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寓言教案设计 寓言教学(9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1.gif)
![2023年寓言教案设计 寓言教学(9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2.gif)
![2023年寓言教案设计 寓言教学(9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3.gif)
![2023年寓言教案设计 寓言教学(9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4.gif)
![2023年寓言教案设计 寓言教学(9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a335958e27ab70682a869217889c013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勤的人民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一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把握4个会写的字。
2.借助解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美,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理解寓言意思。初步把握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巧用“五读法〞层层深入,让学生潜移默化把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让学生读懂寓言中蕴涵着的道理,懂得要依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事物。并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1.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并能理解文中蕴涵的道理。
2.让学生借助解释读懂寓言,把握初步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布置预习作业:
1.搜集有关孟子和吕不韦的资料。
2.搜集一些其他的文言文寓言故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同学们,我们写文章和说话的时候,所用的语言有没有区别啊?古人也一样。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古白话文作品还记得吗?(指名回复)那篇文章更多的是古人说话所用的语言。
古人写文章所用的语言,叫做“文言文〞。而古人留给我们的好多文言文寓言故事,不仅读起来韵味十足,还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警醒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炎黄子孙,当我们大声的诵读着这样的文字时,就宛如凝听古人的教化,会倍感亲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则,(出课题——《寓言二则》)看看从中,我们能明白怎样的道理。
我们这节课先来学习《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师:大家要注意这个“揠〞字的写法,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生答。)
你们知道禾苗的生长规律吗?用“拔〞的方法能不能帮助它快长啊?咱们一起来走进这个好玩儿的文言文故事。
a、“一读〞——交流释疑,指读正音。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准备,可以向同桌或者小组成员寻求帮助,看看谁能把课文正确、通顺地读下来。
指名读,师正音。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读顺。注意“闵、揠、趋、槁、矣〞等字的读音。
b、“二读〞——教师范读,标注停顿。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③予/助苗长/矣!
c、“三读〞——学生练读,读懂故事。
要求:读的响亮、抑扬顿挫、有韵味。师随即进行指导,依照画出的停顿来读。
重点指导: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大家读的很好,那么关于这个故事你们读懂了哪些句子?哪些还没读懂?(指名回复)
小组里探讨之后,指名说。
根据学生回复,师随即问:“你是怎么读懂的?〞
生:“结合解释。〞
师:“‘之’字的三次出现,分别选择哪种意思?〞(投影出示,结合上下文意思进行选择。)
谁能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意思?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加学习成就感。也提高主动学习方法、运用方法的意识,逐步形成一定能力。)
d、“四读〞——咬文嚼字,了解梗概。
你觉得文中的“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读到的?找出具体的文字说一说。再读一读。
预设:
1.他“闵其苗不长〞闵的有没有道理?
2.“芒芒然归〞中,引导学生体会宋人“芒芒然归〞的疲惫不堪与“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的得意洋洋、自以为有功的显明对比,以及两次使用的慨叹号,都更加突出了宋人的蠢笨,可笑、可气、可叹。
3.可笑在哪里?可气在哪里?可叹叹什么?
至少品三次:可笑、可气、可叹!引导学生抓住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把体会道理和品读结合起来。感受这三个层次。
e、“五读〞——品出韵味,悟出哲理。
带着理解细细品读,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1.读准停顿。
2.结合解释理解意思。
3.用换一换的方法疏通句意。
4.五步阅读,理解层层深入。
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把握了吗?
指名回复
今天,你们就用上节学过的方法,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这则《刻舟求剑》,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效率最高。
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投影出示“五读〞的要求。
一读:交流释疑,指读正音
二读:教师范读,标注停顿
三读:学生练读,读懂故事
四读:咬文嚼字,了解梗概
五读:品出韵味,悟出哲理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状况,进行五轮比赛。每轮只取最优秀的同学为本组记十分,如有同学提出对方组的错误,则将对方所扣分数加给本组。
第一轮:每组派代表读课文。本轮要求:正确、流利。其余同学认真听,只需注意发音是否确凿、有无丢字多字的现象?相机指导“遽、坠、契、吾〞等字的读音。
其次轮:每组派代表再读课文,之后教师进行范读。本轮要求:在老师范读过程中,看方才同学的停顿是否确凿。指名进行点评,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三轮:每组派代表继续朗读。本轮要求:是否读出了抑扬顿挫、读出了韵味。师相机指导个别重读的音“坠、契、此、惑〞等。
第四轮:每组派代表逐句表达故事,并回复以下问题:“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教师相机表扬运用学习文言文方法最好的小组。特别注意“是吾剑之所从坠。〞中“之所从坠〞的意思。让学生真正领悟“换一换〞方法在文言文学习中的运用。
第五轮:每组派代表说一说学到的道理。回复:“文中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他的剑?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师随即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找准词句,深入品析。抓住“惑、契〞等词。
依照把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外搜集文言文寓言故事,尝试读通、读懂,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说明文言文与古白话文的区别,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且向学生渗透了寓言故事的特点:蕴涵哲理。
“咬文嚼字〞永远是学习语文的法宝。抓住题目中的一个“揠〞字,引学生走进故事。
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加强预习,鼓舞预习有收获的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关键处,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文言文的朗读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而用斜线标注停顿是学习文言文朗读的一个重要方法。
留足够的时间在此,面向全体,力争让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这个保底目标,为熟读成诵做准备。另外,在指导朗读的同时,学生的理解也会随之明了。
助词的运用,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本学段虽然不做具体要求,但应给学生一种学习的导向,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注意并重视到这类的词。
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通过品词析句,借助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达到层层深入,理解意思的目的。
在理解的基础上品读,在品读中感悟道理,循序渐进。
从学习课文联系到实际生活,加深对课文所蕴涵道理的感悟。
总结归纳,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运用竞赛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依靠小组力量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文篇幅短小,学生也有阅读成语故事的基础,让他们运用所把握的方法自己进行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课选取的寓言故事,依旧是篇幅短小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基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而这样的竞赛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认真思考、专注凝听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这样的竞赛中,能加深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理解稳定,并能结合其余小组同学的回复以及老师的点评,使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
让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步骤与方法,植根学生心中。让学生能在“引着学——扶着走——放手做〞的渐进中,达到可以自学简单的文言文的目的。
养成练笔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揠苗助长
苗
不长——揠、助——槁矣
芒芒然
其次课时:
刻舟求剑
剑坠于水————遽契其舟
惑矣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二
1、强调理解表述的确凿性。
2、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一、看导语默读课文
二、借助解释、词典,识字识词
三、朗读
1、研讨方法:提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通过研讨,求得确凿的理解。
2、问题设计:
通过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设想,想想这一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1、独具审美的慧心。
2、皎洁的月色。
3、无忧无虑的嬉戏。
4、心旷神怡地。
5、不愧是的行家。
6、各具风韵。
7、举世无双。
8、一扫而光。
9、闲适的心情。
10、乌云蔽月。
11、痛心如割。
12、险象迭生。
13、心未泯。
“研讨与练习〞一。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三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看法〞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探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勉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两课时。
2、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3、探讨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目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使纪昌不先练目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c.假使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陈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陈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探讨:
a.交流学生的疑问。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恳切耐心。
扁鹊其次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十分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看法,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假使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课后反思:xxxx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四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幽美的语言,学习精致的表达。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致的表达。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朗读
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把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赏析。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白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讥讽意义。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教学《落难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l匕较阅读。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细心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沉重,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发人深省,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探讨。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
