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湖南工矿业出口情况_第1页
论近代湖南工矿业出口情况_第2页
论近代湖南工矿业出口情况_第3页
论近代湖南工矿业出口情况_第4页
论近代湖南工矿业出口情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近代湖南工矿业出口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他们没有时间考虑中国市场,暂时缓解了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机遇。而战争促使国际市场对锑、锡等矿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使湖南的工矿企业总体上获得一定的发展,湖南经济也因此一度有所发展,但这一发展和繁荣又是短暂的。笔者主要述及这一时期湖南矿业和冶炼业的发展状况,并论述战后矿业遭受打击和破坏的原因。一、湖南6所一战时期,湖南省工矿企业一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大、中、小企业竞相成立,特别是各处小企业,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况。这些企业有的创办于清末民初,大多数都成立于一战时期,主要分布在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业成为一战时期湖南工矿企业的“支柱产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产铅锌的常宁水口山官矿局、新化锡矿山矿务局、产金的平江矿务公司、产锑的益阳板溪久通公司、位于郴县出产磺的阜康公司、产锡的江华厚生公司、惟一公司、衡山铅锌公司、产锰的湘潭裕生公司、产钨的资兴瑶岗岭裕厚公司、宝庆广利煤矿公司等。湖南工矿业的发达,从当时大量注册的中小公司亦可窥见一斑。在矿业方面,据1916年1月20日湖南《大公报》载:“湘省矿产之发达,公司之众盛,为各省冠。是以经各该公司代表人禀呈财政厅转详农商部注册者,计有五十余处之多。”(湖南,大公报[P],1916年1月20日)这50多家公司中,产锡的主要有:裕通、利华;产铝的有:沱濂;产矾的主要有:宝生瑞;产铅的主要有:长沙、合顺、惠康;产磺的主要有:兼善、和丰、富楚、惠丰、恒丰;产煤的主要有:乾坤吉、霞发、裕民;产锑的主要有:琢新、利国、怀源资记、宝塔洋、鼎丰、广义福、宝兴、斯为盛、元吉、荣记、兴国生、通记、三益、福禄永、百成、长和富、益善、畴富、金生太、鸿吉、宝珍善、黄庆、环瑜集记、恒新、福善、福安记、楚华、阜楚、宏大、保湘、中兴、和盛、宝徳福、瑞鑫等。截至1916年1月22日,仅在新化锡矿山开采矿产的公司就多达28家,当时的报刊曾载:“新化一邑,为湘省矿产区最富之区,总计月可出各种矿产八百吨以上。已正式在县立案采掘公司计有二十八处之多,均以省垣为销场。现时矿脉蕴藏,正有县属长龙界等处,与邻县宝庆各处,均发现丰美矿苗。其来日之振兴,当可预卜。”(湖南,大公报[P],1916年1月22日)瑶冈仙钨矿的开采也反映了一战时期湖南矿业的发达。瑶冈仙钨矿是1914年冬发现的。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锑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畅旺,卖价很高。湖南的锑业因此异常发达,一些矿商派人四出探索锑矿,无意间发现了瑶冈仙钨矿。湖南钨矿业一时发展起来。1916年“欧战激烈之时,纽约市价,含钨酸六十五分者,每吨值美金四千九百元(是时美金一元约合华币八角),其时长沙市价亦至二千五百元。”(长沙市价以银元为计算单位)(湖南省建设厅地质调查所报告第10号,第29页)1918年是瑶冈仙采钨的最鼎盛时期,每月产量达百吨以上。当时在这里开采的有裕厚、同丰、裕华、裕泰、裕兴、东昌、协盛、富华、楚胜、咸亨、宜兴、宜旺等十几家公司。他们的矿区面积大小不一,有的多至几百公顷,有的方圆不到0.5公里。在冶炼工业方面,最能体现其时湖南工业状况的当属华昌公司。华昌炼矿公司为号称“矿业大王”的梁焕奎于1908年创办,是湖南最早采用西法提炼纯锑的炼锑厂,不仅是湖南最有成绩的近代工业之一,而且蜚声中外。1914年7月,华昌公司部分股东成立新华昌公司,改用土法制炼纯锑,打破了华昌公司垄断湘中纯锑制炼局面。此后,各厂商仿效,仅新化锡矿山一地就先后设立采锑公司百余家,土法炼厂30余家,到1915年,湖南全省采用土法制炼的锑厂竟达数百家之多,华昌公司的专办权无形取消。只是由于华昌公司采用西法提炼,所炼纯锑,其成分常为99.7,称为正牌,在国际市场上声价很好,仍执湘省矿业界之牛耳。与水口山矿局唇齿相依的长沙黑铅炼厂于1910年创办于长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也一度有所发展。长沙黑铅炼厂在1910年5月曾领铅砂一千吨开炼,由于技术员缺乏经验,成绩不佳,至10月停工,后来时而开工,时而停工。次年遂完全停办,并将机件移运水口山矿局。