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尚书》B.《春秋》C.《诗经》D.《离骚》
10.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孔子D.孙子
11.下列思想家中,()的学说在秦帝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A.墨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1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郡县制B.加强思想统治
C.为使秦国史书广为流传D.打击神仙迷信活动
1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陇西,东到长平B.西起咸阳,东到大海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14.列举周朝受封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15.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6.将下列思想家与思想观念连接起来。
孟子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孙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7.以下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将表中空缺的官职名称填写出来。
(二)综合能力训练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文献上记载,铸钟时,耗铜常逾千万斤,这就决定了大型编钟不易为平民百姓所持有。
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想领略一下立体声效果,在那个时代可是要招致杀身之祸的。
当时,编钟的拥有规模、悬挂的方式,就是王权等级的象征。后世虽然没有严格的悬挂排列铜鼎的规则,但应用仍限于大型宗教礼仪及王公贵族宴飨的场合。张衡《西京赋》里说“击钟鼎食,连骑相过”,形容了封建贵族家庭的豪奢排场,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称这类家庭为钟鸣鼎食之家。
(1)根据材料,你知道在古代,什么人家才能拥有这种乐器?说说它们都是在举行什么活动时才使用的?
(2)它的悬挂和摆放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吗?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19.看战国形势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D、E分别是哪个诸侯国?
(2)请你给大家介绍一种记忆方法:记住战国七雄的名称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20.读图回答问题。
(1)查阅有关资料,说说这些都是战国时期哪国的货币?
(2)你认为秦的货币比较其他各国货币有何优点?
(3)秦统一货币对当时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21.以下是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一些名言佳句,欣赏并回答有关问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水》
(1)你能说说这些名言佳句的意思吗?
(2)将下列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所处的时代、所代表的学派及主要思想观点填入下表。
代表人物所处时代代表学派主要思想观点老子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孙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结束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把全国划分为郡县,郡守县令都由朝廷任免,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权。定疆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中国开始成为伟大的统一国家。
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虽然很多措施有利于统一,但人民也确实疲惫不堪了。……农民被迫大起义,迅速地推倒了秦朝的统治。
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1)根据材料,说说秦朝在哪些方面的统治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评价秦朝和秦始皇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二、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的一段解说词。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这是山东的李哲同学介绍家乡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一段解说词。他从曲阜所处的地理位置、世界文化名人孔子、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等方面把家乡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了大家。请选出你所在的家乡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历史名人或一处历史文化遗迹,查阅有关资料,仿照上面的模式也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
汉唐盛世
一、阶梯训练
(一)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和()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
2.汉朝包括()和()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
3.汉武帝采纳()的建议,在思想领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
4.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史称()。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5.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6.“单于”指的是()的首领。
A.匈奴B.鲜卑C.汉族D.氐族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A.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巩固王国势力
B.平定“七国之乱”,削弱王国势力
C.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彻底铲除王国,削弱割据势力
8.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B.北庭都护府C.伊犁都护府D.西域都护府
9.儒家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
10.西汉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景帝
11.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长平之战
12.东汉的建立者是()。
A.刘秀B.刘彻C.刘邦D.刘濞
13.北魏是()建立的政权。
A.匈奴B.鲜卑C.氐族D.羌族
14.下列各项中,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B.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完成了南北统一
D.促进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先进文化
15.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B.北周C.隋朝D.唐朝
16.唐太宗时敢于直谏的著名谏臣是()。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
17.唐朝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祖C.唐玄宗D.唐高宗
18.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创立于()。
A.三国B.两晋C.隋朝D.唐朝
19.唐朝的“开元盛世”指的是()在位时的局面。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反映了唐朝生产工具()创制的功效。
A.筒车B.曲辕犁C.翻车D.犁壁
21.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唐朝开始创立
C.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门第不高的人可以凭才学参与政权
D.它是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
2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司马迁的《史记》B.班固的《汉书》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D.陈寿的《三国志》
23.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三国以后
24.下列不属于玄奘和鉴真共同点的一项是()。
A.都生活于唐朝
B.都是著名的僧人
C.都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D.都去印度求取佛经
25.唐朝的统治者对道教特别推崇,曾亲自为道教经典《道德经》作注的皇帝是()。
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宗
26.把左右两边的相关项用线连起来。
书圣李白《七月都下帖》
杜甫《女史箴图》
颜体王羲之《历代帝王图》
顾恺之《多宝塔碑》
诗圣颜真卿《蜀道难》
诗仙阎立本“三吏”“三别”
(二)综合能力训练
27.根据下表将汉代实行大一统的措施展示出来。
皇帝采取措施作用汉景帝汉武帝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帝七年(前200年),匈奴引兵南逾句注(山名,即今雁门山),进攻太原,以巧计诱帝于平城,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帝被围七日,虽以使人厚遗阏氏(单于之妻)得脱,然受挫已不小。
材料二“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昭君出塞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1)材料一中的“高帝”指的是谁?