探讨题: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醒: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提醒]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的消息而言;其次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遇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使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透露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提醒]开始很脆弱,后来顽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提醒]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大胆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醒]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顽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探讨;《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假使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状况处理。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顽强起来的。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本教学案,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本教学案依据教材特点,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形式别致别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了教学重点。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思考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从教学流程上看,学生互动性强,参与面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训练。在思维训练方面,涉及到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五
品
文
档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陈述带有劝谕或讥讽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聪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体会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想,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品
文
档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白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讥讽意义?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稳定练习
其次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顽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品
文
档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顽强起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好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稳定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六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幽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致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陈述带有劝谕或讥讽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聪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会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想,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白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讥讽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稳定练习
其次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顽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顽强起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好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稳定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七
知识目标:反复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
能力目标:感受幽美的语言,学习精致的表达。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致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方式:朗读、探讨。
教学用具:课时安排:2课时
反复朗读《白兔和月亮》,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幽美的语言,学习精致的表达。感受幽美的语言,学习精致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朗读《白兔和月亮》,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把握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探讨理解寓意。
思考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复。其次问,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思考2: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围绕假使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担忧,那还不如没有,不鼓吹一无所有。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讥讽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
思考3:自我反思: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正确面对得失,把握人生态度。
思考4:由你读到的这个故事思考:什么是寓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短小而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中,就叫寓言。
基本特征:象征手法,比喻、拟人、夸诞。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赏析。
让学生试着仿写,完成以下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2、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3、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5、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6、_______________痛心如割。
六、作业:查字典、词典,注音:
阴晴圆缺
解释词语:审美,闲适,窖,得失之患,泯,举世无双
七、板书设计:
周国平
↗心旷神怡地赏月↘
白兔和月亮转折1:诸神赏赐
(得失之患)↘紧张担忧痛心如割↙—→转折2:请求撤销
反复朗读《落难的王子》,理解寓言的含义,体会其情节的巧妙。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寓言导入。什么是寓言?寓言的基本特征?
同学回复,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寓言,寓言的特征。
二、朗读《落难的王子》,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其次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遇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使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透露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探讨理解寓意。
思考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开始很脆弱,后来顽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思考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构思巧妙)
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大胆面对。
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顽强起来。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比较阅读: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探讨;《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假使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状况处理。
六、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顽强起来的。
七、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作业1:查字典、词典,注音:
厄运,煎熬,行乞,掳去,正色,落难,流落
作业2:解释词语:厄运,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作业3:(可选择)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九、板书设计: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寓意:厄运使脆弱的人顽强起来。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教学重点。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寓言教案设计寓言教学篇八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了解寓意。
2.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3.能借助解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把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1.把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一、检查预习
1.查阅课外资料,把握文学常识
提醒: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2.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
契其舟()
二、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好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讥讽;常用比喻、象征、夸诞、拟人等手法。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3.介绍作家、作品:
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减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解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三、范读正音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度其足(duó)吾望持度(dù)履(lǚ)遂(suì)宁(nìng)
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郑人/有欲买履者。(主谓之见停顿)
而/置之其坐。(关联词前后的停顿)
何不/试之以足?
3.老师再读(改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4.学生齐读(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复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不解之情。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四、合作翻译
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在笔记本上抄写原文,抄一行空三行,字间距稍微大一点,学习时,便于整理记录。整理时间已用不同颜色的笔。
例如: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且):想要,计划。
履(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
a、独立学习,看课文解释查工具书。
b、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
c、老师巡回释疑。
d、小组汇报
e、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探讨)
(1)操、持、取的意义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宁信度、无自信也
2.重点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3.反馈交流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①置之其坐()
②反归取之()
(2)请指出“之〞在以下词语中的意思
①置之市()
②而忘操之()
③何不试之以足()
(3)翻译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4.复述故事,确凿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5.学生整理翻译,师巡回检查学生的整理方式。展示整理得好的笔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