1916年欧战方酣,铅价奇涨,但铅砂滞销,于是矿务总局定议,仍就原址恢复冶炼,共费建筑、购置、修理等费184600元。(水口山矿务局档案:湖南炼铅厂介炼字第76号呈文(1941年)3月26日,附件:“湖南炼铅厂述要”。)1917年2月开工,至5月底因总局改组停工;8月复工,易名“湖南省有黑铅炼厂”,聘德人韦加克为总工程师。期间,虽因厂务改组,间有停歇,在工程方面,成效颇佳,获利较大。二、华昌公司的铅锌矿一战时期湖南矿业和冶炼业不断发展,各国酣战之时,达到了最高峰。水口山铅锌矿的开采为湖南近代工矿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当时及以后的舆论纷纷评价道:“该局(矿务总局)现办各矿,首推常宁水口山。”(湖南实业杂志[J],1917:15)“水口山铅锌一矿,蕴藏之丰,开采之善,为总局所辖各矿之冠。”(《矿业杂志》,第七期)“水口山为省矿之霸王”(湖南实业杂志[J],1928:132)。“水口山铅锌矿为吾湘最大也,最有利之矿场。”(张人价,湖南之矿业[M],长沙,1934:136)由这一系列的记载,可见水口山铅锌矿在近代湖南官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水口山铅锌是湖南“省矿之霸王”,而且号称是全省官矿业中经营“最有利之矿场”,因此,水口山铅锌矿的遭遇,实质上是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整个湖南矿业的历程。水口山铅锌矿的开采较早,1906年采用“西法”,1909年设洗砂机厂,1912年修筑了由水口至松柏的轻便铁路,运输较为便利。1914年于第一坑附近又开凿竖坑,即第二坑(《湖南矿业杂志》第一期:《水口山铅锌矿最近之调查》。)自此,规模逐渐完善起来,职工常有二千人,多时达五、六千以上,该矿的黄金时代亦随之到来。水口山铅锌矿除产铅锌以外,兼产硫磺并提炼纯银,一战期间,该矿历年铅锌产量主要为:1912年产铅砂2987吨,锌砂9444吨;1913年产铅砂3164吨,锌砂1039吨;1914年产铅砂5777吨,锌砂17454吨;1915年产铅砂9581吨,锌砂24029吨;1916年产铅砂9684吨,锌砂28104吨;1917年产铅砂8120吨,锌砂27242吨;1918年产铅砂5570吨,锌砂15728吨;1919年产铅砂4640吨,锌砂12773吨(湖南水口山矿务局:《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专刊》附表,1931年版)该矿虽然存在产量有曲折升降的情况,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它总体上是向上发展的,故而此时为其“黄金时代”。经过几年的发展,华昌公司在长沙南门外碧湘街到西湖桥河一带,已占有约10余万平方公尺面积的建筑物。拥有自己经营的轮船码头、机械修理车间、化验室、仓库、堆栈、工人宿舍,并附属有电力厂与自来水厂和各类直接间接为华昌公司服务的大小商店。华昌公司在长沙的炼厂,设有新式炼养炉24座,每日每炉可炼生砂2~3吨;反射烘炉15座,每日每炉可烘生锑2400磅,约得锑42200磅;反射提纯炉19座,12小时可出炉1次,每天可精炼纯锑30吨。合计公司职员和炼厂工人达1万余人。直接为华昌公司提供锑砂的益阳板溪矿场,已将前、中、东、西4厂改用西法开采,拥有各种最新采掘机械设备,月产锑矿砂在千吨以上,全矿工人达2000余人。华昌公司不仅出产量大,而且销量也颇大。为了解决运输问题,矿场还修筑了一段通往桃花江的专用铁路40多华里,购有火车头2个,车皮20余节。板溪的锑矿从桃花江运往长沙,又将提炼的锑品从长沙运往上海,故在资江、湘江、长江上常有华昌公司的“华运号”轮船、铁壳驳船行使。华昌公司除在长沙设立炼厂外,还在益阳板溪、安化廖家坪、新化锡矿山设有采矿场和生锑制炼厂。其规模之大,情况之盛,在当时矿业界实为罕见。10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强各国纷纷在湘争购锑产品,用作军事工业原料,因而锑价上涨幅度较大。锑之输出,在1914年以前,尚以矿砂为多,此后土炉炼锑业增加,所产之锑砂都炼成纯锑或生锑以输出外洋(《矿业杂志》第二期)。华昌公司每24小时能精炼纯锑30吨,每年产额可接近万吨。华昌公司之锑产品,每年大量输出国外。据时人调查,华昌公司“于民国四年(1915)起至八年(1919)止,共供给世界锑品142800吨,占世界总数之60%”(陈子玉:《湘省矿业概况》,《实业杂志》,第187号)。又以1915年为例,华昌公司本年出产生锑7895吨,纯锑7200吨,合计共15095吨,占该年全省出口量17550吨的86%,占本该全国总出口量19406吨的78%,本该华昌公司即获利300余万元。据海关统计,大战期间,湖南源源不断地输出矿产品。当时湖南矿产品出口总值在湖南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量,反映出湖南矿业的发达。