(2)汉朝到什么时候国力强盛起来?材料二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列举出汉与匈奴经济交流的史实。
29.魏孝文帝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有: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孝文帝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2)对比右边两图,说说胡服和汉服有什么区别?
(3)汉族原来是席地而坐,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传入中原后,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汉族为什么又要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
(4)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匈奴对汉一再侵扰。刘秀为了防御的需要,将幽、并二州边地的居民迁到常山关(今河北正定)和居庸关(今属北京)以东。在长城一带筑亭侯,修烽燧,加强防御。
──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要》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徒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1)中国古代移民可划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通过阅读材料一和二,你认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古代移民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3)东汉三国以后,北方人民纷纷南迁,这一移民活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1.观察秦、唐两个朝代中央机构的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1)唐朝机构与秦朝机构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什么?根据它们的职能分工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32.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什么思想?材料三又反映出他的什么思想?唐太宗讲这些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本着上述思想治国,唐太宗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和业绩?
(4)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唐太宗?
3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高官。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毒害下的畸形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度产生于何时?进一步完善于何时?
(2)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形成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为什么?
(3)鲁迅先生为什么对科举制深恶痛绝?
34.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1)上图是唐代的陶俑,由绿、蓝、黄等颜色组成,是唐朝的艺术珍品,被称为()。
(2)在这些艺术品中,胡人、波斯人被作为刻画对象,反映出什么问题?
(3)与这些陶俑同时期的文物中,有一些妇女骑马的彩俑,这说明什么问题?
35.读诗评史。
汴水汴河怀古
唐·胡曾唐·皮日休
千里长河一旦开,尽道隋亡为此河,
亡隋波浪九天来。至今千里赖通波。
锦帆未落干戈起,若无水殿龙舟事,
惆怅龙舟更不回。共禹论功不较多。
读了上面两首诗后,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两首诗的看法。
二、课外探究
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比唐朝有了什么重大的变化?从你所生活的实际环境出发,调查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市民生活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调查,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一、阶梯训练
(一)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时,北宋主张抗辽的宰相是()。
A.范仲淹B.王安石C.岳飞D.寇准
2.澶渊之盟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宋辽之间维持了长达百年的相对和平关系
③宋辽之间开展了边界贸易
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①受汉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
②曾与宋政权并立
③曾与宋达成和议
④被蒙古政权所灭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1271年,建立了元朝的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赵匡胤D.耶律德光
5.今天的江南被人称为“鱼米之乡”,其实早在南宋就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那么这一谚语反映的是()。
①当时北方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②南方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③当时江南地区出现了农业高产区
④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宋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这个新品种是()。
A.胡萝卜B.占城稻C.粟D.葡萄
7.“瓦子”的正确含义是()。
A.城中的娱乐场所B.城中堆放货物的地方
C.买卖建筑材料的铺子D.供客商暂住的地方
8.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家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汴梁城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
9.下面对宋代文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
B.宋诗是宋朝文学的典型代表
C.词是宋代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新式诗歌体裁
D.梅、兰、竹、菊成为画家最爱描绘的景物
10.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A.《窦娥冤》B.《天净沙·秋思》
C.《西厢记》D.《红楼梦》
11.下列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B.转轮排字盘的出现
C.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D.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12.我国古代,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是在()。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13.被称为“水手之友”传遍世界的发明应该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4.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反映的是()。
①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②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
③宋朝百姓在过年时会挂年画,贴桃符
④宋朝文化的繁荣景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一民谣反映了的是()盛况。
A.南宋的棉纺织业B.元朝的棉纺织业
C.北宋的丝织业D.明朝的丝织业
16.元朝时有一个被外国人称为刺桐港的国际性大港口是()。
A.泉州B.明州C.广州D.大都
17.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也可称为()。
A.香料之路B.陶瓷之路C.象牙之路D.纸张之路
18.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留居17年,他来到中国是在()。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
19.设想你回到了北宋的东京,可能遇到或经历的事件有()。
①看到城市内店铺林立,商业发达,十分繁荣
②只能去商业区的“市”买东西
③到早市上买一些喜爱的书画
④去州桥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⑤在瓦子中看着上演的《窦娥冤》,你不禁流下了眼泪
⑥春节来到了,门外爆竹声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
20.宋元时期,人们的服装原料也在悄然发生了变化,想一想可供当时人们选择的衣料有()。
①兽皮
②棉布
③麻布
④丝织品
⑤化纤衣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
(二)综合能力训练
21.阅读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后,回答问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靖康,宋钦宗年号,1126~1127年。读了《满江红》后,你知道“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词中的“匈奴”指的是什么?
