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陈澄走进地理新课程
〔二〇〇五年七月·南京·〕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
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四、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背景----地理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地理科学的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地理课程标准研制进程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产生课程标准研制组近三年时间召开几十次大型工作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由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审定----地理课程标准的体例课程标准名称的由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课程标准的结构2002年5月教育部刚刚公布新修订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同年秋季北京、内蒙古、广西、陕西、西藏、海南等最后6个省区也开始第一次使用此大纲的新教材。为什么短短不到1年时间〔2003年3月〕又公布了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目前正在全国大局部省区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从酝酿、制订,到试用、推广,已经有10个年头了。早在1994年4月,教育部就组织人员开始酝酿、研讨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思路;同年12月,拟定出大纲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1995年4月起草出大纲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该高中地理大纲送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订。1997年秋季,依据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开始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试用;2002年5月经修订以后推广到全国。素质教育的时代需要“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口号或者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提出。〔以上海的高考单独命题和一期课改为发端〕但“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李岚清〕“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根底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陈至立〕素质教育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全新的课程体系。现行课程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理科学开展的新趋势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开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地理学研究的趋势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2.深化微观研究、注重成因和机理变化3.拓展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4.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地理课程标准研制进程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产生课程标准研制组近三年时间召开几十次大型工作会议〔初中11次、高中13次〕广泛征求意见专家院士审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人员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比乐中学陕西西安教研室课程标准名称的由来——我国最早采用的课程标准是1912年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以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约4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苏联改用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文件——课程标准这一名称更为准确,其内容也更丰富,涉及领域更广泛地理课程标准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象教学大纲和教材那样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根本要求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是最高的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相对笼统、模糊的描述4.教师应成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设计者而不只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执行者5.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只是双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第一局部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的根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第二局部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局部内容标准必修选修课程第四局部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课程标准的体例结构“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首先,标准〔即具体的内容标准〕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到达的根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或者是结果性与体验性目标方式进行陈述——“活动建议〞是提供教师组织室内、室外地理教学活动的参考性意见。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局部采用甚至完全不采用这些建议,而组织其他活动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课程标准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陈述方式,并初步标准了表达学生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例如“运用地图区分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等——“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时机,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结果性目标〞动词举例——知识的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识别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根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确定等。例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知识的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比照、收集、整理等。例如:“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结果性目标〞动词举例——知识的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那么,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等。例如:“收集有关图片资料,编辑反映北京概况的地理小报〞“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例如,给出印度人口增长、经济开展水平的资料,就‘人口增长是否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开展’进行正反方的辩论〕〞——技能的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模仿、重复、再现等。例如:“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模拟一次暑期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结果性目标〞动词举例——技能的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行为动词如,绘制、测量、查阅、计算、试验等。例如: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技能的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如: “收听、收看播送、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活动〞 “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开展状况等〞
“体验性目标〞动词举例——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接触等。例如: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和文化特征〞“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反响(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根底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相应的反响等。行为动词如,认同、接受、反对、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重视、尊重、保护、珍惜、拥护、帮助等。例如: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开展,关心我国的根本地理国情〞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体验性目标〞动词举例——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领悟、追求等。例如: “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开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
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四、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教育现状的调研〔高中〕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 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 山西、宁夏等10个省〔直辖 市、自治区〕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 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 校长样本158名调查时间:2002年1—5月课程标准研制的前期研究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表达得较好的课程目标学校开选修课的情况学生是否希望开选修课30.269.8020406080开了没有开92.67.40102030405060708090100是否
92.6%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但69.8%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对高中课程内容容量的看法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
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1.314.320.547.278.237.101020304050607080不足适当偏多校长教师对高中课程内容难度的看法66.236.731.252.91.38.31.32010203040506070过难适当偏易不清楚校长教师校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90.3%的校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或太重。对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系的认识
只有9.3%的教师和5.4%的校长认为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较紧。43.2%的教师和54.2%的校长认为严重脱节或有较大脱节。7.735.546.547.840.19.35.405101520253035404550严重脱节较大脱节有一定联系联系较紧教师校长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50.830.5125.40.80.60102030405060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其他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大量的书面练习自学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的时机52.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或偶尔有时机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44.838.88.97.5051015202530354045偶尔有经常有几乎每节都有几乎没有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84.341.117.96.44.63.73.50102030405060708090练习记忆为主读书与思考搜集整理信息小组学习讨论实践性作业撰写论文报告其他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97.5%的校长和75.5%的教师反映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纸笔测试。0102030405060708090100纸笔测验现场测试答辩或口试开卷考试论文或研究报告同学互测制作或发明教师校长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的感受69.4%的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明确表示紧张、害怕和讨厌,有40.1%的校长表示公布成绩对学生有消极影响。3612.520.96.5240510152025303540紧张害怕讨厌喜欢无所谓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居前4位的学科〕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内容太难的数学、物理、外语、化学压力很大的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内容偏多的政治、历史、美术、数学实用性最差的政治、物理、数学、外语最不喜欢的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最喜欢的教育现状的调研〔高中〕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 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 山西、宁夏等10个省〔直辖 市、自治区〕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 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 校长样本158名调查时间:2002年1—5月二、课程标准研制的前期研究国际地理课程比较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 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地理课程标准研究国内地理课程现状研究——课程设置历史回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地理课程设置地理学习对学生心理开展的影响研究社会及科技开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学开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课程体系结构研究〔共6个子课题〕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的前期研究
