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关系_第1页
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关系_第2页
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关系_第3页
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关系_第4页
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关系

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教师培训观念作为教师内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研究者的新焦点。作为教师培训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已成为研究者的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焦点。而在所有以教师观念为主题的研究当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其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探讨得最多的。综观已有研究,在二者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为全面而客观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性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一个涵盖广泛的系统,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分析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教师持有观念的心理强度,教师的儿童学习观都是教师教育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观念。本研究以教师对儿童学习的观点及其课堂活动中的教育行为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访谈、观察、问卷、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通过对3所幼儿园中28位教师的参与式观察和其中21位教师的结构访谈和其中12位教师深入的观察和随机访谈,以及8所幼儿园中106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指导儿童学习的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试图对教师教育观念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揭示和说明。一、教师培训的内涵、教育行为的定义1.元认知学习观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作为教师教育观念的组成部分,根本上说,具有教师教育观念的基本特征。现有研究者对于教师儿童学习观的界定,既有相同,又存在区别。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大多将教师的儿童学习观界定为个人的一种认识论观念,归属于元认知研究的范畴;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者对个体学习观的定义往往比较简单,认为教师的儿童学习观就是教师对儿童学习的基本看法与观点。我们认为,教师的儿童学习观是教师通过个人经历或者教育实践所形成的对儿童学习本质、目标、内容、过程与途径等方面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教师对儿童学习的一种个人化认识,各种认识交织成一个系统的结构,通过与教师其他观念的交互作用实现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能动作用。2.重视外显行为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也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已有研究中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广义的定义,将教师的教育行为等同于教师对儿童所实施的全部教育,既包括教师的内隐行为也包括外显行为;另一种是相对狭义的定义,主要是指外显的教育行为。如,教师教学行为指教师“教”的行为,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的活动方式;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教师在实际教育中所表现的行为、教育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所关注的教师教育行为,主要是一种狭义的行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显行为。我们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把握教师的教育行为:第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专业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因此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第二,教师的教育行为通常都具有明确的计划、目的、预期目标与内容,是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第三,教师外显的教育行为并不是孤立的,教师教育行为是一个包括内在体验过程与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体”,具有内隐和外显的双重特性。二、教师教育行为的类型运用问卷并结合访谈、深入观察的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我们发现教师儿童学习观的类型主要有两类,根据这两种类型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我们将之称为“传统取向型”和“现代取向型”。总的说来,传统取向型的教师倾向于持有灌输、传递、强化、规范取向的观点,现代取向型的教师则多持有儿童主动学习、开放、儿童本位、发展取向等观点。在对儿童学习的目标、内容、过程和对儿童学习本质的认识上,这两种类型的教师儿童学习观具有较显著的差别:传统取向型的教师更多地注重儿童学习的现实性目标即知识的获得,强调儿童学习的结果,注重教师的强化和外部手段引发儿童的学习,对儿童学习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因而其对儿童学习本质和过程的理解多反映的是灌输、传递、强化的观点;而现代取向型教师则对儿童学习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本质有较积极的认识,能关注到儿童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多维性,注重儿童学习过程中儿童自身积极参与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儿童自身的建构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同样,根据问卷和深入观察的结果我们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了分类。根据教师对儿童学习的指导方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与儿童的关系等几方面主要指标,教师指导儿童学习的教育行为可以分为如下五种类型:第一,灌输型。这类行为类型主要表现为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对儿童的关注,教学方法主要就是直接传授,以教师的讲解甚至独白为主要手段,强调对知识的记忆。第二,传递型。传递型教育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在活动中教师掌控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也能结合使用对话与讨论等方法。与灌输型相比,在指导儿童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多的使用提问等方式,较少单纯的讲解和独白,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也较宽松。第三,约束型。约束型的教师教育行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育行为以约束各种纪律和规则为主,教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与儿童缺乏情感交流,多是要求和指令,少询问,其提问和评价以及回馈等多与纪律和规则有关。第四,导引型。这种类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师较关注既定目标的实现,看重教师在儿童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进行引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教师所预想的知识,当学生的思维偏离了教师的思路,他们会想办法将学生拉回来。第五,开放型。这种类型的教师指导儿童学习的过程中突出的特征是给儿童较大的自由,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比较平等。与导引型相比较,开放型的教师对儿童多采取间接控制方式,对儿童的干预较少,能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自由探究进行学习。根据对教师深入观察和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对照他们所表现的观念类型与行为类型,我们发现,在教师不同的儿童学习观与其不同的行为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如图所示(见图1)。由此可见,持有传统儿童学习观的教师,往往倾向于表现出灌输、传递和约束的行为;持有现代取向儿童学习观的教师,则往往能够表现引导型、开放型的行为,但也能表现出传递、约束等不同类型的行为。这就是说,从教师儿童学习观的类型和教师教育行为的类型上看,教师儿童学习观的类型与教师教育行为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同时,二者也不完全一致,同一类型的观念可以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行为;同一类型的行为则可能是由不同的观念所导致。