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

小题2分,共58分)

1.依法执教的要求不包括()。A.有法可依B.依法执政C.违法必究D.执法必严

2.孔子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教义都是来自人们实际生活的直接记录,而不是形而上学的预设或超自然的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实用的本能行为哲学。儒学的本质,是通过对日常行为的教化,在当下可能的条件下提升个人价值。对以上文段最准确的概括是()。A.儒学本质中所包含的务实精神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B.根植于实际生活的本能行为哲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C.孔子作为儒学思想的代表在历史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D.儒学的本质是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升个人价值3.“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一学生在谈Google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时如是说。过去人们习惯于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因特网的信息检索工具有很多,如果不用Google搜索引擎,下列可以替代的是()。A.QQ、E—mailB.Word、WPS

C.Baidu、YahooD.Photoshop、Flash

4.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一位著名企业家从百折不挠的拼搏经历中总结出了“冰淇淋哲学”,即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根据上述文字,“冰淇淋哲学”主要强调了()。A.逆境对培养企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B.选择一个好的时机,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C.企业在创业阶段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

D.企业应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6.“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A.分类别B.做比较C.做诠释D.摹状貌

7.“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B.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D.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8.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A.全体性B.性C.发展性D.基础性9.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师在团队合作中,最好首先做到()。A.严于律己,以诚待人B.谦虚为怀,戒骄戒躁

C.相互帮助,通力合作D.凡事不要先出头

10.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1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

C.《祝福》D.《女神》

12.当小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吃力地沿着长约64米的“南通道”独自向上攀爬时,这段90分钟的孤独之旅显得格外漫长,一如这昏暗的南通道本身的寿命,“人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这句阿拉伯谚语的真意,在此刻凸显无疑。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小机器人的攀爬过程非常缓慢

B.金字塔“南通道”路况很糟糕

C.阿拉伯人充分了解金字塔的特点

D.小机器人攀爬的金字塔历史悠久

13.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和参考工具书。A.期刊B.书目C.检索工具书D.测验工具书

14.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做的概括,正确的是()。A.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

B.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

C.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

D.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

15.搜索引擎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A.无法提供搜索框页面

B.冗余信息较多

C.无法采用自然语言检索

D.信息采集只能采用人工采集

16.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正在形成,不过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还有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旁风”,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力不从心。教师应该()。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忽视家长,与学生直接沟通

17.下列选项属于参考工具书范畴的是()。A.期刊B.百科全书C.标准D.科技报告

18.以下和“小米和丽丽是舍友”判断不同的是()。A.阿兰和阿华是同乡B.小陈和老陈是客家人

C.大琴和小琴是双胞胎D.小聪和小明是姐妹

19.从“多门之屋生风,多嘴之人生祸”出发,必然能推出()。A.多门之屋可能生风,多嘴之人可能生祸

B.多门之屋必然生风,多嘴之人必然生祸

C.多门之屋可能不生风,多嘴之人可能不生祸

D.多门之屋必然不生风,多嘴之人必然不生祸

20.()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A.少争多让,善于倾听B.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C.坦诚相见,赞美欣赏D.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21.《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提出,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与家长沟通。关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情节严重时,教师可以任意责备家长管教无方

B.重大处分时,教师应事先与家长做好沟通

C.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家长为其办一些私事

D.对经济贫困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家访

2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个别差异性B.阶段性C.互补性D.顺序性

23.关于发展的学生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的学生观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B.发展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视学生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C.发展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

D.发展的学生观提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24.系统汇集年度时事文献.学科进展和各项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出版物是()。A.年鉴B.手册C.政书D.类书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

26.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A.转变学生观B.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C.转变教育观念D.建立素质教育的机制

27.“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28.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明是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因智力发育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小明说:“你怎么那么笨,多么简单的问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小明叫“猪脑子”。小明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小明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批评了小明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小明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小明。问题:试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一位教育讲师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前程,中国父母现在唯一要做的不是帮助学生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要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使其受到学校的侵害!”问题: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张小强,男,14岁,七年级学生,聪明.好动.领悟力强.学习成绩不稳定,起伏较大。任性,情绪容易激动,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吵大闹,且不计后果,具有攻击性。平时喜欢恶作剧,总是想办法戏弄和欺负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上课精力分散,玩小东西,无视课堂纪律,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奶奶从小对他很溺爱,只要有人对他提出批评,总是百般替他辩解,导致他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从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自以为是,对周围的人都有很强的敌意和攻击性,有时一个很轻微的动作,都会引起他过激的反应。问题:分析案例,简要说明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在一次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王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李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请以“素质教育之我见”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可能会问的题目

一、课程理论类。1、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除了你说的判定定理外还有什么方法,怎么证明?2、编写一个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程序。3、所有的函数是不是都能用三种表示法表示?为什么?4、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用三种表示法表示、请举几个反例。二、教学方法类。1、当说到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用三种表示法表示时你会通过什么方法向学生讲解?怎么讲解?2、你的教学思路是什么?3、教学设想与框架是什么?三、无聊聊天类。1、你教书几年了?你在哪里教书?2、你是刚毕业的吗?以前有没教过书?这些是考官大致会问的问题类别。你要好好回答,千万别说不知道啊。要是不会,随便说一些。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考点: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是由上帝创造的,教育就是要体现上帝和神的旨意。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19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C.Letoumeau,1831—1902)与英国教育家沛西·能(T.P.Nunn,1870—1944)是该学说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是: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第一个正式提出的理论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该学说主要代表人物为的美国心理学家孟禄(P.Monroe,1869—1047)。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在他看来,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儿童总是要模仿成人行为的,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关于教育的起源,不可能在动物界寻找到,只能在人类社会中去探索。根据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一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二)教育的发展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划分为几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之后的世界教育。特点:

1)无阶级性、公平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相结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原始社会:没有剩余财产,阶级没有产生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秦朝之前),大约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夏代出现了学校,此时教育代表统治阶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学习内容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最终目标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或统治者。奴隶社会后期,土地增加,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奴隶反抗严重。就变为了交地租的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秦朝之后),教育的阶级性继续加强并带有明显的等级性,内容则是以四书五经作为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则在单一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习的纪律约束与自我修行,最重要的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思想。押题简答: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①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③古代学校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