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2023年秋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答案】1.C2.D3.C

4.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来鉴赏两句,“菡萏”凋谢“翠叶"残败,“西风”吹过“绿波"生愁,恰是有绝佳意境的。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女主角哀怨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词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一段相关表述为“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并没有说唐诗宋词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中的“多数是”说法不当,材料一第二段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的判断。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说法错误,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材料二第二段是说“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从而使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富的人生意蕴",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理解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说的是“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选项丢掉了限定条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是“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ABD三项读者都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所以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C.“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仅仅是对原作的主旨理解,并没有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所以也就没有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材料、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等分析,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材料二“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等分析,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与题干中“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分析,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

结合题干中“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与材料二第一段“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分析,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与题干中“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分析,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画

韩映山

东天边有一缕嫩红,朵朵白云也镶上了金边儿;青色的晨雾,罩着远方的村树;淀水光亮起来,透发出一股股清凉新鲜的气息。

林红红坐在岸边,手拿画笔,面对着晨景出神。她在凝神静思:这大自然的景色是多么有生气啊!自己在学校里,天天跟书本打交道,很少体验到如此生动的画面,自己应该怎样珍贵这段下乡实地写生的时间啊!眼下正是秋忙季节,队长和社员们天天去劳动,不能坐下来让你一笔笔地描画。于是,她就住在生产队长奎拴的家里。

太阳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辉煌,阳光在村庄、树梢、庄稼、淀水上流荡着。

林红红刚收起画具,只听背后有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林红红回头一看,是房东的女孩小丫。小丫说:“我娘让我叫你回家洗脸呢!我娘说,往后天凉了,别在淀水里洗了。”

她们往家走着,林红红问:“你哥哥哩?"

“我哥哥起来就到部部里去了。”小丫说,“你还找他画像吗?"林红红笑了,想起给她哥哥奎拴画像的情形:这小伙子坐着,一动不动。脸上不自然极了,连出气都不匀称了,头上满是汗水。坐了没一会儿,奎拴就说:“不行,饶了我吧!比打夯挖渠还累呢!”想到这,林红红不由得笑了,她又问小丫:“你哥哥今天要干吗活哩?"

“听说高粱熟透了,准是削高粱。”小丫说。

林红红跟小丫来到房东家门口。房东大娘端着滑水正在院里喂鸡。小丫说:“娘,我哥哥怎么还不家来呀?"

正说着,只听院子里有个小伙子喊:“娘,饭熟了呗?吃了饭,俺们得去削高粱,你跟那画画儿的说说,就说没空,晚几天再画。”

娘忙向屋里努嘴,意思是:什么画画儿的,连个林红红同志也不叫。

林红红在屋里说:“奎拴同志,当然生产要紧,画画不着急。吃了饭我还想跟你们一块干活儿去哪!"

奎拴也对着里屋的门帘说:“那敢情好。我们正缺帮手哩!不过,你行吗?这净是累活儿。”

林红红走出里屋,眉眼含着笑说:“锻炼锻炼呗!我就是决心跟你们学学哩!"

小丫也高兴地跑出来说:“我给你找个快爪镰,咱妇女们掐穗儿。”

吃着饭,奎拴忽然想起什么,端起半碗饭汤,走出去了。

只听奎拴那粗嗓门在各家响着:“大爹,吃了饭咱去削高粱啊!"“二叔!带着镰,咱河套的高粱该削了。”奎拴头里叫,人们就随后跟了出来。

很快,街上就齐了人。林红红也往这里走来,小丫背个筐也跑来了,她给林红红找来一个爪镰。人们唱唱喝喝,走出村外。

太阳升到东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红艳艳的净是高粱,像是平原上着了火。细一看,每个穗头,像是一把火炬。林红红看得呆住了。

到了地头,奎拴给大家分好夹垄,男的在前边削,女的在后面掐穗。奎拴脱个光膀,领在头里干。田野里一片劳动的声响。

林红红跟大家投入到紧张的劳动里,她什么活儿也想学:学削、学掐穗、学捆高粱头,人们也都愿教她。到下午收工的时候,她似乎什么都入点门了。

晚上下起雨,听着外面的雨声,她写下了一天的日记,旁边还勾勒了一幅图。

到天明,雨停了,但天还没晴。吃早饭的时候,小丫蹿跳着说:“哥哥,今个阴天下不了地,该让红姐给你画像了。"

林红红梳着辫子也走出来说:“真的,奎拴同志,今天能画一会儿吗?”

