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电6号脱硝改造项目公示_第1页
军电6号脱硝改造项目公示_第2页
军电6号脱硝改造项目公示_第3页
军电6号脱硝改造项目公示_第4页
军电6号脱硝改造项目公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验收监测报告编号:津环监验字[2014]第545号第1页共24页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5-8号发电机组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工程项目(6号发电机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津环监验字【2014】第545号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2014年7月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厂址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小东庄乡津塘公路南侧,距天津市中心城区20KM,厂区北侧距京山铁路12公里,距津塘公路和津滨轻轨230米,电厂现有铁路专用线自京山铁路的军粮城车站接轨。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厂区平面布置及噪声点位布置见附图2。1.2项目内容与规模1.2.1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共有五期工程,电厂一、二期4×50MW和三、四期4×200MW机组分建为两个主厂房区,相距120m,其间布置生产办公楼、化学水处理设施等;正对生产办公楼北面为电厂主要出入口。一、二期工程的4×50MW锅炉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根据五期“上大压下”要求3-4号锅炉已经于2009年7月关停,1-2号锅炉于2010年8月关停。1.2.2三、四期工程概况三、四期4×200MW凝汽式发电机组(即5-8号发电机组)分别于1987年、1988年、1992年及1993年投运,机组配套锅炉型号为WGZ-670/13.72-I,为超高压、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三、四期发电机组于2008年完成脱硫除尘技术改造,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4%以上,将原三电场静电除尘器改造为一电场+布袋的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9%。1.2.3五期工程概况五期工程2×300MW凝汽式供热发电机组于2010年建成投产,锅炉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固态排渣、汽包型燃煤锅炉;汽轮机为亚临界蒸汽参数、一次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工业采暖双抽汽凝汽式机组;发电机为300MW级水氢氢冷却汽轮发电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效率为92%;每台锅炉配备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9%;采取低氮燃烧器,NOx排放浓度低于400mg/m3,并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为60%。1.2.4本项目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为5-8号发电机组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本次仅针对6号发电机组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工程进行验收监测。项目主要内容是:在6号机组锅炉炉膛上部四角安装一套低氮燃烧器(LNB)将NOx进行削减,在锅炉尾部省煤器与预热器之间的烟道内安装一套放置催化剂的脱硝装置,用SCR将NOx进一步削减。利用五期工程已建的制氨设备为本项目提供液氨。主体工程包括:LNB改造、催化剂系统,SCR脱硝反应器系统,氨喷射混合系统、空预器改造等。脱硝工程总体布置:(1)低氮燃烧系统位于锅炉本体范围内。(2)在锅炉后侧与静电除尘器之间的消防通道两侧,重新打桩起钢架结构,用于支撑高灰型SCR反应器。对于SCR装置与锅炉之间的接口烟道,则由SCR新建钢架和锅炉原钢架共同承担。SCR反应器为露天布置,布置面充分考虑大件设备及SCR框架的组装、吊装、检修等。(3)氨公用系统与五期新建的2×300MW机组公用。2.主要设备该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见表2-1。表2-1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台套)1液氨蒸发器(蒸汽加热)最大蒸发量650kg/h,碳钢+SS316L台22气氨缓冲槽容积9m3,304L不锈钢台13气氨稀释槽碳钢+衬胶台14废水输送泵Q=56m3,H=28mH2O,铸钢台25消防、喷淋装置套16稀释风机Q=8621m3/h,H=3500Pa,N=30kW台87氨气/空气混合器DN400mm,L=2000,碳刚,0.1t台88氨喷射格栅装配件套89反应器本体(长×宽×高)10,000×7,000×15,800mm套810内部支撑结构(含在壳体)碳钢套811进口烟道膨胀节非金属个1612出口烟道膨胀节非金属个1613声波吹灰器台4814SCR钢支架800t套415氨泄漏检测仪RAEGuard//JB-QT-TON90ATN/CGD-I-1NH3块16蜂窝催化剂节距7.4mm,壁厚0.9mmm396017空预器本体26.5VNT1900套818燃烧器15万元一只只643.工艺流程简介L2该项目工艺流程见图3-1L2L1L1稀释风机气氨气氨液氨液氨空气液氨蒸发槽液氨储罐五期已建气氨气氨液氨液氨空气液氨蒸发槽液氨储罐五期已建氨/空气混合器气氨缓冲槽液氨泵氨/空气混合器气氨缓冲槽液氨泵氨气氨气烟气SCR催化反应器烟气SCR催化反应器煤S1锅炉(低氮燃烧器)煤S1锅炉(低氮燃烧器)烟气FGD(已建)电除尘器烟气FGD(已建)电除尘器(已建)空预器G1烟囱G1烟囱图3-1该项目脱硝工艺流程图图3-1该项目脱硝工艺流程图1、SCR工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技术是把还原剂氨气喷入锅炉省煤器下游300~400℃的烟道内,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烟气中NOx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2、催化剂系统SCR采用氧化钛基催化剂,以TiO2(含量约80~90%)为载体,以V2O5(含量约1~2%)为活性材料,以WO3或MoO3(含量约占3~7%)为辅助活性材料。