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绪论_第1页
血液学检验绪论_第2页
血液学检验绪论_第3页
血液学检验绪论_第4页
血液学检验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学检验检验教研室马雪莲2016-1-10中西医结合学院血液病离我们远吗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绪论概论血液学(hematology)临床血液学(clinicalhematology)临床血液学检验(hematologiclaboratoryscience)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绪论概论一血液学(hematology):研究对象:血液、造血组织研究内容:绪论概论二临床血液学:研究对象:血液病(原发、继发)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疗绪论绪论临床科室---血液科绪论概论临床血液学检验:手段基础对象绪论概论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实验室绪论发展史

#血液探索史:

中国

西方

#血液学研究史—-显微镜发明:一.血细胞二.血栓与止血三.造血干细胞四.血液学检验发展史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绪论血液探索史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公元前400年《内经》---藏神主血脉,刺络放血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16世纪末期--荷兰人制作简易显微镜1628年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

1674年列文虎克观察血液中国西方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1732~1799)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哈维-英国科学家(1578-1657)绪论血液探索史我国古代:石器时代---砭石放血治病

公元前400年《内经》---“藏神”和“主血脉”

,刺络放血

“滴血认亲”西方:

早期曾崇拜,神秘血液---吸血强身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前370年)--血在四种体液中占主导地位中世纪(公元500---1500)理发师用柳叶刀放血16世纪末期--荷兰人制作简易显微镜,1628年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1674年荷兰亚麻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血液由含有非常小的圆球状物的水晶体般雾状的水组成,测量了它们的大小1799年开国总统华盛顿---死于放血疗法,20世纪逐渐淘汰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的9子中,3/4男为血友病,5女为携带者----皇室遗传病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绪论血液研究发展史---显微镜发展

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16世纪末--简易显微镜--放大几十倍19世纪--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1微米(放大率极限2000倍)

显微结构2个世纪绪论血液研究发展史---显微镜发展

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电子显微镜----分辨率10nm(放大率上万倍)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绪论血液研究发展史---显微镜发展

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纳米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分辨率0.1nm(放大率百万倍)

实现原子水平的观察及操控----纳米生物学扫描探针示意图纳米显微镜照片绪论血液研究发展史血细胞发展史16世纪到17世纪--显微镜-----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19世纪--计数法的改善,红细胞来源于骨髓及建立血细胞染色法---形态学阶段。1900年--ABO血型确立---开创输血领域。1945年--Coomb‘s建立抗人球蛋白试验----对免疫血液学做出贡献。1949年--镰状贫血是Hb异常而提出“分子病”----分子水平。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绪论1.红细胞认识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

血细胞发展史1871-1876年----发现了红细胞有携氧能力,且参与组织的呼吸作用。20世纪20年代----红细胞体外保存需葡萄糖,30年代体外保存血液,40年代建立血库1946年----红细胞寿命120天左右,1959年以后对红细胞糖代谢全面了解。20世纪80年代----A、B型转化为O型血成功,Rh阳性转换为Rh阴性。绪论一.血细胞发展史2白细胞认识1892-1930年---白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菌作用。1910年---单核细胞为“打扫战场的清道夫”,1976年之后称之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959年---淋巴细胞转化为免疫母细胞并能分裂增殖,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转化。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分裂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血细胞发展史

3血小板认识1842年发现血小板,40年后了解到止血和修复血管作用,1923年发现其粘附和聚集功能。血小板超微结构研究近年发现血小板颗粒

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二血栓与止血的发展史

2000年以前,犹太人记载了血友病20世纪50年代后对凝血机制有了深入了解60年代凝血机制的“瀑布学说”得到公认70年代发现新的凝血与纤溶相关因子80年代开展对纤维连接蛋白等粘附因子的研究90年代至今,完善并拓宽“瀑布学说”,拓宽血栓与止血的研究领域。分子水平研究:对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等在血栓中的作用从分子水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展史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1896年,Wilson在著作中用到“干细胞”1981年Evans和Martin从小鼠胚囊内细胞团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发展史三造血干细胞发展史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三造血干细胞发展史20世纪提出造血干细胞概念,60年代初,Tills等用致死量射线照射小鼠进行骨髓移植,发现造血干细胞

