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等奖_第1页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等奖_第2页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等奖_第3页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等奖_第4页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2教学安排: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训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民间俗语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黍稷粟麦稻五谷丰登猪马牛羊鸡狗六畜兴旺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本各子目内容说明: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的地位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三、泰半之赋——赋税四、沉重的力役——徭役五、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问题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一、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1.阶段划分:2.农耕技术:⊿“以牛田”,如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铁制农具,如曲柄锄、大镰、铧犁;⊿灌溉工具,如戽斗、翻车、筒车3水利事业:⊿古代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井渠”、治黄⊿官员管理,如唐“渠堰使”⊿灌排工具:见上二、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西周)、屯田制(三国、南北朝)、均田制(隋唐)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基本特点神农氏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卷二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神农氏在中国古代农业中有怎样显赫的地位?——农业的始祖石锄骨耜磨制石斧凹形铁锄看图细究:曲辕犁耦犁(俗称“二牛抬杠”)你能说说这些农耕工具的改进之处吗?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古代翻车“以牛田”曲辕犁(唐代)原始农业重大突破(春秋战国始)刀耕火种铁农具再度演进——石器锄耕(耜耕)铁犁牛耕“神农能殖嘉谷”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悯农诗唐·李绅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商周)

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徭役兵役(均田、限田)封建国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人头税田赋地租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大禹治水(想像画)(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禹画像石)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二王庙内的李冰彩色画像

2004年4月4日,一名少女将象征四海之水的圣水倒入岷江。当日,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祀水”的壮观场面在中国都江堰市清明放水节上重现。据传,为祈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古蜀人自古以来就有杀猪宰羊以“祀水”的习俗。都江堰修建后,“祀水”活动遂演变为以纪念李冰治水功绩为主,一年一度,世代相传。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东汉王景治黄黄河在河套平原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边疆地区的坎儿井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阅读归纳: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

不利因素: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力等

结合图文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1.以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小农经济)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3.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土地高度集中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关注现实—今天的“三农”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

巩固练习1、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有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私有制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高度集中B、赋税繁重

C、力役沉重D、贫富分化严重3、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人头税B、农户交纳的赋税

C、土地税D、茶税4、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5、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①曲柄锄②大镰③耦犁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

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课外拓展今天党和政府是如何重视“三农”问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都江堰—青城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评选条件)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