3、反应器系统6号锅炉设2个SCR反应器,截面呈矩形,尺寸为7m×10m(深×宽),SCR反应器安装在炉后消防通道两侧新起的金属构架平台上。本项目不设省煤器旁路,在SCR入口上升烟道和出口烟道及空预器入口眼到处设SCR旁路烟道。4、氨喷射混合系统气氨与稀释风混合后进入混合器,压力约2~4kPa的氨/空气经喷氨格栅进入SCR上升烟道,在烟气扩散和静态混合器湍流的作用下,氨与烟气中的NO混合,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还原脱硝反应。4.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4.1废气有组织排放:本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来源于6号发电机组燃煤锅炉,本次验收主要针对其脱硝改造工程。主要污染因子为氮氧化物。无组织排放: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来源于氨公用系统,主要污染因子为氨、臭气浓度。4.2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氨公用系统排水,产生的喷淋水或液氨稀释水由废水泵送至厂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4.3噪声(1)主要噪声源:液氨泵、稀释风机等各类风机和泵产生的噪声。(2)防治措施:设有调频减震基座等。4.4固体废物一般废物:主要为废弃催化剂,由供货商直接回购处理。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5.1废气废气排放执行标准及依据污染源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放高度(m)标准依据6号机组燃煤锅炉氮氧化物100/195《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2重点地区燃煤锅炉特别排放限值厂界无组织项目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95)表2

中环境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新扩改建限值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臭气浓度20(无量纲)5.2废水废水排放执行标准及依据污染物标准限值(mg/L)执行标准化学需氧量6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二级标准氨氮8悬浮物205.3噪声验收标准: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5.4总量指标项目建成后5-8号锅炉重点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493吨/年。6验收监测内容及监测分析方法6.1废气表6-1废气监测项目及频次污染源采样点位点位数排放高度(m)监测因子监测项目监测频次6号机组燃煤锅炉脱硝设施进口2195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三周期五次/周期每次1小时NOx:4样/小时脱硝设施出口2总排口1无组织源厂区周界(下风向)1#~4#4/氨监控点浓度值、气象因子(风向、风速、大气压、温度)三周期五次/周期臭气浓度表6-2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及依据污染物采样方法依据分析方法依据氮氧化物仪器直读法GB/T16157-1996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第四版)2003年第五篇、第四章、二、(三)氨吸收液富集法HJ533-2009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2009臭气浓度真空瓶采样法GB/T14675-1993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6.2废水表6-3废水监测项目及频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内容监测频次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出口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排放浓度三周期,五次/周期表6-4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及依据污染物分析方法依据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悬浮物重量法GB/T11901-1989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HJ

35-20096.3噪声 (1)监测方法: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方法。(2)点位布设:在东南角厂界、南侧厂界、东侧厂界外1米,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计3个监测点位(见附图2)。(3)监测频次:共监测3周期,每周期监测3次(昼间2次、夜间1次)。7验收监测结果7.1验收监测期间工况在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生产负荷达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况75%以上的要求(见附件2)。