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宽恕道儒家伦理的核心观念
1.“患者”之“如”“耐心”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有必要追溯一下“恕”的意义,然后才能说明,它何以应该成为翻译之道。恕:《说文·心部》:“恕,仁也,从心,如声。”徐灏《段注笺》:“戴氏侗曰:‘推己及物谓之恕。’”《广韵·御韵》:“恕,仁恕。”金文《中山王玉壶》与《说文》古文同。指仁爱,推己及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引申为宽容、原谅。(胡培俊2012:559)按照这里的解释,在朱熹看来,“忠”,要做到“尽己”;而“恕”则需将一己所获即个人所体悟出的东西推向他人。这意味着,人总是“自觉”的人,是意识到了天地万物原本一体的人。从自身做起,逐渐扩大范围,也便是对宇宙的生命力量的体认、感悟和把握。诸如曾子的“三省”(《论语·学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及《孟子·告子上》),《大学》和《中庸》之中的“慎独”等等,都指向人“心”,而且也都重申人在“日常”之中自我意识回归自身所产生的力量。从字形上看,“恕”分为两个部分:上“如”下“心”。二者合在一起,意为“其心如是”,也就是说“天下人之心无不如此”。“性本善”的意向在这里昭然若揭。也正是在人人共有此善的意义上,“恕”才可能如斯而行。那么,“恕”中之“如”如何理解?“如”在儒家经典之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字眼。《论语·八佾》之中,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还指出:“吾不与祭,如不祭”。其意为,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表达那种虔诚:对于先人“事死如事生”的敬畏之心。这也就是《论语·为政》之中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意思。仔细分辨,“如在”本身就可以形成一种对存在本身的描述:“如此存在”,才是人生真正的存在。这正如海德格尔创发Dasein(“此在”)并以此解说“存在”(being)的意义的用意是一样的:人生之在,只可能是常态之中的、日常生活之中机遇或际遇之内的那种“在”。它就在日常日用之中显现,因而,它总是“如”是而在,而无法抽象地、空洞地在理论上或思想上“在”。它在此,而非在彼;它近在咫尺,而不是远在千里。也可认为,“如在”就是“变易”之“在”的另一种说法。《易经》之中描述:“一阴一阳谓之道”。在阴阳的交合之中,在彼此的补充和冲突之中,道才会显示其力量。而之所以祭祀之时那么庄严,就是因为,只有在这时,亲临其中,才会最为真切地感受到,此时此刻,通过敬礼膜拜的方式,人能够体验到一种向统一的回归。正因为神再次回归,与我同在,因而,古今之别业已消泯,过往与目前的距离也不复存在,人的生存空间得到空前扩展,所以,“洋洋乎”,恣肆有如汪洋,浩瀚无边。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圣人之道”才会产生“养育”的作用:“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洋洋:盛大,浩翰无边”(《中庸》)。“恕道”之中既然含有这样的“如”,而且,是“‘心’之‘如’”,那么“恕”的一个基本意思便是:“将心比心”。也只有如此,人从自身出发,才可达到体悟世界进而与万物一体的目的。翻译自然也要这样: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心”的要求,“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在自我的最切近处,才能体验到“真正”、“真际”。《论语·雍也》强调,“恕道”就是要“能近取譬”。孔夫子解释,那是“仁之方”。一方面,这样的“取譬”,在内涵上可以理解为,“恕道”的那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取譬”也可解释为,寻找一种途径或方法,使之明晰化(“喻”)。杨伯峻(1980:65)的《论语译注》就是这样给出现代汉语译文:“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也就是说,“践仁之道”的方法就是“取譬”:在“达人立人”的要求之下,找到一种途径或方法,使道理变得明晰、可懂,最终能为人接受。因而,“取譬”也就是“晓喻”。将之置入翻译研究之中,这样的“就近取材”以及“喻示”,不就是对翻译本身的描绘吗?翻译所能显现的,不就是译者在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之上,敞开心扉,放眼世界,然后回归自身,在她/他最熟悉的、最能把握的那种语言媒介之中选取最为适宜的表达方式,来为异域的文本或话语,创造另一种生命的机缘?其中不可避免含有的“达人立人”的要求,“取譬”的基本指向,而且最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的精神,不是也要始终存在于翻译过程中吗?