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天津市北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天津市北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天津市北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天津市北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至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过程性检测(语文学科)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20小题,共46分。一、课内知识考查(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一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C.“六艺”指《诗》《书》《礼》《易》《乐》《论语》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D.侍郎,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大部分为荀子白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观点。B.曹操,字孟德。他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宰元亮,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死后世人私谥“靖节先生”。D.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等。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古之学者必有师。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善假于物也不拘于时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C.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或师焉,或不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羞:感到羞耻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或师焉,或不焉C.君子生非异也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游水金石可镂:雕刻B.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知识劝学:劝勉、勉励C.而耻学丁师:耻辱而绝江河:断绝D.假舟楫者:借助、利用其曲中规:合乎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蟹六跪而二螯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③惑而不从师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⑦则群聚而笑之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A.①⑥/②⑤/③⑧/④⑦B.①⑥/②③//④⑤/⑦⑧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生乎吾前B.蚓无爪牙之利择师而教之C.其问道也固先乎吾欲人之尤惑也难矣D.其曲中规其皆出于此乎?11.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学于余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2.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3.臧克家的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适合用来阐释《乡土中国》中相关理论的篇章是()A.乡土本色B.礼治秩序C.男女有别D.无为政治14.根据《乡土本色》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两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样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亲林黛玉,姨表亲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正因为会随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土分颇有想法.(摘编自费孝通《差序格局》)15.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格格不入相邻墙倒众人推B.南辕北辙比邻墙倒众人推C.格格不入比邻树倒猢狲散D.南辕北辙相邻树倒糊狲散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正因为会随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颇有想法,B.正因为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颇有想法,C.正因为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十分颇有想法,D.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正因为会随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十分有想法,三、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掌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7.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起绕室以旋旋:徘徊B.每履之,足苦踬焉踬(zhì):绊倒C.习之中人甚矣哉中:中间D.则反窒焉而不宁窒:阻碍1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此文和《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B.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C.本文中的“童子”,与《师说》中的“彼童子之师”的“童子”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D.“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俯而读、仰而思登高而招B.一室之不治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何以天下家国为作《师说》以贻之D.及其久,则洼者若平其可怪也欤!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写少年时代在养晦堂西侧的一间小房子里读书的情景。”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这一描述,就生动地勾勒了一个善于思考的读书人的形象。B.书房里有一块洼地,愈来愈向外扩展。在这块地上踱来踱去,当然很不自在。作者就命僮仆把这块儿洼地填平了。等到填平这块洼地,却又感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经过一段时间,这才恢复到正常的感觉。C.作者深有感触地说:“习之中人甚矣哉!”习惯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由此推论,“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治学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D.这篇短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出了大道理。由此及彼,因小见大,发人深思,四、完成下列翻译和默写填空题(共16分)21.把下列句子翻详成现代汉语。(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3)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分)22.默写填空(10分)(1)《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2)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3)《师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月明星稀,。(7),无以至千里。(8),使我不得开心颜。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文后的练习题(共18分)读韩愈梁衡①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方山水,享千秋之祀呢?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宪宗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愤而上《谏迎佛骨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心境之冷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了那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④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起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⑥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只有韩愈敦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⑦面对人生的逆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这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⑧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