适当增加地理课的课时设置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标准知识要点粗化和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以便增加单元教学时间利用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我国地理学习方式产生突破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国际地理课程比较研究的启示地理课程体系结构研究设想一
文科地理理科地理设想二
必修地理:方案1——系统地理方案2——专题地理选修地理:方案1——分层选修方案2——分类选修方案3——分区选修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的前期研究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
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四、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 ——初中地理课程的根本理念——初中地理课程的框架结构——“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初中地理课程的根本理念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开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结合初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区域地理为主——课程内容排序,不作规定——地理要素采用“单列〞或“与区域结合〞等不同的呈现方式——“四大块〞的总体结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区域地理的“1555〞结构——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通盘考虑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总体结构:3~6年级?科学?和?社会?;7~9年级?地理?或?科学?与?历史与社会?并行——符合地理学的性质——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有助于和小学所学知识相衔接,并为高中的学习奠定根底——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区域地理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重要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课程内容排序,不作规定——四大块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内容“排列不分先后〞。教材编写者可以自行决定编写顺序,地理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安排授课的顺序——可以先学习“中国地理〞,也可以先学习“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乡土地理也可以分散到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局部学习——提倡通过乡土地理问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实践,或是通过身边地理问题引出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
——世界地理的自然局部只列出“海陆分布〞、“气候〞两大要素——中国地理也只是列出“气候〞、“地形〞,“河流与水资源〞、“土地资源〞几项最根本的内容——其余不再单独列出的地理要素,而是结合在具体地区和国家中学习
地理要素采用“单列〞或“与区域结合〞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认识区域概况认识区域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区发展差异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理差异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土地理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根本结构区域地理的“1555〞结构世界地理: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五个国家洲、地区、国家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洲-地区-国家〞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各项“标准〞;具体的洲、地区、国家,不必涵盖所有“标准〞中国地理:五个区域区域的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所选区域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各项“标准〞;具体某一区域,不必涵盖所有“标准〞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
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四、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四、高中地理课程简介
高中课程总体结构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引入学分管理形式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建立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课程总体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1.语言与文学 2.数学3.人文与社会 4.科学 5.体育与健康 6.艺术 7.综合实践活动 8.技术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假设干科目组成;关于学习领域各学习领域由假设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技术、综合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综合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语。关于科目每一科目由假设干模块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内容,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的逻辑联系;关于模块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那么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效劳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通常情况下学生三年内可获得180个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社区效劳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到达144方可毕业。引入学分管理形式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社区效劳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到达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普通高中课程的学分结构选修I——各个学科的选修模块选修II——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以教学班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为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并学科目,相对集中有效地学习,将每学期分为相对独立的两段,每段10周。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学生选课方案,提供以模块为单位的可选择的课程;高一年级主要安排必修内容,逐步增设选修内容,学生可以跨班级选修。建立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学校提供课程设置说明、选课指导手册;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并与学生建立固定而长久的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课程修习方案。语文1语文5语文4语文3语文2语文必修选修系列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与专题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数学1数学必修选修系列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根本初等函数I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根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系列1选修1-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
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 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逻辑框图。选修系列2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 计数原理;统计;概率。 选修系列3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平安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系列4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英语1英语2系列1英语3英语4英语5英语〔日语、俄语框架一致,内容有所区别〕必修选修系列系列2历史选修模块历史1历史2历史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开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开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开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物理1物理2物理必修模块选修系列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系列1系列2系列3选修系列1选修1-1: 电磁现象和规律;电磁技术与社会; 家用电器与生活。选修1-2: 热现象与规律;热与生活;能源与社会开展。选修系列2选修2-1:
电与电工;电磁波与信息技术。选修2-2:
力与机械;热与热机。选修2-3: 光与光学仪器;原子结构与核技术。选修系列3选修3-1:电场;电路;磁场。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选修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开展。选修3-4: 机械振动与电磁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选修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根底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响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根底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根底化学反响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开展化学与生活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根底信息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
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
服装及其设计
电子控制技术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美术绘画•雕塑美术鉴赏书法•篆刻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系列音乐鉴赏演奏音乐与舞蹈歌唱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模块艺术与文化系列艺术艺术与科学系列艺术与情感系列艺术与生活系列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音乐的情感表现视觉语言表达舞蹈即兴表演戏剧表演根底民族民间音乐图形的奥秘舞蹈与服饰中外戏剧欣赏音乐与科学材料与造型艺术乐舞与身心健康影视特技田径运动体操类运动球类运动新兴运动冰雪或水上运动民族民间体育体育与健康从上述系列中选修假设干模块,确保每周两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选修系列四、高中地理课程简介
高中课程总体结构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引入学分管理形式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建立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核心论题框架结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谋求根底性、时代性、选择性的统一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
以可持续开展战略为核心论题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结构3个必修模块7个选修模块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高中地理课程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三性统一)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谋求:根底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完整、和谐、统一.