不过,似乎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点出过,我们的翻译本身所应做的,也一样是对这样的“原初”的再现;而且,也没有人指出,若是以审美的眼光视之,在中华文化之中,存在之“原初”最为亲切著明的境界又指的是什么?我们认为,那就是“幽”。下文的论述试图朝着这个方向有所推进。2.对“浚”的解读“幽”,许慎《说文解字》之中的解释,意思是:“幽,隐也。从山中幺幺(yōu),幺幺亦声”。(《幺幺部》:“幺幺,微也。”)段玉裁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隐蔽之意,从幺幺者,微则隐也。”罗振玉《殷释》:“古金文幽字皆从火从幺幺,与此同。隐不可见者,得火而显。”(胡培俊2012:769)另一部字典的解释是:“幽,原作幺幺。幺幺与滋、兹、玄、幺同源。“幺幺”,本义指细微,引申为隐暗不明。[……]由于幺幺作了偏旁,其义后由‘幽’来表示。”(谷衍奎2008:239)“小”得无可注意,因而才是“‘微’妙”的:因“微”而“妙”。这样,“妙”也就有了“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的意味。“幽”既是“暗”,又意味着“明”:光亮与生命的安然静默而又近乎阴暗的孕育同步;二者相互交合,共同参与,宇宙才可能不断生成。这样意思的一个词的确是很美的:不正是在这里,才能涌动着生命力的昂扬吗?因此,凡是与“幽”搭配甚或与之相关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辜鸿铭在论及中国最为典型的女性时,以《诗经·国风·关雎》之中的“窈窕淑女”为例,如此解释:“窈窕”二字与“幽闲”具有同样的意义。字面上看,“窈”指的是,幽闭、温顺、娇羞;而“窕”意为,有吸引力,幽雅(debonair)。“淑女”指的则是一位纯粹的、纯洁的女孩子或妇人。因而,在这里,在中国最为古老的爱情歌曲当中,也就有了中国女性的典范(ideal)三种根本的素质。这就是,由debonair以及最后还有纯净或纯洁所表达的那种对幽居的热爱,羞怯或自我克制(pudeur),妙不可言的优雅和魅力。她是纯洁的;她是娇羞的,自我克制;她是有吸引力的,也是幽雅的。(辜鸿铭1999:84)辜鸿铭讨论的是《关雎》。《红楼梦》也同样如此。其中那么多使用“幽”的地方,围绕的中心就是那位林妹妹。小说二十六回回目是“蜂腰桥设言传密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六十四回回目是“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二者都用同一个字眼描写“颦儿”。二十六回诗句“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六十四黛玉写的诗:“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则分别强化了描述的要点。宝玉为潇湘馆所作的联语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十七回)。二十三回,宝玉问及黛玉大观园建成之后,选择哪里居住,二人对话,两次用到“幽”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她,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幽人”在斯,“潇湘馆”也就成了真正的“幽居之所”。因此,宝玉对之的感受是:“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二十六回)。似乎其中摇曳的就是那种强烈的气息,足以让人为之心荡神摇。黛玉心情惨淡时,体验到的也是近乎孤寂的“幽”:“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诗意满溢的《红楼梦》,通过“幽”字锻造出新的篇章。而对黛玉的神采的描绘,时不时就是这样引经据典。所以,在二十三回,她听到《牡丹亭》之中的语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而在小说的极为关键的预示“梦”之“真切”的第五回,“幽”字用了两次。一处是“太虚幻境”之中的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一处是回末的联语“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这部小说,实质上可以认为,就是在写一个“幽”字!既然“幽”是对生存本身“原初”的写照,因而也就成了最为动人的审美境界:在那最为紧要的空间,才会产生最为美丽因而也最可感人的人物。如此重要的字眼,我们又如何以“恕道”的精神去领会贯通?