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4)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2011-3-11)_第1页
第二章(4)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2011-3-11)_第2页
第二章(4)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2011-3-11)_第3页
第二章(4)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2011-3-11)_第4页
第二章(4)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2011-3-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Informationtransmission

fromoneneurontonext

1(一)突触(synaptic)突触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紧密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突触小体3突触间隙1.突触的结构(synapticstructure)

⑴突触小体

A.小体轴浆内有:

线粒体

含神经递质的囊泡(vesicle)

B.突触前膜

4B.突触前膜5突触小体⑵突触间隙(Synapticcleft)

宽20nm,与细胞外液相通;神经递

质经此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6

⑶突触后膜(Postsynapticmembrane)

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 ①特异受体或②化学门控离子通道7突触结构示意图(二)突触传递过程与突触后电位

TheprocessofsynaptictransmissionandPostsynapticpotential

9

1.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中经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经突触间隙向突触后膜扩散→与突触后膜的受体发生作用→引起不同的生理效应。10

(1)突触前过程:

①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 ②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膜外Ca2+

内流入前膜;11 ③胞内Ca2+增加→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④囊泡通过出胞作用量子式释放递质入间隙。(囊泡膜可再循环利用)

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

12神经递质分泌过程(2)间隙过程:神经递质通过间隙扩散到后膜

14突触间隙(3)突触后过程:

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带电离子发生跨膜流动→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15在突触传递过程中,①突触前膜末梢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开启电压门控Ca2+通道);②Ca2+是突触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程的偶联因子;③囊泡膜的再循环利用是突触传递持久进行的必要条件。162.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提高,此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17

EPSP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作用于后膜受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大量 内流,导致后膜局部去极化。

18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此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19IPSP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膜,后膜Cl-通道开放,Cl-内流,膜发生超极化。20突触后电位的特点:

EPSP和IPSP均属局部电位

①等级性:大小与递质释放量有关;

②电紧张扩布:这种作用取决于与邻 近细胞之间的距离的远近,距离越 近,影响越大。

③可叠加性21 可叠加性(时间和空间上) 突触后膜在某一时间的状态,实际上是EPSP和IPSP相互抵消的净结果,这也就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神经活动的整合。3.突触传递的特点单向传递突触延搁:电-化学-电突触传递的总和:突触后膜上的EPSP叠加至阈电位时才可触发后膜的动作电位突触疲劳:当突触前膜神经递质耗竭时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三)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1.神经递质

概念:由神经元释放的、通过突触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

242.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1)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2)神经元兴奋时,可将囊泡内神经递质释放进入 突触间隙3)它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4)存在神经递质失活的方式,如被酶解或被再摄 取5)神经递质产生的效应可被特异性的受体阻断剂 所阻断25

3.神经递质分类

⑴乙酰胆碱(Ach)⑵单胺类,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⑶氨基酸类

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Glu)

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

⑷肽类 ①下丘脑调节肽 ②阿片肽

26(四)受体Receptor1、概念

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2.Receptor的分类

⑴按受体存在部位分类: ①突触后膜受体(绝大多数) ②突触前膜受体

28

⑵按天然配体分类:

①胆碱能受体:

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3.受体的调节regulationofreceptor

在不同情况下,受体的数量及与递质亲和力发生改变。上调(增量调节)upregulation下调(减量调节)downregulation30上调(增量调节):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数量增加,亲和力升高。(由于将储存于胞内膜结构上的受体蛋白表达于膜表面)下调(减量调节):递质分泌过多时,受体数量减少,亲和力降低。

(由于受体蛋白内吞入胞,即内化)31受体调节的意义:受体数量和亲和力的变化,与递质分泌量相适应,从而调节突触后神经元对递质的敏感性或反应强度。32

运动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纤维形成的突触性连接叫做神经肌肉接头。33

四、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处的结构:

⑴突触前膜

①突触囊泡内含乙酰胆碱(A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