7.2废气(1)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7-16号机组燃煤锅炉脱硝处理设施(A侧)进出口废气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2014.7.7(第一周期)2014.7.8(第二周期)2014.7.9(第三周期)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脱硝处理设施(A侧)进口氮氧化物1次4131.8×1024161.8×1024011.7×1022次3961.7×1024131.8×1023991.7×1023次4181.8×1024161.7×1023961.7×1024次4081.7×1024181.8×1024101.7×1025次4101.7×1024221.8×1023961.7×102最大值4131.8×1024221.8×1024101.7×102脱硝处理设施(A侧)出口氮氧化物1次68.52967.22964.9282次68.32966.52857.5253次68.92966.12863.5274次69.82964.82761.5265次70.23067.22866.728最大值70.23067.22966.728净化效率(%)83.284.384.2标准值100/100/100/表7-26号机组燃煤锅炉脱硝处理设施(B侧)进出口废气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2014.7.7(第一周期)2014.7.8(第二周期)2014.7.9(第三周期)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脱硝处理设施(B侧)进口氮氧化物1次3991.6×1023761.5×1024531.8×1022次3971.6×1023841.5×1024251.7×1023次3891.5×1024081.6×1024291.7×1024次4001.6×1024171.7×1024451.8×1025次3961.6×1024141.7×1024261.7×102最大值4001.6×1024171.7×1024531.8×102脱硝处理设施(B侧)出口氮氧化物1次59.92354.42171.0282次56.42256.32268.7273次57.42360.32470.6284次56.82369.22867.9275次56.82368.02869.828最大值59.92369.22870.128净化效率(%)85.684.784.1标准值100/100/100/表7-36号机组燃煤锅炉总排口废气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2014.7.7(第一周期)2014.7.8(第二周期)2014.7.9(第三周期)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总排口氮氧化物1次49.64148.04061.7512次50.44250.64258.9493次48.74047.53955.7464次48.34050.14260.5505次49.24045.73856.847最大值50.44250.64261.751标准值100/100/100/由表7-1、表7-2可以看出,经三周期废气监测,6号机组燃煤锅炉脱硝处理设施(A侧)脱硝效率在83.2%以上,脱硝处理设施(B侧)脱硝效率在84.1%以上,满足批复中要求的脱硝效率不低于75%的要求。由表7-3可以看出6号机组燃煤锅炉总排口废气三周期氮氧化物排放最大小时浓度、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61.7mg/m3、51kg/h,低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2重点地区燃煤锅炉特别排放限值。(2)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7-4验收监测期间气象情况监测日期频次风向风速(m/s)气温(℃)气压(kPa)7月7日1东南1.528100.52东南1.529100.53东南1.530100.54东南1.531100.55东南1.533100.57月8日1南1.429100.12南1.430100.13南1.431100.14南1.432100.15南1.434100.17月9日1南1.728100.52南1.729100.53南1.730100.54南1.731100.55南1.731100.5表7-5无组织氨监测结果单位:mg/m3日期点位频次1#2#3#4#7月7日10.0450.0480.0610.07920.0350.0430.0560.06130.0510.0560.0610.07440.0480.0300.069未检出50.0540.0460.0590.0647月8日10.1190.0790.1060.11620.1090.1040.0610.11730.0880.0770.0720.10640.0930.0510.0990.07850.0990.1180.0590.0467月9日1未检出0.0610.0480.14720.0430.0450.0760.07630.0610.06

0.0530.07940.0510.0480.0540.06750.0400.0690.0480.051标准限值1.0注:方法检出限为0.5µg/10ml表7-6无组织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单位:无量纲日期点位频次1#2#3#4#7月7日1<10<10<10<102<10<10<10<103<10<10<10<104<10<10<10<105<10<10<10<107月8日1<10<10<10<102<10<10<10<103<10<10<10<104<10<10<10<105<10<10<10<107月9日1<10<10<10<102<10<10<10<103<10<10<10<104<10<10<10<105<10<10<10<10标准限值20由表7-5、表7-6可以看出,厂周界下风向无组织排放各监控点经三周期监测,氨无组织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147mg/m3;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0(无量纲),均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95)表2