这就需要:一、回到“原初”,亦即回到总是在正在进行的那种“发生”,首先确保诗心之“如”;二、在最为切近的地方,在最可能关乎“取譬”成功的路途上,寻觅以另一种语言形式最大限度地趋近“幽”的包容的可能性;三、最终还要有所检测,也就是,以历史的眼光审查有关的选择,是否在前人所获的基础之上具有进一步推展原意的可能性;再换言之,在整合历史翻译话语的同时,需要反省:历史、语言以及个人的力量,因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又如何始终能使再现的文字,最终趋近那种回归,即回到“原初”?3.“迷狂”的情感表达从《诗经》时代起,“幽”似已成为存在本身的代名词。而有关译者,不是将之解为黑暗或者幽闭就是弃之不顾,甚或将之视为死亡的符号,如下例: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Fromthedarkvalleycomesabird,/Andseekstheloftytree.(JamesLegge1876:194)Darkvalley是《圣经·旧约·诗篇》第23首的用典。其中有这样的词句:Iwalkthoughthedarkvalley。到了2011年,theNewAmericanBible将之改为Iwalkthroughthevalleyoftheshadowofdeath(1)。在这里,中国最早的爱情诗篇里的盎然生机,沦落为西方宗教中的“死亡之谷”;典型地昭示着中华文化之中那种“原初”、彰显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的诗歌,被拉进基督教典籍中的“死路”!(2)。中华文化之中最为美好的那个境界,一旦进入英文,其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总是会与阴暗而又闭塞的环境、生命活力的丧失甚或死亡的威胁关联起来。“幽”的那种两面兼顾、阴阳交合、双向互动进而促发出生机庄严的存在之“际”和“机”的意涵,几乎荡然无存。以下是《红楼梦》英译的一些例子。你在幽闺自怜。(《红楼梦》二十三回引《牡丹亭》曲文)(3)译文A.AndatlastIfindyouhere,/Inadarkroomfullofwoe.(H1973:466)译文B.Aloneyousitinsecludedchamber.(Y1978:338)“幽闺”就是女性的代名词,而“自怜”既有一般的那种“哀怨”的意味,更多的则是生存本身的那种迫切感:韶华易逝,而春光不再。这本是人生变易、异变的基本规律。如何将所有这些都融入译文,无疑是一种挑战。译文A用fullofwoe来表达这样的“幽怨”,将生死相会、半明半暗的“原初”空间之中对存在的亲身感悟化为绝对的悲哀(woe),且以“充溢”(full)加以强调,无疑偏向了“幽”的阴暗的一面,而未及其强烈的生命意识。B则将“幽闺”之中的人物引入“封闭的闺阁”(secludedchamber),同样脱离那种即阴而阳、动静互持的境界。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红楼梦》二十六回回末诗)译文A.FewinthisworldfairFrownerue10bslookssurpassed,/Nonematchedherstoreofsweetnessunexpressed.(H1973:525)译文B.Peerlessthebeautyandtalentofthisgirl/Wrappedinscentfromembroideredcurtainsalone.(Y1978:386)这里的“独抱幽芳”,虽然使用对女性描述的一般用语,但既然是“独抱”,则“幽芳”应与叙事人对黛玉的“情怀独抱”相互一致。小说浓墨写就的就是“幽芳”之中的黛玉,亦即包涵着灵性之光的芳香,在那种迫近死亡阴影的空间之中,在生与死的激烈的交接的过程当中的生命力的显现。因此,“幽芳”也就不可能仅是一种sweetness,而是激发着生的意志、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东西。不过,那种既隐同时又时时在显的“幽芳”,毕竟不是完全显现的,而是既有所张扬,但同时又时时隐蔽。实际上,也就是在那种隐显互涉、动静互渗的动态之中,我们才能感受到那种意味深长的“幽芳”。因此scent并不能再现出这样的意味。若换一角度将之译为:Aspecificfragranceslidingfromtheboudoir,thetalentedgirlstandsaloneintheworld,是否更能显现其中的深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红楼梦》二十六回回目)译文A.AndasoliloquyoverheardintheNaiadue10bsHouserevealsunsuspecteddepthsoffeeling.(H1973:507)译文B.Inbamboolodge,DrowsyinSpring,Tai-yuBaresHerHeart.(Y1978:372)这里的一个意向应该是,青春所象征的生命力正不断走向衰竭,因而,哀怨之悲与生命感悟之切,互相冲突,碰击出的就是生命之歌的乐章。而两个译文都没有对此予以观照,而只是顾及少女的“思春”之情。而此情此意,在下一个译例中,复又被死亡的阴影彻底笼罩: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红楼梦》三十八回,黛玉诗《菊梦》)译文A.MidstcoldandfoganddyingleavesIwake,/Withnoonebytotellofmyheartue10bsache.