实地观察的结果也表明,只有少数教师观念类型与行为类型具有完全单向的对应关系。教师不同类型儿童学习观与行为之间所呈现出的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其观念中不同内容观念的性质不同,对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教师教育行为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在上述类型中,灌输、传递、约束、导引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同质性,这几类行为在其本质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例如,它们都强调知识的获得,只是在行为的表现和行为方式上有所不同。从这一角度看,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行为之间具有相当的关联性。三、不同的学习观与行为项目的关联。据表1,第5第第5教师的儿童学习观表现为不同的内容,是由教师对儿童学习各个方面的观念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也有不同的表现。从内容角度来看,教师对儿童学习不同方面的观念与其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总体而言,教师儿童学习观的不同维度的内容与其对应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我们将问卷中与教师有关儿童学习的某一观念与其对应的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对儿童学习的本质与过程的认识与教师在指导儿童学习过程中传递知识的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r=.515(p<.01);教师对儿童主动学习的观念与其在指导儿童学习过程中对儿童主体性的关注行为呈显著相关r=.340(p<.01);教师对儿童学习途径的观念与其在行为中引导儿童学习的方式同样存在显著相关r=.493(p<.01)。不仅如此,在具体的观念与行为上,问卷结果同样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下面列举问卷中几个教师儿童学习观的项目和对应的行为项目,并在题后给出了统计上的相关系数,我们能够看出二者较高的一致性:观念:教师在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应该掌控儿童探索的方向,以保证他们得出科学的结论。行为:科学活动中,我会尽量引导孩子探索的方向,以使他们能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r=.409,p<.01)观念:教师可以告诉儿童一些他们目前无法理解的知识。行为:当儿童问到一些他们目前不能理解的知识时,我仍旧会告诉他们。(r=.390,p<.01)观念:引导孩子学习时,让孩子相互讨论交流学习要比一个人单独学习的效果好。行为: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孩子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r=.415,p<.01)观念:在儿童阶段,教师怎样教要比儿童怎样学更重要。行为: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参与到我对活动的计划和安排中。(r=.274,p<.01)观念:集体教学在使儿童获取知识的效果上比儿童自由学习效果好。行为:在需要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知识经验的时候,我通常采取集体教学的形式。(r=.306,p<.01)……实地观察和访谈的结果也表明,教师儿童学习观的具体内容与其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强调儿童学习主要是获取知识经验的教师,在其指导儿童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让儿童重复、记忆;认识到儿童学习的无意识性的教师会利用班级中物化环境的创设;关注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学习的教师在其指导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利用同伴榜样示范引导儿童学习、有意识引导儿童进行合作学习;关注儿童学习能力的教师更多的使用批判性、开放性、创造性等多种提问方式引导儿童思考,等等。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儿童学习的观念与其行为具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教师口头报告的儿童学习观和教育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实际观察的结果却表明,教师特定的学习观念并不一定必然表现在其行为中。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总体说来,教师对儿童学习本质和过程的认识在其行为上表现最为明显,因为这类观念多为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积累而成,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但是在其强度上却相当强烈,往往为教师不自觉地体现在其行为中;而教师对儿童学习主动性的认识最容易出现矛盾性的行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认识其深刻性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教与学的复杂关系,教师在其行为上最难把握的就是教师主导与儿童主体的关系,因此,其观念与行为容易出现不完全一致。四、儿童学习的行为因素从教师所持有对儿童学习的观念的性质来看,对儿童学习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越积极的教师,在其行为中往往也有越明显、越积极的表现;而对儿童学习的认识越是片面、越模糊、越消极的教师,在其行为上往往也越具有盲目性、从众性、消极性。但是,由于教师儿童学习观念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制约教师教育行为的多种因素,对教师进行个案分析,我们又发现,在其学习观和行为的关系上,常常出现非常复杂的情况。(一)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通过个案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口头报告的对儿童学习的观念与其实际的行为相比往往更适宜,但是这些观念多是陈述性的观念;教师较为内隐的学习观与其行为之间则往往存在直接的一致性对应关系;而在有些情况下,教师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则可能使其表现出比他们的观念更适宜的教育行为。对教师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如下几个因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观念和理论缺乏可直接操作的策略教师对于儿童学习的很多适宜的观念来源于各种文件、书籍,或者是教师接受培训的结果,但是这些来源于社会倡导的观念和理论由于其多数是以陈述性的知识形式存在,缺乏应用于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尽管教师认同那些观点,但是却往往由于自身因素的制约而缺乏可直接操作的策略,因此在其行为中难以有所表现。在我们对个案教师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是导致教师儿童学习观与其行为差异性的重要原因,这与已有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多种观念之间的冲突教师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结构,并在教师对儿童学习的认识中,存在一些冲突性的观念,例如,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并存不悖;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他各种观念如教学观、儿童观、教师角色观等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如,教师既强调“宽松的氛围”,又强调倾听;教师既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又主张教师中心。多种观念混合交织在一起,而教师在采取行为时,往往受一种观念的驱使,因此各种观念难以完全体现到行为中。此外,复杂的教育情境和儿童的现实情况和学习表现也是制约教师行为的重要因素。(二)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行为观通过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儿童学习观与其行为的关系上存在个体差异,即,不同的教师在其观念与行为的关系上表现出的关系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情况:第一,新手型教师在其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行为的关系上表现复杂。当他们的观念构成中,以自己对儿童学习的个人化认识为其观念的主体时,对有关儿童学习的理论知之甚少,又缺乏教学经验,其观念和行为之间常常较为一致;如果在其观念中,对儿童学习的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观念和行为则既表现出一致性又表现出差异性,一致性常常表现为所设计的活动、所选择的学习内容、所采用的教学策略都符合其对儿童学习的观念,不一致则常常表现在其具体的指导行为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技巧而无法体现其观念。第二,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和老教师在其观念与行为的关系上要比新手型教师的一致性程度高。一般而言,他们通过教育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具有个性化的对儿童学习的认识,由于具备一定的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