“阴天有阴天的事。"奎拴那大脸又红涨起来,咧着大嘴嘿嘿光笑。

收获的季节,一天天地过去,地里由浅绿变成金黄,一块块的庄稼成熟着,收割着。在这丰收的季节,农村呈现一片忙碌景象。

林红红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劳动锻炼着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实起来。她的脑海里,积满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她作了几幅自己比较满意的画,她想带回学校去,向领导汇报。

想到要和这一家、这一村分别了,她实在觉得有些难舍。

这天早晨,林红红又一个人来到白洋淀边。东天边确又升起一缕嫩红,但这颜色更鲜艳了,有如胭脂和樱桃的红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虽然也镶上了金边儿,但那金边简直像是金黄的丝绒织成的,那么鲜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远村,虽然也有一缕轻纱似的雾,但这雾气是透明的,像是流荡的水银。

林红红一笔笔地涂着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啊!即使是一个早晨的风景,都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

等到太阳露面的时候,她已完成了这幅画。

回到家,她想再找奎拴同志完成那幅肖像画,但奎拴早又到公社里去了。他越来越忙了。

林红红对这年轻的队长怀着深深的敬佩!回忆起这些日子的相处,这个朴实的小伙子的形象,又映现在她的眼前了。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坐在屋里,拿起画笔,一幅肖像,竟画得十分顺手,十分出色。那是一位敦厚的小伙子的形象:粗墩墩的个子,方头大脸,粗眉大眼,肩膀很宽;右手拿一把镰刀,左手拿毛巾拭汗。在他的身后,好像还有好多社员跟上来——这分明是削高粱的那个情景。

门帘一响,小丫跑来看,不由高声喊起来:“真像,真像我哥哥哟!你看他那大厚嘴唇,咧着在笑哩!”

她一喊,娘也急忙过来问:“什么呀?什么呀?快叫我看看。"娘拿过去,端详了一会儿,一拍巴掌说,“哟!真像我儿子那个傻样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奎拴对当画像的模特感到不自在,加上忙于秋收无暇他顾,之后,对林红红画肖像画的要求一再推脱。

B.面对河套平原,林红红“看得呆住了",红艳如火的平原秋景给她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C.“背个筐也跑来了”“蹿跳着说"“不由高声喊起来”,活泼的小丫,给故事增添了许多灵动和生气。

D.小说的最后一句侧面印证了林红红“作画"的成功,这一成功缘于林红红的细心观察和她内心深处对奎拴萌发的爱慕之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作画”为题,意蕴丰富,林红红以淀上生活为素材作画,淀上生活也在她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迹。

B.林红红的劳动经历,使她产生丰富的艺术创作灵感,这为后文画出肖像画的情节做了铺垫,深化了主题。

C.小说截取多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串联成篇,整篇小说以对话推动故事发展,情节完整紧凑,引人入胜。

D.小说独具匠心,将林红红作品里的劳动者形象和淀上人民的生活相互映照,揭示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8.作品以林红红的视角来描写淀上的风景与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有人评价:“韩映山一生都用犹如泥土中散发着淡淡荷香的语言来描写家乡。"请据此对这篇小说的语言加以分析。

【答案】6.D7.C

8.(1)以画者的视角观察审视,艺术地呈现淀上的风光美、人情美。(2)以故事中人物的视角描写景物,记叙生活,使之更加真实,感彩更浓烈。(3)以艺术青年的视角观察景物和生活,体现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深化主题。

9.(1)小说叙事融入乡音乡语,如“怎么还不家来呀”“掐穗儿"“削高粱”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散发着“泥土"气息。(2)小说写景语言富有诗意,如对淀上日出的描绘,比喻形象贴切,意境清新优美,带着“淡淡荷香”。(3)这种语言形式和小说描绘的质朴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家乡生活图景相得益彰。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爱慕之情"错,结合“林红红对这年轻的队长怀着深深的敬佩!”分析可知,应是出于她对奎拴队长朴实敦厚勤劳的品格的敬佩。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以对话推动故事发展,情节完整紧凑"错,主要以林红红的视角来推动故事发展,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示日常生活场景,情节算不上完整紧凑。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述视角的能力。

