喝,前后不过两日,行事操之过急,显然没有深究药物的原理导致小马死亡。“兄台,所谓大刚若柔,大砺若温,民间智慧啊,做人如此,我想用药也理当如此”,喻本元经过大师的点拨,他明白了做事应不疾不徐,刚柔并济,做到大刚若柔,大砺若温。从喻本元之弟的角度来说,“他说,哥,算了,我们已经尽了力了,我们斗不过瘟疫的”,弟弟一开始对待治疗疫病是消极的。经过在禁闭其间的思考,也成熟了起来,变得积极有为,“是病总有解救之方,与天命无关”,弟弟也得到了成长,变得更有担当更有毅力。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人也。少甚贫,而性特俊拔。宝祐中,丁大全以戚里婢婿事权幸卢允升、董宋臣,因得宠于理宗,擢为殿中侍御史,在台横甚。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书攻之。大全怒,使监察御史吴衍劾宜中,削其籍,拘管他州。司业率十二斋生,冠带送之桥门之外,大全益怒,立碑学中,戒诸生妄议国政且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由是,士论翕然称之,号为“六君子”。宜中谪建昌军。贾似道入相,复为之请,有诏六人皆免省试令赴。景定三年,廷试,而宜中中第二人。六人之中,宜中尤达时务。由绍兴府推官、户部架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数年迁监察御史。德祐元年二月,似道丧师芜湖,乃以宜中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宜中以为似道已死,即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似道行时,以所亲信韩震总禁兵,人有言震欲以兵劫迁者,宜中召震计事,伏壮士袖铁椎击杀之,以示不党于似道。时命张世杰等四道进师,二丞相都督军马而不出督。王爚请以一丞相建阃吴门,以护诸将;不然,则己请行。七月,世杰等兵果败于焦山。爚奏言:“事无重于兵,今二相并建都督,庙算指授,臣不得而知。比者,六月出师,诸将无统。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开督。今世杰以诸将心力不一而败,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臣既不得其职,又不得其言,乞罢免。”不允。爚子乃嗾京学生伏阙上书,数宜中过失数十事。书上,宜中竟去,遣使召之,不至。命临安府捕逮京学生。召之亦不至。太皇太后自为书遗其母杨,使勉谕之,宜中始乞以祠官入侍。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节选自《宋史·陈宜中传》)10.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戒诸生/妄议国政且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B.戒诸生妄议国政/且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C.戒诸生妄议国政且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D.戒诸生/妄议国政且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擢”意为“提升”,古汉语中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还有“迁”“陟”“授”。B.司业,古代学官名,主管世子学业教育。隋以前国子监设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C.“宜中尤达时务”中的“达”指通晓、明白,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达”不同。D.壬寅,顺序为第39个。前一位是辛丑,后一位是癸卯。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壬属阳之水,地支之寅属阳之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丁大全凭借关系得到理宗的宠幸,非常骄横,陈宜中等人上书皇帝,批评、攻击丁大全,陈宜中因此被削职,并被拘禁、监管在其他州府。B.贾似道曾经很看重陈宜中,贾似道入朝为相后,请陈宜中还朝任职,当贾似道丧师芜湖后,陈宜中上书皇帝纠正贾似道的误国之错。C.当陈宜中听说总管禁兵的韩震想以兵胁迫迁都的时候,他便以商量事情为由召来韩震,暗中安排壮士在衣袖中藏铁椎击杀了韩震。D.有人上书历数陈宜中的过失,他离职而去,朝廷屡次召他,他都没回朝,最后,太皇太后亲自写信给其母并要其母劝说他,他才回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者,六月出师,诸将无统。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开督。(2)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14.陈宜中最终因何而离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答案】10.B11.A12.B13.(1)近来,六月出兵,众将缺乏统率。大敌当前,不是陛下亲自统率就是大臣们督师出征。(2)不久,常州被攻下,敌军逼近独松关,邻县的人听到风声全都弃城而逃。14.朝廷命张世杰等人分四路进军,陈宜中督管军马不在外督率,最终张世杰失败。王爚请求派一位丞相亲自督师出征或派自己前往,没有得到应允,于是王爚的儿子唆使京学生到朝廷上书,历数陈宜中的几十件过失之事,因此陈宜中离职。【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戒令学生们不要妄自议论国家的政事,并且下令从此以后(凡是)有上书的,前廊的生员审阅过以后用牒文报送检院。“诸生亡妄议国政”为主谓短语,作“戒”的宾语,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句,排除ACD;“前廊生”是主语,其前断开,排除D;“看详”和“以牒”都是“报”的状语,中间不必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授”是“授予官职”“任命”的意思,不一定是“提升官职”。C.正确。通晓,明白;显达。句意:陈宜中尤其通晓时事。/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请陈宜中还朝任职”错,原文为“有诏六人皆免省试令赴”,意思是“诏令六人都可免去省试让(他们)到京城(赴考)”。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比”,近来;第二个“将”,统率;“开督”,督师出征。(2)“已而”,不久;“薄”,逼近;“遁”,逃,逃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时命张世杰等四道进师,二丞相都督军马而不出督。