中环境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新扩改建限值。7.3废水表7-7废水验收监测结果单位:mg/L监测周期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出口1次10.64L0.1332次11.24L0.2603次10.94L0.2654次11.54L0.1665次10.84L0.270日均值11.04L0.2191次5L4L0.025L2次5L4L0.025L3次5L4L0.025L4次5L4L0.025L5次5L4L0.033日均值5L4L0.025L1次5L4L0.025L2次5L4L0.025L3次5L4L0.025L4次5L4L0.025L5次5L4L0.067日均值5L4L0.025L验收监测标准值60208注:L表示低于,L前面数值为该方法检出限,xxL表示低于该方法检出限。由监测结果可见:经三周期废水监测,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出口化学需氧量三周期最大日均浓度为11.0mg/L,氨氮三周期最大日均浓度为0.219mg/L,悬浮物未检出,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二级标准限值要求。7.4噪声 表7-8噪声验收监测结果监测点位测点位置昼间夜间主要声源声级dB(A)声级dB(A)1#厂界外一米南5951生产2#厂界外一米南6052生产3#厂界外一米东南6352生产4#厂界外一米东5852生产5#厂界外一米东5951生产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生产噪声,厂界声级范围昼间在58~63dB(A)、夜间在51~52dB(A)之间,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7.5污染物总量计算结果根据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该项目特征污染物,本次验收确定的总量控制污染因子为氮氧化物。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采用实际监测方法。计算公式如下:G=∑Q×N×10-3式中:G:排放总量(吨/年)∑Q:各工位有组织排放平均排放速率之和(公斤/小时)N:全年计划生产时间(小时/年)该项目排放废气量为4.6×105万标立方米/年,年工作小时数为5600小时,代入公式计算,污染物总量见下表。表7-9污染物年排放总量统计项目废气量(万标立方米/年)氮氧化物(吨/年)实际测算值4.6×105240.8环评批复要求/1493注:环评批复氮氧化物总量值为1493吨/年,该值为5-8号机组锅炉排放氮氧化物总量,待5-8号机组锅炉全部验收监测后,再对该批复总量值进行合算。8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废气监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固定源技术要求执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与《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无组织排放源监测按照《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和《空气和废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进行。采样仪器逐台进行气密性检查、流量校准。废水监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技术要求执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与《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现场监测中按采样操作规程加采现场空白和10%的平行样,实验室中要求空白测定值应小于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以内。噪声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和标准方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噪声监测人员均持证;噪声监测仪器性能均通过国家计量检定合格。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采样分析人员均持上岗证,采样仪器及实验分析仪器均经国家有关计量部门检定。现场采样和测试时生产运行负荷应在75%以上,环保设施运转正常稳定。9环境管理检查9.1本项目各种批复文件齐备。9.2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设立了环保机构,包括三级环保监督网,由一名厂级领导分管环保工作,下设专职环保站,生产车间设立环保专员(车间主任),见图8-1;同时厂房制定了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见附件3)、突发环境应急预案(见附件4)和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见附件5)。燃料车间燃料车间环保员检修车间环保员环保车间环保员化学车间环保员运行车间环保员物业车间环保员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环保站图8-1环保机构示意图9.3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建立各项环保设施均已落实,并有专人负责运行,经现场监测,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9.4环评批复意见及落实情况见表9-1:表9-1环评批复落实情况序号环评批复的要求落实情况1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拟投资26634万元人民币对现在4台机组配套的5-8号锅炉实施烟气脱硝改造工程,采用低氮燃烧器+SCR脱硝工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低氮燃烧器改造和建设SCR脱硝系统,液氨存储和氨制备系统与五期工程公用。6号机组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工程已完成,本次仅验收6号锅炉脱硝改造工程。2锅炉燃烧烟气经现有烟囱达标排放,脱硝效率不低于75%。氨无组织排放浓度须满足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已落实锅炉燃烧烟气经现有烟囱排放,氮氧化物监测结果达标。脱硝效率在83.2%以上。氨无组织排放结果达标。3氨公用系统产生的废水排入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不外排。已落实氨公用系统产生的废水排入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不外排。监测结果达标。