由“东天边有一缕嫩红,朵朵白云也镶上了金边儿;青色的晨雾,罩着远方的村树;淀水光亮起来,透发出一股股清凉新鲜的气息”“我娘让我叫你回家洗脸呢!我娘说,往后天凉了,别在淀水里洗了"“不过,你行吗?这净是累活儿”可见风光美,由“到了地头,奎拴给大家分好夹垄,男的在前边削,女的在后面掐穗。奎拴脱个光膀,领在头里干。田野里一片劳动的声响"可见人性美人情美,于是得出答案①以画者的视角观察审视,艺术地呈现淀上的风光美、人情美。

由“这天早晨,林红红又一个人来到白洋淀边。东天边确又升起一缕嫩红,但这颜色更鲜艳了,有如胭脂和樱桃的红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虽然也镶上了金边儿,但那金边简直像是金黄的丝绒织成的,那么鲜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远村,虽然也有一缕轻纱似的雾,但这雾气是透明的,像是流荡的水银”得出答案②以女性的视角描写景物和生活,使之染上细腻丰富的情感色彩。

由“林红红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劳动锻炼着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实起来。她的脑海里,积满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她作了几幅自己比较满意的画,她想带回学校去,向领导汇报"“林红红一笔笔地涂着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啊!即使是一个早晨的风景,都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得出答案③以艺术青年的视角观察景物和生活,体现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深化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语言特点的能力。

“泥土中"体现了地方色彩,“散发着淡淡荷香”体现了诗意美。本文语言形式和小说描绘的质朴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家乡生活图景相得益彰。

由“你哥哥哩?"“你哥哥今天要干吗活哩?”“娘,我哥哥怎么还不家来呀?"“锻炼锻炼呗!我就是决心跟你们学学哩!”““大爹,吃了饭咱去削高粱啊!"“二叔!带着镰,咱河套的高粱该削了”“奎拴头里叫,人们就随后跟了出来"“咧着在笑哩!”可见:小说叙事融入乡音乡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散发着“泥土"气息。

由“太阳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辉煌,阳光在村庄、树梢、庄稼、淀水上流荡着”“太阳升到东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红艳艳的净是高粱,像是平原上着了火。细一看,每个穗头,像是一把火炬。林红红看得呆住了"“收获的季节,一天天地过去,地里由浅绿变成金黄,一块块的庄稼成熟着,收割着。在这丰收的季节,农村呈现一片忙碌景象”,可见:小说写景语言富有诗意,如对淀上日出的描绘,比喻形象贴切,意境清新优美,带着“淡淡荷香"。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材料二: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

故A当今之时B能去私C曲就公法者D民安E而国治F能去私行G行公法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部吏,是指古时候征收田赋的官吏。战国时赵国设置,掌收租税。

B.因,指趁机,与贾谊《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词义相同。

C.比周,指结党营私;又指集结、联合。在文中的意思就是结党营私。

D.“弊”,指被埋没,与“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在收取租税的过程中,秉公执法,处决了平原君家族的九位具体管理者,这种行为符合韩非子“奉法者强"的标准。

B.赵奢和韩非都认识到法治强弱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但两人侧重不同,赵奢侧重制度执行,而韩非强调君王奉法治国的重要。

C.君主要以法治国,制定法律条文明确衡量标准,以此治理群臣百官;群臣权贵亦不能徇私枉法,损害国家利益。

D.忠臣没有罪过却遭难而死,他们就会设伏反抗;奸臣没有功劳却安然得利,他们就会争相进用。这就是国家衰败危亡的根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2)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

14.材料二中,韩非认为以法治国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其具体举措是什么?

