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分子的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三个磷酸基团B.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C。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ATP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答案】C2。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上有核孔,因此核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光合色素吸收转换光能的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物膜上C.大肠杆菌的内质网膜上能加工蛋白质D.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与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无关【答案】B【解析】核膜上有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所以光合色素吸收转换光能的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物膜上,B正确;大肠杆菌没有内质网,C错误;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上附着许多酶,为了增大内膜面积,所以内膜才向内折叠形成嵴,D错误.3.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其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用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种子【答案】A【解析】自然状态下的突变和人工诱变都是不定向的,A错误;由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B正确;由于米面子具有兼并性,所以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其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由于正常授粉,因此该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种子的西瓜,D正确。4.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tRNA只能携带不同的氨基酸B。与氨基酸之间不存在特异性结合C。该过程可能不受温度的影响D.该过程可能受氧气的影响【答案】D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应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B。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共同参与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A【解析】由于内环境中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所以用弱碱性的水会被内环境中弱酸物质中和,内环境的pH值将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根据稳态的概念可知,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在许多器官、系统共同参与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直接意义是有利于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间接意义是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C正确;由于细胞直接生活在内环境中,所以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6.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因此能量沿着食物链可循环利用B.持续高温干旱能使农田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增加C.正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稳态,而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状态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的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答案】D7。SA(水杨酸)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实验小组研究了SA对低温、弱光条件下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组别第1-3天第4-9天第10天叶面喷洒日温/夜温光照日温/夜温光照分组检测AH2O25℃/18℃适宜25℃/18℃适宜A1关合速率A2G基因表达量B?25℃/18℃适宜18℃/12℃弱光B1关合速率B2G基因表达量CSA25℃/18℃适宜18℃/12℃弱光C1关合速率C2G基因表达量实验检测结果如下图:(1)该实验研究的主要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_________。(2)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ATP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3)若要检测幼苗的呼吸速率,则表中应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应更改为______________。(4)检测结果表明,低温、弱光条件能明显降低番茄幼苗的______________和G基因表达量。提前施用SA可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缓解”)这种影响.【答案】(1)。叶面喷洒的物质(或有无喷洒SA)(2)。等量的H2O(3).C3还原(4).光照(5).黑暗条件(6)。净光合速率(7).缓解(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喷洒SA。B组叶面应喷洒等量的水。(2)结合题意“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ATP发挥催化作用”,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其需要ATP的应该是C3的还原过程.(3)若要测定幼苗的呼吸速率,应将光照条件改为同等其他条件下的黑暗环境中进行。(4)检测结果表明,低温、弱光条件能明显降低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G基因的表达量,提前施用SA可缓解这种影响。【点睛】本实验的分析关键在于抓住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尤其是弄清实验设置A(正常对照)、B(条件对照)、C(实验组)三组的目的。8。下图表示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___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浓度,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____状态。(3)研究发现,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据图分析此人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细胞无法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4)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新配制的斐林试剂供热会出现__________。【答案】(1).神经—体液(2)。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受体(4).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5).空腹(或饥饿)(6)。胰岛素受体少(或胰岛素受体活性低)(7)。砖红色沉淀【解析】试题分析: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调节就是指副交感神经控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中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激素调节就是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实验要验证的目的是“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其中自变量为是否注射胰岛素,因变量是测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所以本实验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空腹状态,目的是实验前大鼠的胰高血糖素维持相对稳定。