(2)“靖康”这悲剧性的年号千古流传,查阅相关资料,请同学们讨论酿成“靖康耻”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3)听完了岳飞的故事后,小红问老师:“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在前线的岳飞时,岳飞可以不班师回朝,他为什么对那个昏君尽忠呢?”小方接着问:“我真不明白,身为一国之君的宋高宗为什么害怕岳飞打胜仗而去谋害岳飞呢?”请你当回小老师,帮助他们来解答疑问。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主席向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黄昆两位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其中王选院士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彻底取代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术。
(1)请你谈一谈中国印刷术发展至宋元时期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2)请你从现代环境保护的现实出发,谈谈今天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印刷术比古代的印刷术具有哪些优越性?
二、课外探究
假设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你不仅发现城市面貌和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人们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方面也发生了众多变化。请你作为一名小记者,把在东京城的所见所闻编辑一份小报,然后班级举办一次展览会,评选出同学们喜欢的小报。
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一、阶梯训练
阅读以下与春节有关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年”,我国古籍《春秋谷梁传》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也解释为“年,谷熟也”。可知古人是以每收获一次庄稼为一年,过年就表示一次庄稼收获完毕。年,是古代农事的记录,是庆祝丰收的日子。
“年”的名称,也几经变易,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为“祀”,周朝才称之为“年”。不过,周朝那时的“年”是以十一月为岁首。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造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夏代的夏历,确立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我国从汉到清两千余年一直使用夏历,其间虽有几个帝王做过改变,但为时很短。年节,就一年一度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了。
材料二“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词,她唱出了春节人们贴门神,以求保护自家安宁的心态。
国人信仰门神的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礼记·曲礼》就有“春祀户祭”的记载,当时的“五祀”之中,门神就在祭祀之列。汉代,门神有了具体的姓氏,那就是古代的勇士成庆,成庆短衣大裤,手执长剑的画像张贴在西汉广川王刘去的殿门上。到了南北朝,门神改为神荼、郁垒两兄弟。因他们受黄帝的命令,把守在万鬼出没之处,于是,人们在每年岁首,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挂在门上,使恶鬼不得入内,保护阖家一年平安。唐代时,门神换成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两员大将秦琼、尉迟敬德。他们变成门神也因打鬼有功。在打鬼英雄中,人们传说还有一位专门捉鬼、斩鬼、吃鬼的鬼王──钟馗,他是继秦琼、尉迟敬德之后,又一个被世间敬奉的门神,也始于唐王宫廷。
以后随着社会的更替,又出现了以历史上著名武将为崇拜对象的门神,诸如赵云、马超、岳飞等等。继武将门神之后,后世又出现了文官门神,称为“五福临门”或“纳福迎祥”,含有迎福进财之意。这样,门神上常常添画一些吉祥物,多用谐音取其吉利,即使前面谈到的怒目圆睁、凶猛吓人的钟馗像,画面上也常配有蝙蝠或蜘蛛,蝙蝠的“蝠”与“福”同音,意味着“幸福来临”。门神崇拜,已由当初的驱鬼逐邪衍化为祈福求祥。形形色色的门神张贴在大门上,构成了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一道景观。
材料三拜年是我国的传统习惯,是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人们见面都要笑容满面地拱手抱拳互相拜年,祝福“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古时拜年,是有先后次序的。柴萼《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这就是说,家庭内先拜长辈,然后主人带领幼小去拜谒戚友或派遣子弟去代贺。
以后,又出现了团拜即团体拜年的形式。20世纪末,又出现了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发电子邮件拜年等方式。拜年,不仅是欢度新春佳节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络感情、表达心愿的一种手段,更是欢乐愉悦心情的一种表示。
1.除传统的拜年方式外,请你举出现在拜年的几种方式,并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
2.《红楼梦》中有灯谜曰:“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一灯谜的谜底是什么?查阅相关资料,说说它的来历以及它在今天所面对的挑战,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春节前夕,班级要举办一个联欢会,请你写出一副春联来衬托节日气氛,你会怎样写?
