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综放开采顶板下沉防治技术_第1页
薄煤层综放开采顶板下沉防治技术_第2页
薄煤层综放开采顶板下沉防治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薄煤层综放开采顶板下沉防治技术

1沿空留路围岩变形及工作面情况1.1巷道围岩沉降近年来,在回采过程中,我们观察了16个薄煤层回采期间的矿压。在回采工作面的后,在裂缝带岩石形成平衡之前,立即下降,导致道路顶板在短时间内强烈下降。随着顶层岩石的作用,天花板上的滑动岩石被压缩,从而在宽阔的边缘受到挤压。一般情况下,留巷的顶板下沉量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后方0-40米范围内,在工作面后方10-20米处最大,在工作面后方50-60米处以外顶板下沉趋于稳定。1.2工作面布置特点16101工作面位于三水平一采区左翼上部,西部为井田边界(田岗断层保护煤柱),北部为16102工作面采空区,东部为16103工作面(未开采),南部为采区边界(未开采)。16101工作面设计为对拉工作面,倾斜长壁后退式开采,倾斜长度830m。工作面沿走向布置,长度200m。面积170000m2,可采储量10.3万吨。开采煤层为16层煤,气肥煤,煤层厚度为0.6米-0.81m之间,顶板为十下灰岩,平均厚度5.0m,灰色坚硬,致密性脆,含垂直裂隙,充填方解石脉。底板为细砂岩,含泥质。16101下面实行无煤柱沿空留巷开采,下材作为将来16103工作面上材。16101下材全长818m,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2.2m,净高2.0m,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1.3循环方式,即早班修饰16101工作面采用炮采工艺,“三八”制作业,两采一准生产循环方式,中、夜班采煤,早班整修。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柱距0.7m,排距1.1m,三四硐管理,缓慢下沉法管理顶板,40T型刮板机与SD-80型皮带运输机相衔接配合运煤。1.4砌柱质量方面在16101下面推采过程中,距下材巷道右帮1.5米处,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由里向外每米支设一棵木点柱,作为留巷巷道与老空区间的切顶排支护。木柱直径不小于140mm,平均高度约0.8m(煤层厚度);木柱必须打在实底上,打紧打牢,垂直顶底板支设(由生产班完成)。在切顶排木柱外侧,距16101下材巷道右帮0.3m处(煤层底板平台上),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砌垒料石墙作为留巷支护,同时隔绝采空区。料石规格:400×300×200mm,料石墙宽1.2m,砌垒料石时必须错缝,墙体平直,保证砌墙质量。水泥砂浆作为料石间的粘合剂及填充材料,砂浆必须饱满,料石接顶部分用木楔背紧背牢,然后填满砂浆。2沿空留巷效果施工管理2.1沿空留巷砌墙、运料等工作在早班进行,由专职人员负责,每班3人作业,负责检查、维护留巷单体、木柱,备料、砌墙等工作。2.2按工作面推采循环进度,一次砌墙长度不低于2.2m,墙体末端随工作面切顶排之后距离不大于2m。砌墙必须在留巷单体、木柱完好支护下作业,工作面来压期间禁止施工。待来压结束,顶板稳定后方可继续工作。2.3随工作面推采,滞后下材关门柱向里50米留设一排单体支柱作为滞后支护,支柱支设在距16101下材右帮0.5米处,主要是保证早班砌墙人员的施工安全,便于观测顶板压力变化和留巷质量。同时提高下材支护强度,防止顶板来压对料石墙的冲击、破坏。2.4施工前必须先“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确保施工安全。每天对留巷内支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以便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采取针对性加固措施。2.516101沿空留巷巷道滞后段通风方式为压入式通风,采用FBDNo5/5.5×2型局部通风局和直径为40cm的风筒。2.6为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废旧物资重复利用的目的。16101工作面初期留巷砌墙材料选用废旧水泥道板,转料前需对水泥道板进行筛选。水泥道板必须结构完整,无断裂、折断、大面积缺损等情况。废旧道板使用完毕后,采用料石砌墙。3具体的工艺3.1排列料石充填料石(1)基底抄平→墙体放线→制备砂浆→挂线→铺砂浆→砌墙→校正→竖缝灌砂浆→勾缝。(2)墙体放线:施工前,应将地基面找平,依据设计放出第一皮料石的轴线、砌体边线。(3)料石排列:按料石规格采取层间一纵一横交互排列方式。排列料石的方法和要求如下:a.料石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料石的品种、规格、绘制料石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料石。b.料石排列应从地基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料石。c.料石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不得出现对缝。搭砌长度不得小于料石规格的1/3,即不应小于100mm。d.砌墙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大于30mm的垂直缝,应用C30的细石混凝土灌实。(4)制配砂浆:按要求的强度制配砂浆,配合比为水:水泥:砂=1:2:3。计量精度为水泥±1%,砂、水±3%以内,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3.2巷道底鼓试验复用留巷的巷道。根据留巷效果观测:留巷巷道顶板下沉量40-160mm,两帮位移量80-260mm,底鼓300-400mm,经过简单修复巷道完全能够满足作为另一采面材料道使用的要求。4经济效益分析薄煤层开采时,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少掘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