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三校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三校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三校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三校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三校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三校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不属于其功能的是()A.吞噬消化病原体 B.特异性识别抗原 C.呈递抗原 D.参与体液免疫2.小明在寒冷的冬季,没吃早饭就去学校,结果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症状。关于此生理反应的表述,不合理的是()A.此时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收缩以加速热量产生C.此时小明同学体内血糖含量有所下降,细胞产热不足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3.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DNA分子的复制也可能出错B.翻译时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C.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必须与基因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D.一个核糖体上结合多条mRNA,有利于加快翻译的速度4.激素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增多,共同促进生长B.青春期,女性卵巢中合成雌性激素增多,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C.紧急状况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D.大量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促进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储存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相同B.人体体温调节过程只有神经调节参与C.体液调节只能通过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种群密度能预测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唯一因素D.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一直保持稳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消息称,曾在2020年肆虐东非的蝗灾正在卷土重来,新出生的蝗虫正在肯尼亚集结,蔓延速度惊人,大量农作物遭到破坏,一些牧场甚至已寸草不留。请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的幼虫俗称跳蛹,调查跳蛹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2)蝗虫是植食性昆虫,蝗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同化的能量。蝗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_____。(3)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序的蝗群。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有序蝗群的形成与生态系统的_____有关,生态系统的这一功能还能够调节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目前,最有效的消灭蝗虫的方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方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该防治方法的缺点是_____(答出两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可保证农业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意义是_____。8.(10分)沉水植物对湖泊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其表面会附着大量藻和螺类。为探讨沉水植物、附着藻和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湖泊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沉水植物与附着藻之间会竞争______、______、______等,而螺类与沉水植物、附着藻之间可能存在____________关系。(2)研究发现,附着藻大量生长的湖泊中,沉水植物长势不佳。螺类对二者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推测出现图中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3)水体富营养化大多是由于其中N、P含量超标所致。研究表明,N元素可以促进附着藻的生长,与正常氮含量相比,三倍氮含量条件下,螺类对附着藻的抑制作用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在富含N、P的环境中,沉水植物长势不佳。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两条具体措施①______,②______。9.(10分)为探究“萌发的玉米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大小相同、数量相等的琼脂块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12小时,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玉米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如图),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回答问题。分组待测样液生长素溶液浓度(mmol/L)00.40.81.21.62.0α角/度15071522.52415(1)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浓度为1.6mmol/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2.0mmol/L的溶液α形成的角度变小,这说明了_____,由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上表可知,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如浓度0.8mmol/L和浓度2.0mmol/L)形成相同的α角,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4)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8mmol/L还是2.0mmol/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10.(10分)研究发现,帕金森等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与R环结构有关。R环(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而形成的RNA—DNA杂交体,由一条mRNA与DNA杂合链及一条DNA单链所组成。(1)mRNA与模板链通过___________连接。(2)mRNA形成需要___________酶催化,依据___________原则mRNA能准确获取其模板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3)据题意推测R环区域模板DNA单链中___________碱基比例比较高(填A、T或G、C),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密码子的简并性,通过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在精确的位点剪断靶标DNA片段并插入新的基因片段),降低R环形成的概率,基因定点编辑过程中有_______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4)R环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啶碱基总数一定相等吗?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下图是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在基因工程中,A→B为_____________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中的_____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____酶作用来完成的。(3)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链互补结合,在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链延伸,最终合成两个DNA分子,此过程中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4)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法,而图中④导入植物细胞时,若该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最常用_____________法。(5)B→D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是一种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巨噬细胞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详解】由分析可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能吞噬消化病原体;在体液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巨噬细胞能识别进入机体的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别的作用,ACD正确,B错误。故选B。2、A【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战栗以增加热量引起的,B正确;C、小明同学没吃早饭,此时体内血糖偏低,细胞产热不足,C正确;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D正确。故选A。3、A【解析】1、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可引起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2、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共有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其特点有: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A、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DNA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DNA分子的复制也可能出错,A正确;B、翻译时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没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B错误;C、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必须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D、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加快翻译的速度,D错误。