王请以一丞相建阃吴门,以护诸将;不然,则己请行。七月,世杰等兵果败于焦山”“今世杰以诸将心力不一而败,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臣既不得其职,又不得其言,乞罢免”“不允”“子乃嗾京学生伏阙上书,数宜中过失数十事。书上,宜中竟去”可知,朝廷命张世杰等人分四路进军,陈宜中督管军马不在外督率,最终张世杰失败。王请求派一位氶相亲自督师出征或派自己前往,没有得到应允,于是王的儿子唆使京学生到朝廷上书,历数陈宜中的几十件过失之事,因此陈宜中离职。参考译文:陈宜中字与权,是永嘉人。年少时十分贫困,但(他的)性格特别超群出众。宝祐年间,丁大全因为同乡侍婢的女婿的关系事奉权贵卢允升、董宋臣,于是得到理宗的宠幸,擢升为殿中侍御史,在御史台特别骄横。陈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奏章攻击他。丁大全恼怒,让监察御史吴衍弹劾陈宜中,削夺了他的官籍,(将其)拘禁、监管在其他州府。司业带领十二学斋的学生,穿着整齐地送他到桥门之外,丁大全更加恼怒,在学校中立碑,戒令学生们不要妄自议论国家的政事,并且下令从此以后(凡是)有上书的,前廊的生员审阅过以后用牒文报送检院。从此,士大夫们一致盛赞他们,称(他们)为“六君子”。陈宜中被贬谪到建昌军。贾似道入朝为相,再次为他们请求,诏令六人都可免去省试让(他们)到京城(赴考)。景定三年,殿试,陈宜中考中第二名。六个人中,陈宜中尤其通晓时事。由绍兴府推官、户部架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几年后升迁至监察御史。德祐元年二月,贾似道在芜湖兵败,于是任命陈宜中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陈宜中以为贾似道已经死了,立即上奏章请求治贾似道的误国之罪。贾似道率军出发时,让他的亲信韩震总管禁兵,有的人说韩震想用兵胁迫迁都,陈宜中召来韩震商量事情,暗中埋伏壮士在衣袖中藏铁椎击杀了韩震,以表明(自己)不与贾似道亲附。当时(朝廷)命张世杰等人分四路进军,两位丞相督管军马而不外出督率。王爚请求派一位丞相在吴门设立都帅府,来统率诸将;不这样做的话,就请派自己前往。七月,张世杰等人所率军队果然在焦山打了败仗。王爚上奏章说:“没有什么事比军务更重要,现在两位丞相一起担任都督,妙算计谋,指挥授任,我不能够知道。近来,六月出兵,众将缺乏统率。大敌当前,不是陛下亲自统率就是大臣们督师出征。现在张世杰因为各位将领不能齐心协力而失败,不知道国家还能够经受几次失败呢?我既不能担任此职,提建议又不被接受,请求罢免(我的官职)。”(他的请求)没有获得允许。王爚的儿子于是唆使京学生到朝廷拜伏上书,历数陈宜中的几十件过失之事。书文递上,陈宜中最终离职,派遣使者去召他回朝,(他)不回来。(朝廷)命令临安府逮捕(上书的)京学生。(以此)召陈宜中,他还是不回朝。太皇太后亲自写书信给陈宜中的母亲杨氏,让她劝说陈宜中,陈宜中这才请求以祠官进京入侍。十月壬寅,(陈宜中)才到朝廷,不久被任命为右丞相,然而国家大势已去。不久,常州被攻下,敌军逼近独松关,邻县的人听到风声全都弃城而逃。(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太常引·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陈孚彩丝①堂上簇兰翘②。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③。奈烟水、龙沙④路遥。碧天迢递⑤,白云何处⑥,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注】①彩丝:古代端午节,有用五彩丝线装饰厅堂、缠系手臂的风俗。②兰翘:指母亲及家中其他女誉所插戴的华美首饰。③金蕉:一种底托为蕉叶形的酒杯。④龙沙:古代指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缘山地或沙漠地区。⑤迢递:高远的样子。⑥白云何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中有“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极写堂上热闹场面,既点出了时间,也与题目暗合,节日气氛跃然纸上。B.次句转入叙事,用平易的文字把思母之情融入客观叙述之中,语言凝练,贴切自然。C.“碧天迢递,白云何处”两句对上片进一步渲染,巧妙地强化了思念母亲的赤子之心。D.这首词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情真意切而自然通脱。16.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思母之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直抒胸臆。“记生母,在今朝”,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
②反衬。上片首句运用反衬手法,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祝寿的痛苦心情。
③对比。“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把家乡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
④用典。“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寄托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⑤想象(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在梦中,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飞到母亲身旁。全词以想象之景作结,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赏析的能力。D.“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错,应是按照情感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不完全是倒叙。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记生母,在今朝”,在今天,想起了我的生身母亲,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彩丝堂上簇兰翘”,适逢端午,家里五彩丝线装饰厅堂,指母亲及家中其他女眷都插戴上华美首饰,一派欢乐景象。这里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祝寿的痛苦心情。“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怎奈我这里路途遥远,不能回去给母亲祝寿。