上联:
下联:
横批: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能否归纳出,传统节日中哪些因素是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5.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晚会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顿年夜饭,然而过后总有人对此贬褒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假如请你为这台晚会出谋划策,你有何高见?说说看。
二、课外探究
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上网或是上图书馆等,了解一下我国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比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然后思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哪些节日陋俗会被淘汰?哪些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和民族兴旺的优良传统节日习俗会保持下来?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1.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2.继秦之后的汉帝国包括()和()两个阶段。
3.汉武帝派()、()率兵大败匈奴,汉朝北部的边患基本解除。
4.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著作是();反映北宋都城汴梁城内商业繁华的著名风俗画是()。
5.汉代,在都城设置的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机构是();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创于()朝。
6.春秋时期,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采纳的是()的建议。
A.商鞅B.李悝C.吴起D.管仲
7.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A.李斯B.管仲C.董仲舒D.陆贾
8.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A.“削藩”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D.实行分封制
9.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D.地理上的优势
10.被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唐德宗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在北宋前期的()。
A.北京地区B.汴梁地区C.四川地区D.浙江地区
12.率军在河南郾城大败金军的南宋抗金将领是()。
A.韩世忠B.宗泽C.王彦D.岳飞
13.北宋的东京与唐朝的长安相比,在城市布局上最大的区别是()。
A.打破了“坊”、“市”的界限B.设有皇帝的住所和中央政府衙门
C.建有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D.有娱乐场所“瓦子”
1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三种东西指的是我国古代的()。
A.甲骨文、火药、指南针B.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C.甲骨文、《孙子兵法》、造船技术D.诗歌、兵器、造船技术
15.元朝时,黄道婆推广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A.回族B.彝族C.藏族D.黎族
16.将下列少数民族及所建立的相应政权用线连起来。
鲜卑族辽
契丹族北魏
党项族西夏
女真族元
蒙古族金
17.请你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的形势示意图。(包括三国的名称及都城)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毛泽东的这首词中,共提到了中国古代哪几位著名的帝王?
(2)毛泽东为什么要这样评价他们?
(3)请举出他们其中的三位人物所采取的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统治措施。
(4)你认为他们其中谁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大?说说你的看法。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绸之路”、“丝道”是指把中国的丝织品运往地中海沿岸诸国这条横跨亚欧的古代贸易之路。
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德·霍芬在中国的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看到从东面来的商队,便想这是否就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呢?他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的第一卷中第一次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此后,丝绸之路这一词便被广泛地用于泛指古代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贸易之路。
“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千米,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将中国古老的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除了将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丝绸传到西方外,还有大量的生产技术;也先后传到了中亚和欧洲,同样西方和中亚的物产、宗教、天文、历法等也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中西交通大动脉,是中国文化输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交流的主要路线。丝绸之路又是以中国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路线。两千余年光耀史册的丝绸之路,其中大半是以长安为中心,辐射出汉唐光辉。
(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儿?
(2)“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当时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
(3)如果让你设计一条“探寻古丝绸之路”的旅游路线图,你认为要经过现在哪些国家和城市?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个国家(或城市),给大家讲一讲它在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或给大家介绍一处古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
20.请你分析汉、唐两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1.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汉卿生活在什么时代?
(2)关汉卿是在什么文化领域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你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吗?
