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夯施工工艺总结_第1页
普夯施工工艺总结_第2页
普夯施工工艺总结_第3页
普夯施工工艺总结_第4页
普夯施工工艺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 成仁高速公路CR12合同段普夯施工方案成仁高速公同段路基填方普夯K88+58598段普夯施工艺/总结承包单位:江西省交通工程合同段司成仁高编制人:谢志英审核人:王斌武编制时间:.02.10成仁高速公路CR12合同■段路基回填普夯施工工艺总结一、 主要概况:2010年3月1日,项日部编制了普夯施工方案,2010年2月6日上午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下午进行施工放样,2010年2月8日至2月10日,我合同段在K91+700-K91+800段进行了普夯施工首件工程的施工。通过施工,我项日部在2月10日晚上安排技术人员通过对施工机具、施工人员和施工中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如下。二、 机具人员的安排与组织:(一) 、施工机具的选用1、 夯锤:用2cm厚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采用圆形,重量10T,并设3个排气孔,孔径为150mm。现场使用的夯锤满足施工使用要求。2、 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已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有安全装置,夯击时可避免臂杆后仰。3、 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4、 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5、 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度、静力触探仪等设备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6、 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二) 劳动力普夯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机械作业为主,杂工辅助。施工中安排的单机单班劳动力如下:起重机司机2名,起重工2名,辅助工4名,测量工2名。(三)技术准备1、 研究工程地质报告,画普夯平面布置图。2、 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写普夯施工方案。3、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进行短期技术培训。4、 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施工队伍设土方施工队、普夯施工队等两个队伍两个队伍需互相协调施工。土石方施工队伍按照图纸上的高程,将路基回填到路基设计标高-8.0米处,将表面整平,设置成不小于3%的横坡向路基两侧排水,保证夯实面无坑凼,无积水,保证夯击施工时地表干操。对于场地内的个别小坑洼,试先采用石渣回填压实,以方便夯机行走及施工。对于整段线路中有涵洞的位置,按照设计的要求,用灰线距离涵洞台背不小于1米的位置标明,夯实不得进入。三、施工工艺流程(一) 作业条件1、 场地已平整,机械设备进出场地道路也修好,表层松散土层已预压,雨期施工周边已挖好水沟,防止表面积水。2、 现场积水已排除,满足机械行走作业要求。(二) 工艺流程普夯施工工艺流程如下:(三)施工参数确定普夯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来确定。普夯施工前,在现场选取长度不小于50X20m的片区试夯,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主要参数有:单点夯击沉降量、夯击速度、夯击间隔时间、人员配置情况,需要的夯击遍数。⑴.单点夯击沉降量:按照规定,每点三击为一遍,记录每一击的沉降量,分析沉降规律,为大面积开展夯实做准备。⑵.夯击遍数:根据试夯资料,确定需要的夯实遍数。根据图纸规定,每三击为一遍,记录下第一遍的沉降量。整个试验段夯实完成第一遍后,用推土机、装载机将夯实表面整平,进行第二遍夯击,记录下第二遍的沉降量,如果第二遍的沉降量小于5cm,则表明该场地只需普夯一遍即可,如沉降量大于5cm,则需要进行第三遍普夯。记录每遍夯实的沉降量,按照规定,场地需要夯实的遍数为对应沉降量小于5cm的遍数减少一遍。如第三遍夯实后,沉降量小于5cm,则该场地只需夯实2遍。⑶.夯点布置及夯距:根据设计图纸,夯击点按梅花形布置,夯点之间的距离为1.5米。夯点平面布置见详图。以上参数在实际施工中应结合设计图纸和试夯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工程所需。(四)操作方法1、 普夯施工要点⑴.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普夯区域两边挖临时排水沟。⑵.标设第一遍普夯点位置,并测量原地面高程。⑶.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⑷.测量夯前锤顶标高。⑸.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夯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⑹.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资料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⑺.换夯点,重复⑶、⑹步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用压路机将场地碾压平整。⑼.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依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根据设计高程对公路进行补填。2、 施工操作要点⑴.普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地下障碍物和地下管线。⑵.普夯起重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的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起重机臂杆在突然卸重时发生后倾和减少臂杆的振动。安全装置采用在臂杆的顶部用两根钢丝绳锚系到起重机前方的推土机上,不进行普夯施工时,推土机可作平整场地用。⑶.普令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夯击深度用水准仪测量控制。⑷.每夯击一遍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石把夯坑整平,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⑸.普夯时,首先检测夯锤是否处于中心,若有偏心时,应采取在锤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⑹.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夯坑倾斜过大,应及时用砂土将夯坑填平,予以补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⑺.普夯时,会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振动,夯击点应距现有建筑物15m以上,如间距不足,在夯点与建筑物之间开挖减震沟,基沟深要求超过建筑物基础深度,并有足够的长度。(五)质量控制流程普夯施工质量控制流程见下图:场地补填土、整平间隔控制期报监理审核控制标高含泥控制量、跟踪粒径(六)注意事项1、 垫层的铺设:在推土机场地平整之后,有坑洼或软土层的,采用强度高的土层整平或换填,以方便机械通行及夯击。场地平整后,标出夯点位置,并量测场地高程。2、 普夯施工:在点夯时,要对每一夯点的能量,夯击次数,每次夯坑沉陷量、夯击坑周围土的隆起量以及埋设测点要进行量测和记录,并注意夯击振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点夯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满夯。在有建筑物段设置观测点,观测对相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起重机就位后,夯锤对准夯点,并测量锤顶标高后开始施工。根据计算得出的夯锤下落高度进行锤击施工。夯击并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夯坑内填料直至坑顶平齐,填料采用强度高的风化石,并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用挖机可随时清理。普夯按由中线向两侧的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重新推平场地,再进行二遍满夯,将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3、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7天;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4、 点夯时要保证夯锤的下落高度,确保夯击力。夯击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进行,防止漏夯并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5、 普夯产生的振动、操声、飞石对周边的建筑物、生产设备、人居生活、休息等都有一定影响,根据现场情况,普夯场地有围墙建筑物时,需设减振沟。6、 普夯施工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返工或换填处理。7、 普夯施工必须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行走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行走范围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8、 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同时配合业主组织专业部门进行检验,检测路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9、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