【答案】10.BDF11.B12.D

13.(1)诸侯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

(2)忘记君主在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同党,那么这些人用来为君主出力就少了。

14.民安而国治;以法择人,以法定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

“故”是“所以"之意,引出结果句,其后不能断开;“当今之时”是句外时间状语,其后断开,即B处;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与“能去私行行公法者”结构一致,分别断开,即DF处。

故在BDF三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趁机;沿袭。句意:赵奢趁机劝说道。/沿袭前代的策略。

C.正确

D.正确。都是被动用法,被埋没;被攻占。句意:能干的人不可能被埋没。/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他们就会设伏反抗"错误。文中的“伏”是隐退的意思。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加兵",出兵侵犯;“是”,这样;“安得",怎能。

(2)“外交”,在外搞私人交情;“其与",他的同党;“所以”,用来;“薄",少。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

由原文“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可知,民安而国治;

由原文“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可知,以法择人,以法定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材料二:

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执法者强国家就强,执法者弱国家就弱。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就会兵强而敌弱。所以明察得失有法律制度的,加在群臣头上,君主就不会被狡诈虚伪所欺骗;明察得失有衡量标准的,用来判断远方事情,君主就不会被天下轻重不一所欺骗。现在若按声誉选用人才,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结党营私;若凭朋党关系举用官吏,臣民就会营求交结而不求依法办事。所以官吏不称职的,国家就会混乱。凭好名声行赏,凭坏名声处罚,那么好赏恶罚的人,就会弃公务,行私术,紧密勾结来互相包庇利用。忘记君主在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同党,那么这些人为君主出力就少了。交情广,党羽多,内外结成死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掩饰的人却很多。所以忠臣无罪却遭难而死,奸臣无功却安然得利。忠臣遭难而死,并不因为有罪,他们就会隐退;奸臣安然得利并不凭功,他们就会进用。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源。像这样下去,群臣就会废弃法治而注重私利,轻视国法了。所以明君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能干的人不可能被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被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被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可能被斥退,那么君主对臣下就辨得清楚而易于控制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所以用法令来治国,就是用法令作为标准衡量事物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曲木。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宏词①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唐】皮日休

分明仙籍②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注:①宏词是指“博学鸿词科",唐代科举及第后的吏部铨选考试科目之一。②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交代了写作背景、写作对象和主要事件,从中可知这是诗人在吏部铨选考试落第后写给兵部侍郎的一首诗。

B.颔联中诗人述说“宏词下第”后“翻类狗"“即为鱼”的内心感受,与当初“画虎已成"“登入龙门”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C.颈联中诗人运用千金诺、一纸书的典故,以季布、刘弘自比,写出了自己未能实现诺言,有负兵部侍郎的举荐。

D.本诗语言含蓄委婉,用词精当,如“分明"“自是”“空""但”“竟"等词的运用,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6.本诗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对考试落第的失望。前两联表现了诗人应考时的自信与名落孙山后的自嘲,写出了雄心壮志沦为笑柄的失意与羞愧。

②对兵部侍郎的感激。“但负”句把兵部侍郎比作刘弘,表达诗人对他的赞美与对其举荐的感激。

③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尾联写出了诗人不知道未来之路是通达还是堵塞,内心感到迷惘感伤。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以季布、刘弘自比"错,诗人与季布形成对比,把兵部侍郎比作刘弘。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对考试落第的失望。由诗歌标题可知,这是诗人在吏部铨选考试落第后写给兵部侍郎的一首诗。首联即写下第这一事件,颔联诗人述说“宏词下第”后“翻类狗"“即为鱼”的内心感受,与当初“画虎已成"“登入龙门”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应考时的自信与名落孙山后的自嘲,写出了雄心壮志沦为笑柄的失意与羞愧。

②对兵部侍郎的感激。“但负刘弘一纸书"运用一纸书的典故,把兵部侍郎比作刘弘,写出了自己未能实现诺言,有负兵部侍郎的举荐,表达诗人对他的赞美与对其举荐的感激。

③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尾联“不知通塞竟何如”写出了诗人不知道未来之路是通达还是堵塞,表达了内心对未来感到迷惘感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两句,从时空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离家之远和客居之久,深沉地表达了暮年的漂泊之苦。

(2)荀子在《劝学》中说,即使不善奔走,只要借助舆马,就会出现“___”的结果;即使不善游泳,只要借助舟楫,也会出现“___"的结果。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漂泊之苦、思乡之情或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等,如“___,___"。