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开展.社会中心主义学科中心主义儿童中心主义学生素质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素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谋求根底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根底性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根底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群众的根底教育。因此,高中地理课程必须具有很强的根底性、经典性和继承性,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开展等问题,以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开展的观念,这一点是最根本的。当然,高中地理课程的根底性不仅要表达社会需求的根底,还要表达学科的根底、学生开展的根底。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时代性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要表达先进性、时代性和一定的超前性,要反映当前地理科学的开展趋势,表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强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高中地理课程的时代性不仅是指学科,也是指社会需求和学生开展的时代性。课程改革指导思想选择性
高中地理课程还应该具有多样性、选择性,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增强高中课程的选择性是顾及学生特点的一条快捷、有效、合理的途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他们喜爱的课程。可持续开展战略——
构建21世纪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1.人地关系理论开展的历程2.可持续开展理论的出现3.地理学科应成为可持续开展教育教育的主渠道4.以可持续开展理论作为构建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1.何祚庥院士:?人类不必敬畏大自然?〔?环球?杂志〕
2.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人的尊严是第一位的?〔北京?新京报?〕
3.复旦大学周振鹤:?天行有常,无需敬畏自然?〔北京?新京报?〕
1.黄波:?请何先生三思其言?〔上海?文汇报?〕
2.北京科学哲学、科学史学者田松:?人的尊严何以表达?〔北京?新京报?〕
3.北京市中学生馨儿:?敬畏大自然是科学常识?〔北京?新京报?〕葛剑雄如是说〔文汇报2005年2月28日第11版〕:目前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并不是发生在工业化以后,也不存在越来越严重的规律。大量的事实说明,造成自然灾害或非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类活动。——黄河的最大洪水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流量达3.2~3.6万立方米/秒〕,比解放后〔最高1.8~2.1万立方米/秒〕要高得多。——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华县地震死亡近100万人,远超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三四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得多。——关于动物的权利问题,我就百思不得其解,有些说法是无法证明、无法操作的。我们的观点:是否应“敬畏自然〞这个问题可以让专家、哲学家们去研究、去争论。但在目前、在我们中国、在广阔民众心目中,须树立的信念是——人类应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善待资源、善待动物,坚持可持续开展战略,奉行“以人和自然为本〞。从洪堡、李特尔——拉采尔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协调论人地关系论开展轨迹说明了人类对此认识的深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出现使得人地关系的各种理论显示出其一定的局限性(科技的飞速开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济的开展、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滥采滥用——自然资源的短缺和退化)人们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正处于一个变革的阶段.人地关系论的演变由于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依赖无限制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开展经济,以及“先污染,后治理〞“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所带来的严重教训。这些问题如不解决,经济开展将难以为继,并将贻害子孙后代。“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开展〞,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可持续开展的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人类对待地理环境认识及人类开展观的升华和革命。可持续开展思想的发端——环境保护可持续开展思想的两个里程碑——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中国21世纪议程?的公布可持续开展理论的开展可持续开展是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它的实现必须依靠全民参与。对未来的国家建设者、目前的高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开展教育十分必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涉及的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几乎都跟可持续开展战略紧密相联。可以说,在根底教育所有的学科之中,地理课程是最适宜进行可持续开展教育的学科。地理学科从全球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进行可持续开展教育。地理学科应该、也能够成为中小学可持续开展教育的主渠道。可持续开展根底教育的主渠道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地地关系——自然地理学人人关系——社会学可持续开展理论那么全面地涵盖了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如果能得到切实、全面地实施,对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重大问题将十分有益。高中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开展理论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论题,是在人地关系理论根底上的又一次提升和飞跃。可持续开展理论的内涵,将比人地关系理论更全面、更概括、更系统、更完整、更深刻,并且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初中地理课程是根底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那么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根底上,逐步学会运用根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高初中地理课程的分工与衔接
区域地理
系统地理
应用地理(初中)(高中)地理课程体系结构研究设想一
文科地理理科地理设想二
必修地理:方案1——系统地理方案2——专题地理选修地理:方案1——分层选修方案2——分类选修方案3——分区选修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的前期研究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结构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根本内容,表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根底性和时代性。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结构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等七个模块〔各2学分,36课时〕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的学生建议在选修课程中修满4学分。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结构必修共6学分选修各2学分地理1地理2地理3海洋地理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自然灾害与防治宇宙与地球地理.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1.宇宙中的地球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人口与城市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开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区域可持续开展3.地理信息的技术应用必修课程
——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锋面等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洋流〕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开展的意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必修课程