首句把家乡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是为用典,含蓄蕴藉,寄托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想象梦中历经万里,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飞回到母亲身边。这是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全词以想象之景作结,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情景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答案】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②.齐彭殇为妄作③.乳二世④.先妣抚之甚厚⑤.舟遥遥以轻飏⑥.风飘飘而吹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诞”“作”“妣”“飏”“飘”。三、选择简答(20分)(一)(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靠力气而获得的。如果是冬天,那风在刮着,像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是不肯撤场的。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险,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却免于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更有一些爬在了场边的麦秸积上,夏天四面来风,好不凉快,冬日就扒个草洞,将身子缩进去,露一个脑袋。也正是有闲阶级享受不了秦腔吧,他们常就瞌睡了,一觉醒来,月在西天,戏毕人散,只好苦笑一声悄然没声儿地溜下来回家敲门去了。18.文段多处使用了关联词和副词,强化了表情达意的效果,请分析加点关联词“却”和副词“更”的表达效果。19.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表达上雅俗兼具,富有节奏,请简要赏析。【答案】18.①却:表转折,关联词之前是老一辈秦腔迷面对的不利条件,用转折关联词引出他们坚持看秦腔的一系列动作行为,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写出了老一辈秦腔迷们对秦腔的痴迷。②更,是程度副词,表程度加深,更进一步,写出了人们为了看秦腔而做出独特举动,出人意料,表现出秦腔受欢迎程度之深,范围之广。19.①用四字句,凝练典雅,饶有古意,如“月在西天”“戏毕人散”。多用口语,如“常就瞌睡了”“没声儿”等,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具有亲切感。②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富于节奏,环境描写用短句,描写人物行为句子有长有短,灵活变换,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却”表转折,关联词之前是老一辈秦腔迷面对的不利条件,如文段中说“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此处用转折关联词引出他们坚持看秦腔的一系列动作行为,如“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转折连词突出了作者强调的重点,写出了老一辈秦腔迷们对秦腔的痴迷。“更”,是程度副词,表程度加深,更进一步,写出了人们为了看秦腔而做出的独特举动,如“有一些爬在了场边的麦秸积上,夏天四面来风,好不凉快,冬日就扒个草洞,将身子缩进去,露一个脑袋”,“更”字有出人意料之意,由人们的举动侧面表现出秦腔受欢迎程度之深,范围之广。【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月在西天”“戏毕人散”为四字句,使得文段语言凝练典雅,饶有古意,“常就瞌睡了”“没声儿”等为口语,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具有亲切感,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长短句结合,“一觉醒来,月在西天,戏毕人散”为短句,“只好苦笑一声悄然没声儿地溜下来回家敲门去了”为长句,长短句的结合使文段错落有致,富于节奏,环境描写用短句,描写人物行为句子有长有短,灵活变换,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我们的印象中,麦子、稻谷成熟后,重重的穗子把它们的“腰”都压弯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什么成熟的种子挂在母体上,不会掉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你惊掉下巴,那就是:种子一旦掉下来,你就找不到它们了,因为掉下来的种子“会跑路”!A,其中一种最会跑路的是不实野燕麦。不实野燕麦是小麦和大麦地里的常见野草,适应能力极强,除了南极洲,其他哪个大洲它都能混。不实野燕麦的种子从母体脱落掉到地面后,就会展现出与生俱来的功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合同
- 2024天然气运输物流信息化建设合同
- 2024常见签订劳动合同陷阱
- 2024年工程项目验收与交付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混凝土专项分包协议
- 2024年度吨不锈钢带打印功能电子地磅秤技术支持合同
- 2024年大数据服务合作协议
- 2024年度环保项目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支持与运营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水果购销合同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一
- 天文竞赛复习题库及答案
- 污泥( 废水)运输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公司章程范本杭州工商docx
- 职业院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全护筒跟进旋挖施工方案
- 海水淡化处理方案
- 初中数学基于大单元的作业设计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及试卷分析
- 原材料情况说明范本
- 相邻企业间安全管理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