4合理布置风机、泵等噪声设备,须采取严格的消音、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已落实安装了减震降噪、隔声消音设施,噪声监测结果达标。5脱硝系统废催化剂由厂家回收。已落实废催化剂由供货商直接回购处理。6严格落实液氨事故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已落实。已制定相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7按照我局《关于加强我市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津环保监理[2002]71号)和《关于发布<天津市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技术要求>的通知》(津环保监理[2007]57号)的要求,落实排污口规范化的有关工作。已落实。在废气、废水监测点位已设置标志牌,并预留监测孔。排污口规范化已落实。8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核算,项目建成后5-8号锅炉重点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493吨/年。6号机组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8吨/年。待5-8号机组锅炉全部验收监测后,再对批复总量值进行合算。9.5该项目绿化情况良好。10应急及风险防范措施10.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0.1.1主要装置建设及变更情况本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与原环评报告书建设内容相同。本项目重大风险源与原环评报告书比较未发生变化,仍为液氨储罐。厂家针对风险源制定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0.1.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厂内生产装置及安全、卫生要求合理布局;(2)液氨运输选用防爆设备。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生产过程选择合适的设备材质,充分考虑物料等物质的腐蚀性,确保安全可靠;(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查其受腐蚀情况,并及时予以更新;(4)液氨储罐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降温设施;液氨储罐设置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存放液体的地方,采用耐腐蚀的硬化地面,地面无裂隙;(5)对密封件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泄漏及时消除;液氨储罐设置围堰,并设雨水、消防水切换装置,设置事故水池,防止初期雨水、消防水进入排水管网;设置消防水喷淋设施和火灾报警系统;(6)要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培训、教育,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防止工艺参数波动以及泄漏等危险、危害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辨识知识和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法;(7)一旦氨意外泄露进入大气,停止输送,关闭有关设备和系统,氨泄露检测器自动开启水喷淋系统。立即向调度室和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8)在泄漏可能影响的区域及泄漏区的下风向要逐时监测气体污染物的浓度,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漂移和衰减规律;(9)氨贮存区泄漏,要及时关闭厂区废水排水口,预先确定的堵漏方式尽快堵漏,切断或控制泄漏源。小量泄漏,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混合,然后使用防爆工具收集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大量泄漏,可用隔膜泵将泄漏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并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在情况危机时,可先把物料淋水,采用沙袋筑堤,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污染水体。冲洗水先进入本项目设置的事故水池,然后分批排入污水系统处理。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10)运输过程中若是发生氨泄露事故,应就近采用沙土覆盖,控制泄漏源,并报公安部门处理,泄露事故停止后及时将覆土送有关单位处理;(11)发现起火,立即报警,通过消防灭火。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在切断火势蔓延的同时,关闭输送管道进、出阀门。通知环保、安全等相关部门人员,启动应急救护程序。组织救援小组,封锁现场,疏散人员。灭火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恢复清理,对环境可能受到污染范围内的空气、水样、土壤进行取样监测,判定污染影响程度和采取必要的处理;(12)若是厂内发生液氨泄露事故,厂方应该立即通知企业周边单位和有关人员,并请求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协助进行人员的疏散转移工作。疏散工具可采用厂内汽车,或者由人员就近徒步至安全集结地,调度中心负责人员疏散过程中的交通组织工作,确保在30分钟内将厂内职工和下风向5km范围内居民转移至安全集结地,并同时通知抢险抢修队对泄露事故进行处理。10.1.3环境批复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环评批复中要求:严格落实液氨事故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杜绝环境污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