【答案】①.万里悲秋常作客②.百年多病独登台③.而致千里④.而绝江河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作、致、绝、匏、樽。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社会①,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琳琅满目,新模式推陈出新,新生活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有些行业消失了,有些产品萎缩了,有些技术失传了,不少有识之士发出“救救非遗”的呐喊。毋庸置疑,非遗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保护传承②。各级政府在行动,激励政策相继出台;专家学者在探索,活化路径妙招涌现;非遗传承人在坚守,创意引领别开生面。一度濒临失传的老手艺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其实,只要非遗走进生活,就像鱼儿回到水里,就不愁没有活路。近来,江苏扬州明清古城火了,央视等主流媒体将对其进行了报道,分享其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成效,仅2022年端午节假期3天,央视就集中报道11次。其中,仁丰里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丰富多彩,节目精彩纷呈,文创销售红火一时,那个热闹劲、烟火气、文化味,让人感慨万千。

看那热闹的场面,小夫妻带孩子的、年轻人陪父母的、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参加仁丰里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大多是年轻人。谁说年轻人不爱非遗?非遗以合适的方式打开,年轻人就会饶有兴趣。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答案】18.①日新月异②刻不容缓(其他合理的成语亦可)

19.江苏扬州明清古城火了,央视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介绍其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成效。

20.此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非遗"项目比作“鱼儿”,把“生活"比作“水”,形象地阐述了把“非遗"项目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琳琅满目,新模式推陈出新,新生活丰富多彩”的意思,可知此处应表示变化快的意思,因此可填“日新月异"。日新月异:形容发展变化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第二空,根据“有些行业消失了,有些产品萎缩了,有些技术失传了”“非遗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可知保非遗的护传承不能再拖延,可填“刻不容缓”。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合逻辑,“将对其进行了",时态矛盾,可去掉“将”;

二是搭配不当,“分享"与“成效”不搭配,把“分享"改为“介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赏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中本体为“非遗"项目和“生活”,喻体为“鱼儿"和“水”,比喻词为“像"。鱼儿回到水里获得新生,非遗走进生活一样焕发生机,此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阐述了把“非遗”项目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意象生成"?世界上的事物本来与人无关,①________。而审美活动、艺术活动,就是赋予本来与人无关的物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精神性的意义。意象的生成就是人心赋予事物以精神性的意义。比如,()。

戏剧的意象世界,可分为文本的意象世界和演出的意象世界。文学文本的完成,表明文本的意象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诞生,这个世界是独立的,属于文学范畴。《奥赛罗》的整体意象是“毁灭一切的心灵风暴”,《麦克白》的整体意象是“欺骗性的欲望让灵魂迷失在荒原",《哈姆莱特》的整体意象是“②________”。舞台演出的作者在文本的意象中孕育出演出的意象世界和价值世界,这个世界也是独立的,③________。焦菊隐导演的《茶馆》中行将没落凋敝的晚清茶馆的喧闹与沧桑,是舞台艺术所创造的意象世界和价值世界。舞台演出的作者最重要的是寻找体现艺术家洞察历史和人生的完整的舞台意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22.在括号内举出一例证明“意象的生成就是人心赋予事物以精神性的意义",不超过70字。

【答案】21.①没有精神性的意义②对生死的艰难抉择③属于舞台范畴(属于演出范畴)

22.示例:作为植物的柳树,本无关乎人的精神意义;但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却有依依惜别之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句强调世界上的事物与人无关,后文指出“人心赋予事物以精神性的意义",可见世界上的事物本来没有精神性的意义,是人赋予了事物以精神意义。应填:没有精神性的意义。

②前文对《奥赛罗》与《麦克白》的整体意象侧重对文本主题的意象解读,而《哈姆莱特》是一部复仇的悲剧,应填:对生死的艰难抉择。

③“这个世界”指的是“舞台演出",应填:属于舞台范畴(属于演出范畴)。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举例证明观点,首先明确观点的内涵,“意象的生成就是人心赋予事物以精神性的意义”指的是事物原本没有精神性的意义,是人赋予其没有精神性的意义,才有意象的生成。举例时可以举出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如一些常见的自然,月、花、鸟、动物等,它们本是没有情感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具有了人的喜怒哀乐之情,这就是诗人赋予其精神性的意义。分析时可以引用具体的诗句。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向上向善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博大的情怀。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围绕着介绍“向上向善"的文化而展开,可分三层。第一层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第二层指出了“向上向善"的文化的意义: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又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催人上进,让人崇德向善。第三层则指出了其本质:是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