故选A。4、A【解析】动物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详解】A、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不是垂体分泌的,A错误;B、雌激素属于性激素,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并能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B正确;C、紧急状况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故肾上腺素也称为应激激素,C正确;D、大量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促进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故选A。5、D【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区别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细胞、激素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同,A错误;B、人体体温调节过程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B错误;C、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都可称为体液调节,C错误;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故选D。6、A【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A正确;B、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B错误;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C错误;D、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K值提高,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样方法②.随机取样(2)①.植物(或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②.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①.信息传递②.生物的种间关系(4)①.蝗虫抗药性增强、农药药效降低、蝗虫天敌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破坏生态平衡等②.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2、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问1详解】跳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小问2详解】蝗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蝗虫的同化量,其属于第一营养级(植物)同化的能量。蝗虫同化的能量去向有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小问3详解】当资源变得缺乏时,蝗虫有序成群这一行为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有关,有利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问4详解】飞机喷洒农药杀害蝗虫属于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比,这种防治方法具有使蝗虫抗药性增强、农药药效降低、蝗虫天敌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破坏生态平衡等缺点。消灭蝗虫的过程中,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信息传递的类型和意义,能量流动的过程及意义,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关内容的掌握,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8、(1)①.群落②.阳光③.二氧化碳④.无机盐⑤.捕食(2)螺类采食附着藻,导致附着藻对沉水植物的竞争减弱(3)①.降低②.引入适量的沉水植物③.控制流入湖泊的N、P元素的量/引入适量的螺类【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无机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简称群落。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分析题图可知,随着螺类动物密度的增加,附着藻数量逐渐减少,而深水植物的生长加快。【小问1详解】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由分析可知,沉水植物生长和附着藻的密度存在呈负相关,说明二者之间竞争阳光、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而螺类和沉水植物、附着藻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随着螺类动物密度的增加,附着藻数量逐渐减少,说明螺类采食附着藻,导致附着藻对沉水植物的竞争减弱。【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N元素可以促进附着藻的生长,与正常氮负荷相比,三倍氮负荷条件下,附着藻的生长速率更快,螺类对附着藻抑制作用降低,可以推测,在富含N、P的环境中,沉水植物数量减少。结合上述分析,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时,可引入适量的沉水植物,控制流入湖泊的N、P元素的量,引入适量的螺类动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形的分析和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联系相关生物学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9、①.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②.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③.不能④.本实验只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都具有促进作用)⑤.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来看,最适生长素浓度条件下,形成的α角度最大,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α角度⑥.将待测样液稀释2倍,重复上述实验若形成的α角度大于15度,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2.0mmol/L若形成的α角度小于15度,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8mmol/L【解析】1、胚芽鞘之所以弯曲生长,是因为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造成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1)生长素能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由图可知,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玉米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2)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强,胚芽鞘左侧生长就越快,α角就越大,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弱,α角就越小,最小为0,与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6mmol/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2.0mmol/L的溶液α形成的角度变小,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与生长素溶液浓度为0比较,表格中不同的生长素浓度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条件下,促进生长的作用最强,形成的α角度最大,低于或高于最适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都更弱,形成的α角度就会更小,上述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如浓度0.8mmol/L和浓度2.0mmol/L)形成相同的α角,说明这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处于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并促进生长的作用相同,从而形成的α角度相同。(4)由上题可知,这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处于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8mmol/L还是2.0mmol/L,如果将这个待测样液稀释2倍,重复上述实验,生长素浓度为0.8mmol/L稀释后变成0.4mmol/L,生长素浓度为2.0mmol/L稀释后变成1.0mmol/L,对照表格可知,生长素浓度为0.4mmol/L的α角为7度(小于15度),生长素浓度为1.0mmol/L,α角大于15度。因此实验思路:将待测样液稀释2倍,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形成的α角度大于15度,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浓度为2.0mmol/L;若形成的α角度小于15度,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浓度为0.8mmol/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以及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0、(1)氢键(2)①.RNA聚合②.碱基互补配对(3)①.G、C②.磷酸二酯(4)①.不一定②.R环中,杂合链部分因嘌呤与嘧啶配对,嘌呤与嘧啶的数量相等;但DNA单链部分嘌呤与嘧啶数量不一定相等,因而就R环结构整体而言,嘌呤与嘧啶的数量不一定相等。【解析】注意题干信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的应用。【小问1详解】mRNAmRNA与模板链与模板链的碱基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故mRNA与模板链通过氢键连接。【小问2详解】通过转录形成mRNA,mRNA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RNA能准确获取其模板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小问3详解】G与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更多,R-loop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可推测R环区域模板DNA单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