(H1973:253)译文B.Awake,towhomcanIdescribemygrief,/Theinfinitemelancholyofcoldmistandwitheredgrass.(Y1978:362)在译文B中抒情主人公尚且在叹息如何面对由严寒的迷雾和一片衰草所形成的白茫茫的无限的哀愁,而向之倾诉生命的热爱。因而,生与死的意味的确比较准确地表现在译文之中。而在译文A里,“幽”的这种原初张力,竟然一下子偏向一个方面:仿佛主人公是在荒寒、浓雾和即将死去的树叶之间,才一觉醒来;而身处此地,当然不会有人可以诉说“我心”的“苦痛”了。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在突出黛玉置身其中的那个世界,是类如一片枯枝败叶、严冬寒霜的天地,了无生机,甚至见不到“生灵”的一丝光线?这样行文不正与曹雪芹通过“幽”一字将所有最为美好的希望最美丽的特征都寄托在了黛玉身上的心意相违背吗?尽管小说也在诉说别的方面的“悲愤”,尽管其中也在写悲剧,但其中对生的盼求、对存在的歌颂仍是主导的倾向,因而Hawkes的理解在这里可能出现了失误。“幽”在这里既然不是“幽冥”意义上的那种“幽”,那么如此悲凉到令人绝望的再传达的确是背离了原文的。有关译文不仅对《红楼梦》所关涉的“幽”的用词难以传达底蕴,而且最为关键的那副对联,其意义的跨文化传递也出现了极度的扭曲。4.种“美丽的”宝玉梦中在“太虚幻境”中见到的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突出的就是小说的主题意蕴:在那细微之处,得见生命雅致而又近乎暗淡的灵光;而这样的神采,随着韶华的流逝,即将终结,留下的只是一声声叹息和怅然。而译文的失败,不仅是词语选择问题,而更多的是对中华文化思想对生命本身的关怀方面的认识上的缺失,这样不仅危及小说主题的再现,同时影响到历史的传承。中华文化的宇宙生成论和审美观,经过转化在另一种语言之中不仅出现严重的缺失,有时还造成了意义截然相反的情形: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红楼梦》五回)译文A.Earthue10bschoicestspiritsinthedarkliehid:/Heavenineluctablyenforcedtheirfate.(H1973:38)译文B.Spiritual,secludedretreat,/Celestialworldofsweetlonging.(Y1978:78)译文C.Earth,remote,secret,spiritual,luxuriant,/Heaven,whichcannotbetrifledwith.(B.S.Bonsall)译文D.Alonesome,small,ethereal,beauteousnook!/Whathelpisthere,butHeavenue10bswilltobrook?(H.BencraftJoly1892:102)在A中,大地上经过精挑细选的精灵(Earthue10bschoicestspirit)竟然只能隐藏(liehid)于黑暗(inthedark)之中。如此沉沦于“黑暗”之中,身在死亡之境,生与死的碰撞、明与暗的交织以及阴和阳的互补何在?B点出精灵的、幽居的隐退之所(Spiritual,secludedretreat),但将之与甜美的想往(sweetlonging)的天界(Celestialworld)相提并论,似乎二者是一回事。这固然可以某种程度上突出“幽微灵秀地”的风采,但“天地”之间的种种交合和接应已不复存在。因而,译文只有静态的描述,而不具备原作之中的那种对“原初的发生”(theoriginalhappening)的体认。C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来描述“大地”(Earth),可“幽微灵秀地”无论如何也不会那么“遥远”(remote)、“神秘”(secret);而且它虽然属于精神的(spiritual),但当不至于张扬到了“华丽”或“异彩纷呈”(luxuriant)的地步,很明显“幽”的黑色昭示着沉郁,而不是浓烈。D将此地视为“孤寂之人”(如lonesome所示)、灵妙(ethereal)而又“美丽的”一个角落(nook),但由于上天的意志(Heavenue10bswill)旨在容忍(brook意为:alloworacceptwithoutcomplaining),因而,即使它有幸存在,那又该如何(Whathelpisthere)?参考一下字典解释,就会明白,相对于原文,上述译文每一个都有“不及”:天、地均指所在,意为这是一个远离尘世、深幽美妙、群芳荟萃的地方。下联用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良辰美景奈何天”之意。甲戌本此联下有批:“女儿之心,女儿之境,两句尽矣。“可知意含双关,兼指太虚幻境及女儿心境。(冯其庸,李希凡1990:505-506)实际上,“地”和“天”并非只触及“女儿之心”,而是在概括“天地之心”的“原初”之态;而且“无可奈何”也不是《牡丹亭》,而是晏殊的词《浣溪沙》的用典。《牡丹亭》妙用之,因有良辰易逝之叹。