(3)若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但血糖浓度仍然较高,说明患者体内胰岛素没有发挥调节作用,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胰岛素无法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或者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4)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一定量的葡萄糖,还原性葡萄糖能与新配制的斐林试剂供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点睛】本题中第(1)小题关键需要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具体机理,明确血糖平衡调节中既有神经系统参与的间接调节,也有胰岛素参与的直接调节。第(2)小题的验证实验关键要抓住实验目的,分清自变量和检测的因变量,进而才能正确分析实验设计的作用。9.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不同处理蒙古栎杨红松白桦未分解叶2.445。944。797。30半分解叶7.209.428.715。23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最为喜好。(2)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3)用样方法调查盖森林中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图示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结果是___________株。【答案】(1).生长状况基本一致(2).高于(或大于)(3)。杨的半分解叶(4)。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5)。8(1)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生长状况基本一致。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大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由于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消耗量最大,所以它对杨树的半分解叶最为喜好。(2)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利于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3)采用样方法估算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过程中,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的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另外加上样方内和所计两边的夹角定点上的全部个体.结合图示样方分析可知,该样方应计为8株。【点睛】本题一方面涉及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另一方面要注意样方法中样方内个体的计数原则。10.人们发现某种观赏鱼的体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T、t控制。其中D控制红色,d控制黑色;T、t基因不直接控制体色,但影响D、d基因的表达,即当t基因纯合时色素都不能合成,从而使体色透明;当T、t和D、d基因同时存在时,会使鱼呈黑红相间的花斑色。现用两条花斑色的雌雄成年鱼杂交,分析下列问题:(1)花斑色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杂交后代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具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2)现有一条黑色雄鱼,欲判断其基因型,可将其与花斑色雌性个体杂交,若后代一旦出现________,则可断定其基因型为________;否则,基因型为________。【答案】(1)。均为DdTt(2).4(3)。红∶黑∶透明∶花斑=5∶3∶4∶4(顺序可变)(4).透明体色(5)。ddTt(6).ddTT(1)根据题意,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花斑色双亲的基因型均为DdTt,它们的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具体表现型及比例为红∶黑∶透明∶花斑=5∶3∶4∶4。(2)为了判断一条黑色雄鱼的基因型(ddT_),将其与花斑色雌性个体(DdTt)杂交。若黑色雄鱼的基因型为ddTt,则杂交后代会出现__ttd的透明体色;否则若没有透明体色出现,则基因型为ddTT。【点睛】本题关键在于结合题意确定鱼的表现型类别和对应的基因型种类,即红色为DDTt和D_TT,共4种基因型、花斑色为DdTt、黑色为ddT_,共2种基因型、透明为__tt,共3种基因型。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某校实验小组对某种品牌的酸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的生理盐水,标号为B1、B2、B3、B4、B5、B6;吸取1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B1中,混合均匀;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B1中吸取1mL溶液,加入B2中,依次类推,最后从试管B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乳酸菌除了必要的________________外,还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2)制备乳酸菌的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小组对乳酸菌接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酸奶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根据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和实际值相比,一般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营养物质(2).干热灭菌法(3)。防止平板冷凝后,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造成污染(4).稀释涂布平板法(5).菌落数目(6)。2。64×109(7)。偏小(8).另增设一组培养基,接种等量灭菌的无菌水,其他操作均相同【解析】根据题意,经过6次稀释,每次在1毫升前一次培养液中加入9毫升生理盐水稀释,相当于每次都将前一次的培养液稀释10倍,所以最后的计数培养液与最先的培养液相比,共稀释了106倍。(1)培养乳酸菌除了必要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外,还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2)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为了防止平板冷凝后,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造成污染,要将平板倒置。(3)为了对稀释的培养液中的乳酸菌的活菌计数,该实验小组所采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酸奶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结合前面的分析可得,每毫升原酸奶中乳酸菌个数=(251+265+276)÷3×106÷0。1=2.64×109.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一般比实际值小,因为所计数的菌落数有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细菌繁殖为一个菌落。(4)为了排除培养过程中被杂菌污染带来测量结果不准确,通常采取另增设一组培养基,接种等量灭菌的无菌水,其他操作均相同的对照组来避免。【点睛】注意: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际是通过计数活菌落的平均数来计算细胞数目,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必须多次稀释,所以本题中计算稀释倍数是一个易错点。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山羊的简单流程如下图所示:(1)在①过程中构建的KIF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电容式传感器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树人学院《ERP软件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陕西理工大学《数字化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报关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
- 湘潭大学《生命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师范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8篇)
- 气管镜科室讲课ppt课件(PPT 69页)
- 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浅分析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知情同意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发票(商业发票)格式
- Counting Stars 歌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