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九(上)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蜡烛燃烧2、下列做法不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C.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3、实验室加热约8mL液体,使用的仪器组合是()①②③④⑤⑥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⑤4、同学们发现买的膨化食品袋都是充满了气体,袋子鼓鼓的,小江认为充入的气体是氮气,而小和认为充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老师建议他们将袋中气体收集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水中进行验证。那么老师的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或猜想 B.方案设计 C.实验验证 D.分析总结5、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同学们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6、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用来保护粮食,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氦气用作充灌气球,利用氦气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比空气小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掌握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加热时,先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B.制取气体之前,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C.检查气密性时,塞紧连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先用手握住试管,后将导管插入水中D.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拿出集气瓶8、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9、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A.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D.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10、如图所示,如果用一个圆表示化合反应,另一个圆表示氧化反应,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图中“C”区域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碳+氧气二氧化碳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二氧化碳+水→碳酸11、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c代表氧气B.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C.t2时刻开始产生氧气D.与直接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相比,该操作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1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水和冰相混合、自来水C.稀有气体、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D.氯化钾、液氧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智慧粮仓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科技人员对粮食储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简陋的储设施到高科技智慧粮仓。
传统储粮——粮食在质量检验合格以后,通常会存放在浅圆仓或平房仓里,由于粮食催呼吸作用会使仓内温度升高,粮食易发霉,此外粮食储存过程中会遭到害虫的破坏,为解决以上问题通常通过清理、通风、化学药物熏蒸除害虫和谷物冷却等多种方法进行储粮。
气膜仓储粮——这种由我国首创的架空式气膜仓将会明显提升储粮质量,气膜仓规格大,单仓能储藏粮食7500吨,可以满足七万人一年的口粮。仓内通入某些气体等科技手段,通过抑制粮食的呼吸,使害虫不能存活,并确保低温储粮的粮温常年保持在15℃以下。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钢筋混凝土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粮食进行呼吸作用催过程中放热,该过程是将
能转化热能。
(3)PVDF膜可以防水,还起到的作用是
。
(4)适宜在该仓内充入的气体是
。
(5)由传统的储粮仓发展到现在的气膜仓储粮,你觉得化学在其中的作用是
。
1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A装置中一种玻璃仪器名称
。
(2)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3)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4)BC装置使用时各有优点,选择一种写出来
。
(5)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
。15、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化肥——尿素的工艺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名称为
。
(2)空气分离出X气体和氧气的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填字母序号)
。
A.医疗急救
B.食物防腐
C.航天火箭
D.气焊气割
(4)写出合成尿素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写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16、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1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查阅资料】氯酸钾是白色晶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一般情况下,二氧化锰、氧化铁受热均不会分解。
编号氯酸钾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二氧化锰0.549实验35氧化铁(Fe2O3)0.558(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
(2)由上表可知,两种物质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是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
(3)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
。
【继续探究】氯酸钾和氧化铁(Fe2O3)的质量比会不会影响反应的快慢?
(4)调节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制备氧气,整理数据绘制出如图,从图中得出KClO3和Fe2O3反应的最佳质量比是
。
(5)写出实验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6)测量气体体积时(如图1所示),读数时慢慢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目的是
。
(7)读数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的气体体积比理论上生成的氧气体积大,可能原因是
。
(8)如图2所示,在KClO3和Fe2O3质量比为5:1~5:4之间,氧化铁质量越多,反应越快的原因:。17、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胶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次数AO/mmAB/mmAB/AO1523.5109.50.20922525.5110.00.20933527.0110.50.2097【得出结论】
(1)若把AO看作空气的体积,则AB相当于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结果精确到0.01%)。
【思考讨论】
(2)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
(3)步骤③中水滴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4)如果测量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品脱氧剂已变质
b.食品脱氧剂量不足
c.第②步脱氧剂粉末分布不紧密
d.第③步未等水滴静止就测量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B 2、C 3、C 4、B 5、C 6、D 7、C 8、C 9、D 10、B11、B 12、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1)混合物;
(2)化学能;
(3)隔绝氧气;
(4)氮气或N2;
(5)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合理即可)。
14、(1)试管(合理即可);(2)过氧化氢水+氧气;(3)先将长颈漏斗液封,导气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4)B装置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或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速度;(5)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15、(1)氮气;
(2)物理;
(3)ACD;
(4)氨气+二氧化碳尿素+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健康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保险代理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仪表板内导航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人工呼吸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二手车交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中药电商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战略研究报告
- 科技教师前沿阅读推广计划
- 产品质量控制与改进计划
- 数学一对一辅导服务计划
- 西师版数学家长参与计划
- 网课智慧树知道《人工智能引论(浙江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CJJ63-201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 WD-PSO-LSTM模型在光伏出力预测中的应用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分层过程审核培训-课后测试附有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施工专项方案
- 复合伤患者的护理课件
- 2023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能效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30题药品质量检测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