1912年为48922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3%;1913年为1487241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2%;1914年为2106818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8.2%;1915年为649581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3.9%;1916年为10543445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8.1%;1917年为7023055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0.2%;1918年为4583455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8%;1919年为1475314关平两,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0.6%(湖南《矿业杂志》第12期)。三、华昌公司的锑价湖南工矿企业以重工业,特别是矿业为主,一方面反映工业的发展与湖南矿藏丰富的地方性相联系,另一方面反映湖南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及总体上的落后性。一战后,湖南矿业遭受打击,工矿企业总体水平更是不容乐观。中国许多一战时期创办和发展的工业得以继续发展,但湖南主要的工矿企业却一蹶不振,除开采的功利性、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设备落后等因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由于湖南工矿企业特别是矿业,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求而得以发展,许多厂家和商家带有很大的投机性,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之后,军需工业生产停顿,各国存货过多,钨砂、锑等价格随之猛跌。如长沙钨砂市价每吨跌到180元,仅及最高市价的7.2%(湖南省建设厅地质调查所报告第10号,第29页)。不少经营钨砂的公司不得不采取收缩措施,陷于停工状态。又如锑业,“欧战期间,锑之需要,因军事工业之发展而增加,价格大涨,此固一时之突变现象。湘人把察,以此为投机竞争之工具,当民国三年,欧战方起,锑价骤涨,业锑者莫不利市三倍,商人乃咸从事买空卖空,锑矿开采业一时兴起,互相龉,互相竞争,锑价之涨,较欧洲尤迅,民国五年,出口数量较上年仅增十万担,而价值增加四百余万两,及欧战告终,锑价顿跌。民国七年,长沙纯锑每吨价格,只为洋例六十两,囤锑商人因此破产者累累,此皆不明国际情形之故也。”33据载:1914年7月,伦敦市价纯锑每吨位仅值英金27磅,同年10月,已涨至每吨值55英磅,及1916年6月,则高达150英磅以上(东方杂志[J],12:12,46),华昌公司也正是在大战期间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1915年,华昌公司趁此千载难逢之机,扩充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银由以前的30万两,增加至96万两。1916年冬,又加招商股204万两,总共资本银达到300万两。华昌公司最好的光景先后持续不过3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的第二年(1915)到大战结束前的一年(1917)。欧战结束以后,纯锑销路锐减,价格惨跌。1918年上半年长沙市价纯锑每吨尚值900元,到1919年春间竟降至每吨90元内外,且无人问津。华昌公司以规模较大,各项开支浩繁,反亏欠债务百余万元,遂呈不支之势。116湖南进出口贸易情况也反映了矿业的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湖南进出口货物,一度缩减,贸易总额,较1913年减少100余万两,但次年又得以增长,至民国五年(1916年),欧战正酣,而湖南贸易,竟达3700万两,为湖南开关以来之新记录,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的需要,使锑价增涨,故产量亦增,而洋货进口减少之数,则因锑的出口所增而得以弥补。民国六年(1917),因西班牙锑矿发达,南美波利维亚运锑出口,纽约存货过多,锑价由上年每吨480两降至每吨200两,因价格低廉,故出口亦减少。民国七年(1918)11月欧战告终,锑价更低,仅及1917年的1/5,出口货值仅及上年1/3,进口亦减少数十万两,因此当年贸易总额,仅3400两14。又如铅的出口,“是时适值欧洲军事工业勃兴,铅砂之需要日多,价格渐涨,出口亦渐增,至民国五年,黑铅炼厂,继续开工,是年铅之出口,始有二千余担,而铅砂出口,突增至十三万余担,翌年更至二十三万余担,欧战既停,铅砂之出口较为减少,惟时起时落,纯应国际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