(3)2008年,适值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和他从事创作750周年。假如让你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组织一次纪念他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的活动,你会如何组织这次活动,使它成为“人文奥运”不可多得的一个亮点呢?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已经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
2.下列属于传说时代人物的是()。
A.黄帝B.图特摩斯三世C.阿育王D.胡夫
3.属于两河流域居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是()。
A.金字塔B.空中花园C.阿拉伯数字D.司母戊鼎
4.孕育着亚非古老文明的大河流域有()。
①印度河②黄河③恒河④尼罗河
⑤台伯河⑥底格里斯河⑦幼发拉底河⑧长江
A.①②③④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⑧D.①②④⑥⑦
5.公元前5世纪,雅典是古希腊的重要城邦。这个城邦的特点是()。
①热衷于文化活动②实行民主制度③尚武④善于经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犹太人为了反抗暴政而建立起来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7.在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于()。
A.黄帝B.启C.周武王D.商纣王
8.创造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的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中国D.古代西亚
9.“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起初,城市经济衰败。从11世纪起,原有的城市复苏,新兴的城市不断涌现。”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国的东汉时期B.中世纪的欧洲
C.古希腊D.8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春秋时期争霸特点的是()。
A.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霸B.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C.灭掉其他诸侯国,自己一统天下D.出现先后称霸的局面
11.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B.老子C.墨子D.孟子
12.秦汉时期,在北方地区经常制造边患的民族主要是()。
A.匈奴B.越族C.鲜卑族D.契丹
13.下列历史现象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元盛世②贞观之治③武则天称帝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14.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地名,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没有关系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D.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代城市出现的新气象的是()。
A.汴梁城中,最有名的夜市是州桥夜市
B.在开封府旁开着一家经营彩帛的店铺
C.在勾栏里上演着《窦娥冤》,使许多人都落下眼泪
D.在早市里买到了文人画
二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根据题意回答(30分)
16.右图中的物品曾经长期被当成一种中药材,直到1899年,它上面的符号被有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认定为古文字。从此,许多学者收集并研究它。
(1)请说出这物品上面古文字的名称。迄今为止,这种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2)它属于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资料?你认为发现这种文字的价值是什么?
17.下图是秦始皇征发大量人丁,修建、增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使之连成一体的秦长城遗址。
(1)秦长城遗址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资料?它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2)秦始皇修建与增补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的东、西起点在何处?
(3)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秦代修建的吗?在今天人们的眼中,长城象征着什么?
18.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北处()洲,南在()洲,东接()洲,怀抱()海。
(2)古罗马民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古代欧洲还有哪个城邦的人民与它的特点相似?
(3)举例说出对今天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古罗马文化成就。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明是世界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至今仍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这场变革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为人类发展自身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决定了工业革命前世界经济的基本面貌。
材料二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了。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于什么时代?
(2)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伴随这些标志性事件,还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3)在夏朝出现以前,还有哪些地区或国家进入文明时代?举例说明这些国家或地区文明的典型代表。
20.阅读唐代大诗人杜甫《忆昔》中的诗句,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诗中描述了唐代哪一个时期的怎样的景象?
(2)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次变法,大大增加了秦国的国力。说出这次变法的名称以及变法的主要内容。
22.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生110周年。在一次纪念晚会上,李阳同学朗诵了一首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其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请问:
(1)秦皇汉武有哪些重大功绩?
(2)晚会后,小明同学还想进一步了解汉武帝的其他资料,请你帮他确定获得资料的方法或者途径。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
明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1.西周2.分封制,宗法制3.商纣王,周武王4.春秋,战国5.铁农具,牛耕6.齐桓公,“尊王攘夷”7.秦朝,咸阳8.小篆,隶书9.C10.C11.D12.B13.C
14.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等。
15.(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3)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等。
16.
17.