题干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写一篇文章参加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的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复兴中学"“团委”等词,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隐性提醒考生,要把对“向上向善"文化的弘扬,与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

写作的时候,论点可以定为提倡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指出向上向善文化的精神内核: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然后指出其在历史上以及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弘扬此种文化的必要性:它能让个体奋进,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繁荣,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可以联系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强调在生活中既要做到奋发向上、追求进步有,又要做到明德惟馨、择善而从,从而让自身实现成长。最后,可以拓展到民族复兴的事业上去,呼吁每一个个体都向上向善,让整个社会充满着奋进的精神、向善的氛围,从而让中华民族更富活力,更兴旺发达。

立意:

1.人人向上向善,社会兴旺发达。

2.向上有路径,向善无止境。

3.追求向上的功业,修炼向善的心灵。2023年秋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画

韩映山

东天边有一缕嫩红,朵朵白云也镶上了金边儿;青色的晨雾,罩着远方的村树;淀水光亮起来,透发出一股股清凉新鲜的气息。

林红红坐在岸边,手拿画笔,面对着晨景出神。她在凝神静思:这大自然的景色是多么有生气啊!自己在学校里,天天跟书本打交道,很少体验到如此生动的画面,自己应该怎样珍贵这段下乡实地写生的时间啊!眼下正是秋忙季节,队长和社员们天天去劳动,不能坐下来让你一笔笔地描画。于是,她就住在生产队长奎拴的家里。

太阳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辉煌,阳光在村庄、树梢、庄稼、淀水上流荡着。

林红红刚收起画具,只听背后有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林红红回头一看,是房东的女孩小丫。小丫说:“我娘让我叫你回家洗脸呢!我娘说,往后天凉了,别在淀水里洗了。"

她们往家走着,林红红问:“你哥哥哩?”

“我哥哥起来就到部部里去了。"小丫说,“你还找他画像吗?”林红红笑了,想起给她哥哥奎拴画像的情形:这小伙子坐着,一动不动。脸上不自然极了,连出气都不匀称了,头上满是汗水。坐了没一会儿,奎拴就说:“不行,饶了我吧!比打夯挖渠还累呢!"想到这,林红红不由得笑了,她又问小丫:“你哥哥今天要干吗活哩?”

“听说高粱熟透了,准是削高粱。"小丫说。

林红红跟小丫来到房东家门口。房东大娘端着滑水正在院里喂鸡。小丫说:“娘,我哥哥怎么还不家来呀?”

正说着,只听院子里有个小伙子喊:“娘,饭熟了呗?吃了饭,俺们得去削高粱,你跟那画画儿的说说,就说没空,晚几天再画。"

娘忙向屋里努嘴,意思是:什么画画儿的,连个林红红同志也不叫。

林红红在屋里说:“奎拴同志,当然生产要紧,画画不着急。吃了饭我还想跟你们一块干活儿去哪!”

奎拴也对着里屋的门帘说:“那敢情好。我们正缺帮手哩!不过,你行吗?这净是累活儿。"

林红红走出里屋,眉眼含着笑说:“锻炼锻炼呗!我就是决心跟你们学学哩!”

小丫也高兴地跑出来说:“我给你找个快爪镰,咱妇女们掐穗儿。"

吃着饭,奎拴忽然想起什么,端起半碗饭汤,走出去了。

只听奎拴那粗嗓门在各家响着:“大爹,吃了饭咱去削高粱啊!”“二叔!带着镰,咱河套的高粱该削了。"奎拴头里叫,人们就随后跟了出来。

很快,街上就齐了人。林红红也往这里走来,小丫背个筐也跑来了,她给林红红找来一个爪镰。人们唱唱喝喝,走出村外。

太阳升到东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红艳艳的净是高粱,像是平原上着了火。细一看,每个穗头,像是一把火炬。林红红看得呆住了。