——地理21.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因素、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与交通运输〕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开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开展战略〕必修课程
——地理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开展〔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开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开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选修课程1
——宇宙与地球1.宇宙2.太阳系和地月系3.地球的演化4.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课程2
——海洋地理1.海洋和海岸带2.海洋开发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4.海洋权益选修课程3
——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环境保护选修课程4
——城乡规划
1.城乡开展与城市化2.城乡分布3.城乡规划4.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选修课程5
——自然灾害与防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选修课程6
——环境保护选修课程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2.地图与遥感(RS)3.全球定位系统(GPS)4.地理信息系统(GIS)5.3S(RS、GPS、GIS)技术应用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
三、初中地理课程简介
四、高中地理课程简介
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建立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开展历程的成长记录;由学校认定高中生的毕业资格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与普通高中课程同步改革为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提供考试内容不同的考卷;高校逐步实现自主招生或联校招生;成立由相关司局组成的小组,启动高考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的根本思路: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
三、初中地理课程简介
四、高中地理课程简介
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同年9月,初中新课程首先在27个省市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进行实验,有47万学生开始学习新课程。——2002年秋,初中新课程的实验扩大到全国范围内〔除上海、西藏外〕的570个省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学生达870万,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20%左右。——2003年秋,初中新课程实验区到达1642个,参加实验的学生3500万,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47%左右。——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教学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已进行了修订,正式公布以后进一步推广,2004年覆盖面达80~90%。初中新课程推进策略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各种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编写、出版〔2种版本〕湖南师大主持编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大主持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广东省教委主持编写、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省教委主持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仁爱教育研究所主持编写、大象出版社出版山西省教委主持编写、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经教育部党组通过,公布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03年4月~2004年上半年,编写、审查教材——2003年4月~2004年上半年,确定实验区和实验方案培训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校长——2004年3月~8月,培训教师,筹备实验工作;——2004年9月,正式开始实验
高中新课程推进策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方案2004年,首批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4个省区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学习新课程的学生占全国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3%。2005年,实验扩大到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学习新课程的学生将占全国同年级学生总数的25-30%。2006年,实验扩大到16~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学习新课程的学生将占全国同年级学生总数的50-60%。2007年,新课程推广到全国。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各种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编写、出版湖南师大主持编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大主持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南京师大主持编写、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欢送指正谢谢大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地理教材〕只是印在纸上的文字、图象,是“平面〞的、“固定〞的、“刻板〞的。充其量它只是一张“蓝图〞、一本“曲谱〞。走“近〞高中地理新课程而只有当地理课程为广阔的地理教师、学生所运用,现实地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入教学活动之后,它们才是“立体〞的、“生动〞的、“鲜活〞的。它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座华美的“大厦〞、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走“进〞高中地理新课程以往的观念认为,教师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地理教师只要忠实地执行好课程标准和教材,就是一个好教师。其实全面地说,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设计者、创新者。只有当广阔地理教师真正地“走进地理新课程〞,融入到新课程之中,并成为新课程的一个组成局部时,地理课程改革才能成功。建议讨论的问题1.你认为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性质、作用应怎样定位?2.新地理课程初高中的分工衔接是否合理?3.你认为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的课程内容框架是否抓住了重点?地理信息技术纳入必修是否妥当?4.你认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那些模块可能会受到学生的欢送?你认为还可以增设那些模块或者取消那些模块?5.谈谈你校地理教学的情况,你校所在地区推行新课程会有哪些困难或问题。课程性质地理科学——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程——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可持续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的概念与过程》课件
- 《环境科学知识讲座》课件
- 搅拌站设备承包安装合同书范本(2篇)
- 2025年广西从业资格证货运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甲乙丙物流服务合同
- 2025年濮阳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5年银川如何考货运从业资格证
- 2025年长沙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4年度城市出租车运营权租赁合同书3篇
- 2025年昭通货运上岗证考试题答案
- 202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北京版)-分数的意义(三)-3学习任务单
-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央企)2025年
- 生物人教版(2024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材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DTMM)国家标准解读 2024
- 河南省名校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 【初中生物】脊椎动物(鱼)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 聘请专家的协议书(2篇)
- 办公环境家具成品保护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