1984年,Civin提出表达CD34抗原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979年,体外成功培养人造血祖细胞。1990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病、白血病和再障。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三造血干细胞发展史

干细胞(stem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

1根据发育阶段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成熟个体各组织中的干细胞

2根据发育潜能

全能干细胞(TSC细胞):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专能干细胞:肝脏干细胞,肠上皮干细胞

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三造血干细胞发展史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环境,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1胚胎干细胞研究在美国颇具争议发展史三造血干细胞发展史2美国科学家从成体动物提取成体干细胞,并不能转化成各种器官组织,不能取代胚胎干细胞。3iPS细胞是将多能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等细胞中而成。让普通体细胞“初始化”具备干细胞功能即iPS细胞iPS细胞和ES细胞除了不能生成胚胎以外,可以产生所有细胞,如用于医疗,那么理论上可以治愈所有疾病——凡是不好的组织去除,替换为重新生长的正常组织。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结果。不断生成新细胞替代衰老退变细胞,维持体内各类细胞恒定。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展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两个基本特征发展史三造血干细胞发展史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发展史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1无染色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时期(17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1852-1867年,血细胞显微镜计数(包括血细胞吸管、血细胞计数板)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2染色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时期(19世纪中期起)1856年,Erb用某些合成染料染血液1879年,Ehrlich(德国细菌学家欧立希)用纺织染料染色固定血涂片1898年,Ehrlich等报告三酸染色法(橘黄G、甲基绿及酸性品红组成的混合染色液)1891年,Romanowsky(罗曼若夫斯基)用改良的甲基蓝混合染色液鉴定疟原虫,并可区分不同的白细胞1902年,Wright,Giemsa改进染色剂Romanowsky型混合物染色剂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直到现在其基本配方仍被广泛使用,这一混合染色剂由甲基蓝、伊红和天青组成,依据染色后细胞的大小、形状及色彩深浅进行鉴别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2染色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时期(19世纪中期起)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时期(20世纪20年代起)

1903年,Wolff首创骨髓穿刺术,用于动物实验。同年,Pianess应用于人体1929年,Arinkin用改进的简便胸骨穿刺吸引法,在住院病人身上获取胸骨骨髓涂片,为骨髓检查奠定了基础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4骨髓组织学检验时期(20世纪20年代--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①骨髓病理组织学研究与骨髓抽吸物涂片检查几乎同时起步②20世纪70年代起,骨髓活组织工具改良以及新技术应用,特别是不脱钙组织块塑料包埋半薄切片技术的应用,使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发展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5细胞化学染色检验时期(20世纪初起,50~70年代为鼎盛时期)

1867年,铁的普鲁士蓝染色法,后被应用于骨髓铁染色1909年,过氧化物酶染色瑞士吉姆萨染色铁染色POX染色绪论概论发展史与临床关系发展史5细胞化学染色检验时期(20世纪初起,50~70年代为鼎盛时期)

1939年,苏丹黑B染色1939年,1955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1960年,过碘酸雪夫反应1953年~1977年,各种酯酶染色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正常血细胞PAS染色1.原始粒细胞,呈弱阳性;2.幼稚粒细胞,呈强阳性;3.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呈强阳性

绪论概论发展史与临床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6细胞

免疫学检验时期(20世纪50年代起,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40-70年代,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免疫酶标技术,ELISA技术…20世纪80年代,统一命名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7细胞遗传学检验时期(20世纪50年代起,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肿瘤细胞的染色体理论20世纪50年代,确认人类染色体46条,标志着人类细胞遗传学开始20世纪60年代,慢粒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中发现Ph染色体,第一次将染色体异常与特定肿瘤类型联系在一起,是肿瘤细胞遗传学史上里程碑20世纪70~80年代,白血病细胞遗传学表型与形态学类型与临床治疗和预后,肿瘤的生物学有关绪论概论发展史与检验关系发展史四血液学检验的发展史8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检验时期(20世纪80年代起,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1983年,BC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