18.(1)王公贵族家庭使用;供大型宗教礼仪及王公贵族宴飨之用。(2)“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它所反映的是我国古老的礼乐文明制度。
19.(1)A──齐,B──楚,C──秦,D──燕,E──赵(2)提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0.(1)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魏国和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普遍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和流通于楚国地区黄金铸币,最后统一为秦国使用的圆形方孔钱。(2)体积小,用线串起,便于携带。(3)秦统一货币,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1.(1)①任何事情都要从身边的细小之处做起,点点滴滴,不断积累。②对自己每天都要多次反省: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东西?③一个道德高尚、有节操的人,要做到在富贵的时候,不骄奢放纵,在贫贱的时候不改变节操,在威势和武力面前不能屈服。④高尚的人交往虽平淡却很纯洁,品德低下的人交往虽充满了甜言蜜语,却很脆弱。
(2)
代表人物所处时代代表学派主要思想观点老子春秋道家主张“无为”,让人们顺其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孔子春秋儒家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孟子战国儒家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墨子战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韩非子战国法家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孙子春秋兵家著有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2.(1)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确立统一的疆域;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等。(2)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由此而亡。(3)提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全面、客观地去分析、去评价,既不能因为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就否定他对人民残暴的一面;同时也不能因为秦始皇统治的残暴,就否定他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总的来说,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功大于过。
第二课汉唐盛世
1.陈胜,吴广2.西汉,东汉3.董仲舒,太学4.贞观之治,武则天5.安史之乱6.A7.C8.D9.D10.B11.C12.A13.B14.C15.C16.A17.A18.C19.D20.A21.B22.A23.B24.D25.C
26.
27.皇帝采取措施作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了皇帝的权威和思想统治。
28.(1)汉高祖刘邦(2)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已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大将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大破匈奴,匈奴从此无力与西汉相抗衡。匈奴分裂后,呼韩邪单于归汉,并向汉求亲,汉元帝把宫女王昭君嫁给他,此后汉与匈奴的边界出现了互市的局面。(3)中原的农耕、打井、修造城郭、储存粮食等先进技术,传播到游牧地区,草原的牛马也大量输入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交通运输和农耕的发展。
29.(1)孝文帝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2)汉族服饰宽袍大袖,鲜卑服饰窄衣小袖。(3)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等,使用方便,有益于身体健康。(4)因为自孝文帝以后,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儒学,以孝治国。
30.(1)材料一属于政府移民,材料二属于自发移民。(2)移民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3)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迁移到南方,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1.(1)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政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裁决,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唐朝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之长并为宰相,并明确规定了三省职权,使国家政令的颁布都必须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2)这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不当的政令草率实行,有利于集思广益。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他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32.(1)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唐太宗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重视民生的思想;材料三反映的是唐太宗重视历史、重视纳谏的思想。唐太宗讲这些话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3)提示:政治上,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整顿吏治;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同时大兴学校,发展科举。出现“贞观之治”。(4)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重视人才等方面去评价。总之,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
33.(1)科举制产生于隋朝,进一步完善于唐朝。(2)科举考试在当时是进步的。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魏晋以来只有权贵子弟才可以做大官的制度,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3)提示:因为科举制发展到后来,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可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造就统治者忠实的奴仆。所以鲁迅先生对这种制度深恶痛绝。
34.(1)唐三彩(2)胡人、波斯人形象被作为刻画对象,反映出唐代社会开放的社会气象,当时中外往来十分频繁。(3)说明唐代妇女的生活比较开放自由。
35.提示:唐朝时期,一般人都认为隋朝的灭亡主要因为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而皮日休肯定了开凿大运河所带来的便利,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胡曾的诗片面夸大开凿大运河对隋亡的影响。总之,隋朝灭亡原因中,开运河不是主要原因,但有一定联系。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1.D2.D3.A4.B5.C6.B7.A8.C9.B10.A11.C12.D13.C14.B15.B16.A17.B18.C19.D20.A
21.(1)1127年(靖康二年),金军掠走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等3000多人,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宝,北宋灭亡,这件事史称“靖康之变”。词中的“匈奴”指的是侵犯宋朝的金军。(2)提示:宋朝政府的官僚政治体制,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的与日俱增,使国家陷于积贫积弱之中,以至有对外军事和外交的失败。宋朝时,周边的游牧民族崛起,他们具有惊人的战斗力。(3)略
22.(1)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烧制成单个胶泥活字,雕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1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评估)合同
- 公司买卖电脑合同标准文本
- 物业出租安全管理合同二零二五年
- epc附加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夫妻婚前购房协议
- 借款押车的合同
- 2025年OLED检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委托投资协议合同
- 2025年太阳能用石英玻璃材料合作协议书
- 《气胸护理查房》课件
- 《我的心灵疗愈》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02400建筑施工(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志愿者申请登记表
-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副本
- 债权转让执行异议申请书范本
- (完整版)数字信号处理教案(东南大学)
- 向政府申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旅游心理学个性与旅游行为课件
- 超越广告-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