到了地头,奎拴给大家分好夹垄,男的在前边削,女的在后面掐穗。奎拴脱个光膀,领在头里干。田野里一片劳动的声响。

林红红跟大家投入到紧张的劳动里,她什么活儿也想学:学削、学掐穗、学捆高粱头,人们也都愿教她。到下午收工的时候,她似乎什么都入点门了。

晚上下起雨,听着外面的雨声,她写下了一天的日记,旁边还勾勒了一幅图。

到天明,雨停了,但天还没晴。吃早饭的时候,小丫蹿跳着说:“哥哥,今个阴天下不了地,该让红姐给你画像了。”

林红红梳着辫子也走出来说:“真的,奎拴同志,今天能画一会儿吗?"

“阴天有阴天的事。”奎拴那大脸又红涨起来,咧着大嘴嘿嘿光笑。

收获的季节,一天天地过去,地里由浅绿变成金黄,一块块的庄稼成熟着,收割着。在这丰收的季节,农村呈现一片忙碌景象。

林红红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劳动锻炼着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实起来。她的脑海里,积满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她作了几幅自己比较满意的画,她想带回学校去,向领导汇报。

想到要和这一家、这一村分别了,她实在觉得有些难舍。

这天早晨,林红红又一个人来到白洋淀边。东天边确又升起一缕嫩红,但这颜色更鲜艳了,有如胭脂和樱桃的红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虽然也镶上了金边儿,但那金边简直像是金黄的丝绒织成的,那么鲜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远村,虽然也有一缕轻纱似的雾,但这雾气是透明的,像是流荡的水银。

林红红一笔笔地涂着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啊!即使是一个早晨的风景,都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

等到太阳露面的时候,她已完成了这幅画。

回到家,她想再找奎拴同志完成那幅肖像画,但奎拴早又到公社里去了。他越来越忙了。

林红红对这年轻的队长怀着深深的敬佩!回忆起这些日子的相处,这个朴实的小伙子的形象,又映现在她的眼前了。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坐在屋里,拿起画笔,一幅肖像,竟画得十分顺手,十分出色。那是一位敦厚的小伙子的形象:粗墩墩的个子,方头大脸,粗眉大眼,肩膀很宽;右手拿一把镰刀,左手拿毛巾拭汗。在他的身后,好像还有好多社员跟上来——这分明是削高粱的那个情景。

门帘一响,小丫跑来看,不由高声喊起来:“真像,真像我哥哥哟!你看他那大厚嘴唇,咧着在笑哩!"

她一喊,娘也急忙过来问:“什么呀?什么呀?快叫我看看。”娘拿过去,端详了一会儿,一拍巴掌说,“哟!真像我儿子那个傻样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奎拴对当画像的模特感到不自在,加上忙于秋收无暇他顾,之后,对林红红画肖像画的要求一再推脱。

B.面对河套平原,林红红“看得呆住了”,红艳如火的平原秋景给她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C.“背个筐也跑来了"“蹿跳着说”“不由高声喊起来",活泼的小丫,给故事增添了许多灵动和生气。

D.小说的最后一句侧面印证了林红红“作画”的成功,这一成功缘于林红红的细心观察和她内心深处对奎拴萌发的爱慕之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作画"为题,意蕴丰富,林红红以淀上生活为素材作画,淀上生活也在她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迹。

B.林红红的劳动经历,使她产生丰富的艺术创作灵感,这为后文画出肖像画的情节做了铺垫,深化了主题。

C.小说截取多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串联成篇,整篇小说以对话推动故事发展,情节完整紧凑,引人入胜。

D.小说独具匠心,将林红红作品里的劳动者形象和淀上人民的生活相互映照,揭示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8.作品以林红红的视角来描写淀上的风景与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有人评价:“韩映山一生都用犹如泥土中散发着淡淡荷香的语言来描写家乡。”请据此对这篇小说的语言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材料二: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

故A当今之时B能去私C曲就公法者D民安E而国治F能去私行G行公法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部吏,是指古时候征收田赋的官吏。战国时赵国设置,掌收租税。

B.因,指趁机,与贾谊《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词义相同。

C.比周,指结党营私;又指集结、联合。在文中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