以下相关描述共同营造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人文天地,因而也就应该成为我们以“恕道”进入译境的一种资源参照。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惊梦》)译文A.Whereisthe“pleasantdayandprettysight”?/Whocanenjoy“contentmentanddelight”?(汪榕培,周秦,王宏2006:201)译文2.“Brightthemorn,lovelythescene,”listlessandlosttheheart/Whereisthegarden“gaywithjoyouscries”?(CyrilBirch1980:16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译文A.Andineluctablytheblossomsfall./Andswallows,likeonesIknow,return./AndmournfullyItreadthescentedways/Ofthissmallpleasure-garden,toandfro.(JohnA.Turner译)(许渊冲1992:343)译文B.DeeplyIsighforfadedflowersue10bfallinvain;/VaguelyIseemtoknowtheswallowscomeback./Loiteringonthegardenpath,Ialonereturn.(许渊冲译)(许渊冲1992:343)例A中,面对缤纷的落花“无可逃避”(ineluctably)。似曾相识的燕子自然而然复来,而此中之“我”却是“悲哀地”(mournfully)在“香径”之上徘徊。这明显是突出了死,忽略了生。B将“无可奈何”译为“深沉地”(deeply)似离题太远,并不能显现生死的自然循环。而就“幽”而论,生生死死,都已囊括其中:黛玉之悲,不只是生理意义上的病弱,而更多的是对青春易逝的“无可奈何”。因此,深入这样的诗意之中,便可体验到:在那“光阴”———有“光”的笼罩,同时又覆盖附加着“阴”的相应相合以及相持———之“幽”中,时时在激荡着的,是对“原初”无可抵抗的沉重。但青春仍在,来日方长,因此,生命的感悟总是在向人自身返回。而这样的返回,一次次要归入“原初”:阴阳消长,明暗相交,冬去春来。因而,披文入情,也就成了对它深刻的体验:既是体贴文字深意,也是启动往昔译文的意味的过程。如此,则古今中外,再一次汇聚紧张的“初始”:只有在这里,“幽”的“光阴”之寓意,若隐若现,似暗实明,同时又飘忽不定的“黯然”,似乎都应在收缩/放开、归入/离弃、明察/暗示等等能够显示其微言大义之处,在诸多可以挑选的词语之中,努力回到那个“原初”: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译文A.Adebonairandgracefulplacesecludedforhumansoul;/Thenaturethatwouldneverputasideitscontrol.译文B.Wherethereisaplacedebonairandgraceful,secludedforhumansoul,/Naturewouldneverputasideitscontrol.译文C.Whereverthereisaplacefineanddebonair,secludedforhumansoul,/Youwouldseeflowersfadeandgo,as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图书发行与代售合同
- 2024年度影视项目剧本创作保密合同
- 正规合同范本介绍
- 鲍芬 物流系统课程设计
- 饼干的储存特性研究报告
- 餐馆食材配送服务方案
- 餐馆纸巾配送方案
- 行为模式深度剖析
- 2024年度汽车采购与售后服务合同
- 高效批处理策略
- 常年马铃薯种薯买卖合同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范文(15篇)
- 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夺冠)
- 消防应急疏散预案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旅游演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运作模式分析报告版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中综合练习(1~4单元)
- 房地产市场报告 -【成都】【锐理】2024年10月丨房地产市场月报
- 常用玻璃仪器操作规范课件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初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 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
- 2024年知识竞赛-竞彩知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